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無錫警方就成功打掉了一個搭建在暗網裡的違法網站。
今年7月份,無錫警方在網絡巡查時發現了一個色情網站。看似普通的網絡論壇,裡面充斥著色情信息及淫穢內容。但與一般的網站不同,這個網站不是架設在網際網路裡,而是藏於暗網之中。
無錫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民警 許菲:暗網的使用者不可被追蹤,網站的訪問者不可被追蹤,所以暗網網站上交易的往往是一些非法的內容和商品。比如公民信息、電腦病毒、淫穢色情信息。
由於暗網偵查難度大,警方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通過多種技術手段最終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並查獲了伺服器等作案工具。目前,王某因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已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無錫市公安局錫山分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副大隊長 朱津津:據王某本人交代,他是從2017年左右開始在暗網上架設淫穢網站的論壇。截至王某到案時,網站已經發展會員6萬多人。
警方表示,根據監測,從2018年開始,國內搜索暗網的人數激增。主要區域集中在廣東、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近幾年,公安機關通過技術手段,加大了對暗網犯罪的打擊力度。
什麼是暗網?
提到暗網,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它其實就像網際網路一樣存在,只不過需要特殊的程序才能進入。由於更具有匿名性及不可追溯性,一些人會利用暗網發布違法信息,交易違法物品。
如果把網際網路比作廣袤大海的話,大多數人所接觸和使用的只是海面上的部分,也就是「表面上的網絡」,而海面之下的「暗網」,則隱藏於大眾視線之外,如要訪問則需要很多特殊的軟體、配置或者授權才能登錄,普通用戶是無法通過常規網際網路手段搜索到的。
近年來,由於「暗網」匿名性的特點,滋生了大量以網絡為勾聯工具的各類違法犯罪,比如買賣各類槍枝彈藥、毒品、公民個人信息、提供黑客工具、傳授黑客技術教程,網絡攻擊,製作販賣淫穢物品等等。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國內訪問「暗網」人數的不斷增加,年輕人群體在不斷擴大,甚至還有未成年人涉及其中。
但是「暗網」並非「法外之地」,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暗網」實施違法犯罪的情況日益增多,公安機關不斷研究「暗網」相關違法犯罪問題,強化對「暗網」犯罪的打擊力度,成功偵破多起利用「暗網」實施違法犯罪的案件。並敦促有關單位加強網絡安全保護工作,從源頭上堵住安全隱患。
同時,全球警方對各國「暗網」犯罪都進行嚴厲打擊。包括規模較大的「暗網」黑市——「阿爾法灣」、「華爾街市場」等等已經被搗毀,相關犯罪嫌疑人和作案工具已被警方收繳。「暗網」毒瘤,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警方正在聯手剷除。
「暗網」成為滋生犯罪的溫床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輸入關鍵詞「暗網」,共可搜索到21例案件。其中,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以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分別有8例、7例,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共3例,其他三類犯罪各有1例,分別是綁架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製作、複製、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2018年9月,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萍鄉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被告人通過「暗網」購買公民信用卡信息,然後綁定手機支付, 盜刷信用卡獲取非法利益。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兩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並處數十萬元罰金。
今年6月,雲南省羅平縣人民法院也公布了一起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例。被告人在境外網站發帖,標明提供個人戶籍、全家戶籍、開房記錄、同住記錄等公民個人信息的服務項目及價格,並在「暗網」市場上以比特幣交易,於2018年4月至11月期間,非法獲取、出售多人個人信息1000餘條,獲利1.33315比特幣,並將1.30948比特幣兌換成人民幣41397.35元。
判決書顯示,被告人稱其找工作受騙後,萌生了「通過網上提供個人信息來賺錢」的想法。他出售信息的方式大多是通過中文論壇網、暗貨交易市場發給對方,有一部分是通過社交軟體發給對方。信息主要有人員軌跡、開房記錄、手機開戶信息等,其中,價格最高的是手機定位信息,最低的是戶籍信息。
此外,暗網中的淫穢和暴恐視頻也比較普遍。山東省平邑縣人民法院判決的一起案件顯示,被告人通過「暗網」了解並下載、交換獲取淫穢和暴恐視頻文件,並向3人傳播以牟取利益。
暗網」並非法外之地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4月30日,最大的「暗網」市場「夢想市場」宣布關閉。同一天,來自歐洲、加拿大和美國的執法機構開展行動並對外宣布,國際執法機構逮捕了61人,關閉了50個用於非法活動的黑暗網絡帳戶,執法部門執行了65份搜查令,查獲了2995公斤毒品、51支槍枝以及超過6200萬歐元。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暗網」相關案件16起,抓獲從事涉「暗網」違法犯罪活動的犯罪嫌疑人25名,其中已被判處有期徒刑的有兩名,刑事拘留23名。
隨著國內訪問「暗網」人數不斷增加,其中年輕人群體也在不斷擴大。「暗網」已成為國內網絡空間治理的新領域,「暗網」犯罪也給網絡空間治理帶來新挑戰。
江蘇海安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七中隊副中隊長金明表示,當前打擊暗網犯罪存在制度、技術等多方面難度,所以各國打擊成效也參差不齊。由於網絡與物流的相互配合,導致涉毒犯罪形態變得更為專業,且販毒群體年齡層次偏低,具有職業化傾向。網絡無國界,必然要求各國在法律、制度、技術等方面加強國際合作,抓住關鍵環節,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不讓「暗網」成為法外之地。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戰略研究所倪俊博士撰文指出,中國應在學習借鑑國外「暗網」治理經驗做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開展符合中國國情的治理措施。有關政府部門應組織國內重點網絡安全研究院所,展開專項工程攻關研究,儘快擁有適應中國網絡空間治理需求的「暗網」管控技術能力。
江蘇諾法律師事務所樊國民律師指出,「暗網」犯罪取證困難,這給執法部門打擊犯罪增加了難度。建議通過多種技術手段來提升取證能力。另外,國家應與一些涉及網絡安全的企業建立合作,聯合開發技術和工具,讓一些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到治理「暗網」的具體行動中來。
他還建議,要強化相關法律法規落地,出重拳剷除製作售賣假身份證、黑電話卡、虛假ID等網絡黑灰產業鏈,公安、網信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暗網」打擊行動,加大對「暗網」和利用「暗網」實施犯罪行為的監控和打擊力度。
編輯 | 薛莉 校對 | 崔恩棟
來源 | 綜合自央視財經、光明網、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