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呆手戶」即保護:保護植物,保護綠色,保護自然,保護生命!
MAY BE! 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
大家都知道,昆蟲是許多動物的口糧,
它們的一生可謂命途多舛,
隨時隨地面臨著被吃掉的危險。
因此,為了活下去,
昆蟲就不能不掌握一些逃命的本領。
日本神戶大學的科學家們
就對昆蟲面對捕食者時
所使用的保命技能非常感興趣。
比如,看起來就不好惹的耶屁步甲
當它被蟾蜍吃掉後,
會從屁股噴射出「毒藥炸彈」,
而且這些有毒液體的溫度甚至可以達到100℃。
想像下這一波波化學武器在蟾蜍的消化道內爆開,
那滋味兒肯定十分酸爽。
於是,蟾蜍怎麼把耶屁步甲吃進去的
就得怎麼把它老老實實吐出來
敢吃我,就讓你吐出來!TA竟靠「放屁」死裡逃生!
那除了耶屁步甲外,
還有哪些昆蟲有如此奇特的逃生本領呢?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
研究人員開始了新一輪的實驗,
這次他們把「魔爪」伸向了另一對兒「好基友」,
水生甲蟲——梭形瑞牙甲Regimbartia activatea
來源:Kobe University
以及它的捕食者黑斑側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
來源:Kobe University
研究人員發現它們經常在同一片稻田出沒,
於是,便把它們一起帶回了實驗室,
並且關在了一塊兒,
還讓梭形瑞牙甲被黑斑側褶蛙吃掉。
之後,他們便仔細記錄觀察,
看梭形瑞牙甲是否能像耶屁步甲一樣,
被捕食者好好吐出來,
以便順利逃生。
然而,研究人員看到的結果
卻令人難以相信。
這個被吃下肚的甲蟲確實逃脫了,
只不過不是從捕食者的嘴巴,
而是和糞便一起被排出體外,
並且出來後看起來依然安然無恙。
沒錯,你沒有眼花,
梭形瑞牙甲確確實實從蛙的「菊花」逃了出來。
來源:Kobe University
為了驗證這一發現,除了黑斑側褶蛙外,科學家們還選擇了其它四種捕食者進行重複試驗,即側褶蛙Pelophylax porosus、日本腺蛙Glandirana rugosa、舟山川村陸蛙Fejervarya kawamurai和日本樹蟾Hyla japonica。
Glandirana rugosa 來源:見水印
結果發現,被吞下的甲蟲中有大約90%在被吃掉後的 6 h內,都被排洩出來,並且還可以活蹦亂跳。
而當研究人員用蠟將甲蟲的六足固定住以後,它們就無一倖免,全部被殺死,並在被吃掉 24 h後變成糞便排洩出來。
嘖嘖,看來它們為了逃生,在蛙的肚子裡經歷了一段漫長又艱辛的「旅程」,爬過食道、胃、小腸和大腸,最終來到洩殖腔孔,並且刺激其排便,以便能夠逃出生天。
來源:Kobe University
梭形瑞牙甲的主動積極逃生是它可以倖免於難的最主要原因,另外,它渾身堅硬的外骨骼也像盔甲一樣保護其不受消化液的腐蝕。
而且作為水生甲蟲,梭形瑞牙甲能夠在鞘翅下方儲藏氣泡,使其能在水下進行呼吸。當它進入蛙的體內時,這一技能也增大了它的生存可能。
當然,至於甲蟲會不會再被吃進去,
然後再逃出來,
再吃進去,
再逃出來.
以及陸生甲蟲與其他水生昆蟲
被青蛙吃進去,
後果又是什麼?
就要進行後續更多的研究了。
圖片來源:Pinterest Google 圖片來源見
水印
Shinji Sugiura 《Active escape of prey
from predator vent via the digestive
tract》
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本期小編:桃花島主
原創作品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轉載
1.請標註作者、微信名、微信號、二維碼
2.請尊重原創,保留「人呆手戶」名片
3.授權聯繫:zbxb7@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