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飛船能不停加速,為何不能達到光速?相對論效應你用對了嗎?

2020-12-03 星宇飄零

如果飛船能一直加速,為何不能達到光速?這個問題在牛頓的時代其實是可以的,飛船如果能一直加速,就能達到甚至超過光速。不過牛頓的時代已成過去式,現在是愛因斯坦的時代了,在愛因斯坦的時代裡,不停加速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理論的前奏

事情要從19世紀說起。光究竟是粒子還是波的爭論從牛頓時代就開始了,最初是胡克提出的波動說和牛頓提出的粒子說分庭抗禮,但由於當時牛爵爺至高無上的學術權威,光的波動說被壓制下來,人們普遍接受牛頓的觀點:光是粒子。然而到了19世紀初,一位叫託馬斯·楊的英國醫生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現象,這位光學天才用一束平行光穿過距離很小的兩道互相平行的狹縫後,會產生幹涉現象,導致投射到狹縫後面的光產生明暗相間的條紋。這個偉大的實驗被後世稱為楊氏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直接催生了20世紀兩大理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關於雙縫幹涉實驗如何催生量子力學的故事估計很多科學愛好者都聽過了,而我們這次要說的是它如何催生相對論。

光之謎——波與粒

在託馬斯·楊發現幹涉現象後,科學家就意識到,幹涉是波的特性,這意味著光是一種波!也就是說,牛頓的光粒子說破產了……雖然牛頓的學術權威難以撼動,但楊氏雙縫幹涉實驗是如此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光是一種波!因此科學界馬上集體反水,光的波動說被確立。

然而問題來了,波是需要介質傳播的,比如水波需要水,聲波需要空氣或其它介質,如果光是波,那它是通過什麼介質來傳播的呢?在地球上有空氣,光可以通過空氣來傳播,但在星際空間並沒有空氣啊,遠方星星的光波是怎麼傳遞過來的呢?這時科學家們想起了兩百年前由笛卡爾引入到科學裡的充滿宇宙空間的以太,當年支持胡克光波動說的惠更斯就是用以太作為光的傳播介質,既然波動說死灰復燃,以太當然也隨之復活了。

尋找以太

但以太畢竟是虛構出來的,誰也沒見過,它究竟存不存在呢?科學是需要實證的,既然理論上假設它存在,那就得用實驗觀測把它找出來。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有一位美國實驗物理學家麥可遜利用託馬斯·楊所發現的光波幹涉原理,設計了一種儀器——麥可遜幹涉儀,他與另一位實驗物理學家莫雷一起做了一個被載入史冊的實驗——麥可遜-莫雷實驗,他們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量地球在繞太陽公轉和隨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過程中相對於以太「漂移」的速度。

然而結果出乎意料,無論往哪一個方向測量,光速都一樣,完全沒有變化,也就是幹涉儀上的幹涉條紋毫無變化。由於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在空間中往不同方向以約萬分之一的光速(約30公裡每秒)運動,如果以太存在,地球一年四季在以太中漂移的速度在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上是不一樣的,根據經典物理裡的速度疊加原理,兩個方向上的光速理應不一樣,這樣在麥可遜幹涉儀中,通過兩個互相垂直的光路的光波到達屏幕的時間就會不一樣,那麼幹涉條紋理應發生變化,但結果是幹涉條紋並沒有任何變化。

這一結果讓當時的物理學家集體懵圈。傳說物理學家開爾文曾把這個實驗結果與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一起形容為物理學天空上的兩朵烏雲。

撥雲見日——新理論誕生

最終驅散這一朵烏雲的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他在被後世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的1905年發表了5篇偉大論文,其中有三篇完美解決了麥可遜-莫雷實驗的疑雲,這三篇論文分別是:《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和《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其中前面兩篇就是現在人盡皆知的狹義相對論,而另一篇就是最終使他獲得唯一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光電效應解釋

在解釋光電效應的論文中,愛因斯坦根據普朗克公式提出光量子假說,完美解釋了光電效應實驗中電流與頻率有關而與光強無關的現象。光的粒子說重新回歸,而光量子的提出讓以太變得可有可無了,愛因斯坦揮一揮手把剛復活不久的以太抹殺掉,重新扔回到歷史的垃圾堆。他整合了原來彼此獨立的時間和空間,建立稱為時空的統一體,通過在統一時空下的洛倫茲變換(時間膨脹和空間收縮)成功解釋了麥可遜-莫雷實驗中真空光速各向不變的現象。並在時間空間的洛倫茲變換基礎上成功推出上述第二篇狹義相對論論文(《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中的質量膨脹和史上最簡潔物理方程——質能方程。

