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絲路消失的古印度帝國丨古老文明與宗教文化的沿承

2020-12-05 人民日報

佛教和瑜伽的誕生地,愛與美結合的泰姬陵,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泰戈爾的唯美詩篇,還是阿米爾汗電影中色彩斑斕的畫面……哪個是你對印度的第一印象?印度,一個如此不可思議的國家,古老的歷史和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繁衍出多元的宗教和燦爛的文明。

反映印度古代君王和軍隊的繪畫

在公元前2500年,古老的印度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孕育;500年後,這一文明突然衰落,成為考古界一道謎題。不久後,雅利安人族群入侵印度北部的恆河流域並與當地人結合,創造了今天我們熟知的恆河文化。公元前325年,阿育王的孔雀王朝統一的整個印度半島,佛教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開始入侵印度。11世紀開始,突厥人入侵北印,建立了德裡蘇丹國。15世紀末,渡海而來的歐洲商人逐漸開始認識到印度的重要性,從而積極開闢殖民地。

關於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影視作品不勝枚舉

16世紀初,莫臥兒帝國統一了幾乎整個印度半島,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但是,莫臥兒帝國的統治同樣因地方的反抗和統治者的殘暴而迅速衰落,而此時強大的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等西方殖民者卻蜂擁而至。1757年,莫臥兒帝國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之間爆發了普拉西戰役,印度因戰敗而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只餘少數地區由葡萄牙及法國統治,如今,在甘地的領導下印度獲得了獨立,然而百餘年的殖民統治,也給古老的印度帶來了西方世界的影響。

近代印度不斷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槍炮在戰場上的作用越來越大

今天的印度,一面傳承著古老文明和宗教文化,一面追趕著當今世界時代浪潮的步伐。

本次印度研學行程將由赫魯大學語言學碩士商敬君全程帶隊;在德裡期間,將由德裡大學歷史系教授全程授課。

課程導師

Radha Madhav Bharadwaj

德裡大學Deendayal Upadhyaya學院歷史學副教授,教授社會學及經濟歷史學課程,曾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大量學術論文,並著有5本著作。(如在出行期間Bharadwaj教授學校有課,可能臨時調整為其他同級教授,具體信息將在行前告知學員。)

行程導師

Sarfaraz Siddiqui 商敬君

印度新德裡尼赫魯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畢業後被印度人力資源開發部派到北京語言文化大學進修,曾任中國駐印度使館翻譯官。現居新德裡。Siddiqui精通南亞歷史文化,曾為福建省貿促會、浙江大學、深圳大學等赴印代表團講解印度歷史和宗教文化。Siddiqui同時也是當地小有名氣的作曲家、詩人和攝影師,已創作30多首原創歌曲,100多首不同語言的詩歌。

課程精華

博覽歷史——

古印度文明消亡的猜想

恆河文化的起源(教授講授)

莫臥兒王朝的興衰(教授講授)

宗教溯源——

信仰萬歲,「宗教博物館」——印度

雅利安人創立的婆羅門教如何傳承至今(教授講授)

藝術精粹——

印度教和佛教的建築藝術

克久拉霍的浮雕藝術

簡明行程

DAY1 中國-新德裡

DAY2 新德裡-齋普爾

DAY3 齋普爾

DAY4 齋普爾-阿格拉

DAY5 阿格拉-克久拉霍

DAY6 克久拉霍

DAY7 克久拉霍-瓦拉納西

DAY8 瓦拉納西

DAY9 瓦拉納西-新德裡-中國

行程亮點

1、德裡大學教授與學員面對面,探討印度文化

2、印度金牌中文領隊全程解讀印度歷史

3、在德裡,感受古老文明與現代文化的強烈對比

4、走進古老和現代交織的「粉色之城」——齋普爾

5、探訪印度人心中的耶路撒冷,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度教聖地——瓦拉納西

6、克久拉霍遺址群雕塑——東方性文化的巔峰之作

7、在恆河邊觀賞印度神聖的恆河洗禮和祭燈儀式

8、前往Panna自然保護區,認識瀕危虎種——孟加拉虎

9、全程當地五星級酒店,品嘗印度特色餐食

具體行程

DAY1 中國-新德裡

從國內飛往印度首都-新德裡,開啟本次印度歷史文化之行。抵達後當地工作人員接機,入住酒店休息。

DAY2 「特殊古董」和「特殊現代」的縮影——新德裡

主要研學地點:新、舊德裡,蓮花廟,賈瑪清真寺

看點:

