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大師列賓與老師同為文學巨匠畫肖像,紮實的素描訓練很見功底

2021-01-21 油畫素描簡筆畫

伊裡亞葉菲莫維奇列賓(IlyaYafimovichRepin)1844年出生於烏克蘭丘古耶夫省,1863年移居聖彼得堡,進入聖彼得堡繪畫學校學習;1864年轉入聖彼得堡美術學院;1873年至1876年先後旅行義大利及法國,研究歐洲古典及近代美術,回國後勤奮作畫,創作了大量的歷史畫、風俗畫和肖像畫。

列賓在充分觀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礎上用畫作展示了當時俄羅斯的社會生活,表現了人民的貧窮苦難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他在構圖、色彩、筆觸、線條、肌理等油畫語言上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代表作品有《伏爾加河上的縴夫》《伊凡雷帝殺子》《意外歸來》等。在題材選擇上,多以反映俄羅斯當時各階層人民生活,揭露專制制度為主題,特別是創作了大量的歷史人物畫。在筆觸表現上,列賓採用直接畫法,厚薄結合,早期的筆觸細膩嚴謹,真實反映出人物形象特徵,後多用概括、強勁的筆觸表現出豐富的畫面效果,使作品富有張力。

19歲的列賓在繪畫學校學習時遇到了對他今後藝術道路發展影響頗深的老師——克拉姆斯科依,克拉姆斯科依是「巡迴展覽畫派」的創始人之一,他重視理論學習,善於思考,辦事嚴肅認真,對待藝術創作一絲不苟,在學生年時代就掌握了較為熟練的油畫技巧,在用色、筆法上也都能總結出一套自己的經驗。克拉姆斯科依與列賓的關係遠遠超越了師生情誼,只有當一個慈愛的父親發現他的兒子有過人之才時,才會這樣關心他的命運。列賓在進入美院後,還會時常去找克拉姆斯科依看他的畫,而克拉姆斯科依也會熱心的指導,並且能夠很敏銳地發現其中的問題,慢慢培養了列賓的美學觀,幫他找到了自己在藝術上的歸宿。

列賓在美術學院學習期間,從未缺席過任何課程,在經過契斯恰可夫素描教學體系的專業訓練後,他練就了過人的繪畫基本功。與此同時,列賓還常向克拉姆斯柯依學習和請教,他勤於思考,非但沒有受到學院派教學的束縛與局限,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寫實繪畫語言,也因此,在畢業時獲得了學生創作競賽金質獎,列賓在回憶錄裡,用一章的篇幅詳細介紹了自己隨老師學習的歷程,將自己在美院學習時期稱為「充滿幸福的蜜月」, 可見克拉姆斯科依對列賓的影響之深。由此可見,紮實的基本功,是一名成功畫家不可或缺的能力,是表現自我和畫面人物內心情感的重要技術要求。

二人為不同時期的列夫託爾斯泰都繪製過肖像,我們可以從這兩幅作品中看到其中繪畫語言的繼承與發展。

▲克拉姆斯科依 《託爾斯泰肖像》1877 布面油畫 90cm×70.5cm

克拉姆斯科依所繪製的《託爾斯泰肖像》(1877年)使用了自由概括且富有韻律的筆觸塑造了託爾斯泰沉著安靜的形象,炯炯有神的目光,流露出深邃的洞察力。仔細觀察會發現面部皮膚是由眾多不明顯的筆觸層層疊加而成,而位於陰影部位的鬍鬚則是在最初的棕色底稿上罩染或是半罩染薄塗,有著極強的造型能力,服飾的處理較面部就相對自由輕鬆一些,筆隨形走,厚薄統一。

▲列賓 《託爾斯泰肖像》1887 布面油畫 124cm×88cm

再看列賓在1887年繪製的《託爾斯泰肖像》,表現出了作家正在讀書期間認真思考的狀態,目光十分銳利,沉著冷靜。列賓採用的同樣是直接畫法的表現方式,構圖與用色上也基本一致,這幅畫的創作列賓僅僅用了三天,所以用筆更為放鬆,面部層層堆積的筆觸則更為明顯,特別是在亮部的筆觸,幾乎沒有被暈開抹平,厚實而又清晰,對於服飾的處理就更為流暢。列賓在克拉姆斯科依身邊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對描繪對象的準確概括,能夠通過直接的筆觸去表現出人物的內心世界。

