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市政公用局組織全市在5月14日至20日開展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為「全面推進城市節水,點滴鑄就生態文明」。5月14日,在活動現場,有關部門舉行了城市節水、飲用水衛生相關政策、技術、知識等方面的介紹及諮詢,現場分別利用礦泉水、自來水、純淨水重現「
電解水」實驗,對社會上一些歪曲自來水水質的虛假宣傳進行了真相揭露。
電解自來水就能知水質好壞?「近日,社會上出現了很多商家用電解水實驗來向市民展示和證明水質好壞,其實這是不科學的。」5月14日,青島市供水水質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在五四廣場邊向市民分發宣傳頁邊介紹說。據了解,當日市政公用局、市衛計委、市城市節約用水辦公室聯合在五四廣場舉行城市節水、飲用水衛生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
「這個東西我見過,」一位姓陳的大爺指著擺在桌子上的一個有兩個金屬棒的裝置,與他同行的一位中年男子說,「前段時間我們小區有個來擺攤賣淨水器的廠家,就給我用這個檢驗過水質,家裡的自來水通電後沒一會兒,水裡的髒東西就顯現出來了,看起來可噁心了,平時肉眼根本看不出來。」
一旁一位家住市北區的曲女士也說:「我沒親眼見過,但也聽說過,我有個鄰居看到現場的實驗就買了淨水器呢,聽說還挺貴。」
聽到陳大爺的說法,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笑著跟陳大爺解釋:「電解器讓水的顏色改變與水質無關,用這個方法辨別水質並不科學,一會兒我給大家現場做個實驗,大家就清楚了。」說著,這名工作人員在現場做了兩個實驗。
實驗一:工作人員取了兩個量杯,一個量杯中倒入自來水,另一個量杯中倒入俗稱「紅礦」的嶗山礦泉水,同時插入電極,打開電源。
現象:幾秒鐘後,兩個量杯中的水顏色都開始出現了變化,自來水中開始出現了隱隱發綠的絮狀物,而礦泉水中出現了鏽紅色的絮狀物。
實驗二:工作人員另取了兩個量杯,兩個量杯中都倒入純淨水,同時插入電極,打開電源。
現象:半分鐘後,兩個量杯中的水依然清澈,沒有出現任何顏色的改變和絮狀物。
工作人員接著用勺子在一袋食鹽中取出一小勺,撒入其中一個純淨水量杯中,攪拌均勻,再次在兩個量杯同時插入電極,打開電源。
現象:通電幾秒鐘後,加入食鹽的量杯中,迅速地出現了深色的絮狀物,而沒有加鹽的純淨水依然清澈無色。
真像:電解水實驗不能證明水質好壞在市供水水質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做電解水實驗的時候,不少市民邊圍觀邊議論:「那些絮絮看起來好髒啊!」「是不是那種沒有變化的水是最好的水啊?」「怎麼『嶗山紅礦』也變成這種顏色,是不是不好啊!」
工作人員邊實驗邊講解:「自來水、礦泉水都有很多絮狀物出現,而純淨水的絮狀物很少,而純淨水加入食鹽後電解,也出現很多顏色的絮狀物,說明這個實驗不能證明水質好壞。」
「電解器的兩個電極是由鐵棒和鋁棒組成的。天然水中含有一些電解質,如鈉、鐵、鈣、鎂及其他離子,具有導電性。電解器插入水中後,陽極的鐵棒本身會因電流作用釋放出鐵離子,生成的鐵離子與水中各種陰離子結合形成各種鐵化合物,從而出現了絮狀沉澱,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這些看起來髒髒的東西。」
工作人員稱,電解器讓水的顏色改變與水質無關,水只不過充當了導體的作用,「實際上,自來水中含有的礦物質是人體所必需的。有些長期飲用純淨水的人還會有全身乏力等不適症狀,所以不含有任何礦物質的純淨水也不適宜長期飲用。純淨水加入食鹽後同樣會出現大量絮狀物這個實驗,正說明這種實驗不能證明水質的好壞。電解水實驗不能作為檢測自來水水質好壞的依據。而且,市場上也有其他金屬材料組成的電解器,電解後在水中呈現的顏色也不同,請廣大市民千萬不要上當。」
一支筆測出水中重金屬超標?在市民的注視下,水質檢測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拿出了一支筆狀的設備,「近期,有些淨水器的推銷人員到居民家中,用一種測試筆檢測自來水,然後謊稱居民家中自來水不合格或重金屬超標,欺騙用戶,甚至以『自來水重金屬超標上百倍』的謠言嚇唬用戶,以達到推銷淨水器產品的目的。」
