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嶽耀軍)家中的自來水經電解器「檢測」後,變得渾濁不堪,並有髒兮兮的絮狀漂浮物,而純淨水電解後卻安然無恙。「長期喝這樣的自來水,人能不生病嗎?」在淨水器推銷人員的「忽悠」下,很多消費者掏錢購買淨水器,並且這種騙術已向農村滲透。為了揭穿「電解水」背後的謊言,19日,聊城水務水質檢測有限公司在媒體記者的見證下,通過實驗進行了揭秘。
為做好實驗,聊城水務水質檢測有限公司準備好了實驗器材,分別是自來水、農夫山泉礦泉水、娃哈哈純淨水、食鹽、電擊器(陽極為鐵棒,陰極為鋁棒)。
第一項實驗是自來水與純淨水。實驗中,實驗人員將電解器的電解棒同時插入自來水和純淨水杯中,打開電源後,自來水杯頓時有小氣泡冒出,水的顏色慢慢變成淺綠色,大約一分鐘後,水的顏色越來越深,最後變成黑褐色,並有一些絮狀漂浮物懸在水中。而純淨水在電解過程中顏色卻沒有發生變化,顏色如初。
這是不是表示自來水水質差,或者重金屬超標呢?實驗人員又拿了一杯農夫山泉礦泉水與純淨水做對比實驗。結果,打開電源後,農夫山泉礦泉水中也有小氣泡冒出,水的顏色慢慢變成淺綠色,一分鐘過後,顏色加重。
為了讓實驗更加有說服力,實驗人員從同一瓶純淨水中倒出兩杯純淨水,其中,一杯純淨水中加入少許食鹽。接下來的實驗過程,讓記者豁然開朗,原來加入食鹽的純淨水像倒入了墨水一樣,顏色立即變成了黑褐色,而未加食鹽的純淨水依然潔淨如初。
全部實驗結果出爐:經一番電解檢測後,純淨水未變色,礦泉水顏色變成淺綠色,自來水變成了黑褐色,加食鹽的純淨水變成了黑褐色,並且顏色最重。
對此現象,聊城水務水質檢測有限公司崔佔勇解釋說,通電後,鐵棒電極會發生反應產生亞鐵離子,在水溶解過程中進一步氧化成三價亞鐵離子,在水中其呈棕紅色,進一步反應後呈現黑褐色。水面有懸浮物也是由放進水中的電極棒發生化學反應所致。
「自來水、礦泉水中都含有鈣、鎂離子,這種元素具有導電性,所以通電後,鐵棒中的鐵離子會與之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的黑色物質也是化學反應的產物,並不代表水質差或重金屬超標,純淨水中不含鈣、鎂離子,沒有導電性,所以水的顏色不會發生變化,而加入食鹽後會隨之變色,因為食鹽中有多種導電性離子。」崔佔勇說,由於自來水、瓶裝礦泉水和加鹽的純淨水中含鈣、鎂等導電的離子多少不同,所以與鐵離子的化學反應程度不同,水顏色的深淺也不同。
「電解水產生的看起來比較髒的物質,不是水裡的物質,而是與鐵離子發生化學反應的產物。」崔佔勇進一步解釋說,鈣、鎂離子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所以長期飲用純淨水對身體沒有好處。
對於做這一實驗的目的,崔佔勇說,近年來,有些不良商家為了推銷淨水器,而採用電解器「檢測」居民家中自來水,欺騙誤導消費者購買他們的產品,而這種做法在農村尤為突出。
「讓消費者購買淨水器無可厚非,但他們不應採取這種不科學、不道德的方法來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並且他們的說辭對自來水公司而言也不公平。」崔佔勇說,作為專業的檢測部門,他們有義務也有責任以專業的檢測設備揭穿這一騙局,以便讓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
同樣的純淨水,加食鹽和不加食鹽顏色大不同。記者 嶽耀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