1、印度享譽世界的建築名勝—紅堡

2、被稱為第二個雪梨歌劇院的蓮花廟,外層用白色大理石貼面,通體雪白,純潔無暇。

3、歐洲風味印度式建築的總統府

4、現代德裡的象徵國會大樓。

5、酷似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的中央政府大道。

6、印度門外形極像法國的凱旋門,又名印度戰士紀念碑。

7、「建築奇蹟」賈瑪清真寺,登上塔頂,觀看舊德裡的鬧市景觀

德裡賈瑪清真寺

德裡蓮花廟

德裡遊覽結束後,乘車前往拉迦斯坦省首府─齋浦爾(車程約5小時)。市內的舊市街道建築多採用當地盛產的紅砂巖石建造,故又稱為「粉紅之城」。抵達後入住酒店休息。

DAY3 古老和現代交織的「粉色之城」——齋普爾

主要研學地點:城市宮殿博物館、風之宮殿、簡塔·曼塔天文臺、琥珀堡

印度最美的建築——風之宮殿

風之宮殿建於公元1799年,從外面看,如同薄薄的一面牆,其實類似澳門大三巴牌坊的味道。在過去,皇宮內的王妃們通過鏤空的窗戶俯瞰城市街景和慶典,有能很好的隱藏自己不被外面的男人看到,而如今它只是一座沿路精美的地標建築。

看點:整座建築是以窗戶為主體,共有953扇窗 ,整面牆漆上粉色配上白邊,十分精美。在拉其普特人的色彩語言中,粉紅代表著好客。至今,齋浦爾還保留著面街房屋必須定期粉刷的法律規定。

設計精妙的風之宮殿

世上絕無僅有的奇觀——琥珀堡

琥珀堡如同布達拉宮般規模宏大,它由多個不同時期的宮殿組成,依山勢興建,層層疊疊觀。如果早上到這裡,可以尋找合適機位,拍攝日落,感受印度古代都城的壯美。從琥珀堡返回齋普爾市區途中遠觀水之宮殿,18世紀末由安梅爾王公在湖中心修建,四面環水。宮殿本身不對外開放,但在岸邊遠望,宮殿好像漂浮在水面上,孤獨而美豔。

看點:

1、堡內由多個不同時期的宮殿組成,依山而建的壯觀RAJPT建築風格。

2、宮牆上有無數面小鏡子,在陽光下的流光溢彩有如芒鑽漫天飛舞、非常奇妙。

3、宮殿莫臥兒建築風格鑑賞

齋普爾琥珀堡

印度仿古——城市宮殿博物館

城市皇宮位於齋浦爾舊城中心,建於1728年,是印度保存得最為完好的古蹟之一。皇宮由多個宮殿組成,單是城門就有8個之多,建築奢華,幾乎佔了舊市街四分之一的面積。

看點:博物館內收藏著當時齋浦爾國王使用的精緻用品和珍寶,分為軍事收藏館、皇家用品館(館中的大玻璃櫥內展示著歷代王公的服飾、樂器、繪畫、手稿和其它用具等)。更藏有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銀瓶,這個瓶子曾用來運載恆河聖水,供遠赴英國的齋浦爾王公馬德候·辛格二世飲用和洗浴。

DAY4 登上昔日帝國的古堡,追尋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主要研學地點:阿格拉古堡,月光花園

早餐後,乘車前往阿穆納河南岸的印度古都-阿格拉市。

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阿格拉古堡

阿格拉古堡是阿巴克大帝花費十年心血建起的一座極其奢華的宮殿,它的建造與使用歷經莫臥兒王朝的阿克巴、沙賈汗、賈漢吉爾、奧朗則布等多位皇帝。城門和城牆為阿克巴大帝所建結合了印度和中亞的建築風格。

