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萬人喪生!印度洋海嘯15周年 倖存者:仍然很害怕

2020-11-26 網易新聞

(原標題:23萬人喪生!印度洋海嘯15周年,倖存者:我仍然很害怕)

周四,亞洲多國紀念15年前印度洋海嘯中的遇難者。這場災難導致23萬人喪生,是200多年來世界上最致命的自然災害。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海域發生9.1級地震,引發海嘯,海浪高達17.4米,席捲了印尼、斯裡蘭卡、印度、泰國和其他九個國家的沿海地區。

海嘯過後,印尼人在被毀的房屋中尋找自己的財物。資料圖

據路透社12月26日報導,印尼是受襲最為嚴重的國家,該國亞齊省當日舉行紀念活動,那裡的所有村莊被夷為平地,超過12.5萬人在巨浪中喪生。

海嘯幾乎完全摧毀了當地大約2.56萬座住宅、商業、政府和學校建築建。此後,亞齊進行了重建。

在亞齊貝沙地區的一片草地上,至少有4.7萬名受害者安葬於此處。很多遇難者家人和親戚進行祈禱,散落花瓣並互相安慰。

遇難者家人和親戚進行祈禱。

65歲的老人努爾哈亞蒂(Nurhayati)在這場災難中失去了最小的女兒。「我每年都來這裡,因為我非常想念她。她只有17歲,剛開始上大學,」老人告訴法新社。

努爾哈亞蒂說:「已經15年了,但是直到現在,每次看到海洋,即使是在電視上,我都顫抖著,感覺很快就會掀起一股大浪。」

在泰國,海嘯導致5300多人遇難,其中包括前往安達曼海度假島嶼的遊客。12月26日已被泰國指定為「國家事故預防日」。

海嘯摧毀了泰國皮皮島的一個碼頭。資料圖

泰國政府舉行了悼念儀式,並呼籲提高災害意識和準備。內政部副部長尼彭·布尼亞馬尼(Nipon Bunyamanee)在儀式上表示:「政府希望提高安全防範標準,並在所有部門倡導自我保護免受災難的意識。」

當海嘯襲擊泰國攀牙省時,時年13歲的蘇萬尼·馬利萬(Suwannee Maliwan)失去了父母和其他五名親戚。現在已經28歲的她說:「當時的情景仍然在我的腦海中,我一直記得這件事。」

「有時候我夢見海浪要來了,我還是很害怕,」馬利萬說,「我想搬到別處去,但不可能。因為我出生在這裡,我的父母也在這裡去世了。」

在泰國普吉島,衛生人員向屍體噴灑藥劑。資料圖

受災最嚴重的泰國村莊Bannam Kem的倖存者將在當晚舉行燭光守夜活動。海嘯襲擊了這個漁村,造成至少1400人死亡。

在印度,超過1萬人在海嘯中喪生,倖存者也將舉行紀念儀式。斯裡蘭卡有超過3.5萬人死亡。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代文佳_NB12498

