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國防災部門3月24日發布的消息北京時間2019年3月23日19時29分印度安達曼群島北部海域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隨後3月23日19時34分安達曼群島北部海域又發生了一次5.1級地震,震源深度為30千米。
從這2次地震震中來看這次地震應該屬於2009年印度安達曼群島北部海域7.5級地震的餘震活動。
泰國防災部門根據這2次地震向泰國西部沿海城市發布了海嘯預警稱泰國西部,泰國南部沿海城市可能在地震發生後24小時內遭遇海嘯的襲擊。
截止到目前為止泰國方面並未監測到本次地震的海嘯過程或者海嘯正在活動的表現。而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也並未針對3月28日印度安達曼群島北部海域發生的2次5.1級地震發布海嘯預警信息。
印度安達曼群島位於印度洋-澳大利亞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歷史上地震活動非常頻繁,2009年8月11日印度安達曼群島北部海域發生7.5級地震,震源深度為24千米,當時地震發生的時候泰國,緬甸,孟加拉國,印度東南部均有明顯震感,隨後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向泰國,緬甸,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印度發布了海嘯監視的預警信息,隨後又解除了海嘯預警,而那次地震也沒引起泰國沿海出現破壞性的海嘯活動。
我方認為這2次地震不會引起海嘯活動,引起海嘯活動的地震特點有3點;
首先能引起海嘯的地震震級至少為6級或者6級以上,而如果說引起局域破壞性的海嘯地震震級需要7級或者7級以上,而引起大範圍破壞性的海嘯的地震震級需要8級或者8級以上;其次引起海嘯的地震震源深度應該在50千米以內,震源越淺海嘯風險越高;最後引起海嘯的地震震中必須在200米以上的深海,而不是淺海;雖然3月23日印度安達曼群島北部海域發生的地震震中符合海嘯傳播的條件,且震源深度足夠的淺但是震級均為5.1級,因此我方判斷3月23日印度安達曼群島北部海域發生的2次5.1級地震並不會引起海嘯活動或者說引起具備破壞性的海嘯活動。【而且海嘯運動速度可達到每小時600至700千米,3月23日安達曼群島北部海域發生的2次5.1級地震震中距離泰國南部普吉島920千米左右,現在地震已經過去接近24小時,如果真發生海嘯海嘯早就過去了】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3月23日印度安達曼群島北部海域發生的2次5.1級地震並不會引起海嘯活動或者引起具備破壞性的海嘯活動,目前在泰國旅行的網友不用太過於擔心海嘯活動。
歡迎各位讚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