看點:印度建築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作賞析——以純粹的白色大理石建造,混合波斯式風格的宮殿(khasmahal)。並以及綿延2.5公裡以紅色砂巖建成的古堡城牆,雄偉的阿格拉古堡俯視著雅母那河。整個古堡約有500座建築,集印度教建築藝術之大成,莊嚴而華麗。古堡之內有威嚴的覲見宮、恬靜的觀魚院等,亭臺樓閣,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為華麗的是樞密宮。

莫臥兒王朝的阿格拉紅堡

月光花園,位於泰姬陵背後的亞穆納河對岸。這裡是觀賞及拍攝泰姬陵日落的絕佳地點。

DAY5 「印度明珠」泰姬陵

阿格拉-克久拉霍

參考航班:AI406 14:00-14:40 飛行時長40m

主要研學地點:泰姬陵

泰姬陵,泰姬陵於1631年開始動工,歷時22年,每天動用2萬役工。當時除了匯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築師和工匠,還聘請了中東的建築師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國庫(共耗費4000萬盧比),這也導致了莫臥兒王朝的衰落。沙·賈汗國王本原計劃在河對面再為自己造一個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中間用半邊白色、半邊黑色的大理石橋連接,與愛妃相對而眠。關於沙·賈汗想在朱木拿河的另一邊為自己建一座同樣的黑色大理石陵墓的傳說似乎沒有太多的真實性。泰姬陵剛完工不久,其子奧朗則布弒兄殺弟篡位成功,沙·賈汗國王本人也被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宮內。此後整整8年的時間,沙·賈汗每天只能透過小窗,悽然地遙望著遠處河裡浮動的泰姬陵倒影,後來視力惡化,僅借著一顆寶石的折射,來觀看泰姬陵,直至最終憂鬱而卒。但有幸的是,沙·賈汗死後被合葬於泰姬陵內他的愛妃姬蔓·芭奴的身旁。

看點:建築風格和工藝成就

泰姬陵高67米,四邊護塔高43米,於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泰姬陵的構思和布局充分體現了建築藝術莊嚴肅穆、氣勢宏偉的特點,整個建築富於哲理,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藝術珍品。

它的建築外形端莊宏偉,無懈可擊,寢宮門窗及圍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鏤雕成菱形帶花邊的小格,牆上用翡翠、水晶、瑪瑙、紅綠寶石鑲嵌著色彩豔麗的藤蔓花朵。

印度的象徵——泰姬陵

午餐後,根據航班時間前往機場,飛往克久拉霍。

DAY6 印度古老性愛藝術的精華——克久拉霍

主要研學地點:克久拉霍遺址群

克久拉霍在印度的寺廟建築上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它是在旃代羅王朝幾代拉其普特王的贊助下建成的(從公元950年到1050年)。今天,原來的85座寺廟只有22座保留下來,但仍然規模宏大。它們分為三組不同的群體,分屬印度教和耆那教在雕飾把神話題材和世俗題材,尤其是性愛題材融為一體。在這裡,建築與雕塑達到了完美的平衡。

看點:著名的坎達裡亞寺廟飾有大量內容豐富、絢麗多姿的雕塑,是印度藝術中的經典之作。

克久拉霍遺址群目前保留著22座寺廟

克久拉霍古寺廟上的浮雕藝術

DAY7 古代迦屍國首都瓦拉納西,觀賞恆河祭燈儀式

克久拉霍-瓦拉納西

參考航班:9W370 14:20-15:15 飛行時長55m

主要研學地點:古代迦屍國首都瓦拉納西,恆河岸邊

Panna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孟加拉虎為目標設立的保護區,保護區中有各類野生動物活動。早上,我們將乘車前往這一保護區。

Panna自然保護區的孟加拉虎

看點:孟加拉虎又名印度虎,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數量最多虎亞種,但同時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瀕危物種。其他幾個亞種幾乎都已經野外滅絕。

恆河祭燈儀式——瓦拉納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度教聖地之一,曾是古代迦屍國的首都,又稱為"光的城市"。抵達後前往恆河,觀賞恆河祭燈儀式,每天傍晚七點在瓦拉納西恆河岸邊舉行,成千上萬的印度教徒都會趕來手持油燈進行恆河女神崇拜,祈禱得到好運和祝福,同時有數名專門的祭司進行特別的崇拜儀式。

