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重溫了經典宮鬥劇《甄嬛傳》
竟意外發現了一處bug
在《甄嬛傳》第17集的橋段中
果親王指著牆角的牽牛說此花又名夕顏
而甄嬛說此花野外田間常見,在宮中反而更顯別致了
牽牛花=夕顏?
夜間開放?清晨凋謝?
No No No !其實
夕顏和牽牛花根本不是一個東西啦!
漢族文化裡從來沒有「夕顏」的說法
牽牛與夕顏是完全不相干的植物
之所以讓很多人混為一談
其實是因為牽牛的另一個日本名字:朝顏
中文學名:牽牛
又名朝顏、喇叭花(各地統稱)
拉丁學名:Pharbitis nil (L.) Choisy
科:旋花科
屬:牽牛屬
分布區域: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系一年生纏繞草本,全身具短毛
葉互生,心形,通常3裂
花冠漏鬥狀,花色眾多,有藍,紅,紫,白等,亦有混色
牽牛花種類繁多,約有60多種
以下,小編主要列數最常見的三種
裂葉牽牛
圓葉牽牛
葉大柄長,具三裂,中央裂片較大
葉易長具不規則的黃白斑塊
花1朵至3朵腋生,總梗短於葉柄
花大型,花徑可達10釐米或更大
原產亞洲和非洲熱帶
矮牽牛花
牽牛可謂夏秋季節最常見的野花
俗話說:「秋賞菊,冬扶梅,春種海棠,夏養牽牛」
夏末初秋,每當公雞剛啼過頭遍
繞籬縈架的牽牛花枝頭
就開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來
晨曦中人們一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一邊飽覽著點綴於綠葉叢中的鮮花
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夕顏(ゆうがお),是日語詞彙最早出現而日本小說《源氏物語》中,夕顏是源氏情愛生涯中出現較早的女子,也是第一個為他死去的女人。她住在五條蔓草叢生的院內,一生可謂悽涼短暫,正如源氏遇見她時所看見的花,相見已近黃昏,夜半消卻芳魂,取名「夕顏」更貼切了主人公卑微而短暫的命運。
「夕顏」可理解為「傍晚的容顏」
與「朝顏」在開花時間上相對
傍晚開放,不及天亮便凋零
一般認為夕顏有兩種身份:葫蘆花、月光花
葫蘆花
大眾普遍認為,葫蘆花是最正宗的「夕顏」
網上有一種說法"夕顏,指一種蘿蔔花類的白色小花"
《源氏物語》中描述的夕顏,一般也被認為是葫蘆花
小小的夕顏花兒
離夕陽最近,離朝陽最遠
花落無聲時終將其一生絢麗在黑暗裡
只是每逢花開顏盡
站在落花如雨的籬笆旁我仿佛看盡人間最悽美的詩行:
宛若世間一位絕色的女子為了某個人或是一段情
悄然含笑,又闃然零落……
總而言之呢
「朝顏」即牽牛
「夕顏」即葫蘆花和月光花
大家不要再搞混哦
微信ID:teasam_99999
掃描關注一下,拜託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