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海嘯十年祭(高清組圖)

2021-01-10 環球網

十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側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14個國家大約23萬人罹難,受海嘯影響國家的經濟損失總額約99億美元。十年過去了,除了各國民眾懷著對海嘯罹難者的無盡哀思,積極重建受災家園,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促使國際社會加強防災合作,提高海嘯波探測技術,並且從無到有,建成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

2014年12月25日,在印度尼西亞班達亞齊的海嘯博物館,一名男子注視著牆上印度洋海嘯遇難者的名字。 新華社/路透(李木子編輯)

十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側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14個國家大約23萬人罹難,受海嘯影響國家的經濟損失總額約99億美元。十年過去了,除了各國民眾懷著對海嘯罹難者的無盡哀思,積極重建受災家園,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促使國際社會加強防災合作,提高海嘯波探測技術,並且從無到有,建成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

2004年12月31日,在印度尼西亞班達亞齊,一名男子從海嘯摧毀的家中搬出物品。 新華社/法新(李木子編輯)

泰國舉行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 12月26日,人們在泰國南部攀牙府參加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泰國26日在南部攀牙府舉行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活動旨在緬懷遇難者,支援倖存者,對曾向泰國提供援助的國家和組織表示感謝,並喚起公眾和國際社會對於海嘯預警機制的重視。新華社發

泰國舉行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 12月26日,人們在泰國南部攀牙府參加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泰國26日在南部攀牙府舉行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活動旨在緬懷遇難者,支援倖存者,對曾向泰國提供援助的國家和組織表示感謝,並喚起公眾和國際社會對於海嘯預警機制的重視。新華社發

十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側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14個國家大約23萬人罹難,受海嘯影響國家的經濟損失總額約99億美元。十年過去了,除了各國民眾懷著對海嘯罹難者的無盡哀思,積極重建受災家園,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促使國際社會加強防災合作,提高海嘯波探測技術,並且從無到有,建成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

2005年1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亞班達亞齊,一名男子將海嘯遇難者的遺體運往墓地。 新華社/路透(李木子編輯)

斯裡蘭卡舉行印度洋海嘯10周年紀念活動 12月26日,「海洋皇后」號列車停靠在斯裡蘭卡佩拉利亞站。 10年前,印度洋海嘯造成停靠在佩拉利亞站的海上火車「海洋皇后」號和其所載的近2000名乘客被海水吞沒。災後,斯裡蘭卡政府對鐵路軌道進行修復升級,並於今年11月向佩拉利亞村撥款230萬美元,以助其打造成小型港口。斯裡蘭卡於當地時間26日上午9時25分,全島默哀3分鐘,以此紀念10年前印度洋海嘯中的4萬餘名遇難者,並為斯裡蘭卡祈福。新華社發(加揚·薩米拉攝)

泰國舉行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 12月26日,人們在泰國南部攀牙府參加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泰國26日在南部攀牙府舉行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活動旨在緬懷遇難者,支援倖存者,對曾向泰國提供援助的國家和組織表示感謝,並喚起公眾和國際社會對於海嘯預警機制的重視。新華社發

斯裡蘭卡舉行印度洋海嘯10周年紀念活動 12月26日,人們在斯裡蘭卡佩拉利亞舉行的印度洋海嘯10周年紀念活動上獻花。 10年前,印度洋海嘯造成停靠在佩拉利亞站的海上火車「海洋皇后」號和其所載的近2000名乘客被海水吞沒。災後,斯裡蘭卡政府對鐵路軌道進行修復升級,並於今年11月向佩拉利亞村撥款230萬美元,以助其打造成小型港口。斯裡蘭卡於當地時間26日上午9時25分,全島默哀3分鐘,以此紀念10年前印度洋海嘯中的4萬餘名遇難者,並為斯裡蘭卡祈福。新華社發(加揚·薩米拉攝)

12月26日,斯裡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在科倫坡官邸舉行的印度洋海嘯10周年紀念活動上為遇難者默哀。斯裡蘭卡於當地時間26日上午9時25分,全島默哀3分鐘,以此紀念10年前印度洋海嘯中的4萬餘名遇難者,並為斯裡蘭卡祈福。 新華社發