瓦拉納西恆河邊

河邊傍晚的祭燈儀式

DAY8 走進古老的印度教聖地,觀看恆河洗禮

主要研學地點:恆河沐浴場,考古博物館,瓦拉納西溼婆神廟,印度燒屍廟

恆河沐浴——依照印度教的教義,若以恆河水沐浴淨身,將洗淨一身的罪孽,獲得解脫。恆河在印度教中是溼婆的化身,也是輪迴之地。

恆河洗禮

看點:恆河的岸邊約有20多處程階梯狀排列的沐浴場,每天清晨,都會有很多信徒進入恆河。

鹿野苑——午餐後,乘車前往鹿野苑,是佛祖釋迦牟尼開悟得道之後第一個傳道的地方,也是佛教遺址四大佛跡之一。參觀鹿野苑考古博物館,存有阿育王時代的石柱,各種石像雕刻,弘揚佛法的標誌「獅子吼」,現已成為印度的國徽圖案。後乘車返回瓦拉納西。如有時間繼續參觀瓦拉納西溼婆神廟,印度燒屍廟等。

鹿野苑考古博物館

DAY9 莫臥兒時代的古堡——德裡紅堡

瓦拉納西-新德裡-中國

參考航班:國際航班待告

主要研學地點:德裡國家博物館,甘地故居,德裡紅堡

早餐後,搭乘航班返回新德裡。

德裡國家博物館——是印度最大的綜合性文化博物館之一,館內藏有印度上古時期至今不同地區的各種珍貴歷史文物,佛教與印度教藝術品、染織品和古錢幣等。

印度國家博物館展品豐富,不僅有從古至今的歷史文物,還有生活用品、樂器等

甘地故居——位於新德裡一條寬闊而安靜的街道上,內建有甘地紀念館。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感召力早已穿越時空,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精神安慰之一。

德裡紅堡——紅堡的得名就是源於它建築的材質-紅砂石,典型的莫臥爾風格建築,透過巍巍的紅色城牆,可以窺探出昔日王朝的輝煌氣派。夕陽西下,紅堡更被罩上一層紅光,分外耀眼。

看點:通過國家博物館,了解印度歷史文化,在甘地故居體會這位印度精神領袖的偉大之處。

德裡紅堡外觀

晚餐後,根據航班時間送往機場,搭乘國際航班返回中國,結束本次愉快的印度文化之旅!

行程費用:15600元/人

早鳥價:14600元/人(截止至9月1日)

兒童與成人同價

費用包含

1、全程酒店住宿(含早餐和稅);

2、行程內用車:18座空調旅遊巴士,兩年內新車,配專職司機;

3、行程中往返克久拉霍的航班;

4、行程中餐食;

5、全程印度專家講解及國內專業領隊;

6、領隊為學員拍攝照片及視頻服務;

7、機場接送服務 (機場外等候);

8、行程內所列景點首道門票;

9、每人每天贈送2瓶礦泉水(500ml);

10、境外保險:美亞萬國遊蹤50萬境外旅遊保險。

費用不含

1、全程機票費用;

2、印度電子旅遊籤證費:約85美元/本;

3、司導小費:8美金/人/天;

4、行程中有個別地點可能存在拍照收費的情況,本費用中不包含;

5、因交通延阻、罷工、天氣、地震等不可抗力原因所引致的額外費用;

6、個人一切雜費,如洗衣費,電話費,上網費,行李小費,行李超重費,房間及餐廳內的酒水或飲品等;

7、費用包含所列出以外的費用。

預訂說明

出發日期:2018年10月4日——2018年10月12日

報名截止日期:2018年9月15日

成團人數:7人

本行程全程當地五星級酒店,單人房間需補差價:3000元

客服電話:400 890 6388(工作時間:9:00——18:00)

特別說明:本課程由人民日報社《國家人文歷史》雜誌聯合百代旅行獨家定製。

退款說明

出行前30天取消收取RMB200/人;

