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極端天氣現象頻發,地球遭遇「冰火兩重天」,要引起重視

2020-09-10 魯哥怪談

2020年關於氣候變化越來越頻繁,不少極端性的氣候現象都出現,8月地球也是處於「冰火兩重天」的模式,我國8月青海遇到罕見的降雪,而美國遇到了「死亡性」的極端性高溫,這地球如今的現狀真的令人比較擔憂。

從如今的情況來看,科學家們預測的情況再次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地球的極端性氣候現象可能真的會越來越多,人類面臨的生存問題也將更加嚴峻。

不少人可能還會想到,如今科學家們不是提倡「地外移居」嗎?這不就是最好的機會嗎?確實地外移居如今討論比較多,但是人類如今還未找到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所以不太可能快速移居到其他天體。

同時就算是如今將目光指向了近在咫尺的「火星」,科學家們希望通過改造來將其變成「第二地球」,但是依照現有的技術理論來看,人類改造火星還需要200年到300年左右才可能實現,而如今的地球已經這樣了,可能還沒有等待改造好,已經不適合居住了,所以如今採取緊急措施保護地球才是最為關鍵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8月地球「冰火兩重天」到底是什麼情況。

我國罕見8月飛雪

本次降雪屬於青海省的高海拔區域,區域是位於祁連縣俄博嶺埡口和格爾木崑崙山地區。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這次的降雪主要是氣溫巨變所帶來的,同時也受到了北部短波槽和南部低渦切變的共同影響,所以多地出現了降雪,白茫茫的一片,分布區域處於平均3000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區,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以前我們經常都聽到6月飛雪,如今8月也在飛雪,包括當地的居民都說這次的降雪比較少見,真的算得上是地球的氣候大變。

當然是不是地球真的異常,這個還需要更多科學論證才行,如今我們只能算得上是一種極端氣候現象出現了,只期待未來少出現這樣異常的天體,本身來說氣候變化就比較大,如今卻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再次加大了極端性氣候現象出現的概率。

這裡值得提醒的是,世界氣象組織在年初說明的2020年有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而如今出現降雪並不與說法不一致,而更多的理解是從極端性氣候方面去理解,這就是我國這次降雪的情況。

美國「死亡性」高溫多高?

本次美國發生「死亡性」的極端性高溫是位於加州莫哈韋沙漠死亡谷。根據美國氣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當地時間16日下午3點41分,該區域的溫度達到峰值,直接飆升出54.4攝氏度的極端性高溫,該溫度直接創下了至少一個世紀以來的全球最高溫紀錄,甚至有望刷新百年來地球最高紀錄。

當然這個溫度可能並沒有創下該地區的最高紀錄,按照世界氣象組織的記錄顯示,在1913年7月,死亡谷的氣溫達到了56.7攝氏度——這個溫度並沒有獲得審查。

當然,無論1913年的氣溫結果是如何,如今的這次54.4度高溫都是屬於極端性的高溫,這也說明了氣候變化將全球氣溫推至新高了,未來這種可能會成為常態化。同時美國在出現高溫的時候,大範圍地區的野火也在肆虐了。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消息指出,美國的科羅拉多州山火已經導致506平方公裡土地受損,並且是在兩周時間內所覆蓋的區域。

同時美國氣象學家表示,野火由於炎熱,乾燥的條件而持續存在,很可能在未來數周內燃燒,所以如今美國遇到的極端性氣候現象也比較頻繁。

2020年怎麼了?為何極端氣候現象頻發?

其實這裡我們不能說只有2020年出現,在往年也同樣出現了,只不過2020年可能是出現了氣候的「臨界點」一樣,極端氣候現象的頻率和強度上都有所提升,所以大家覺得今年真的是多災多難一年一樣,並且覺得「鼠年」不正常。

但是我們站在氣候的角度來說,這確實屬於氣候變化,是可以用正常的思維來進行解釋的,並不是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它的根源可能就是全球變暖了。

所以說氣候變化如今只要進行了控制,那麼未來也可能變好,如果持續或者加強全球變暖的「步伐」,那麼更多不敢想像的自然災難都會出現,例如強風,強雨,乾旱等等,同時對於極地區域來說,除了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之外,大規模封存在永久凍土的甲烷等溫室氣體會加劇氣候更加極端化,因為甲烷屬於地球的第二大溫室氣體,這形成了「全球變暖——高溫——甲烷釋放——全球變暖」的循環路線。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氣候變化已經在影響全球各個角落,甚至威脅到地球所有的生命體。如果未來我們還想移居到其他星球,如今需要先保護地球才有機會,不然未來人類「兩頭空」,移居沒有實現,地球也沒保護下來,到時候何去何從就成問題了。

