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新年慶典牽掛海嘯災區 泰國風中燭光與玫瑰
1月1日是新年的第一天,人們通常以歡歌笑語和盛大慶祝活動迎來這個喜慶的節日。但今年元旦與往年不同,印度洋不久前發生海嘯造成超過12萬人死亡,元旦前夕沒有了喧鬧與歡笑,人們在忙碌、混亂與悲傷中送走2004迎來新的一年。 圖片:2004年12月31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一名小女孩在一個為海嘯遇難者舉行的紀念儀式上點亮蠟燭。
-
印度洋海嘯15周年 倖存者:仍然很害怕
印度洋海嘯15周年,倖存者:我仍然很害怕) 周四,亞洲多國紀念15年前印度洋海嘯中的遇難者。這場災難導致23萬人喪生,是200多年來世界上最致命的自然災害。
-
印度洋海嘯十周年 印尼泰國等重災區民眾攜手紀念
央廣網北京12月2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26日)是印度洋海嘯十周年。十年前的這一天,印尼蘇門答臘島海域附近發生芮氏9.3級強震並引發印度洋大海嘯,造成沿岸國家近30萬人死亡。作為當年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印尼亞齊省從25日起開始舉行一系列紀念活動。
-
印度洋海嘯十年祭(高清組圖)
泰國舉行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 12月26日,人們在泰國南部攀牙府參加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泰國26日在南部攀牙府舉行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泰國舉行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 12月26日,人們在泰國南部攀牙府參加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泰國26日在南部攀牙府舉行印度洋海嘯十周年紀念活動。
-
印度洋海嘯15周年:約30萬人罹難 50萬人無家可歸
印度洋海嘯15周年原標題:15年前的今天,一場載入史冊的災難來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芮氏9.1級地震,並引發大海嘯,造成印度洋沿岸國家公眾生命和財產的重大損失,近30
-
印度洋地震海嘯一周年 悼冤魂223000(組圖)
今天,是印度洋地震海嘯發生一周年的日子然後,在發生海嘯的海灘,親人們將會把鮮花、蠟燭以及絲帶投向大海。輪船則鳴放汽笛,寄託哀思。 為了一周年紀念活動,當地的許多建築物也已經粉刷一新。很多人表示,他們將會帶去自己遇難的親人的照片,以表達對他們的懷念。
-
印度洋海嘯三周年 災民生活已被快樂填滿(組圖)
印尼海嘯三周年 「透過孩子的鏡頭」 今年12月26日是印度洋海嘯3周年紀念日。印尼、斯裡蘭卡、泰國等海嘯受災國都舉行了儀式紀念死難者。2004年12月26日,印尼亞齊地區發生芮氏7.9級強烈地震並引發印度洋大海嘯,造成沿岸國家23萬人死亡或失蹤,約50萬人無家可歸。
-
亞洲多國紀念印度洋海嘯15周年 聯合國呼籲加強預警系統
【解說】12月26日,印度洋大海嘯災難發生15周年之際,印度尼西亞、泰國、印度和斯裡蘭卡都舉行了紀念活動。緬懷20多萬名罹難者。 【解說】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發生9.1級強震,並引發高達30米的海嘯。這場海嘯造成東南亞、南亞以及非洲14個國家共20多萬人喪生。災難過後,受災國家總共投資4億美元,建設海嘯預警系統。
-
印尼舉行印度洋海嘯11周年紀念活動(圖)
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亞班達亞齊的一個公墓,一個小女孩從繪有海嘯題材的紀念牆前走過
-
泰國紀念海嘯周年
何柳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印度洋海嘯倖存者和遇難者親人24日來到泰國南部海灘,在這西方傳統稱為「平安夜」的日子,為在海嘯中遇難的親人和朋友獻上鮮花和默默祈禱。 一年前的12月26日,一場罕見的地震攪動了這平靜的海水。驚濤駭浪砸向印度洋沿岸12個國家,至少23萬毫無準備的人或喪失生命,或音信皆無。