出行前15-30天取消收取RMB1000/人。

出行前7-14天取消,收取預付款50%費用。

出行前0-6天取消,收取預付款100%費用。

報名方式

撥打電話聯繫客服:400 890 6388(工作時間:9:00——18:00)

(來源:百代旅行)

相關焦點

  • 輝煌的亞洲文明與絲路文明共同體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特稿之一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流域文明體系,都誕生在這條軸心地帶上,即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與恆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流域的蘇美爾與古巴比倫文明、黃河與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考古發現,距今8000到7000年,文明創生的遺址如滿天繁星,大量分布在這條軸心地帶上。
  • 輝煌的亞洲文明與絲路文明共同體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特稿之一_新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流域文明體系,都誕生在這條軸心地帶上,即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與恆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流域的蘇美爾與古巴比倫文明、黃河與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考古發現,距今8000到7000年,文明創生的遺址如滿天繁星,大量分布在這條軸心地帶上。
  • 探究崑崙文化 再現絲路傳奇——國內學界座談電視連續劇《大崑崙之...
    沿著父親曾經的腳步,踏上了絲綢之路,用自己的眼睛去找尋潛藏在絲路上的歷史,尋找曾經懷疑的寶藏。而他的對手和敵人,有步步緊逼的外國探險隊,還有嚴酷的自然環境。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幾乎將他們的熱情和生命一同蒸發,而目的地正是沙漠腹地中那座孤零零的皮山古城。西漢年間的重要關口,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古城帶來了無盡的危險、秘密和探究的衝動,也帶給了他唯一的希望。
  • 古代4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沒斷過?美國學者:此人功不可沒
    這便是最早誕生於地球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依靠著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恆河流域、黃河流域,這四條大河,發展出了這個世界上最早期的古老文明。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國已經漸漸消失,留下的只有中國這一大國,為什麼其他的三大古國消失了呢?而中國又為何沒有斷過呢?
  • 古印度和中國同屬四大文明古國,戰鬥力差距怎樣?專家:一言難盡
    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且和中國有很深的淵源。也因此,同處東亞的兩國也常常被拿來做對比。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餘三個文明古國已經在漫長的歷史中消亡或者改變,延續至今的只有中國。在這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印度的疆域雖然和現在的印度有所差別,但同樣與中國接壤,從古到今,中印兩國從宗教、文化、經濟、軍事等等各種方面,一直不斷地被比較。
  • 人類歷史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流傳至今
    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稱之為無主體名族及固定文明,主要遺蹟為歐貝德文化、烏魯克文化,形成於公元前4000年,由於公元前539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帝國滅亡,統一政治時期是公元前237年代阿卡德王國,如此說來文明滅亡的時間也是公元前224年兩河流域伊斯蘭化。
  •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除了中國外,其他全都消失了?
    我們平常提起自己的祖國,都會驕傲地表示,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儘管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古代一直傳下來的文化正在漸漸消失,但現如今也有很多人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開始有計劃地實行一些文化復興活動,發揚我國傳統文化。
  • 世界四大古文明為何僅剩中華文明?客觀分析,才能看出問題所在!
    古埃及文明發源於尼羅河流域,在前3100年建立了一個統一王朝,進入早王朝時期,其後被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先後徵服,但都還保持著埃及文化,直到公元640年被阿拉伯帝國佔領,開始阿拉伯化,從此古埃及文明就消亡了。
  • 古印度文明創造的世界之最
    所謂文明是人類發展史上的特殊階段,是人類脫離動物界後進一步脫離了原始野蠻狀態的階段。進入文明有以下四個標準。
  • 古印度文明:為什麼興起於印度河,而不是自然條件更好的恆河?
