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全球首臺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在合肥市高新區正式投用,繼此前「無接觸自助機」在安徽省省立醫院投用後,出自同一團隊的可交互空氣成像技術產品成功運用於生活場景防護,為疫情防控持續助力。
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
目前,肺炎疫情已經到了關鍵的攻堅階段,儘管新增病例呈現連續下降趨勢,但將「抗疫」進行到底依然是不容任何懈怠。根據李蘭娟院士的研究:在適宜的溫度與溼度下,新冠肺炎病毒最長可存活5天。作為狹窄密閉且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工具,重複使用的電梯按鈕自然成為了交叉感染的高危隱患。無論是「貼保鮮膜」還是隨身攜代「用筆戳」,物業和網友們也是極盡智慧和病毒「鬥智鬥勇」。
而來自東超科技的這一產品——無接觸電梯按鈕,則可有效解決此問題,因為它甚至沒有「實體屏幕」的存在,按鈕完全在「一整塊」空氣中。設備採用全球領先的無介質空中成像技術,乘梯人可以在空氣中完成樓層選擇操作,無需接觸實體按鈕,避免了「人-物-人」式的交叉感染。
據東超科技CEO韓東成介紹,該產品是根據其核心技術DCT-plate(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研發,可以實現真正的空氣成像,不需要通過介質承載,結合體感互動裝置,就能實現人與實像的直接交互。在製造工藝上,本次落地的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核心光學顯示模組每片大小約為130mm*153mm,採用UE050WQ液晶顯示屏,解析度可達800*480像素,32位真彩顯示,外觀殼體可根據要求定製。整個設備安全穩定,可與原系統無縫聯網對接,交互靈敏、簡單易操作,毫秒級延遲,響應時間30ms。
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六大核心特點
此外,對比傳統屏幕,空氣成像技術除了解決公共場所內,細菌通過肢體接觸從而觸發的交叉感染現像,也能通過在技術上控制可視角,從而防偷窺,達到信息安全、保護用戶隱私的目的。這對此前曾在醫院上線的「無接觸預約機」的使用場景來說,是非常科技化和人性化的。同時也避免了在屏幕端留下的指紋等帶來的安全隱患。
據了解,東超科技是一家以精密光學技術為重點研發方向,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力量進行技術轉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韓東成表示,作為可交互全息空氣影像解決方案商,東超科技憑藉其國內外多項核心技術專利,正在積極創造生產生活場景中人類視覺用戶界面的變革,除了為本次「抗疫」盡微薄之力,也希望未來可以在推進人類視覺改造領域發展的道路上做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