-
泰國公主發文悼念在15年前印度洋海嘯中逝世的兒子
泰國頭條新聞社訊 據泰媒報導 12月26日,時值印度洋海嘯15周年紀念日,烏汶叻公主殿下前往拉查波比託寺為在此海嘯中不幸罹難的兒子普姆 詹森做功德,同行的還有女兒詩麗吉迪雅 詹森誥命夫人。
-
印尼海嘯丨海嘯專家:這一次與印度洋和東日本海嘯是同等規模
「從視頻記錄來看,我認為這次海嘯的威力和2004年印度洋以及東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海嘯是同等規模的。」9月30日,日本東北大學災害科學國際研究所海嘯工學研究室的今村文彥教授,就印尼發生的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災難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如是說。
-
印度洋海嘯15周年:20多萬人罹難 倖存者難釋懷
中新網12月27日電 綜合報導,12月26日,印度洋大海嘯災難發生滿15年之際,成千上萬人舉行紀念儀式,緬懷20多萬名罹難者。受災國家如今改進了海嘯預警系統,專家認為,「如今再發生像2004年那樣的海嘯不會再有那麼多人罹難」。
-
印度洋區域地震海嘯數值預報系統的建立
摘要:建立了印度洋區域地震海嘯數值預報系統,主要包括海嘯源計算模塊、海嘯傳播計算模塊和預警分析模塊。藉助GPU並行加速技術和GMT繪圖軟體,系統能夠在1 min內產出海嘯傳播時間和最大波幅圖以及印度洋岸段危險警示圖,還可以針對重點城市和港口做定點預報。篩選了2004年以來發生在印度洋區域的4次震級Mw8.0以上地震海嘯事件對預報系統的性能進行測試。
-
印度洋海嘯15年後 我們應該學會什麼?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9級地震,並引發大海嘯,造成印度洋沿岸國家近30萬人罹難,50多萬人無家可歸。距離印度洋海嘯發生15周年之際,為牢記歷史教訓,推進災害風險防治,中國地震局邀請業內專家講述海嘯的防災知識。
-
英語網絡課例:印度洋海嘯
其中,《英語網絡課例:印度洋海嘯》就是他們不斷實踐、完善的案例之一。 導言(Introduction) 2004年12月26日,世界關注的自然災難印度洋海嘯襲擊了南亞和非洲東海岸的部分國家。人們總是會心有餘悸地提出疑問:類似的海嘯會捲土重來嗎?
-
印尼強震引發海嘯 2004年印度洋海嘯讓人記憶深刻
印尼強震引發海嘯 2004年印度洋海嘯讓人記憶深刻原標題:印尼7.7級強震引發海嘯 兩米高海嘯捲走海邊一家五口央視網消息:印度尼西亞抗災署28號證實,印尼中蘇拉威西省當天下午發生
-
給世界的警告:印度洋海嘯與汶川地震
2004年南亞地震造成的印度洋海嘯,死難無數,其實是對未來沿海地區生活著的人的警告,海水上漲,地震引起的海嘯、颶風海嘯、地極移動海嘯,大隕石襲擊海洋引起的海嘯,這些都不是人類能對抗的災難,所以必須以理智來選擇行動,方才能在災難中生存下來。地中海周邊生存的人,還有其他地區沿海區域的人。必須警惕海侵災難與海嘯災難。美國西海岸,未來會有極移性海侵災難與海嘯災難,那肯定是無法生存的。
-
泰國海嘯6周年祭:放下不代表遺忘(組圖)
紀念牆角的一對遇難父女的生前相片 2004年肆虐東南亞和南亞多國的印度洋海嘯共造成了近30萬人遇難的悲劇,泰國南部的普吉也是這次海嘯災害中受災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時隔6年,這場災難帶來的傷痛和陰影在人們心中仍然難以磨滅,但是經濟和旅遊業的快速恢復和發展,海嘯預警系統和逃生演習等應對措施的有效實施都讓普吉足以更加自信地迎接新的挑戰。詳細內容請看國際在線駐泰國記者任芊發回的報導《泰國海嘯6周年祭 放下不代表遺忘》。
-
泰國海嘯周年祭備受關注 6千多人將出席紀念活動
中新社普吉十二月十七日電(記者 羅欽文)十天後將展開的泰國海嘯一周年紀念活動,現已引起泰國國內媒體和外國媒體的目光。來自泰國國內外媒體的代表百餘人,十七日就在普吉結束了他們的泰南海嘯災區之行。 為期兩天裡,這些傳媒從業人士應「泰國海嘯一周年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