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講述了主角仁太等六個兒時很要好的朋友,因為一場意外,彼此逐漸遠離,然而長大後,芽衣子的死亡與心願如同一條線索,將五位童年玩伴再次串聯起來。死亡的陰影使仁太消極、封閉自己,但也因為芽衣子顯靈,她的天真、可愛讓五人敞開心房,得以誠實面對各自內心深處的情感。
在動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愛情觀,而牽扯愛情的不外乎四個角色,仁太、安鳴、雪集和鶴子。這四個角色雖都還是十幾歲的孩子,但他們也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自己的愛情,無論是扭曲的,還是冷靜自持、或是膽怯退縮的,每一種都是愛情的真實面貌。
以仁太為例,他喜歡著芽衣子,但對感情十分懦弱,膽小的他無法坦然說出自己的心意。從動畫中可以看出,仁太對芽衣子的在乎與關心,大多用行動來表達,而這樣的個性讓十年前的夏天成為遺憾。時至今日,仁太不願再面對失去,他自私的希望芽衣子不要成佛,而這一次他終於向芽衣子坦承自己的想法。
仁太自私的舉動透露出了他不成熟的價值觀,可感情就是這麼一回事,沒有私心的愛,不叫愛情。芽衣子看著說出真心話的仁太,微笑的表達出自己要成佛的想法,為了芽衣子,縱然內心不願,仁太依舊讓煙火升天。仁太從心中的掙扎,到最後的放手,都表達出了愛一個人,就是要讓她幸福的觀念。
接著是雪集與鶴子,前者因愛情而衝動、後者因愛情而冷靜,平時看似和諧的兩人,在愛情觀上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從小就喜歡芽衣子的雪集,並沒有因為芽衣子的死而飛往另一片天空,相反的,雪集對芽衣子的愛因為懊悔與不舍,而越來越強烈,甚至引發變裝癖這類變質的舉動。
而與雪集的變態舉止相比,鶴子對愛情顯得十分冷靜,她明白雪集愛的是芽衣子,也明了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因此鶴子退居幕後,她只希望能成為雪集的知心人,陪伴在雪集身邊。但鶴子這看似明哲保身的做法,實際上也不過是逃避的舉止罷了,因為明白,所以不爭取,如此原地踏步的做法,只會離雪集越來越遠。
最後是安鳴,安鳴對愛情的舉止與一般的女孩無異,哪個女孩不想探知心上人的心意,哪個女孩對愛情沒有私心。因此童年時期的安鳴在秘密基地所說的話也許並沒有對錯,不過安鳴自己不這麼認為,芽衣子的死讓她心中充滿著愧疚。可就算心中愧疚,安鳴依然喜歡著仁太,明知不可為,卻仍為之,愛情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到這裡,一定有人會想,怎麼都沒提到芽衣子的愛情?道理其實很簡單,芽衣子的愛情表裡如一,她所喜歡的和討厭的,全都表現在臉上。芽衣子沒有人生的成長曆練,相對的也就沒有無謂的矜持,她所表達的一直是真實的自我。比起其他四人的曲折困擾,芽衣子的愛情顯得單純,卻也更快樂。
其實在愛情的世界裡,從來都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做法的不同。無論是仁太、安鳴、鶴子,還是雪集,他們都是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愛情,相信每個人都能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只要不傷害他人與自己,那麼即使結果不盡人意,這份愛情也應該獲得尊重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