相關焦點

  • 印度洋海嘯15周年:20多萬人罹難 倖存者難釋懷
    中新網12月27日電 綜合報導,12月26日,印度洋大海嘯災難發生滿15年之際,成千上萬人舉行紀念儀式,緬懷20多萬名罹難者。受災國家如今改進了海嘯預警系統,專家認為,「如今再發生像2004年那樣的海嘯不會再有那麼多人罹難」。
  • 23萬人喪生、距今15周年……史上最嚴重海嘯泰國沒有遺忘
    整理丨Ai泰國邦來源丨泰國媒體12004年12月26日海嘯襲擊安達曼海岸,波及沿岸14個國家,23萬人在海嘯中遇難。其中泰國六個府受到海嘯襲擊,遇難人數5400人,8000餘人受傷,還有很多人在海嘯中失蹤。如今,距離海嘯發生已經整整15周年。
  • 印度洋海嘯15周年:約30萬人罹難 50萬人無家可歸
    萬人罹難,50多萬人無家可歸。憑藉自己在地理課上所學的有關海嘯將發生的知識,蒂莉迅速辨識出海嘯即將到來的跡象,讓父母提前發出警報疏散了海灘上的遊客,從而挽救了100多名遊客的生命,演繹了一段傳奇故事。印度洋海嘯15周年15年過去,你對地震海嘯的知識了解多少?海嘯來襲該如何應對?
  • 印度洋海嘯三周年 災民生活已被快樂填滿(組圖)
    印尼海嘯三周年 「透過孩子的鏡頭」  今年12月26日是印度洋海嘯3周年紀念日。印尼、斯裡蘭卡、泰國等海嘯受災國都舉行了儀式紀念死難者。2004年12月26日,印尼亞齊地區發生芮氏7.9級強烈地震並引發印度洋大海嘯,造成沿岸國家23萬人死亡或失蹤,約50萬人無家可歸。
  • 印度洋海嘯十年祭(高清組圖)
    十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側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14個國家大約23萬人罹難,受海嘯影響國家的經濟損失總額約99億美元。十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側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14個國家大約23萬人罹難,受海嘯影響國家的經濟損失總額約99億美元。
  • 亞洲多國紀念印度洋海嘯15周年 聯合國呼籲加強預警系統
    【解說】12月26日,印度洋大海嘯災難發生15周年之際,印度尼西亞、泰國、印度和斯裡蘭卡都舉行了紀念活動。緬懷20多萬名罹難者。  【解說】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發生9.1級強震,並引發高達30米的海嘯。這場海嘯造成東南亞、南亞以及非洲14個國家共20多萬人喪生。災難過後,受災國家總共投資4億美元,建設海嘯預警系統。
  • 印度洋地震海嘯一周年 悼冤魂223000(組圖)
    今天,是印度洋地震海嘯發生一周年的日子今天,留在倖存者以及遇難者親屬心中的陰影仍然揮之不盡……  據聯合國最新的統計數字,去年席捲10多個國家的大災難共導致22.3萬人死亡,40多萬房屋被摧毀,200萬人無家可歸,大約150萬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生計。
  • 印度洋海嘯1周年點亮燭光告別昨天的哀傷(圖)
    2004年12月26日,也就是一年前的今天,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的強烈地震引發海嘯,波及印度洋沿岸國家。瞬息之間,奪走了26萬人的生命。  雖然國際社會和災區人民為重建做出了不懈努力,但目前仍然還有很多災民無家可歸;還有許多孩子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裡學習,作為這些國家支柱產業的旅遊業至今尚未從海嘯的打擊中完全恢復,災區的重建註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在海嘯一周年之際,有傷痕猶在的沉重,也有重建家園的喜悅,更需要的是對未來的信心和對美好明天的期待。
  • 印尼紀念17萬海嘯遇難者 倖存者十年後返回哀悼
    當地時間2014年12月25日,印尼班達亞齊,穆斯林婦女參加祈禱活動,悼念海嘯遇難者,紀念印度洋海嘯十周年。據悉,2004年12月26日,印尼亞齊地區發生芮氏7.9級地震並引發印度洋大海嘯,引發高達30米的海嘯,造成沿岸國家近30萬人死亡,50多萬人無家可歸。       當地時間12月25日,觀眾在印尼亞齊市中心的海嘯博物館內參觀海嘯遺骸、圖片展。據悉,該博物館內既有當年災難中留下的警察直升飛機殘骸、各種遺物實物,也有記錄災難與救援實況的圖片。
  • 印度洋海嘯十周年 印尼泰國等重災區民眾攜手紀念
    央廣網北京12月2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26日)是印度洋海嘯十周年。十年前的這一天,印尼蘇門答臘島海域附近發生芮氏9.3級強震並引發印度洋大海嘯,造成沿岸國家近30萬人死亡。作為當年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印尼亞齊省從25日起開始舉行一系列紀念活動。
  • 泰國紀念海嘯周年
