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3萬人喪生!印度洋海嘯15周年,倖存者:我仍然很害怕)
周四,亞洲多國紀念15年前印度洋海嘯中的遇難者。這場災難導致23萬人喪生,是200多年來世界上最致命的自然災害。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海域發生9.1級地震,引發海嘯,海浪高達17.4米,席捲了印尼、斯裡蘭卡、印度、泰國和其他九個國家的沿海地區。
海嘯過後,印尼人在被毀的房屋中尋找自己的財物。資料圖
據路透社12月26日報導,印尼是受襲最為嚴重的國家,該國亞齊省當日舉行紀念活動,那裡的所有村莊被夷為平地,超過12.5萬人在巨浪中喪生。
海嘯幾乎完全摧毀了當地大約2.56萬座住宅、商業、政府和學校建築建。此後,亞齊進行了重建。
在亞齊貝沙地區的一片草地上,至少有4.7萬名受害者安葬於此處。很多遇難者家人和親戚進行祈禱,散落花瓣並互相安慰。
遇難者家人和親戚進行祈禱。
65歲的老人努爾哈亞蒂(Nurhayati)在這場災難中失去了最小的女兒。「我每年都來這裡,因為我非常想念她。她只有17歲,剛開始上大學,」老人告訴法新社。
努爾哈亞蒂說:「已經15年了,但是直到現在,每次看到海洋,即使是在電視上,我都顫抖著,感覺很快就會掀起一股大浪。」
在泰國,海嘯導致5300多人遇難,其中包括前往安達曼海度假島嶼的遊客。12月26日已被泰國指定為「國家事故預防日」。
海嘯摧毀了泰國皮皮島的一個碼頭。資料圖
泰國政府舉行了悼念儀式,並呼籲提高災害意識和準備。內政部副部長尼彭·布尼亞馬尼(Nipon Bunyamanee)在儀式上表示:「政府希望提高安全防範標準,並在所有部門倡導自我保護免受災難的意識。」
當海嘯襲擊泰國攀牙省時,時年13歲的蘇萬尼·馬利萬(Suwannee Maliwan)失去了父母和其他五名親戚。現在已經28歲的她說:「當時的情景仍然在我的腦海中,我一直記得這件事。」
「有時候我夢見海浪要來了,我還是很害怕,」馬利萬說,「我想搬到別處去,但不可能。因為我出生在這裡,我的父母也在這裡去世了。」
在泰國普吉島,衛生人員向屍體噴灑藥劑。資料圖
受災最嚴重的泰國村莊Bannam Kem的倖存者將在當晚舉行燭光守夜活動。海嘯襲擊了這個漁村,造成至少1400人死亡。
在印度,超過1萬人在海嘯中喪生,倖存者也將舉行紀念儀式。斯裡蘭卡有超過3.5萬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