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奧陌陌嗎?
2017年10月19日,一個外形狹長,像一個雪茄一般,長度在約為400米,直徑約為40米,表面顏色偏紅,似是布滿了鐵物質的東西正以26千米/秒的速度從天琴座方向衝向太陽系,且速度遠超太陽系內的小天體。
而就因為這個神秘的「天外訪客」闖入了太陽系,轟動了全球,瞬間吸引了眾多科學家的目光。
有的科學家認為它是一個自然天體,是一顆普通的小行星。
但有的科學家卻發現,它的有機外層包裹下,可能有一顆冰晶核。在太陽引力的影響下,發現應運行的軌道與實際運行軌道相差4萬公裡。它軌道的改變是由於飛行過程中不斷排出氣體調整了軌道。
因為彗星是氣體排放加速的,小行星無法這樣。因此他們認為,它是一顆比較特殊的彗星,由於特殊的外殼包裹,無法形成彗星尾。
所以歐洲天文學家發表論文,認為是一顆彗星,並以夏威夷語命名它為奧陌陌(Oumuamua),意為「來自遠方的信使」。
但仍有科學家堅信,它既不是小行星,也不是彗星,而是星際訪客的宇宙飛船。因為它在飛行途中有氣體噴出,還不時調整飛行方向和速度。
而如今,已經在網際網路上漸漸銷聲的奧陌陌又開始重新出現在了我們面前,並被報導出它可能就是外星飛船。
就在之前,有科學家研究後推測,奧陌陌的主要成分是固態的氫物質,因為它揮發了氫物質,所以才有了前行的動力,這個發現得到了眾多專家的認可。
但來自哈佛大學的阿維·勒布(Avi Loeb)教授卻否定了這種說法,他就認為奧陌陌是「一艘人工製造的光帆飛行器」。
勒布教授的說法是,奧陌陌或許已經存在於宇宙長達數億年之久了,而如果是按上面推測出它是由固態氫形成的,這個完全說不過去,因為固態氫形成的天體是無法維持上億年如此之久的宇宙旅程的。
而且,最開始發現時,奧陌陌是以大約26千米/秒的速度在宇宙中以「翻滾」的方式行進,但後來它的速度卻突然加快了,這說明奧陌陌的飛行很可能是由某種動力驅動的,是宇宙飛船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另外,勒布教授還表示,奧陌陌的個頭還是不小的,要長成這麼大的話,就得先形成微米大小的晶粒,然後晶粒再通過粘性碰撞變大。但從它所處的環境中看,那裡氣體密度高,氣體碰撞所產生的熱量會迅速升華顆粒上的氫物質,從而來阻止它變大,這意味著奧陌陌不是可能是由固態氫形成的。
在2020年4月10日,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又指出,奧陌陌其實就是一個行星天體的碎片,這個行星天體可能因為靠著寄主星太近,被寄主星的潮汐力撕裂。
小編認為,這一發現或許可以作為奧陌陌獨特外形,奇異的飛行方式等問題的解釋,但在非親身觀測探索,獲取更多證據的情況下,僅僅只能是推測結果。雖然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爭議,但它也讓我們對星際環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對於奧陌陌,你怎麼看呢?你認為它是外星飛船,還是宇宙中的一個自然天體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