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南北半球近100攝氏度溫差 地球何以冰火兩重天
    視頻:強冷空氣襲擊歐美 多國遭遇嚴寒 來源:央視新聞  地球南北,何以冰火兩重天(科技大觀)
  • 8月地球冰火兩重天!我國遇罕見降雪,美國出現54.4度極端高溫
    作者:文/虞子期2020年關於氣候變化越來越頻繁,不少極端性的氣候現象都出現,8月地球也是處於「冰火兩重天」的模式,我國8月青海遇到罕見的降雪,而美國遇到了「死亡性」的極端性高溫,這地球如今的現狀真的令人比較擔憂。
  • 溫室效應導致極端天氣頻發,地球各地正上演「冰火兩重天」
    溫室效應恐怕地球上已經沒有人不知道了,溫室效應會導致全球氣溫普遍升高,但是對於局部來說,並不代表每天的溫度都升高。相反,氣溫的反常變化才是溫室效應對每個地區實實在在的影響。就比如如今的北方,冷空氣都要比往年來的早、來的兇。
  • 北半球「凍哭」、南半球「熱化」、地球冰火兩重天,有人算了筆經濟...
    北半球「凍哭」、南半球「熱化」、地球冰火兩重天,有人算了筆經濟帳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04 13:06
  • 極端天氣全球頻發 專家稱此現象可能「常態化」
    讓人越來越難捉摸的天氣不獨颱風。去冬今春北半球的冰凍低溫和持續乾旱還讓我們記憶猶新,今夏熱浪、乾旱、洪澇又在全球各地上演。而今,極端天氣可謂是一波接一波,讓人目不暇接。人們不禁發問,全球氣候怎麼了?我們的地球怎麼了?
  • 極端天氣頻發時代到來 是什麼惹的禍?
    北京目前遭遇「冬旱」,近80天無有效降水,整個北方也旱情嚴重;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巴西等國洪水滔天,產生連鎖經濟反應;不久前,歐美國家大雪紛飛,讓人措手不及。天氣短期內頻走極端,著實罕見。全球氣候到底怎麼了?北極風與拉尼娜「惹禍」?
  • 極端天氣頻發危及全球糧食安全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電 (王慶凱)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一場事關人類糧食安全的危機正在逼近。今年以來,全球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產區,均受到極端天氣影響。傳統的小麥出口國澳大利亞因遭遇嚴重乾旱,時隔12年後首次計劃進口小麥;玉米出口大國美國因受陰雨天氣影響,播種創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同受乾旱影響,水稻出口國菲律賓也出現大規模歉收。海洋漁業情況也不妙,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日本周圍海域海水溫度升高,海苔產量達到46年來最低點。乾旱與洪澇在全球小麥、玉米、水稻主產區共發,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 我國8月降雪,美國54度高溫,為何氣候會變得如此極端?
    2020年詮釋了什麼叫做冰火兩重天,曾經科學家就預測,未來地球溫度的變化極端性的氣候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多,人類的生活環境將會越發惡劣,我國青海在今年8月份出現了罕見的飄雪現象,而在世界的另一端美國出現了54攝氏度的高溫,冰火兩重天的極端環境,讓人擔憂不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厄爾尼諾發威 極端天氣頻現
    圖為密蘇裡州芬頓市遭遇水災的場景。  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2015年以來,厄爾尼諾現象愈演愈烈,極端天氣在全球各地出現。中國氣象局的信息顯示,去年10月,厄爾尼諾海溫距平指數(升溫幅度)累計達到18.4攝氏度,已達極強厄爾尼諾事件的標準。
  • 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 地球到底怎麼了?
    「我在北半球瑟瑟發抖,你在南半球大汗淋漓」,近來地球兩頭冰火兩重天的模式,讓遭受極端天氣肆虐的民眾叫苦不迭撒哈拉沙漠飄起了大雪,「炸彈氣旋」冰封美國,同時,澳大利亞多地出現極端高溫,雪梨氣溫創79年來最高…… 南北極科學考察研究表明:南極與北極海域海冰面積和厚度的變化對於南北極氣候影響很大。 筆者曾經在《極地探險》一書中計算過南極海冰變化對於南極氣溫的影響,指出:近10多年的衛星資料表明,冬季,南極海冰面積於1974年最小,1977年最大,兩者相差約400萬平方千米。
  • 冷事件頻發背後的熱思考
    極渦的位置、強度以及移動不僅對極地,而且對高緯地區的天氣都有明顯影響。圖/文李慧是不是覺得今年冬天格外冷?如果是,那沒錯。國家氣候中心已明確,入冬以來,我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0.6℃,是2013年以來第二冷的冬天。西班牙、日本等國也出現「霸王級」寒潮。與此同時,「冰火兩重天」正在上演——眼下,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正出現大範圍高溫,地表溫度大多超過50℃。