十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側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14個國家大約23萬人罹難,受海嘯影響國家的經濟損失總額約99億美元。十年過去了,除了各國民眾懷著對海嘯罹難者的無盡哀思,積極重建受災家園,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促使國際社會加強防災合作,提高海嘯波探測技術,並且從無到有,建成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

2008年11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技術人員在氣象和地球物理局內工作。自2005年開始動工興建、耗資1.33億美元的印度尼西亞海嘯預警系統當日正式啟用。新華社/法新(李木子編輯)

十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側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14個國家大約23萬人罹難,受海嘯影響國家的經濟損失總額約99億美元。十年過去了,除了各國民眾懷著對海嘯罹難者的無盡哀思,積極重建受災家園,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促使國際社會加強防災合作,提高海嘯波探測技術,並且從無到有,建成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

2004年12月31日,在印度尼西亞班達亞齊,一名男子從海嘯摧毀的家中搬出物品。 新華社/法新(李木子編輯)

十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側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14個國家大約23萬人罹難,受海嘯影響國家的經濟損失總額約99億美元。十年過去了,除了各國民眾懷著對海嘯罹難者的無盡哀思,積極重建受災家園,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促使國際社會加強防災合作,提高海嘯波探測技術,並且從無到有,建成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

2004年12月28日,在印度南部城市馬德拉斯,一名女子趴在海嘯中遇難親屬的遺體前哭泣。 新華社/路透(李木子編輯)

十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側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14個國家大約23萬人罹難,受海嘯影響國家的經濟損失總額約99億美元。十年過去了,除了各國民眾懷著對海嘯罹難者的無盡哀思,積極重建受災家園,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促使國際社會加強防災合作,提高海嘯波探測技術,並且從無到有,建成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

2004年12月27日,在印度南部城市馬德拉斯,一名男子握著自己海嘯中遇難兒子的手哭泣。 新華社/路透(李木子編輯)

十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側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14個國家大約23萬人罹難,受海嘯影響國家的經濟損失總額約99億美元。十年過去了,除了各國民眾懷著對海嘯罹難者的無盡哀思,積極重建受災家園,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促使國際社會加強防災合作,提高海嘯波探測技術,並且從無到有,建成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

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2004年12月28日拍攝的海嘯襲擊後的印度尼西亞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的一座清真寺(左圖);2014年11月27日拍攝的印度尼西亞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的同一地點(右圖)。新華社/法新(李木子編輯)

十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側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14個國家大約23萬人罹難,受海嘯影響國家的經濟損失總額約99億美元。十年過去了,除了各國民眾懷著對海嘯罹難者的無盡哀思,積極重建受災家園,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促使國際社會加強防災合作,提高海嘯波探測技術,並且從無到有,建成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

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2005年1月9日拍攝的海嘯襲擊後的印度尼西亞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的濱海公路(上圖);2014年11月29日拍攝的印度尼西亞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的同一地點(下圖)。新華社/法新(李木子編輯)

十年前的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側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14個國家大約23萬人罹難,受海嘯影響國家的經濟損失總額約99億美元。十年過去了,除了各國民眾懷著對海嘯罹難者的無盡哀思,積極重建受災家園,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促使國際社會加強防災合作,提高海嘯波探測技術,並且從無到有,建成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

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2005年1月9日拍攝的海嘯襲擊後的印度尼西亞班達亞齊米拉務的街道(上圖);2014年11月29日拍攝的印度尼西亞班達亞齊米拉務的同一地點(下圖)。新華社/路透(李木子編輯)

