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界偶爾會出現一些匪夷所思的圖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麥田怪圈和納斯卡線條。大多數朋友都有聽過麥田怪圈,並且看過怪圈的圖案,但很少人聽過納斯卡線條。兩者相比最大的差異在於,納斯卡線條通常繪製的是某一種動物,例如貓、狗等等,而麥田怪圈所形成的圖案則更加神秘,因為它是由眾多幾何圖形合成的規則對稱圖形。
那麼麥田怪圈是如何形成的呢?即使許多麥田怪圈發生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廣闊平原上,但是科學家依然無法解釋這匯總現象的形成。但科學界主要存在兩種看法,首先,如此工整對稱的圖案不太可能是在自然因素長期的作用下形成的,這樣就可以基本鎖定是人為或者其它文明所為。
如果這些麥田怪圈是人類親手創造的,那麼可以解釋為什麼它們的圖案具有高度對稱性,並且應用了大量的幾何元素。之所以要創造這些怪圈,有說法認為是為了吸引遊客前去參觀,以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如果麥田怪圈不是人類創造的,那麼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史前文明或者外星文明。
這裡先假設史前文明或外星文明是存在的,他們在地球上創造這些圖案無非是想要留下他們存在過的痕跡,至於圖案中是否蘊藏著更深奧的信息,就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了。雖然世界上很多地方麥田怪圈的成因都難以解釋,但澳大利亞西部海底所出現的小怪圈可能存在說法可以解釋它的形成原因。
前段時間一支海洋潛水隊伍在澳大利亞西部海域進行科考活動的過程中發現了一處怪圈,這個怪圈並不大,但是整體給人一種神秘的美感。圖形的整體是圓形的,圓形內外又有多個線條點綴,很容易讓人將它和太陽聯繫起來。那麼這個圖案是怎麼形成的呢?起初潛水隊員也一無所知,後來他們拍攝了該圖形,並將圖片提供給相關專家。
專家看完後指出,這個怪圈的形成可能與日本東部沿海的一種罕見海洋生物有關,它的名字叫白斑窄額魨。在過去的觀察中,研究人員發現雄性白斑窄額魨到了求偶季節就會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但是大概過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後,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條白斑窄額魨所在的區域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圖案。
然後它靜靜地待在圖案裡面等待配偶的到來,最終還真的有雌性白斑窄額魨來到它繪製的圖案裡。由此可見,白斑窄額魨的行為實際上是求偶行為,它所繪製的圖案看起來也和太陽有些相似。那麼澳大利亞西部海底的圖案是不是白斑窄額魨的傑作呢?對此有生態學家表示了擔憂,如果情況真是這樣,那麼它們應該對澳大利亞西部海域造成了入侵。
如果澳大利亞西部海域的圖案不是白斑窄額魨繪製的,那這又是一個謎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