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附近的恆星不多,因為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在銀河系獵戶座懸臂的比較靠外的一側,大致相當於北京三環外不到四環的位置,算是近郊吧。在這個位置,太陽周圍的星域中,恆星的密度不大,大約每284立方光年只有一顆恆星,在以太陽為中心,14光年半徑的範圍內,一共存在著32顆恆星,
這兩張圖可以對比著看,我們在看看其中距離太陽最近的十顆恆星:
第十位:羅斯154星(Ross 154)
距離地球9.68光年。這是一顆年齡約為10年的紅矮星,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17%,半徑約為太陽的24%。預測在15萬年後這顆恆星會到達最接近太陽的位置,屆時的距離大約是1.88±0.08秒差距(6.13光年)。
第九和第八位:天狼星雙星系統
我們都知道天狼星是全天除太陽之外最亮的恆星,但天狼星其實是個雙星星系,又稱大犬座α星系,距離我們約8.7光年,這兩顆恆星相距約20個天文單位(比太陽和天王星的距離遠一些),我們平時看到的是天狼A,質量約2.1倍太陽質量,半徑約為1.8 倍太陽半徑。是一顆處在主星序階段的藍矮星。
天狼星B,質量和太陽差不多,體積和地球差不多,平均密度為30千克/立方釐米,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白矮星。
第七位:鯨魚座uv星(Luyten726-8)
距離地球約8.4光年,是一顆M6.0e型的紅矮星,質量只有0.1倍太陽質量,這顆紅矮星也是一顆耀星(會突然變亮),在1952年,鯨魚座UV星在20秒內亮度突然增加了75倍。
第六位:拉蘭德21185星(Lalande 21185,BD+36°2147)
距離地球約8.3光年,也是一顆紅矮星,質量約0.46倍太陽質量,半徑約0.393倍太陽半徑,目前懷疑有兩顆與木星質量相近的行星繞著這顆紅矮星公轉。
第五位:沃爾夫359星
距離地球約7.7光年,是一顆又小又昏暗的M型紅矮星,但是已經發現至少有三顆行星圍繞著伍爾夫359星公轉。在科幻影視《星際迷航:下一代》中,這個星系曾經發生過慘烈的戰役,也算是刷了把存在感。
第四位:巴納德星
距離地球約6光年,也是一顆質量體積都很小的紅矮星,質量約是木星質量的180倍,但半徑只比木星大1.5至2倍。巴納德星的特點就是「年齡大」,其年齡在70億至120億年之間,比太陽古老的多,也被認為是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巴納德星周圍很可能也有兩顆大小和木星與土星的行星圍繞其公轉。
第三、二、一位:半人馬座α星系
這是一個三星系統,距離地球約4.22到4.24光年,包含一顆比太陽略大的恆星(半人馬座α星,南門二)和一個比太陽略小的恆星,這兩顆星為雙星,還有一顆紅矮星,距離雙星約0.211光年,這顆紅矮星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比鄰星(4.22)。
半人馬座α星系目前已經發現一顆與地球質量相仿的行星,並且該行星很可能像地球一樣,是一個巖石行星。這也是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人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