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華山
華山的名字最早出現在《禹貢與山海經》中,即春秋戰國時期說:「它有五千英尺高,分成四個方向,從遠處看像一花。」
二 泰山
泰山貫穿山東中部,泰安市和濟南市之間。古稱岱山和岱宗,春秋時改為泰山。泰山毗鄰孔子故裡、曲阜和泉城、濟南。泰山發源於華北平原東部,高於齊魯平原,東臨大海,西臨黃河,西臨南有汶、泗水、淮河,東西長約200公裡,南北寬約50公裡,主脈、支脈及餘脈涉及周邊10個餘縣,其中地勢426平方公裡,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
泰山被古人被譽為「百年孤寂」的天堂,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稱,深受人民崇拜和皇帝崇拜。從秦始皇開始到清朝,共有13代皇帝到泰山進行佛教禮拜或祭祀,另有24代皇帝派官員祭祀72次。
三 崑崙山
崑崙山最早的記載在《山海經》和《淮南子》中。書中描述的崑崙山是世界上一座黃帝神廟,高1萬多裡,而西王母的瑤池也在山上。傳說崑崙山是黃河的發源地。它富含玉石。山上還有不朽的樹木和各種珍稀動物。
更重要的是,崑崙被古人視為高山的總稱。
四 三清山
三清山又稱少華山和丫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和德興市。於京、於旭、玉華就像玉清、上清、臺慶三位坐在山頂的神。玉京峰最高,海拔1819.9米。它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懷玉山脈最高峰,也是信江的發源地。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地、國家地質公園。
三清山主體南北長12.2公裡,東西寬6.3公裡。平面上呈荷葉狀,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山勢東、南、西陡峭,北緩。從山腳到山頂,水平距離為5公裡,海拔由200米增加到1816米。
三清山不同產地花崗巖微地貌分布密集,顯示花崗巖地貌峰林分布最為密集。2373種高等植物和1728種野生動物構成了東亞生物多樣性最強的環境。1600多年的道教歷史孕育著豐富的道教文化內涵。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被評為「中國五大最美峰林」之一。
五 武夷山
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裡,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