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真空,為何飛船不能無限加速?背後隱藏的答案讓人害怕

2021-01-15 外星人UFO科技

在對宇宙近百年的研究觀察中,那一張張炫麗的照片、一組組驚人的數據、一次次失敗的嘗試,無不訴說著宇宙的波瀾壯闊以及神秘莫測。

然而在這波瀾壯闊的宇宙後面,其實隱藏著一個難以忽視的屬性——距離。宇宙中龐大到讓人絕望的距離尺度,就好像一條堅不可摧的鏈子,死死地鎖住人類的活動範圍,而這對於人類文明來說是致命的。

因為人類活動範圍內的資源並非沒有上限,一旦這些供人類發展生活的資源耗盡,那麼迎接人類的將只有滅亡。

這殘酷的現實當然也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而能打破這一局面的「超光速」也自然成為某段時期熱門的研究課題。不過隨著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證明光速不可超越之後,這種熱情才慢慢褪去。

但是這個結論顯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一個疑問還在人們心中盤桓,那就是宇宙是真空的,為什麼飛船不僅不能在真空中無限加速,甚至連20%光速都無法達到呢?其實這背後的答案讓人害怕。

不過在回答宇宙中為何不能無限加速之前,我們先來看後面一個問題:如果飛行器達到了20%光速這代表著什麼。

地球距離火星大約0.55~4億千米,如果飛行器的速度達到了光速的20%,那麼0.55~4億千米的距離半小時不到就能夠走完,也就是說一頓飯的功夫就能從地球飛到火星。

目前人類最快的飛行器是太陽探測器「帕克」,它的速度約為68.6km/s,在某些特定的時候、特定的位置,帕克的速度甚至能夠達到驚人的192km/s。

然而,即便帕克的最快速度是192km/s,這跟20%光速比起來還是有巨大的差距,因為20%光速是192km/s的三百多倍。

更主要的是,採用常規推進飛船的速度最快也只能達到4500km/s,也就是光速的1.5%,一旦飛船達到20%光速,就意味著遠遠超過了這個上限,甚至比用核聚變推進的飛船速度還要快2倍多。

而在可預見的範圍內,人類根本無法掌握比核聚變推進更快的動力方式,也就是說20%光速的飛船人類根本就造不出來。

那麼如果未來掌握了比核聚變更強勁的動力,比如說當下正熱的正反物質湮滅、暗物質等等,是不是就意味著飛船能夠達到20%光速呢?答案當然也是否定的。

為了攜帶更多的燃料,現代火箭在設計上一般都是儘可能地減少自身質量。但是因為能源等級的限制,即便已經最大化減少自身質量,想要達到20%光速需要的飛船質量也是驚人的。

簡單來說,想要攜帶更多燃料就需要非常輕的箭體,而想要更快的速度則需要箭體質量變大,所以就現在來看這幾乎是一個死循環。

說完了速度我們再來看看基本的限制條件:真空。可能許多人不知道,宇宙雖然是真空的,但是卻並不是絕對的真空。甚至從某種角度來看,完全可以說宇宙不是真空的。

因為在這所謂的「真空」中,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人類看不到的變化,比如說真空漲落、正反粒子湮滅等事情。

正是因為真空中「熱鬧非凡」,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物質以及物質變化,所以當飛船高速運動的時候,必然會跟這些物質產生巨大的摩擦碰撞,此時一個小小的原子能可能對船體造成無法想像的破壞。

如果忽略阻止飛船無限加速的各種力,飛船的速度真的到達了光速,那麼將會發生極為可怕的事情——包括飛船在內的所有東西全部會光子化。即成為時間為零、質量為零的光子,而這個過程不可逆。

既然達到光速如此的恐怖,那麼電影中的光速甚至超光速飛行又是怎麼做到的呢?難道全是不可能實現的幻想?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大多數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光速甚至超光速飛行,與上文中討論的光速飛行一點也不一樣。

影視劇中的飛船幾乎都有扭曲空間的裝置,所以它們飛行原理幾乎都是通過扭曲飛船前面的空間,膨脹身後的空間來達到光速,這種方法被科學家們稱為「曲速泡」。

採用這種方法飛船確實能夠達到或者超越光速,但是這不是飛船自身達到了光速,而是飛船所處的空間達到了光速,這和相對論並不衝突和矛盾,因為空間在任何形態下都不具備任何質量。

