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以為關於對宇宙深空的研究和我們日常生活沒有關係,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宇宙大爆炸和我們生活的關係大了,不僅體現在如果沒有宇宙大爆炸也不會產生宇宙空間內的各種星系,自然銀河系也不會存在,那麼就更別說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了。
有人說宇宙大爆炸的相關知識離我們的太遠我們感受不到,這句話其實也是錯誤的,至少宇宙大爆炸所產生的輻射到現在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小時候電視節目還沒有現在這麼豐富的時候,很多人都看過電視沒有信號出現雪花點的畫面,其實那個雪花點裡面,就包含了宇宙大爆炸所留下的輻射,知識我們平常來百姓不知道罷了。即便是現在100多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所留下的痕跡到現在還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只是人類的科技已經發揮著讓普通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而已。
既然說到了宇宙大爆炸,就不得不跟大家普及一個知識,那就是我們所處的宇宙並沒有停下膨脹的腳步,而且還在進行膨脹的過程中,這個速度是人類所難以想像的。因此有部分喜歡思考的網友就發出了一個靈魂提問:現在感覺時間越過越快是不是就是因為宇宙正在加速膨脹所致的呢?宇宙正加速膨脹,時間流逝也加快了?
其實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時間。其實對於宇宙而言是沒有時間這個概念的,時間僅僅代表了事物演變計算方式的標註,只是因為人類的壽命過於短暫故而發明了時間這個東西用來作為對於事物流逝的標註,對於宇宙而言時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時間正在加速?看似荒唐,背後隱藏細思極恐的可能性。
乍一聽可能還不叫繞口不太好理解,那麼我們換一個說法,我們所看見的一切變化都是從眼睛感受到的,而眼睛能夠看到東西是因為世間萬物對於光線的折射和反射,如果一個東西並沒有折射和反射光線的能力,對於我們來說這個東西要麼是透明的要麼就是漆黑一片,那麼其實對於時間的流逝我們也是在感知光速的流動。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大家都有所耳聞吧,其中被流傳最廣的就是關於時間和光速的問題,按照相對論的理論研究,光速和時間流速成反比,也就是越接近光速,人類所能感知的時間也就越慢。
打個比方,如果人類有一天能夠實現超光速旅行,那麼這個人在搭乘超光速飛船在宇宙深空中遨遊一年的時間再回到地球以後,時間對於他本人而言只是過了一光年,但是對於地球人而言可能已經過了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
再說直白一點,我們看到的太陽光並不是實時的,而是太陽以前發出的光線,它經過了地日之間漫長的距離才來到地球,同理如果一個星球上的智慧生命通過深空望遠鏡觀察到了從地球發出去的光線,他們所看到的也並非我們現在所在時間景象,而是幾百年甚至幾億年前的光景,因為光速也是需要時間來跑的。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我們想要看到100年前真實的歷史,其實並不用發明時光機,而是用遠超過光速的速度,追上100年前從地球發出去的那道光線,並超越他,那麼你所看到的地球畫面就是100年前的地球。
因此,時間對於宇宙而言是沒有意義的,自然不會存在什麼宇宙加速膨脹才導致我們感知時間越變越快的原因。
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覺得時間越變越快呢?比如今年,很多人還沒有什麼感覺,多難的2020年就已經快過完了。
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心理學問題,因為早在100多年前,一位心理學家就做了一個此類話題的實驗。在這場實驗中,心理學家要求年輕人和老年分別做出對於時間流逝的描述,幾乎所有年輕人對於時間的描述都是緩慢平靜的,而老年人在形容事件的時候就喜歡用「白駒過隙」這樣的急促的詞彙。
這種心理學測試實際上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面已經被反覆論證過了,最終的結論就是——時間實際上並沒有任何變化,一百年前的一年是一年,一百年後的一年依舊是一年,唯一變化的是人類在不同年齡階段對於時間流逝的感知變化。
年齡越小,越覺得時間漫長,因為小孩對於世界的認知是充滿好奇的,這個世界對小孩和年輕人而言有著太多的未知,而人類在對於未知事件和地點的探索總是會顯得很漫長,因為每一秒你都需要去感受新奇。而中年人和老年人則不同,他們已經對這個世界比較熟悉,很多事情對他們來說已經司空見慣,因此他們對於時間的變化就會顯得麻木和無視,自然研究會覺得時間變得很快。
其實這個道理換另外一個場景大家都會很熟悉,那就是我們在前往一個自己從未去過的目的地的時候,都會覺得路程很長過了很久,但是等你返回這條路進行回程的時候就會覺得這條路很快就走完了。實際上正是這種「首次記憶」的心理學理論在「作怪」。
所以,不要以為現在的時間真的是變快了,真正變化的並不是時間,而是我們那一顆很多人正在逐漸喪失的對於世界的好奇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