到這裡問題背景就交代完了,這是一個完整的理論推導過程,最終推導出來是一個完整的理論——狹義相對論。只要麥可遜-莫雷實驗的結論:真空中光速各向不變沒錯,那麼我們可以認為狹義相對論是成立的。然後根據狹義相對論我們就可以來回答這個問題:

問題的答案

「飛船如果能一直加速,是否能達到甚至超過光速?」

答案是:不能。

我們即使不考慮燃料是否充足,也就是說即使飛船具有無窮多的燃料,並一直持續加速,它也不可能達到光速!因為隨著飛船趨近光速,由於時間膨脹效應,它的時間會越來越慢,相應地它的加速度也會越來越慢,它越接近光速,加速就越慢,結果是它永遠都不可能加速到光速,因為它沒有足夠的時間加速到光速……

因此,由於相對論效應,你要麼一開始就達到光速,要麼永遠都加速不到光速。

科普書裡的常見錯誤——相對論效應你用對了嗎?

最後我想更正一下大家在科普書裡經常看到的一種說法,科普書裡提到飛船永遠不能加速到光速用的往往是質量膨脹效應,但實際上這是錯的。質量膨脹可以解釋為什麼不能瞬間加速到光速,但不能解釋為什麼持續加速不能加速到光速。他們給出理由是隨著飛船接近光速,由於質量膨脹效應,質量會越來越大,加速說需要的能量就越大,但你別忘了燃料可是在飛船上的,飛船質量越來越大燃料的質量也會相應同比增大,燃料所能產生的能量也就同比增大,因此燃料所能提供的加速度是不變的。所以實際上對於飛船而言,它不能達到光速的原因並不是由於質量膨脹效應,而是由於時間膨脹效應導致加速越來越慢……簡單說就是沒時間加速到光速……

但質量膨脹也不是無用武之地,在解釋加速器裡的粒子為何無法加速到光速這個問題時,就需要用到質量膨脹效應了。隨著加速器裡的粒子趨近光速,由於質量膨脹效應它的質量會越來越大,加速器的加速效率會越來越低,即使你有無限的能量也無法把它加速到光速,因為加速器的能量相對於地面是靜止的,並不像飛船上的能源一樣會隨著粒子質量增加而增加。

相反地,在解釋加速器裡的粒子為什麼不能加速到光速的問題上我們就不能使用時間膨脹效應了,因為雖然粒子本身會發生時間膨脹,但作為提供能量用於加速的系統——加速器本身並沒有發生時間膨脹,它可以不間斷地無限加速。

對相對論效應比較熟悉的人此時可能會發現問題了,前面關於無限加速飛船無法達到光速是由於時間膨脹這個解釋裡,所用的時間是地球的時間,也就是相對於地球人看來,飛船上的時間會變得越來越慢,加速度也就越來越小。但根據狹義相對論,飛船裡面的人的時間並沒有膨脹啊,他們的感受到的時間是正常的,那麼在他們眼裡,無限加速的飛船會不會超光速呢?同樣不會。

要解釋飛船是的觀察者看來為什麼無限加速的飛船也達不到光速,我們就需要用到除時間膨脹和質量膨脹以外的第三個相對論效應了——空間收縮效應(即尺度收縮,簡稱尺縮效應)。根據相對論,隨著飛船不斷加速,飛船裡的人會看到外界宇宙在飛船行進方向上發生收縮,在地球觀察者看來,飛船勻加速至越來越接近光速,而在飛船上的人看來,原來遙遠的空間在尺縮效應下變得近在咫尺,由於他們自己測量的時間間隔是正常的,因此在他們看來,他們用了1秒的時間經過了不到299792.458公裡的距離,並沒有超過光速。而他們眼中的這不到299792.458公裡的距離在地球人看來可能就是若干光年那麼遙遠了……

我很吃驚很多科普書都在這個問題上使用了錯誤的解釋,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過任何科普書和科普文章指出飛船不能加速到光速是由於時間膨脹效應。(註:質量膨脹效應可以解釋飛船為什麼不能瞬間加速到光速)

