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算命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時看電視時候,經常有一個穿著大褂的先生,仙風道骨,手上拿著一個旗子,上面寫著一卦千金,然後對主角說,我看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是大富大貴之象。。。其實在中國歷史上,算命術的種類其實是很多的,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中國算命最準的十六種方法,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卜筮
卜筮是古代民間佔問吉兇的兩種方法,是古代巫術的一種表現。指用龜甲,筮草等工具預測某些事項,不同的時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歷代也有創新,比如據傳東方朔的《靈棋經》就是用特製的棋子和特殊的口訣來預測。是利用一些無生命的自然物呈現出來的形狀來預卜吉兇。
灼龜觀兆
燒灼龜板觀察兆紋以定吉兇。兆:古代佔卜,在龜板或獸骨上鑽刻,再用火灼,看裂紋來定吉兇。預示吉兇的裂紋,叫「兆」。
摓策定數
執持蓍草確定其數目以定吉兇。摓:執持。策:佔卜用的蓍草。
二、易卦
而我們通常所說的周易其實包括了易經、易傳兩局部。易經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卦辭和爻辭,佔算的時分,要先取卦,再依據所取的卦所對應的爻辭和卦辭以判別吉兇。
利用銅板(硬幣)卜卦的方法
先準備三個硬幣。把三個硬幣放在手掌中,默想卜卦的目的而加以搖動,此時儘量把手掌弄鼓筮硬幣在手掌內可翻來覆去,然後擲在桌子上,看看硬幣是表面或是背面,背面又稱為裡面。
在這種情形,把擲下的硬幣從前面看,由下面順次排到上面而看起表面。通常以印有十元或五元的一面為表(面)。然後依照下列的數字決定易卦的數字。
第一次表示易佔的下面數字(易佔下數),再一次做同樣動作而求出易佔的上面數字(易佔上數),易佔的上下數都知道了以後,始能了解易佔六十四卦當中的那一卦。
三、相術
相術又稱相人術,同卜筮、易卦、佔星一樣,相術也是中國現代起始較早的一種術數。古代中國術數之一種,以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氣色、體態、手紋等推測吉兇禍福、貴賤夭壽的相面之術。相術種類根據部們可分為面相、骨相、手相、乳相等等。最出名的當屬麻衣相法
《麻衣相法》全稱《麻衣相法全編》,傳說是宋初大相術家陳摶的師傅麻衣道者所作。宋以後的相書很多,如《柳莊相法》、《相法全編》、《水鏡集》、《相理衡真》等等,不計其數,但影響最大的還是《麻衣相法》
四、佔星術
中國佔星術是一種學術,別稱星宗、七政四餘、果老星宗,耶律星宗等等。此學術由夏朝開端開展,漢唐到達高峰,明清至低谷,過去為帝王之學,傳聞雍正皇帝尤精星學,任命大臣時都會推算臣子的星盤,以辨忠奸才幹。近代以來受西方佔星及印度佔星的影響,又逐漸興盛起來。
七政四餘星盤
五、八字預測
四柱命理,也叫子平預測。「八字」也叫四柱(年柱、月柱、日柱、時柱),每柱兩個字,上為天幹,下為地支,正好八個字,所以稱為「八字」。相傳在黃帝時期,即由天皇氏制幹支,伏羲氏作甲歷,創立了中國的曆法(太陰曆)。從黃帝紀元起,經過七十八個花甲。一個花甲六十年,由天幹、地支依序陳列循環組合而成。
所謂天幹,是指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個字,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字。幹支陳列組合,天幹由「甲」起,取配地支之首字「子」,依序循環拾配,共得六十組不同幹支的組合,稱之一甲子(六十年),又叫一花甲。
天幹地支分屬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循環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循環相剋,這樣,依據生辰八字所屬五行的旺相休囚,陰陽五行的生抑制化、刑衝合害。
人出生後呼吸第一口空氣,這口空氣所在工夫的天體運轉也就是所屬陰陽五行就決議了這個體的命,他走過的每一刻所屬的陰陽五行,就是他的「運」,「命」、「運」結合起來就是他的終身。懂得八字預測的人,可以依據這個體每一工夫的五行變化,來揣測他的命運,這就是「八字預測」。
六、佔夢
所謂佔夢,也就是先人所說的圓夢。解夢或釋夢,術士依據人們夢中所歷所見的事情或許物象,來預卜做夢人和與之有關的人或事的休咎。這種方術早在西周時期就很盛行,周天子設有佔夢官,為天子和諸侯佔夢。
古人以為夢的性質有:虛幻性、怪誕性、變化性、逾越性、滿足性、寬慰性、自知性、不知性、長久性、突然性、情不自禁性。
陰陽成夢
《黃帝內經》云:「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遇夢起大火熺灼。陰陽俱盛則夢相殺,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墜。飽盛則夢與飢盛則夢取,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哭。」
