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飛行器連連看》專題系列精彩繼續,昨天我們已經看到了人類第一次行走太空,同時了解了太空行走第一人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的太空之旅。
那麼今天,我們為您介紹夜空中最亮的星——阿波羅1號 !
周一至周五,約好一起來看《太空飛行器連連看》,不見不散哦~
1969年7月21日,美國乃至整個世界都沉浸在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的成功的喜悅中。在眾多新聞報導裡,《芝加哥美國人報》在頭版刊登的漫畫顯得特別:漫畫裡,四名太空人合力將美國國旗插在月球上,其造型與美國精神的象徵——《國旗插在硫磺島》雕塑相似。漫畫中的一名太空人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而其他三位太空人的名字——維吉爾·格裡森、愛德華·懷特和羅傑·查菲,卻並不在阿波羅11號的任務名單中。這並非漫畫家粗心弄出的錯誤,這三位太空人是阿波羅計劃的先驅者、執行阿波羅1號任務的太空人。當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人類第一個腳印時,這三位太空人已長眠在了阿靈頓國家公墓和西點軍校中。
(阿波羅1號人物徽章)
在阿波羅計劃之前,美國使用「水星」飛船完成了最初的載人飛行。水星飛船只能搭載兩名太空人,艙內的空間也十分狹窄。太空人在出艙活動時,甚至要將整個飛船的座艙暴露在太空中,另一名操作飛船、不出艙的太空人也要穿著艙外航天服。按照登月任務的設計,登月飛船需要搭載三名太空人,經過長時間的太空飛行達到月球。在其中兩名太空人登月的過程中,另一名太空人還要一直值守在繞月球飛行的飛船中。面對這些任務,水星飛船就顯得有些簡陋了,因此阿波羅計劃設計了一種新的飛船,由登月艙、指令艙和服務艙組成。作為阿波羅計劃的第一個任務,阿波羅1號並不會立即飛向月球,而是通過在地球附近軌道的飛行測試驗證僅由指令艙-服務艙組成的飛船的性能。
(三名這在飛船內進行測試的太空人)
1967年1月27日,阿波羅1號飛船正在進行發射之前的一次測試。此時,飛船已經安裝到了土星1B火箭上,因此測試是在發射架上進行的,測試的目的是驗證飛船在斷開與火箭的電源連接後,能否獨立正常工作。儘管飛船還在地面上,但通信系統的問題是讓已經進入飛船的太空人們與控制中心的通信不大順暢,測試因此時斷時續。和所有加班黨一樣,技術人員們都希望測試能快點結束,好讓他們早些回家吃飯。
(廠房內的阿波羅1號飛船指令艙)
「火,駕駛艙著火了!」18點31分,太空人查菲的聲音瞬時凝固了跟空氣。
後來的調查表明,飛船內的一處電路因為短路而起火,飛船內充入的純氧讓火勢迅速蔓延,一些在空氣中並不易燃的材料在純氧中劇烈燃燒。閉路電視監控顯示太空人懷特在起火的一瞬間就開始試圖打開艙門逃生。但當時飛船冗雜的開門程序,使得懷特並沒有在生命被奪走前打開逃生的通道。同時,飛船的艙門是向內開啟的,起火爆炸產生的高壓死死的推住了艙門。即便懷特完成了開門程序,也難以真正將艙門打開。起火後17秒內,大火奪去了三位太空人的生命。
(起火後的飛船殘骸)
事故之後的調查不但找到了飛船設計上的諸多缺陷,更暴露出了NASA和飛船的承包商在質量管理方面的深層次問題。飛船內充入的氣體不再是純氧,飛船內一些易燃的材料被阻燃材料替代。所有的電氣線路都報過山的絕緣材料,此外還有1407處線路問題被修正。飛船設計和生產的流程被重新設計,以更好的控制飛船的質量。
兩年多後,阿波羅11號的兩位太空人終於實現了人類登上月球的夢想。在離開月球前,兩位太空人將阿波羅11號的徽章留在了月球表面,也讓那三個早已魂歸天際的生命有機會接觸到他們為之獻身的那個星球。在阿波羅計劃後續的任務中,三顆用於飛船導航的星星被以阿波羅1號犧牲太空人的名字命名。像大航海時代為無數水手指引方向的星星一樣,這三顆星為後來的登月飛船指引著遠赴月球的道路。
(在阿波羅1號事故發生50周年之際,NASA舉辦了阿波羅1號的特別展覽)
今天,曾經被阿波羅1號測試使用的甘迺迪航天中心34號發射臺的大部分結構已經被拆除,只留下來一個混凝土基座。基座上有一塊紀念牌,刻著如下的文字(中文翻譯):
紀念
那些用自己的犧牲
為他人鋪平去往繁星的之路的人
AD ASTRA PER ASPERA
(坎坷之路,終抵群星)
祝阿波羅1號的隊員一路平安
更多精彩內容:
1. 《太空飛行器連連看》1 | 探險者1號:小衛星的大發現
2. 《太空飛行器連連看》2 | 上升2號:與太空親密接觸是怎樣一番體驗
今天的介紹到這裡就結束了,周一至周五,約好一起來看《太空飛行器連連看》,不見不散哦~
作者:李會超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微信公眾訂閱號(ID:nssc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