    序言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有一東一西兩條大河,也就是恆河與印度河,它們從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奔流而下,孕育並滋養了燦爛的古印度文明。從自然條件來看,恆河流域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而印度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氣候乾旱。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能長存至今?關鍵在於這一點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時至今日,只有中華民族還有傳承下來,其他的幾個古老國度,都已經消失不見了,這裡面的原因令人深思。古巴比倫消失得很徹底,連影子都不見了,古埃及到現在也沒有了,如今的埃及已經不是古代埃及,如今的印度也不是古印度,其實這三國古國的消失,原因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異族入侵。據說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所在地,公元前3000多年就已經建立國家,而中國的夏朝是在公元前2100年建立的,不過古埃及文明延續到公元1000年時,就沒了。
  • 塑造「重慶味覺」的南美文明:重博新展,印加帝國的黃金與木乃伊
    在南美州原住民所使用的丘克亞語裡,馬丘比丘的含義是「古老的山」。在那座古老的山中,藏著未被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所破壞的印加帝國的遺蹟。站在馬丘比丘之巔,穿行在印加帝國的遺址當中,詩人重新看到了藏在南美洲歷史中的苦難與榮耀。
  • 古印度有個偉大發明,至今全世界都在用
    眾所周知,公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按照時間誕生的先後順序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對應國家是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中國。為何前三個文明古國都帶「古」字,而中國不帶,那是因為世人認為前三個的文明斷層,已經消失殆盡,什麼都沒留下,只有中國文明延續至今。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你知道哪一個
    中國擁有五千年歷史,但是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其實中國是最晚出現的。排在中國之前的分別是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四大古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順序,而在於它們對其他文明的產生了巨大影響。雖然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目前人類已知最早出現的古代文明,但同時也是第一個消亡的,普遍認為是在公元前539年,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帝國消滅。從此以後,兩河流域長期為外族所同志及人民獨立的歷史不復存在,但是政權的覆滅不等同於文化的消亡。兩河流域的文化是在與其他文化的拐賣融合中逐漸為人所遺忘的。公元前224年前後,隨著伊斯蘭哈裡發王國的興起,美索不達米亞的古文明並完全衰落,並被伊斯蘭同化後從世界上消失。
  • 世上只有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沒有第五個?原因原來這麼有講究
    文明是人類歷史的進步,她極大的體現出,早期的人類只能過著簡單的生活,步入文明,開始有了很大的不同,人類群居,有部落。於是,早期發展起來的文明慢慢的變成了一個部落,最後是國家。在這個星球上,有著眾多的文明,不管大小,她們最後有的煙消雲散,有的只能在歷史中尋找。而在人們的認知中最古老的文明只有四個,他們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
  • 失落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兩河文明)|西行文化
    歷史學家把從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間的蘇美爾文明稱作「早期高度文明」,這一時期的文化有烏魯克文化與傑姆代特奈斯爾文化,一方面,這一時期各蘇美爾城邦都已經存在,蘇美爾人的文字也已經存在,但是這段時期的歷史仍然很不清楚
  • 吳銘峰博士《中華絲路文化北美洛杉磯論壇》做演講
    中華絲路文化論壇洛杉磯當地時間2017年11月4日-11月5日,中華絲路文化論壇在美國加利福利亞州洛杉磯城勝利召開。論壇會現場貫穿此次峰會的《種子的力量》,是中華文化跨越宗教,種族及國界的融合與創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全球多種文明的交融互鑑的心血之作。
  • 歷史:亞述帝國的宗教信念與主要成就!
    歷史:亞述帝國的宗教信念與主要成就!第一個亞述帝國:公元前1810年,亞述王沙姆希阿達德設法將亞述的領土從扎格羅斯山延伸到地中海。他可能是第一個在古代中東建立集中帝國的 統治者。他的王國分為幾個區。這個第一個亞述帝國與Shamshi-Adad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他的兒子也沒有任命就被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擊敗。
  •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何我國文明出現最晚卻並列「四大」,只因兩點
    當然在梁啓超寫這首詩歌的時候,古印度文明還沒有被發現,直到1924年考古學家才發現一個「更古老的印度文明」,也就是印度河文明。在梁啓超寫這首詩歌時,他說的印度文明是雅利安人徵服印度後建立的恆河文明。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這四大文明古國共同點很多,看緯度都在北緯30度附近,都守著大河。也就是說氣候溫和,水源充足,這是誕生文明的必要條件。
  • 四大文明古國中,到底誰才是最古老的文明?
    世界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美國威廉·麥克高希在寫《世界文明史》的時候,又把「古希臘」加上,並稱「世界五大文明發源地「。乍一看,這不沒什麼問題嗎?看客想說,問題大了去了。為什麼要把中國排在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