相關焦點

  • 終極超光速:隔絕萬有引力,可以將飛船加速超過光速嗎?
    引力是制約人類飛向太空的主要因素,它的存在使得地球有了第一、二、三宇宙速度,讓人類的飛船在飛向太空和太陽系外時,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那麼如果有一種材料,可以隔斷萬有引力,人類的飛船能無限加速嗎?如果隔絕引力,能無限加速嗎?上文中我們簡單理解了引力,也了解飛出地球的方法,還有簡單提及了作用與反作用定律!那麼可以來一個假設了!假如引力被隔絕,能不能讓飛船無限加速?
  • 《三體》裡的曲率飛船達到光速,是否違背相對論?
    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中一個是它飛行時所產生的相對論效應。在小說中,程心和艾AA乘坐的曲率飛船在飛離太陽系飛往雲天明送給她的恆星時,由於時間的相對論效應,她們的時間相對於地球時間變得很慢,200多光年的星際航行只花了她們幾十天的時間(具體日期記不清了,還是幾十個小時?)。
  • 相對論: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假如光速飛行,人能長生不老嗎?
    ,相對論說,假如達到光速,時間就能靜止,那麼我們人類如果進入光速飛船,是不是就能永生了呢?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相對論中並沒有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的理論,它只是狹義相對論中的一個推論!
  • 相對論: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假如光速飛行,人能長生不老嗎?
    相對論已經在各個應用場合都得到了驗證,比如水星的進動,時空彎曲,引力波,但圍觀群眾還是對時間靜止比較感興趣,相對論說,假如達到光速,時間就能靜止,那麼我們人類如果進入光速飛船,
  • 在太空中一直加速的飛行器能達到光速嗎?
    ,達到遠遠快於光速的地步。但相對論表明,光速是速度的極限,飛行器是不能被加速到光速的,只有諸如光子、膠子之類的無靜質量粒子才能達到光速。m會隨著速度接近於光速而大幅度增加,由此引發的相對論效應不能再忽略。
  • 如果有飛船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了,時間靜止了嗎?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光速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任何有質量的實體都不能達到或者超過光速,這意味著時間不會靜止狹義相對論的鐘慢效應已經在航天領域被廣泛證實了,衛星上的時間確實比地球上的時間要慢一點,全世界的導航衛星都要用時間膨脹公式來消除和地表的時間誤差,「速度越快時間越慢」衍生而來的就是「達到光速時時間靜止」,雖然我們並不能達到光速,但我們可以設想無限接近光速時時間會怎樣
  • 達到光速時間靜止,那光速飛行,能長生不老嗎?
    達到光速時間靜止,那光速飛行,能長生不老嗎?提起時間,人們往往會感嘆它可能是世界上最熟悉,同時也是最不可思議的事,畢竟誰也不知道時間從哪來,又到去往哪裡.在狹義相對論中,速度是時間的快進鍵,光速是時間的暫停鍵。
  • 如果達到光速你會看到的宇宙是什麼樣子
    這是不對的,如果你以光速後退,你將什麼都看不到,眼前一片黑暗,就像你達到音速,你將什麼聲音都聽不到了。為什麼呢?因為你達到光速後,除了在你達到光速前那一刻鐘表的畫面能進入你的眼睛外,達到光速後鐘錶發出的光是不可能再進入你的眼睛裡的,它會永遠停在你眼睛的前方,所以你什麼都看不見。
  • 光速飛船可以使時間靜止或變慢——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
    (一)靜質量不為0的物質達不到光速,所以飛船達不到光速。(推導)(二)高速飛行的飛船相對時間會變慢。(理論與推導)(三)假如飛船可以達到光速,時間的確可以相對靜止。(理論與推導)為什麼飛船達不到光速?當v=c時,分母為0,根據數學洛必達法則,0/0型不定型極限,要求分子必須為0才能成立,即靜質量m0為0.所以如果一個物體的靜質量不為零,你就永遠不可能把它加速到光速。
  • 如果速度達到光速,時間會停止嗎?
    根據狹義相對論的鐘慢效應,速度越快時間越慢,很多人就會認為,速度到達光速,時間就會停止。事實上,從光的角度來看,時間並沒有被凍結,因為光沒有角度。不存在光速參照系,可以使光處於靜止狀態。這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基礎,在過去的一百年裡,它已經被大量的實驗所證實。
  • 宇宙是真空,為何飛船不能無限加速,甚至連光速的20%都達不到?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卻告訴我們,光速是一個極限值,任何物體都不可能達到光速,最多也就是無限接近於光速。可能很多人會疑惑,宇宙明明是真空狀態,為何飛船不能無限加速,甚至連光速的20%都達不到?