列賓美術學院素描作品

一方面,列賓通過在學校老師的教授,掌握了紮實的現實主義繪畫技巧,練就了一手善於觀察概括人物形象,用大膽的筆觸刻畫出人物心理特徵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自身的學習與探索,嘗試多種繪畫方式,使自己的筆觸更加成熟,更具表現力,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和筆觸特點。特別是出國學習階段,列賓在接觸學習印象派的繪畫方式後,立足於現實主義題材,使用更為大膽,更具表現力的筆觸去創作作品,與同時代的巡迴展覽畫派的畫家相比,他創作的廣度和深度都超過了同時代人。

相關焦點

  • 列賓為創作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準備了大量的素描草圖,也成為經典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1870—1873 年 油畫 131.5x281cm 俄羅斯博物館藏為了收集縴夫的素材,1870年夏,在少年天才瓦西裡耶夫的熱情慫恿下,他們帶上各自的弟弟,一行四人坐船來到伏爾加河畔,資金是由瓦西裡耶夫拉來的贊助,要不是他,貧窮得僅能餬口又靦腆不愛旅行的列賓是萬不可能來這地方的。
  • 七位頂級大師的素描賞析,每一次看都會有新的收穫,碼住!
    倫勃朗14歲進萊頓大學;17歲去阿姆斯特丹向歷史畫家拉斯特曼學畫;21歲時已經基本掌握油畫、素描和蝕刻畫的技巧並發展了自己的風格,回家鄉自己開畫室招徒作畫,期間畫了許多自畫像;1631年離開萊頓去阿姆斯特丹,30年代就成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畫家。
  • 不怕沒有繪畫基礎,畫一幅自己的油畫掛客廳,圓藝術家的夢
    徐悲鴻13歲開始學畫,歐洲苦熬8年才成才徐悲鴻這一代中國精英從青年時起便有振興中華的凌雲壯志,在備受列強欺凌、貧窮落後的舊中國,這乃是最給予人希望的輝煌樂章。徐悲鴻13歲時,家鄉發大水,父親攜他走遍鄰近縣鎮,為人畫祖宗像、寫春聯,鬻字賣畫,嘗盡流浪生涯的辛酸,然而正是艱苦造就了他非凡的文化、藝術功底。為了深造,他幾次赴上海尋找半工半讀的機會,在這座中國當時最為繁華的城市,他曾當盡衣物,但總以「山窮水盡而能自拔方不為懦」的勇氣刻苦自勵,愈挫愈堅。
  • 素描造型總畫不對,調子糊了,頭髮又像頭盔,那是因為你不會擦
    作品主要以素描、油畫、色粉、彩鉛肖像作品為主  Cuong Nguyen目前在同一所大學擔任講師  他參加過多次不同的藝術展覽,並屢次獲獎  Cuong 畫了二十多年的素描,其素描功底非常紮實、素描結構分析很到位,作畫工具大多使用炭筆、炭精棒、鉛筆、彩鉛、色粉筆等,畫紙:大多採用有顏色的
  • 大師油畫:1866年,他畫了幅肖像油畫,記錄了他旅行途中看到的真實一幕
    、雕塑、素描作品兩千多幅(件),其創作領域之寬,涉及題材之廣,在他同時期的畫家中是不多見的。》、《法庭上的芙麗涅》等,特別是他1866年在中東旅行時根據自己親歷親見創作的肖像油畫《奴隸市場》,更是廣為人知。
  • 帕斯卡·達仰·布弗萊,是19世紀末法國學院派最著名的繪畫大師之一
    他在17歲時就跟當時著名的風景畫大師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學畫。經過這些求學,布弗萊的學院派繪畫技法紮實而嚴謹,也奠定了他以後的藝術風格。
  • 給自學油畫的朋友的一些建議,適合油畫愛好者,自學者,基礎階段
    然後古典油畫在照相技術沒有發明以前,繪畫的功能包括像現在拍一張寫真的功能,人們找畫家訂件,就是為了擁有一張自己的肖像作品,這個我們很常見,幾乎每個大師都有各種各樣的肖像作品,所以在那個時代的審美就是寫實。
  • 談觸覺素描——對素描的基本理解
    有小網友問及什麼是觸覺素描,摘拙著《於小冬講觸覺素描》回答他的問題,並希望與網上高人共同探索、討論。以下圖片皆為高清,會理解的更透徹。——中央畫室什麼是觸覺素描?觸覺素描的概念是什麼呢?我們從丟勒畫的《祈禱的手》開始解釋這個問題。
  • 中國畫壇素描之路