相關焦點

  • 泰國海嘯6周年祭:放下不代表遺忘(組圖)
    紀念牆角的一對遇難父女的生前相片  2004年肆虐東南亞和南亞多國的印度洋海嘯共造成了近30萬人遇難的悲劇,泰國南部的普吉也是這次海嘯災害中受災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時隔6年,這場災難帶來的傷痛和陰影在人們心中仍然難以磨滅,但是經濟和旅遊業的快速恢復和發展,海嘯預警系統和逃生演習等應對措施的有效實施都讓普吉足以更加自信地迎接新的挑戰。詳細內容請看國際在線駐泰國記者任芊發回的報導《泰國海嘯6周年祭 放下不代表遺忘》。
  • 印尼海嘯前後衛星照片對比(組圖)
    印尼海嘯前後衛星照片對比(組圖)點擊進入>>>   這兩張12月30日發布的衛星圖片顯示的是印度尼西亞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海濱地區受海嘯襲擊前後的情形
  • 印度洋地震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逼近6萬(組圖)
    印度洋地震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逼近6萬(組圖)   尚有幾萬失蹤者,隨著搜救工作展開,死亡人數還可能繼續上升  受災國死亡人數截至北京時間28日下午22時00分,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死亡人數已經達到57175人。
  • 印度洋海嘯十周年 印尼泰國等重災區民眾攜手紀念
    央廣網北京12月2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26日)是印度洋海嘯十周年。十年前的這一天,印尼蘇門答臘島海域附近發生芮氏9.3級強震並引發印度洋大海嘯,造成沿岸國家近30萬人死亡。作為當年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印尼亞齊省從25日起開始舉行一系列紀念活動。
  • 印度洋地震海嘯一周年 悼冤魂223000(組圖)
    今天,是印度洋地震海嘯發生一周年的日子  小海嘯的媽媽納米塔·羅伊說:「我是在這一天生下他的,因此我給他取名為『海嘯』」。去年,當大浪衝上岸時,有9個月身孕的羅伊拼命地逃離,最終被印度海軍救起,並生下了小海嘯。孩子出生時1.8公斤。  根據印度官方的統計,在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共有1899人死亡,但仍有許多人在失蹤者名單之上。
  • 海嘯災難主要受災國情況一覽(組圖)
    海嘯災難主要受災國情況一覽(組圖)   印度尼西亞  素有「千島之國」之稱的印度尼西亞位於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由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為190多萬平方公裡。海岸線總長54716公裡。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2.1億人口散居在約6000個島嶼上。印尼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佔總人口的45%。
  • 印度洋海嘯三周年 災民生活已被快樂填滿(組圖)
    印尼海嘯三周年 「透過孩子的鏡頭」  今年12月26日是印度洋海嘯3周年紀念日。印尼、斯裡蘭卡、泰國等海嘯受災國都舉行了儀式紀念死難者。2004年12月26日,印尼亞齊地區發生芮氏7.9級強烈地震並引發印度洋大海嘯,造成沿岸國家23萬人死亡或失蹤,約50萬人無家可歸。
  • 英語網絡課例:印度洋海嘯
    其中,《英語網絡課例:印度洋海嘯》就是他們不斷實踐、完善的案例之一。   導言(Introduction)  2004年12月26日,世界關注的自然災難印度洋海嘯襲擊了南亞和非洲東海岸的部分國家。人們總是會心有餘悸地提出疑問:類似的海嘯會捲土重來嗎?
  • 海嘯之後!印度尼西亞、泰國十年前後驚人對比(圖)
    2004年,突如其來的印度洋海嘯瘋狂肆虐沿岸14個國家,導致23萬人口喪生。時隔十年的兩組照片清晰地展示了海嘯前後的災區對比。照片顯示遭受海嘯時的廢墟場景以及十年後重建後的場景。  印尼海嘯重災區班達亞齊,26日海嘯過後地震頻發,照片中一座光塔孤零零地聳立在廢墟中。
  • 印尼強震引發海嘯 2004年印度洋海嘯讓人記憶深刻
    印尼強震引發海嘯 2004年印度洋海嘯讓人記憶深刻原標題:印尼7.7級強震引發海嘯 兩米高海嘯捲走海邊一家五口央視網消息:印度尼西亞抗災署28號證實,印尼中蘇拉威西省當天下午發生