虛實成夢
《東萊類說》云:「形接而為事,神遇而為夢;浮虛則夢氣場,沉實則夢漲;寢帶則夢蛇,寢巾則夢鳥,衡發則夢發;將陰則夢水,將晴則夢火,將病則夢食,則憂則夢歌舞。
虛靜成夢
孫真人《調神論》云:凡夢皆緣魂魄窒於軀體不能流動,夜則魂魄虛靜,神告以方來吉兇而夢生焉;半夜前其事應在遠,半夜後夢其事應在近也。
七、讖語
說文解字雲「讖,驗也。」讖就是言語將來的符號,這種符號可以分為文字符號和圖畫兩類。文字符號之類的讖又可以分為詩讖和讖語。
讖語的來源很早,史記中就有一些讖語的記載,最優影響的是「亡秦者胡也」這一讖語。秦始皇一致天下後,派人去東海尋覓長生不老之術,失掉圖錄,下面寫著「亡秦者胡也」。聽說秦始皇以為讖語中的「胡」,指的是南方胡人,就命蒙恬率軍三十萬北擊匈奴,以防亡秦之患。卻不曉得讖語中的「胡」另有所指,有人說是胡亥。詩讖就是用詩歌的方式預言吉兇禍福等將來之事。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為推算大唐國運,曾讓兩位著名的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作推背圖讖書,有圖有詩,預言大唐國運。
推背圖
把、測字
隋代名「破字」,宋代叫「相字」。測字是中國現代的一種揣測吉兇的方式,次要做法是以漢字加減筆畫,拆開偏旁,打亂字體構造停止推斷。
漢字屬象形文字,一個字往往可以拆成幾個字,古人經常用這種拆字法,來判別人事因果,預言吉兇禍福。據考證,拆字這種科學源於漢代。後來,有以拆字為業者,稱「測字先生」。其辦法是先讓析疑者隨手寫一字,測字者依據該字組成或間架構造來發揚答疑。
如清代周工亮字觸載:楊王沂中,閒居微行,遇一測字者,王以所執柱杖就地一畫,相者驚拜曰:「『土』上一畫,乃『王』字也。當封王無疑。」測字者應用測字時的環境,把「土」借用過去,與「一」組成「王」字,預示所測人將要封王。
九、奇門遁甲
門遁甲之術晦澀難懂,傳聞是天機不可洩露。
《奇門遁甲》是中國古代術數著作,也是奇門、六壬、太乙三大秘寶中的第一大秘術,為三式之首,最有理法。其本質是一門高等的天文物理學,揭示了太陽系八大行星和地球磁場的相互作用情況。
《奇門遁甲》最初創立時,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風后改良為一千零八十局,到周朝時姜尚因為行軍布陣的需要壓縮為七十二局,漢代的張良得黃石公傳授後,再次改革,成為現在使用的陰遁九局、陽遁九局,共十八局。現在《奇門遁甲》又通常被人簡稱「奇門」、「奇門遁」、「遁甲」。
奇:乙丙丁三奇,表示日月星;門:休死傷杜開驚生景,表示八卦各有一門;遁甲:是把六甲隱藏於六儀(戊己庚辛壬癸)之下。起源於四千六百多年前,創始於軒轅黃帝,由風后演繹成文,是古代人民研究和探索自然界的磁場作用在每年、每月、每日對人體生物鐘運動曲線影響,以及趨吉避兇的最佳方法。
奇門遁甲分為天、人、地三盤,天盤九宮有九星,中盤八宮布八門,地盤八宮代表八個方位,天盤地盤上每宮都分配著特定的奇(乙、丙、丁)儀(戊、巳、庚、辛、壬、癸六儀)。根據時日,以六儀,三奇,八門,九星排局來佔測。
民間流傳的俗語有「學會奇門遁,來人不用問。
十、六壬
六壬是中國古代宮廷佔術的一種。與太乙、遁甲合稱為三式。壬通根於亥,亥屬於乾卦,乾卦為八卦之首,其次亥為水,為萬物之源,用亥是突出「源」字,而奇門、太乙均參考六壬而來,因此六壬被稱為三式之首,通常所說的六壬一般通指大六壬。
大六壬,三大秘術之一,是以天道運行之客觀天象,做天人之際百事預測的學問。六壬術是中國古代用式盤來算命的方術,天幹中,壬、癸屬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舍陰取陽,故名壬,六十甲子中壬有六個(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故名六壬。
其佔法,用兩木盤,上有天上十二辰,稱天盤,下有地上十二辰方位,稱地盤。一旦有事,轉動天盤,使用時太陽所在的宮所對應的天盤地支對齊地盤的時支,以判吉兇。
十一、太乙神數
太乙神數也是三大秘術之一,是古代高層次預測學,相傳太乙術產生於黃帝戰蚩尤時。太乙行九宮法,採用五元六紀,甲子元、丙子元、戊子元、庚子元、壬子元、五元共三百六十年為一大周期。
據太乙神數推算,上古時有一年冬至日半夜,恰好日月合璧、五星連珠,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稱作太極上元,上元甲子以來的年數,叫太乙積年。
十二、紫微鬥數
紫微鬥數,中國傳統命理學的最重要的支派之一。它是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時確定十二宮的位置,構成命盤,結合各宮的星群組合,周易幹支理論,來預測一個人的命運、吉兇禍福的,與星宗學說有點類似。
十三、鐵版神算
鐵板神數是中國古代命理術數之一,相傳由宋朝時的邵雍(邵康節)所發明,後興盛於清代,.相傳鐵板神數大師僅靠算盤撥算幾下,以查條文形式批命,便可盡洩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