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人們都會進食很多的東西,當食物進入體內,經過消化後,身體需要的物質就會被人體器官所吸收,剩下的食物殘渣就會變成大便排出體外。正常的人來說,大便大概一到兩天左右一次是較為正常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可能長達一周的時間都沒有去廁所排便,也沒有任何想要排便的感覺,那這些人體內的大便都去哪了呢?
我們進食的食物,通過嘴巴進入體內,這個時候,腸胃開始蠕動,身體開始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剩下多餘的營養物質還有食物殘渣都會變成糞便,經過大腸和小腸,最後通過肛門排出體外。有些人的消化吸收比較好,基本上大便一天一次,然後有些人消化有些慢,食物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被消化,那通常需要兩到三天的時間才能有排便。
如果長達一個星期的時候沒有排便,或者更久,那就要引起注意了,可能是腸道存在問題。連續長達一個星期都沒有排便,那些沒有排出大便不會無緣無故消失的,它們依然存在我們的腸道裡面。那為什麼沒有排便的感覺呢?因為腸道出現問題,腸道蠕動變得緩慢,糞便一直堆積在大腸裡面,距離肛門很遠,所以沒有排便的欲望。大便長期堆在大腸裡面,腸道會反覆的吸收大便中的堵塞,很容易誘發各種腸道疾病。
如果我們經常性的便秘,甚至長達一個星期,我們該如何改善便秘的情況呢?
1、多運動:
有時候,你的消化不好或者大便不成形的話很多是胃動力不足或者腸動力不足導致的。特別的長時間坐著,沒有經常運動的人是很難產生想要大便的感覺的。所以我們需要增加我們的胃腸蠕動,需要適當的多鍛鍊,而且還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加身體的代謝,強身健體。
2、多吃水果:
很多水果裡面含有較高的粗纖維,可以很好的促進大便排出,在加上一些水果裡豐富的維生素c,在促進排便的同時也能對腸胃形成一個保護的作用,能夠潤腸通便。所以一定要多吃新鮮的水果,例如香蕉,蘋果,火龍果等這些。
3、吃一些調理腸胃、改善便秘的食物:
便秘的主要表現就是大便排不出,如果我們在食物方面多吃促進腸道功能和清理腸道的食物像木耳,燕麥等這些食物。這些對我們腸道裡面堆積的殘渣有很好的推動作用,促進大便的排出。也可以吃一些粗纖維的蔬菜或者豆製品。或者補充一些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分解食物的殘渣,促使我們的腸道健康,使我們的大便通暢,促進排便。
4、多喝水;
平時喝水少的人,體內的水分相應也會變少,從而增加便秘的可能。我們平時不能渴的時候才喝水,只有多補充水分,才能有效地增加大便中的水分,促進大便軟化,這樣子大便才能更好地排出。
5. 養成排便習慣:
規律的排便養成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每天形成一個習慣,早上或者晚上排便,排便的時候不要長時間地玩手機,要注意力集中。平時生活中也不要有憋便的行為,因為憋便的話,等在去上廁所的話,就很難在有便意了,造成大便在體內乾燥,而且排便困難的情況。
長時間的便秘或者沒有排便感覺的人,一定要找對方法,針對性的調理,慢慢大便就會通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