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恆星星系一直在周期重複著特殊爆發,距離地球約16000光年

2020-12-05 有趣探索

趣味探索訊 在距離地球大約16000光年外的星際空間,由兩顆恆星組成的星系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燃燒,科學家正在努力解釋它正在發生的事情。雖然它們已經被天文學家們跟蹤觀測了上百年,但多名天文學家仍無法確定,每一輪奇怪恆星活動背後是什麼機制。

這個恆星系被稱為AG Draconis,自19世紀末以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觀測這個雙星星系。顧名思義,雙星實際上是由兩個相互圍繞恆星組成的星系系統,這種配對可能看起來令人驚訝,但實際上是絕大多數恆星系中最普通一個例子,被認為是引力排列而形成。

科學家發現,根據二元系統中連接在一起恆星的接近程度,以及恆星演化和活動的相對階段,雙星可以表現出一些奇異而令人驚嘆的相互作用。在AG Draconis星系中,這種相互則更加奇怪,一顆很酷巨星和一顆較熱白矮星共生,出現靜止和活躍交替出現的現象。

科學家觀測到,每隔9至15年左右,AG Draconis就會出現一種強烈的爆發,爆發期間會顯示出強烈亮點,幾乎每年都爆發多次,數百年來一直這重複。爆發完後這個二進位星系再次變得異常安靜期,沒有任何亮點,直到下個爆炸期的到來。

1932年以來,斯洛伐克帕沃爾·約瑟夫·沙法利克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RudolfGális領導的研究團隊對AG Draconis二進位星系進行研究,已經對36起爆發事件進行觀測。根據探測到的紫外線和X射線數據顯示,AG Draconis表現出兩種不同的爆發:酷爆和普通,酷爆通常出現在早期階段,普通則出現在後期以較小規模。

此外,科學家們觀測到AG Draconis星系的爆發方式最近似乎發生了變化,這意味著這兩顆恆星開始在玩「新花樣」。我們不知道為什麼這個二進位星系會周期性爆發,研究人員猜測,可能是兩顆恆星距離達到一定的臨界值,內部熱核反應被點燃了。不過沒有任何證的猜測在科學中是算不了數的。現在科學家正在努力解釋它正在發生的事情。

本文為原創,堅決投訴任何抄襲行為!