總而言之,飛船在宇宙中是不可能無限加速下去的,但這也正是讓人害怕的地方,因為這意味著人類或許永遠都會被一條無形的鏈子,牢牢的鎖在有限的空間中,最終慢慢走向消亡。


相關焦點

  • 宇宙是真空,為何飛船不能無限加速,甚至連光速的20%都達不到?
    可實際上,在宇宙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對於人類來說極為致命的屬性,而該屬性就是距離。可能很多人會疑惑,宇宙明明是真空狀態,為何飛船不能無限加速,甚至連光速的20%都達不到?
  • 宇宙明明是真空,飛船為何不能無限加速,甚至20%光速都不行?
    在當前科技水平之下,宇宙中誇張到讓人恐懼的距離尺度,仿佛一道無法摧毀的鎖鏈,將人類牢牢的鎖在一定的範圍內動彈不得,這對於一個文明來說是極為致命的。可這個殘忍的結論並非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仍然有一個疑問在許多人的心中生根發芽:宇宙明明是真空的,飛船為什麼不能在其中無限制的加速,最終達到光速呢?即便無法達到光速,為什麼連20%的光速都無法達到?
  • 太空是真空狀態,飛船為什麼不能無限加速?
    那麼,在真空的宇宙中就不能一直持續加速了嗎?真空的狀態下不是沒有摩擦力的嗎?沒有摩擦力的空間,只要有推動力,那速度不是就會一直上升嗎?為什麼做不到呢?依據目前的科學水平來說,恐怕還真做不到。首先要說的是,宇宙的真空並不是空無的。人類所說的真空狀態指的是沒有空氣,以及沒有其它肉眼可見的物質。雖說宇宙中也沒有空氣以及沒有其它可見的物質,但宇宙的真空狀態中還有著一些人類無法探知的物質。
  • 宇宙沒有空氣,飛船為什麼不能達到光速?科學家:無法觸及的速度
    宇宙浩瀚無邊,自人類開始認識宇宙以來,就對星辰大海充滿了嚮往。然而,在這廣闊宇宙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對人類來說難以達到的條件——距離。我們都知道,宇宙自誕生開始就在不斷膨脹當中,而且膨脹的速度越來越快。這意味著如果人類的速度不能超過宇宙膨脹的速度,那麼我們將永遠不知道宇宙有多大,更不會知道宇宙外面到底有什麼。
  • 宇宙中基本是真空,沒有阻力,那飛行器的速度為何不能無限增加?
    假如是真空下,沒遮擋物,飛行器一直緩慢加速飛下去,會不會有一天超過光速?比如跌入黑洞的物質,加速度一直增加,永遠也跌落不到終點的話,會不會跌落速度有一天超過光速? 黑洞也不能給飛行器強行突破真空光速的能量,但黑洞對空間的拖拽可以讓它附近的物體用和曲速引擎類似的方式超越光速。
  • 如果飛船能不停加速,為何不能達到光速?相對論效應你用對了嗎?
    如果飛船能一直加速,為何不能達到光速?這個問題在牛頓的時代其實是可以的,飛船如果能一直加速,就能達到甚至超過光速。不過牛頓的時代已成過去式,現在是愛因斯坦的時代了,在愛因斯坦的時代裡,不停加速就是另一個故事了。理論的前奏事情要從19世紀說起。
  • 宇宙為何是黑色的?簡單問題的背後,隱藏著令人不安的真相!
    宇宙為何是黑色的?簡單問題的背後,隱藏著令人不安的真相!抬頭仰望天空,看著藍色的天空有無數白色的雲朵點綴,心情瞬間變得舒暢。每到雷雨天氣,藍色的天空會變得陰暗無比,讓人內心感到壓抑。享受陽光眺望遠方的同時,有人不禁會產生一個疑惑,宇宙是什麼顏色呢?
  • 宇宙是真空狀態,為何宇宙飛船的速度不能一直加下去?
    宇宙無邊無際,對人類來說宇宙實在是太大了,大到讓我們絕望。雖說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球,但是你知道嗎?這些星球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尤其是恆星之間的距離,更是讓你非常絕望,因為它們的距離都是用光年來計算的。
  • 人類為什麼不能創造出一粒米? 背後的答案讓人感到害怕
    138億年,一場難以想像的爆炸在某個瞬間發生,這場爆炸是有史以來最猛烈的一場爆炸,因為我們的宇宙就在這場爆炸中誕生,在爆炸的瞬間,炙熱的宇宙空間出現,時間也開始流動,隨著宇宙的膨脹和冷卻,宇宙才慢慢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 宇宙和人類有何存在意義?背後隱藏的答案讓人深思
    ,一個讓人害怕和值得深思的問題便出現了:如果說天體存在的意義在於組成絢爛的宇宙,那麼必須依附天體才能生存的人類,其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可現實是讓人失望的,無論人類怎麼樣的努力,似乎總有一層薄紗阻擋著人類探求宇宙本質的腳步。