「淨水器推銷人員偷換概念,用測試水中礦物質等可溶性固體的TDS測試筆誤導居民。TDS測試筆是用於檢測水中的溶解性固體物的,包含無機鹽和有機物等,通過筆端的兩個電極測試水的導電性,導電性越好,說明水中溶解物越多,但溶解性固體物不能準確反映水質。」工作人員說,「同樣要提到的是,純淨水中含有的礦物質很少,因此用這種筆測試出的溶解性總固體物數值一般較低,但長期飲用對人體無益。請大家不要相信推銷人員的誤導。再此代表水務集團提醒廣大市民,集團生產的自來水水質指標完全符合國家106項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可放心飲用。」
現場答疑在活動現場,不少市民諮詢中都提到了水中白色沉澱的疑問,「自來水燒開後會有白色沉澱,是不是水質不好?」工作人員稱 ,「市場上買來的高品質礦泉水長時間加熱後也會產生很多白色沉澱。」說著,工作人員拿出了個盛裝了歐洲某國家生產的瓶裝礦泉水的燒杯,又拿出另一個裝著自來水的燒杯,「這兩個杯子中的水都是經過長時間加熱後的效果。」記者看到 ,裝著自來水的燒杯底部有少量白色沉澱,而裝著進口礦泉水的燒杯底部也有厚厚一層沉澱,甚至杯壁都掛著一些白色粉末。
對於這種現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天然水硬度由水中的鈣、鎂離子形成,水的總硬度為暫時硬度與永久硬度之和。暫時硬度是指,若水的硬度由碳酸氫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引起的暫時硬度,這種水經過煮沸以後,水裡所含的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就會分解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和難溶於水的氫氧化鎂沉澱。而永久硬度是指,若水的硬度為硫酸根離子或氯離子引起的永久硬度,這種水經過煮沸之後,不會有沉澱析出。」
據介紹,自來水經加熱煮沸後會產生白色沉澱物或水垢,是由碳酸鹽硬度預熱分解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和氫氧化鎂沉澱而成。天然水和自來水均含有暫時硬度,所以加熱煮沸後均有白色沉澱物析出。
「水經加熱煮沸後的白色沉澱物現象不能說明水質好壞,水體中的礦物質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元素。純淨水中礦物質少 ,加熱後也不產生沉澱,但長期飲用對健康無益。」
家中的自來水為啥有漂白粉味兒
活動現場,不少市民表現出了對生活用水的極大關心。青島市衛生局衛生監督局、海潤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都在現場設置宣傳攤位,為市民現場做實驗和解疑答惑。除了電解水實驗、加熱沉澱物等疑問之外,許多市民在現場提出的其他疑問也得到了直接的解答。
自來水為啥有漂白粉味兒?「自來水用液氯消毒是國內外常見的消毒方法。為確保自來水符合安全衛生要求,避免發生介水傳染病,自來水在淨化處理過程採用加氯消毒,餘氯含量必須要在0.05mg/L以上,殺滅水中微生物保證水質安全。對一般人而言,這種濃度的自來水聞起來和喝起來不會有明顯的味道,只有少數嗅覺或味覺較敏感的人才會感覺得到消毒水味,這對人體健康並無影響。近年來,隨著源水的有效控制和淨水工藝的改進,自來水加氯量已大大降低。」
我家的水為啥發黃?「發黃很可能是受到了輸水管網中鐵質水管內壁鐵鏽的影響。可將自來水放掉一些,待水質恢復清澈後再使用。」
為啥我家自來水接出來的時候是乳白色?「自來水在高壓密閉的管道中輸送時,管道中的空氣會因高壓而溶入水中,當自來水從水龍頭中流出時,水中的空氣會因恢復到常壓而被釋放出來,形成無數微小的氣泡,使水的外觀呈乳白色,放置片刻後,即會澄清,不影響飲水衛生。」
平時應該怎樣選擇和使用水質處理設備?「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水,比如泡茶追求口感可以選擇純淨水,而洗菜做飯還是適合使用自來水。如果實在需要,可根據當地的水質選用合適的水質處理器。活性炭和各種濾膜是水質處理器中的主要水處理材料,要根據濾過的水量及時更換。購買時還應查看是否具備有效的設計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如果自己打井取水或者用河水應注意什麼?「這種情況屬於『分散式』供水。分散式供水是指用戶直接從水源取水,未經任何設施或僅有建議設施的供水方式,如淺井、深井、泉水、河水、淌水、窖水等。分散式供水應注意消毒工作,定期投放適當的消毒劑,如漂白粉等,煮沸後方可飲用。注意定期對水質進行檢驗,確保水質衛生。另外,對水源地應做警示標誌,做必要的衛生維護,保證水源周圍無汙染,淺井最好能加蓋上鎖。」文/圖 記者 吳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