  • 大西洋會發生特大海嘯嗎(組圖)
    大西洋會發生特大海嘯嗎(組圖)   火山專家提醒未雨綢繆要緊  本菲爾德中心的預測一經披露,立即引來關注,歐美許多重要媒體做了大量報導,直至此次印度洋海嘯爆發前不久英國廣播公司等媒體還進行了追蹤報導。印度洋海嘯發生後,有關話題在媒體上再次升溫。因為印度洋海嘯造成的巨大損失歷歷在目,人們對大西洋發生海嘯的可能性更為關注實屬自然。而且,滑坡引發海嘯並不是沒有先例。
  • 給世界的警告:印度洋海嘯與汶川地震
    2004年南亞地震造成的印度洋海嘯,死難無數,其實是對未來沿海地區生活著的人的警告,海水上漲,地震引起的海嘯、颶風海嘯、地極移動海嘯,大隕石襲擊海洋引起的海嘯,這些都不是人類能對抗的災難,所以必須以理智來選擇行動,方才能在災難中生存下來。地中海周邊生存的人,還有其他地區沿海區域的人。必須警惕海侵災難與海嘯災難。美國西海岸,未來會有極移性海侵災難與海嘯災難,那肯定是無法生存的。
  • 印度洋區域地震海嘯數值預報系統的建立
    摘要:建立了印度洋區域地震海嘯數值預報系統,主要包括海嘯源計算模塊、海嘯傳播計算模塊和預警分析模塊。藉助GPU並行加速技術和GMT繪圖軟體,系統能夠在1 min內產出海嘯傳播時間和最大波幅圖以及印度洋岸段危險警示圖,還可以針對重點城市和港口做定點預報。篩選了2004年以來發生在印度洋區域的4次震級Mw8.0以上地震海嘯事件對預報系統的性能進行測試。
  • 印尼海嘯丨海嘯專家:這一次與印度洋和東日本海嘯是同等規模
    「從視頻記錄來看,我認為這次海嘯的威力和2004年印度洋以及東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海嘯是同等規模的。」9月30日,日本東北大學災害科學國際研究所海嘯工學研究室的今村文彥教授,就印尼發生的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災難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如是說。
  • 印度洋海嘯15年後 我們應該學會什麼?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9級地震,並引發大海嘯,造成印度洋沿岸國家近30萬人罹難,50多萬人無家可歸。距離印度洋海嘯發生15周年之際,為牢記歷史教訓,推進災害風險防治,中國地震局邀請業內專家講述海嘯的防災知識。
  • 【新聞資料】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嘯:一場毀滅性災難(圖)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域爆發地震和海嘯,導致周邊地區受損嚴重,近30萬人喪生。每當發生自然災害時,人們都想知道災害發生的原因、如何進行預測以及怎樣自救。7天前,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的強烈地震引發了全球50年來最大的海嘯。擁有40萬人口的班達亞齊成為傷亡最慘重的城市。這場海嘯波及印度洋沿岸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造成20餘萬人死亡或失蹤。在21世紀的頭十年,自然災害頻發:2001年,印度古吉拉特邦發生芮氏7.9級地震;2005年,「卡特裡娜」颶風襲擊美國。
  • 歷史上的地震海嘯悲劇(組圖)
    歷史上的地震海嘯悲劇(組圖) 2004年12月27日 18:31
  • 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原標題: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來源:網易探索我有話說這是從空間站上拍攝到的地球日出景觀。  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來源:網易探索我有話說這是黑暗太空中的地平線景象。
  • 火山和海嘯之印度洋大海嘯
    2004年12月26日是一個黑暗的日子,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印度洋海域當地時間26日上午8時,發生了裡氏級的強烈地震,強震引發了印度洋大海
  • 印度洋海嘯15周年:約30萬人罹難 50萬人無家可歸
    憑藉自己在地理課上所學的有關海嘯將發生的知識,蒂莉迅速辨識出海嘯即將到來的跡象,讓父母提前發出警報疏散了海灘上的遊客,從而挽救了100多名遊客的生命,演繹了一段傳奇故事。印度洋海嘯15周年15年過去,你對地震海嘯的知識了解多少?海嘯來襲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