相關焦點

  • 為啥距離地球16000光年的2顆恆星非常奇怪?
    它們距離地球16000光年(一光年是光在一年內走過的距離,這意味著我們在這些恆星上看到的一切都發生在16000年前)。這種距離使得它們很難被詳細觀察,但利用科學技術和知識是我們確實知道一些關於它們的事情。
  • 如果距離四光年的恆星爆發超新星,地球會怎樣?我們該何去何從?
    準確的說距離地球四光年左右的就只有一個三體星系,分別是半人馬座α星A、B、C三顆,其中距離最近的是被我們成為比鄰星的C星,在三顆恆星中,A星最大,但也只比太陽略大一些,C星最小,是一顆紅矮星比鄰星位置爆發超新星,地球會發生什麼?比鄰星我們剛說了是一顆紅矮星,它未來不會爆炸成超新星,甚至連白矮星都不會,它將一直發光到太陽不發光,它還在發光......因為這顆紅矮星的壽命高達數千億至上萬億年!
  • 如果距離地球四光年的恆星發生了超新星爆發,我們會怎麼樣?
    超新星爆發是大質量恆星在主序期結束後,向中子星或者黑洞演化過程中的一個歷經階段,從我們捕捉到的超新星爆發的現象來看,無論是從亮度,還是釋放出來的巨量高能粒子,都是普通恆星遠遠無法比擬的。那麼,如果在距離地球4光年的區域發生了超新星爆發,我們的地球會怎麼樣呢?
  • 如何測出90萬光年一顆星的距離?多虧這個失聰的女人
    因為那天,哈勃確定了在仙女座發現的一顆新星是造父變星。通過這顆造父變星,他測算出仙女座離地球有90萬光年(現代測量數據是254萬光年),這已遠遠超出了銀河系與我們的距離。造父變星的光變周期有長有短,一般是在1-50天之間,也有少數上百天的。這個變化周期只是一個新的發現,而造父變星真正成為廣闊宇宙中測量各個恆星、星系和星系團距離的「標準燭光」,這得等到1908年。美國的女天文學家勒維特,通過對大麥哲倫星雲中的25顆造父變星的觀察,發現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在距離相同的情況下,它們的光變周期與可視亮度成正比。
  • 哈勃望遠鏡拍螺旋星系 距離地球約3000萬光年
    哈勃望遠鏡拍螺旋星系距離地球約3000萬光年 (1/1) "← →"翻頁
  • 巨蟹座出現6億年前的「鬼宿星團」 距離地球約550光年
    通過類似的觀測,我們可以在臨近星系中發現更多出於多樣化以及極端空間環境下存在的行星世界。該恆星團擁有大約1000顆恆星,並圍繞著一個引力中心旋轉。如果在這樣的行星世界上看星空,那麼將是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景象,比地球上的夜空要絢麗多彩。這兩顆熱木行星的軌道都非常靠近恆星,Pr0201b只需要4.4天就能完成一次公轉,而Pr0211b的公轉周期只需要2.1天。
  • 如果距離地球一光年有一個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會發生什麼?
    目前發現的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半人馬座α星C,這顆恆星也叫做「比鄰星」。它是半人馬座α星這個三合星系統中的一顆。距離地球有4.22光年。這裡也是科幻小說《三體》中的三體外星人所處的位置。圖: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比鄰星圖:半人馬座α的A、B、C三顆恆星和太陽的比較科學家在比鄰星發現了一顆處於宜居帶的行星,但因為比鄰星這種紅矮星的耀斑爆發比太陽的耀斑爆發強烈至少10倍(已觀測到一次在10秒內亮度增加
  • 科學家是怎麼計算一個恆星或一個星系離地球的距離的?
    在上小學時,我們就了解了地球與行星、恆星和星系的驚人距離。太陽距離地球約1.5億公裡,這一距離被稱為"天文單位"(AU)。我們最親近的鄰居金星,離太陽0.72AU,而火星離太陽1.52AU。海王星,最遙遠的行星,距離太陽30AU(即448億公裡)。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兩年後才到達木星,但直到1989年才到達海王星。
  • 宇宙那麼大,科學家是如何測量地球到恆星、星系的距離?
    分別在地球的一月份和七月份觀察恆星,我們可以畫出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邊是地球軌道的直徑頂角是恆星偏移的角度,利用三角形知識就能算出地球的恆星的恆星的距離,不過,距離超過400光年就不能用這種方法測量了,因為當你做了一個東西足夠遠的時候,不管在哪個地方觀察?
  • 距離地球3億光年的星系,美國宇航局發現壯觀的宇宙「戒指環」
    錢德拉天文臺的太空望遠鏡最近在20萬光年的地方,發現一種罕見的中子星, 這也是首次發現銀河系外的中子星。在此之後,錢德拉的望遠鏡將視野投向了銀河系以外的更遠的地方, 現在他們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3億光年的神秘的宇宙環。這個奇怪的結構,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稱之為「X射線能量戒指環」,位於一個名稱為AM 0644-741的星系中。
  • 每16天重複一次!5億光年外傳來的神秘信號不一般