  • 網友問:飛船達到光速時,時間真的靜止了嗎?
    理論上是這樣的,無限接近光速時,物體內部的時間流逝速度變慢,也就是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在小說《三體》當中,程心和艾AA乘坐的星環號曲速飛船,飛往286.5光年外的DX3906恆星系統,飛船內只經過了52小時,其中光速飛行時飛船內的時間是停止的,而地球參考系的時間,卻經歷了280多年。
  • 《三體》中的曲率飛船有可能實現嗎?速度達到光速?大劉真是厲害
    我們不會再談論星際迷航的曲速飛船了,讓我們來看看曲率太空飛行器內部的《三體》,為什麼我說它是偽光速,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飛行時產生的相對論效應,在小說中程欣和AA正從太陽系飛到雲天明在一個彎曲的宇宙飛船上傳送給她的恆星時間,由於時間的相對論效應,它們的時間比地球時慢,距離地球200光年遠的天體動力學只需要幾天的時間。
  • 光速是不可能達到的!為什麼《三體》裡的飛船達到光速沒人質疑?
    有靜止質量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這大家都知道!那麼《三體》中是不是留下一個超級BUG了?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仔細看,據我了解是《三體》中人類的飛船和三體人的飛船都沒有達到光速,只是非常接近光速而已,真正達到光速的飛船是創造出「死線」的超級文明飛船!
  • 宇宙是真空,為何飛船不能無限加速?背後隱藏的答案讓人害怕
    但是這個結論顯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一個疑問還在人們心中盤桓,那就是宇宙是真空的,為什麼飛船不僅不能在真空中無限加速,甚至連20%光速都無法達到呢?其實這背後的答案讓人害怕。不過在回答宇宙中為何不能無限加速之前,我們先來看後面一個問題:如果飛行器達到了20%光速這代表著什麼。
  • 宇宙明明是真空,飛船為何不能無限加速,甚至20%光速都不行?
    但隨著相對論的提出,證明三維世界中光速最快之後,超光速的熱度才漸漸褪去。可這個殘忍的結論並非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仍然有一個疑問在許多人的心中生根發芽:宇宙明明是真空的,飛船為什麼不能在其中無限制的加速,最終達到光速呢?
  • 如果飛船無限接近光速,那飛船內的時間是靜止的嗎?為什麼?
    如果飛船無限接近光速,那飛船內的時間是靜止的嗎?為什麼?其實關於相對論的各種誤解還是蠻多的。「如果飛船無限接近光速,那飛船內的時間是靜止的嗎?為什麼?」其實就是極為典型的誤區之一。那具體哪有問題呢?則是後來補發的一篇,愛因斯坦推導狹義相對論的方程,發現質量和能量的關係,並且統一了質量和能量,提出了著名的質能方程。所以,質能方程其實是狹義相對論的一個副產品,而狹義相對論一開始這樣稱呼時,愛因斯坦是不太樂意的,他其實更偏好於絕對論。但其實無論哪一種叫法,都能體現出這個理論的特點。那具體是啥特點呢?
  • 相對論稍作修改堪稱絕美,既滿足質能守恆,又能極少能量達到光速
    儘管愛因斯坦一生中都不太認可量子理論,但無可否認,他是量子力學發展的重要奠基人。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奠定現代物理學基礎的兩大支柱,從根本上為物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和發展。所以,用「曠世奇才」來形容愛因斯坦,一點也不為過。或許你會說:愛因斯坦如此的奇才,他的相對論還用懷疑嗎?肯定不會有錯的。
  • 為什麼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的光速不能被超越?
    在宇宙中,物體(能傳遞信息)最快的速度是光速,而且物體速度在光速的情況下,會發生很多神奇的事情,比如物體的速度達到光速,時間就會停止,按照狹義相對論的說法,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達到光速,只能逼近光速,更是不可能超光速。那麼速度的上限就是光速了嗎?
  • 科學菌:如果飛船速度能達到光速,飛行100光年需要多長時間?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如果飛船速度能達到光速,飛行100光年需要多長時間?宇宙是非常的浩瀚的,距離是用光年來計算,所以說我們人類沒有辦法能夠想像的到宇宙到底有多大。在宇宙當中,像太陽系這樣的星系也是多不勝數,是我們人類目前來說,連太陽系都走不出去,制約的條件就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