    何柳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印度洋海嘯倖存者和遇難者親人24日來到泰國南部海灘,在這西方傳統稱為「平安夜」的日子,為在海嘯中遇難的親人和朋友獻上鮮花和默默祈禱。  一年前的12月26日,一場罕見的地震攪動了這平靜的海水。驚濤駭浪砸向印度洋沿岸12個國家,至少23萬毫無準備的人或喪失生命,或音信皆無。
  • 印尼女孩被印度洋海嘯捲走 失蹤7年後突然現身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2月22日消息,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中,一名印尼女孩被捲走,所有親友都以為她不幸罹難。7年之後,這名女孩忽然現身家鄉。  2004年12月26日節禮日(Boxing Day,聖誕節次日),印度洋海嘯突然發生,印尼蘇門答臘島亞齊省(Aceh)15歲女孩瓦蒂(Wati)被巨浪從媽媽的手中捲走,當時媽媽還努力抓住另外兩個女兒。瓦蒂從此沓無音信,所有親友都認為她已不幸遇難。  21日,一位朋友忽然將一個帶著頭巾的女孩帶到瓦蒂的爺爺易卜拉欣(Ibrahim)家中。
  • 【新聞資料】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嘯:一場毀滅性災難(圖)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域爆發地震和海嘯,導致周邊地區受損嚴重,近30萬人喪生。每當發生自然災害時,人們都想知道災害發生的原因、如何進行預測以及怎樣自救。←2005年,「卡特裡娜」颶風席捲紐奧良部分地區,致使大量居民喪生,洪水在城市中肆虐……這一毀滅性事件一連幾個月都高居媒體榜首,人們坐在電腦前看著風暴越來越強、堤壩被衝毀、紐奧良體育館裡擠滿了倖存者以及對聯邦應急管理署救援不力的批評浪潮
  • 印度洋海嘯15年後 我們應該學會什麼?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9級地震,並引發大海嘯,造成印度洋沿岸國家近30萬人罹難,50多萬人無家可歸。距離印度洋海嘯發生15周年之際,為牢記歷史教訓,推進災害風險防治,中國地震局邀請業內專家講述海嘯的防災知識。
  • 給世界的警告:印度洋海嘯與汶川地震
    2004年南亞地震造成的印度洋海嘯,死難無數,其實是對未來沿海地區生活著的人的警告,海水上漲,地震引起的海嘯、颶風海嘯、地極移動海嘯,大隕石襲擊海洋引起的海嘯,這些都不是人類能對抗的災難,所以必須以理智來選擇行動,方才能在災難中生存下來。地中海周邊生存的人,還有其他地區沿海區域的人。必須警惕海侵災難與海嘯災難。美國西海岸,未來會有極移性海侵災難與海嘯災難,那肯定是無法生存的。
  • 印度洋地震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逼近6萬(組圖)
    尚有幾萬失蹤者,隨著搜救工作展開,死亡人數還可能繼續上升  受災國死亡人數截至北京時間28日下午22時00分,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死亡人數已經達到57175人。  米拉務鎮長唐古·祖爾卡納恩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說:「現在無法計算財產損失,但死亡的人數估計有10000人左右。」在亞齊的首府班達亞齊,也已找到9000具左右的屍體,公路上和飛機場也擠滿了準備逃離的倖存者。
  • 海嘯到底有多可怕?一位倖存者告訴了我們真相
    海嘯時掀起的狂濤駭浪,高度可達十多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牆」。另外,海嘯波長很大,可以傳播幾千千米而能量損失很小。由於以上原因,如果海嘯到達岸邊,「水牆」就會衝上陸地,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威脅。由於印度洋並沒有像太平洋一樣的海嘯預警系統,所以當海嘯來臨時,想要逃跑,為時已晚。
  • 泰國海嘯6周年祭:放下不代表遺忘(組圖)
    紀念牆角的一對遇難父女的生前相片  2004年肆虐東南亞和南亞多國的印度洋海嘯共造成了近30萬人遇難的悲劇,泰國南部的普吉也是這次海嘯災害中受災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時隔6年,這場災難帶來的傷痛和陰影在人們心中仍然難以磨滅,但是經濟和旅遊業的快速恢復和發展,海嘯預警系統和逃生演習等應對措施的有效實施都讓普吉足以更加自信地迎接新的挑戰。詳細內容請看國際在線駐泰國記者任芊發回的報導《泰國海嘯6周年祭 放下不代表遺忘》。
  • 火山和海嘯之印度洋大海嘯
    2004年12月26日是一個黑暗的日子,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印度洋海域當地時間26日上午8時,發生了裡氏級的強烈地震,強震引發了印度洋大海
  • 泰國公主發文悼念在15年前印度洋海嘯中逝世的兒子
    泰國頭條新聞社訊 據泰媒報導 12月26日,時值印度洋海嘯15周年紀念日,烏汶叻公主殿下前往拉查波比託寺為在此海嘯中不幸罹難的兒子普姆 詹森做功德,同行的還有女兒詩麗吉迪雅 詹森誥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