    近日,國外科學媒體報導了一則頗為引人注目的消息——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周期性重複的快速射電暴。據介紹,這起快速射電暴名為FRB 180916.J0158+65(簡稱FRB 180916),起源被鎖定在5億光年外的一個旋渦星系。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發現它居然每隔16.35天就會重複一次。
  • 距離地球最近3萬光年的神秘「快速無線電再次爆發」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國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INAF-IASF)的桑德羅·梅雷蓋蒂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以前從未見過來自磁星的無線電波爆發,類似於快速的無線電波爆發。」(來源:歐空局)外星搜尋人工智慧探測到的外太空「神秘無線電爆發」據LiveScience報導,這顆FRB很可能來自一顆中子星,距離地球約3萬光年,位於禿鷲星座。測量太空距離的光年大約是6萬億英裡。梅雷蓋蒂和其他研究人員於4月28日使用歐洲航天局(ESA)的集成衛星探測到FRB。
  • 它將成為新比鄰星,距離地球僅3.75光年,還帶著兩個「超級地球」
    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尋找人類的下一個家園,因為地球的人口在不停增長,資源在不斷的消耗,這對地球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所以需要一個地球的兄弟來幫助它分擔壓力。不過,太陽系對於銀河系來說實在太小了,更不要說是整個宇宙,事實上,很早就有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突破攝星」的計劃,要前往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雖然現在看來,這個計劃的可行度幾乎為零,但是有個目標就有努力的方向和動力,甚至有人寫出了相關的小說,也就是劉慈欣的《流浪地球》,最後被吳京拍成了一部震撼國人的國產科幻電影。
  • 用什麼方法算出仙女座星系離我們的距離?
    已經發現,造父變星的周期與其固有亮度有關,因此,如果測量恆星亮度變化的頻率,就可以計算出它的固有亮度,進而可以計算出到造父變星的距離。另一種常用的「標準燭光」是一種被稱為Ia型的超新星,是由一顆從伴星那裡奪得質量的白矮星坍縮造成的。天文學家認為,所有Ia型超新星都有大致相同的固有光度峰值(約-19.5)。
  • 用什麼方法算出仙女座星系離我們的距離?
    天文學家認為,所有Ia型超新星都有大致相同的固有光度峰值(約-19.5)。同樣,由於固有光度是已知的,測量表觀光度可以計算到超新星的近似距離。由於超新星驚人的明亮,可以在很遠的距離內被觀測到,對於測量比仙女座星系更遠的天體(數十億光年)是非常理想的。
  • 星暴星系中的恆星形成率有多高,它和普通星系之間有何不同?
    當然了,雖然這樣的活動持續時間可能長達一千萬年、甚至更久,但對於星系的整個生命周期而言,這個時間長度可能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月。在新形成的恆星群體中,由於經常存在一些巨大而明亮的個體,所以,星暴星系往往也是最明亮的星系之一。那麼,星暴星系中的恆星形成率到底有多高,它和普通星系之間又有何不同?
  • 肉眼可見最遠的天體,距離地球多少光年?
    太陽系外的恆星在地球上的整個天空中,肉眼可見的星星大約有7000顆,其中超過99%都是恆星,它們正如太陽一樣通過核聚變反應來產生光和熱。在這些肉眼可見的恆星中,絕大部分的質量、尺寸和亮度都要超過太陽。但它們遠離太陽系,距離我們至少也有4光年,所以它們看起來只是微小的星星。
  • 神秘無線電波再抵地球!中國天眼測得精確周期,與外星文明有關?
    FRB 121102便是已知僅有的定期重複的兩個FRB之一。在大多數情況下,FRB爆發一次後便陷入「靜默期」,使得研究人員無法進行有效的預測並追蹤。FRB如何發生、在哪裡發生等問題一直困惑著天文學家。FRB 121102是第一個定位在距離地球30億光年的
  • 造父變星的光周關係怎樣理解?恆星的光度為何會周期變化?
    大衛·法比利薩斯發現的根本不是一顆新星,而是鯨魚座中的蒭藁增二(chú gǎo),距離地球418光年,第一顆本質上亮度可變的恆星!變星原本被認為在天空中是極其罕見,因為人們花了近兩個世紀才最終確定了10顆變星,但隨著天體攝影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的變星數量激增。
  • 除去太陽外,哪些恆星距離地球近?大約是多少光年?
    第九和第八位:天狼星雙星系統我們都知道天狼星是全天除太陽之外最亮的恆星,但天狼星其實是個雙星星系,又稱大犬座α星系,距離我們約8.7光年,這兩顆恆星相距約20個天文單位(比太陽和天王星的距離遠一些),我們平時看到的是天狼A,質量約2.1倍太陽質量,半徑約為1.8 倍太陽半徑。是一顆處在主星序階段的藍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