1月上旬,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州、西澳大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斯州等多個地區,幾百處漫山的大火正在劈啪作響。
2013年1月8日,在維多利亞州墨爾本附近,一隻袋鼠穿過大火燃燒後滿是灰燼的田地。
南半球烈日炎炎 氣溫破40年紀錄
在人們腳步所及的山道上,四處散落著一團團灰黑色的土丘類的東西,這些都是未逃出火海的綿羊碳化了的屍體。
民眾的境遇也好不到哪裡去,受災最重的塔斯馬尼亞島的代警察局長泰亞德表示,截至1月8日,該州已有至少100人失蹤,其中一些可能已經葬身火海。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福民說,此次澳大利亞的高溫熱浪主要是由於大氣環流出現異常(即高壓系統持續維持),高溫熱浪情況下容易發生山火。
1月7日,澳全國平均氣溫攀升至40.33℃以上,打破1972年12月21日創下的40.17℃的紀錄。之後幾天,澳大利亞多地仍維持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
1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納利斯表示,在過去4個月的時間裡,澳大利亞的平均最高氣溫正達到該國有氣象紀錄以來的最高。
北半球各地網民熱衷比「凍」
與澳大利亞的酷熱相反,北半球各地的網民熱衷於比「凍」。今年,中國的冬天冷得十分「紮實」,以至於挑起了南方需要供暖的爭論。一幅南方人即使裹著棉被還凍得發抖而北方人因為有暖氣所以十分舒適的漫畫在網絡上廣為流傳。不過,這種被南方網友形容「待不下去了」的冬天,跟北半球其他一些地方相比,還算是「人類的世界」。
據央視報導,從去年12月開始,受強冷空氣的侵襲,俄羅斯多個地區屢創歷史低溫紀錄,其中遠東地區的溫度降至-50℃。而西伯利亞的諾沃西比爾斯克市一名男子的視頻,更被世界各地網友瘋狂轉載。在視頻中,他將一鍋滾燙的開水從自家陽臺上傾倒下去,只見熱水瞬間形成一條白色的冰霧帶,隨即隨風飄走。
極端天氣或由海冰融化引起 全球變暖的「另類」體現
如果你翻看了近幾年的新聞,就會發現這種戲劇性的天氣其實早有樣本。同時,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說,人類正處於極端天氣的適應期,嚴寒、酷暑、颶風和洪水等極端天氣氣候現象會頻繁出現。
2010年冬季,北半球數次受到強烈寒流和創紀錄的大雪侵襲,韓國、俄羅斯和西歐等多個地區都因酷寒和暴雪造成交通癱瘓。赤道地帶和南半球則暴雨不斷,造成澳大利亞、巴西、肯亞等地發生洪水和泥石流。2012年年初,寒流掃過整個歐亞大陸,從亞洲的日韓到歐洲的英法,造成超過300人死亡,多國交通癱瘓。
幾次極端天氣事件,引發了許多人關於全球到底將變暖還是變冷的討論。有一些專家認為寒冬正是全球變暖的一種表現。2010年的冬季,當歐洲被嚴寒襲擊時,歐洲的科學家認為歐洲嚴寒和北極冰面消融有關。英國的科學家從2009年起對氣候變化對英國交通基礎設施的影響做了研究,並認為北冰洋冰面在過去30年裡的迅速消失對北半球的風向造成了影響,導致寒冷的極地寒流南下。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專家弗拉基米爾·佩託科夫在2010年說:「連續幾個冬天出現的極端氣候現象,與全球變暖的情況不僅不衝突,而且還有力地說明全球變暖的影響。」該研究所用計算機進行的模擬支持了這個結論,並說冰塊消融還將繼續導致更多的極端天氣事件。
2012年,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顯示,3月至9月融化海冰面積達到1183萬平方公裡。
也有專家對全球變暖和極端天氣的關係持不同意見。「南北半球極端天氣現象的關聯性十分複雜,目前沒有充分證據說明它們之間的聯繫。」對於此次澳大利亞的極端炎熱天氣,任福民認為。
他說,此次造成澳大利亞極端天氣的原因主要是大氣環流。他說,澳洲本身是個易發山火的國家,並且「澳大利亞的發達國家身份也是這起事件受到廣泛關注的原因之一」。
對於極端天氣持保留態度的還有很多科學家,比如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象高級工程師王啟禕。他在去年就天氣極端寒冷的事件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近年來連續出現的「寒冷事件」,是地球氣候系統各圈層間相互作用過程和反饋機制的必然結果。
他說,首先,氣候變暖引起氣候突變而進入到一個寒冷氣候期是正常現象;其次,氣候變化有其自然屬性和規律。此外,他提醒大家,感覺上的氣候異常、極端天氣加劇,完全歸因於氣候變暖是不客觀的,異常和災害在較暖期和較冷期都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