    不得不說,吳冠中創作繪畫之時,正值西方現代抽象主義風潮盛行,其畫作嘗試告訴人們何為中國文化美學的抽象主義繪畫。無論如何,將西方寫實繪畫引入中國,改變傳統文人畫以及因循守舊的繪畫現象是徐悲鴻在中國20世紀藝術革命過程中的重要成果,特別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論,在畫史上產生了劃時代效果,寫實主義漸成國內主流畫派。
  • 齊白石沒有寫實功底?看了他畫的蜻蜓荷花,連翅膀破洞都畫了出來
    用齊白石草蟲畫來證明他的寫實功底再恰當不過,因為齊白石筆下的草蟲不僅形神兼備而且具有一種童趣,在寫實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藝術的樂趣,這也是齊白石藝術的特點之一。荷花與蜻蜓相搭配這是齊白石一輩子都在用的題材,如果說齊白石沒有顯示功底,他又怎麼會畫出這樣精細的蜻蜓呢?
  • 1866年,他畫了幅肖像油畫,記錄了他旅行途中看到的真實一幕
    、雕塑、素描作品兩千多幅(件),其創作領域之寬,涉及題材之廣,在他同時期的畫家中是不多見的。》、《法庭上的芙麗涅》等,特別是他1866年在中東旅行時根據自己親歷親見創作的肖像油畫《奴隸市場》,更是廣為人知。
  • 印象派的畫家畫油畫到底用什麼手法,展現大師的顏色,從此不迷惑
    1 油畫大體上有3種表現手法,罩染,塊面畫法,點彩法歷史上油畫的大體上有3種主要的表現手法,分別是罩染法,塊面法,點彩法。罩染法 罩染法在油畫的早期就出現了,一直沿用至今,傳統寫實的繪畫,超級寫實的繪畫都在使用。罩染法作畫是分步驟來完成的,時間較長,屬於間接畫法。首先,他們要造型,打輪廓,他們的造型要求必須很精準,然後再畫單色素描稿,同樣,這樣的素描稿要求素描關係非常完善。
  • 石膏像素描在基礎造型訓練中的重要作用
    以石膏像為寫生教材進行素描基礎訓練,在歐洲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早在18世紀,就已形成了較為系統的從石膏像寫生起步的素描訓練體系。西歐的許多知名畫家如修拉、畢卡索及俄羅斯巡迴派畫家們都經過嚴格的石膏像素描訓練。我國引入來自西方的美術教育體系以後,也承襲了一套石膏像寫生的做法。
  • 美術老師畫朱一龍素描,直接畫「頭骨」,網友:這是醫學老師!
    美術老師畫朱一龍素描,直接畫「頭骨」,網友:這是醫學老師!平時大家都看到美術生在網上給大家表演才藝,這回終於輪到了美術老師,看完了才知道什麼叫薑還是老的辣,我就問你服不服?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是一位美術老師畫素描的朱一龍,但是這畫畫的方式真的有點奇特呀……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朱一龍呢?雖然朱一龍已經出道很多年了,但是在最近兩年才開始火起來,擁有了不少小迷妹。這次美術老師在課上教學畫人像的時候,拿出朱一龍頭像來做例子教學。
  • 人體藝術:1866年,他畫了幅肖像油畫,記錄了他旅行途中看到的真實一幕
    、雕塑、素描作品兩千多幅(件),其創作領域之寬,涉及題材之廣,在他同時期的畫家中是不多見的。》、《法庭上的芙麗涅》等,特別是他1866年在中東旅行時根據自己親歷親見創作的肖像油畫《奴隸市場》,更是廣為人知。
  • 美學欣賞:1866年,他畫了幅肖像油畫,記錄了他旅行途中看到的真實一幕
    、雕塑、素描作品兩千多幅(件),其創作領域之寬,涉及題材之廣,在他同時期的畫家中是不多見的。》、《法庭上的芙麗涅》等,特別是他1866年在中東旅行時根據自己親歷親見創作的肖像油畫《奴隸市場》,更是廣為人知。
  • 藝術欣賞:1866年,他畫了幅肖像油畫,記錄了他旅行途中看到的真實一幕
    、雕塑、素描作品兩千多幅(件),其創作領域之寬,涉及題材之廣,在他同時期的畫家中是不多見的。》、《法庭上的芙麗涅》等,特別是他1866年在中東旅行時根據自己親歷親見創作的肖像油畫《奴隸市場》,更是廣為人知。
  • 把素描當水彩玩,被質疑是電腦畫,陳丹青:國內罕見的好作品
    好的素描作品能給人一種藝術的靈感,尤其是那些抽象派的素描,真正的大師並沒有幾個,這也是很多繪畫學者希望自己能夠達到的一種境界!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幾組素描作品,與普通的素描作品不一樣,下面這些作品是打破了普通素描,把繪畫的新元素給創作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