  • 一艘無限加速的飛船,跨越145億光年僅需多久?答案是:45年
    目前,人類常用的航天飛行運載工具是火箭,而每當看到火箭載著探測器或太空人奔赴無垠宇宙時,很多人心中都會出現一個疑惑:如果燃料無限多,理論上太空飛行器是可以無限加速的,那麼在加速的過程中會有什麼樣的奇妙經歷呢?
  • 我們不僅無法達到光速,甚至不能無限接近它,是什麼阻礙了我們?
    當速度無限趨近於光速時,慣性質量便也會趨於無限,而要使物體繼續加速,所需要的能量也是無限大的,而宇宙間顯然沒有無限大的能量,所以有質量的物體也就自然不可能加速到光速。這是由宇宙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與科技水平的高低沒有關係。
  • 假如真的存在超級文明,為何他們不發動宇宙戰爭?答案讓人害怕
    其實在宇宙中,至今還沒發現其他星球的生命體,但是宇宙的無限大,更不探不完,也察覺不到,也許外星生命根本就是人類的先進科技發現不了的,也許別人會隱身,也許別人會光速飛過不過,多年來科學家們從未在宇宙中找到任何關於外星文明的線索,甚至連一個外形低級生物都沒有找到,如果卡爾達舍夫的設想是正確的,宇宙中真的存在超級文明,為何他們不發動宇宙戰爭呢?
  • 每秒30萬公裡,無需加速過程,光子光速飛行的動力是啥?
    在大爆炸瞬間誕生的一系列宇宙規律中,真空光速是最「直觀」的 光子為什麼可以跳過加速過程直接達到光速,又永不減速呢?
  • 不需要加速的光子,飛行的動力從哪來?
    在大爆炸瞬間誕生的一系列宇宙規律中,真空光速是最「直觀」的光子為什麼可以跳過加速過程直接達到光速,又永不減速呢?對擁有質量的物體來說,加速過程是需要能量來維持的,但在質速關係指明「質量會隨著速度增加而增加」的情況下,初始質量再微小的粒子,在達到光速之前自身質量也會膨脹成無限大,相應就需要無限多的能量來進一步向光速逼近,但可惜宇宙中不存在無限多的能量。
  • 乘坐光速飛船,在宇宙中旅行一年,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我們常常會說,一山更有一山高,每個人觀察世界的角度都被自己的眼界限制,就像是地球上的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但是宇宙中有無數的類地行星,很多星球上的山峰都要比珠穆朗瑪峰高,很多時候並不是答案不正確,只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
  • 時間正在加速?看似荒唐,背後隱藏細思極恐的可能性
    ,這句話其實也是錯誤的,至少宇宙大爆炸所產生的輻射到現在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小時候電視節目還沒有現在這麼豐富的時候,很多人都看過電視沒有信號出現雪花點的畫面,其實那個雪花點裡面,就包含了宇宙大爆炸所留下的輻射,知識我們平常來百姓不知道罷了。
  • 太空幾乎是真空的,如果火箭一直加速,能否超光速?
    在半徑465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中,存在著多達10^50噸的物質。但換算成密度,僅為9.9×10^-27千克/立方米,這意味著1立方米的空間中只有5.9個質子。也就是說,太空幾乎是真空狀態。太空是空蕩蕩的,物體運動時所受阻力基本上為零。不然的話,地球不可能繞著太陽一直公轉46億年。
  • 飛船以光速飛行,前往100光年外的行星需要多久?答案你不會想到
    可是面對以光年為基本距離單位的宇宙,人類過去自豪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我們要走出探索宇宙的第一步,首先就需要將飛船的速度提升到光速飛行。光速是人類現有科學理論之下的速度極限,沒有什麼物體的速度可以超越光速。那麼飛船以光速飛行,前往100光年外的行星需要多久?可能很多人站在地球的角度會認為,這個問題很簡單,100光年的距離,以光速飛行那不是需要100年的時間嗎?
  • 為什麼宇宙是黑的?你以為是正常,實際卻隱藏著宇宙的大秘密!
    事實上,這不僅不是宇宙的顏色,甚至也不是天空本身的顏色,它只是太陽光照射大氣層之後散射作用產生的顏色。 而當夜幕降臨太陽被遮擋,那略帶點微弱星光讓人窒息的漆黑,其實才是宇宙本身固有的顏色。實際上,這個看似非常簡單的問題背後,卻暗藏一個接近宇宙本源的秘密。 1823年,德國天文學家海因裡希·奧伯斯在對宇宙長時間觀察之後,提出了一個對後世影響巨大,並且也困擾了科學界兩百多年的問題:夜晚的天空為什麼是漆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