  • 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 全球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
    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 全球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極端天氣或由海冰融化引起 全球變暖的「另類」體現如果你翻看了近幾年的新聞,就會發現這種戲劇性的天氣其實早有樣本。同時,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說,人類正處於極端天氣的適應期,嚴寒、酷暑、颶風和洪水等極端天氣氣候現象會頻繁出現。
  • 2020年極端現象頻發,專家:地球氣候臨界點或已到來?
    為什麼極端現象會如此頻繁地發生呢?難道真像民間所說的那樣,2020是庚子鼠年,必然不太平嗎?歷史上,凡是多事之秋,更會冒出許多預言來聳人聽聞,製造緊張氣氛。那麼,今年這麼多極端事件,到底與什麼有關呢?我們來聽一聽科學家們的說法。科學家們經過多年觀測發現,2020,代表地球氣候變化的15個臨界點已經被激活9個,也就是說,再有6個臨界點再被激活,地球氣候就會徹底紊亂而無法再被逆轉。
  • 全球極端惡劣天氣頻發,罪魁禍首真的是「氣候變暖」嗎?
    但有一點卻是事實,那就是近年來全球極端惡劣天氣確實頻發。2016年,我們曾說氣候是史上最熱的;到了2017年熱浪、暴雨、暴雪等極端和反常天氣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現在剛進2018年南半球的熱浪和北半球的暴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全球多地氣象紀錄屢創新值。
  • 專家:今年極端天氣並非厄爾尼諾現象所致
    核心提示2014年伊始,異常天氣就輪番在世界各地上演,我國局部地區也深受其害。不少機構預測今年太平洋地區或將面臨厄爾尼諾現象,遭遇洪水、風暴和乾旱侵襲。也有人認為席捲全球的極端氣候是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全球氣候災害頻發的罪魁禍首真的是厄爾尼諾現象嗎?
  • 冰火兩重天 胎壓監測抗老化內力大比拼
    尤其是汽車電子用品,時刻關係著車主的生命財產安全,更需要進得了「冰天雪地」,出得來「火海油鍋」,酷暑嚴寒是我們最需要汽車呵護我們出行的時候,也是胎壓異常高發的時段,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不僅汽車輪胎本身容易老化變形,而且胎壓監測產品也會受到溫度、溼度的影響發生老化現象,一款優秀的胎壓監測產品至少能夠常見的極端天氣下保證正常工作,才能對得起「汽車三大安全系統」之名,究竟常見的胎壓監測產品能夠挺得過這「冰火兩重天
  • 冰火兩重天的日球層——太陽燃燒中奇特現象的存在
    但太陽的日球層,和地球的大氣層卻又不一樣,地球的大氣層,內、外層可以說都是極寒冷的地方,周圍溫度差並不會有極端的變化,但對於太陽的日球層來說,這卻是一個巨大的反差,在日球層的外層,是極寒、極暗的星際介質層,介質層中的幽冥粒子、宇宙粒子無時不刻的衝擊著日球層。
  • 全球高溫極端天氣頻發,德國媒體:都怪川普!
    而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充滿地球大氣層,而且人類工業化使這個現象加劇,海洋及陸地上的熱能無法釋放,整個地球都在升溫。近年來溫度變化來源:NOAA全球升溫直接可以從每年持續的高溫看出,「這個夏天,氣候變化正以前所未見的熱浪、洪水、乾旱和野火等形式,在全球各地上演」。
  • 我們如何應對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為了提高全球抵禦災害的能力,減輕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的危害,各國氣象部門通過世界氣象組織這一強有力的機構,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在監測、預報和建立暢通的氣象信息渠道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 中國入汛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疑因氣候變暖(圖)
    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記者:造成入汛以來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任福民:造成氣候異常的原因很複雜,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氣環流的異常。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  記者:每一次極端氣象災害都可以歸咎為氣候變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