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12月6日將在漢召開,15家險企巨頭帶500億元支持武漢高質量發展

2020-12-04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3日訊(記者陳小敏 王丹妮)12月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武漢就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籌備情況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據介紹,大會將在12月6日召開,屆時,來自國家部委、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相關機構的領導專家以及保險機構高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發展格局下保險創新發展的重大課題,以實際行動助力武漢經濟發展。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15家險企巨頭將在武漢投下500億元,支持武漢高質量發展。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任勇 攝)


發布會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王玉祥介紹,在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將有15家的保險公司和保險資管公司與武漢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籤訂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資金將會超過500億元,來助推武漢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大會將發布《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藍皮書》和《東湖科技保險創新示範區總體方案》。

武漢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除了主論壇外,還有9場平行論壇舉行,論壇將分別就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醫養結合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實踐創新、壽險運營服務數位化轉型與創新、農險專項產品創新與脫貧攻堅、科技重構保險中介新生態、保險資金助推地方經濟新發展、公司治理改革助推行業提質增效、科技創新賦能財產保險反欺詐、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保險機制創新九大保險業重要課題進行專題研討。 

武漢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負責人表示,保險行業對武漢市的支持有目共睹。據介紹,目前,武漢市已聚集各類保險公司82家,其中,總部在武漢的有4家(合眾人壽、長江財險、泰康在線、國華人壽),省級分公司78家(財產險公司35家、人身險公司43家)。今年以來,累計實現保費收入725.14億元,同比增長10.70%。為武漢市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編輯:朱晨穎】

相關焦點

  • 早安武漢 | 派送中!月壤快遞已達環月軌道
    首場新聞發布會以「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主題,市科技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等介紹科技創新驅動,實現動能轉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等情況。◇ 第29屆中國食品博覽會暨中國(武漢)國際食品交易會,12月3日至6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 太平財險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提升保險服務「三農」事業發展的能力水平,1月15日,太平財險以「統籌規劃,質勝未來」為主題的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廣州順利召開。本次研討會旨在研討新形勢下如何推動農業保險向高質量發展。
  • 財聯社保險周報(6月15日)
    通知要求各人身險公司報送的數據涉及長期險法定責任準備金、長期險會計責任準備金和資產負債成本收益匹配等相關信息,要求各公司於6月17日前報送監管。(證券時報)2、銀保監會:引導理財、信託、保險等為資本市場提供長期穩定資金6月1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主持召開黨委會議和委務會議。
  • 盈虧險企佔比「平分秋色」 四家虧損超10億元
    近期,隨著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陸續披露,壽險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盈利情況也隨之出爐。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上市險企及旗下壽險公司、安邦系旗下壽險公司等險企之外,已有67家壽險公司披露了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中,有34家盈利,合計淨利209億元;33家出現虧損,合計虧損9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壽險公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出現分化。
  • 保險周報(1月11日)
    1月6日,商務部等19部門發布關於促進對外設計諮詢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通過現有渠道支持引導企業重視項目全過程開發和運營管理;鼓勵企業充分利用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支持企業依法依規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降低境外經營成本;鼓勵有條件的商業性金融機構和企業在業務範圍內按照依法合規和風險可控的原則研究成立對外設計諮詢發展基金。
  • 財聯社保險周報(9月7日)
    她認為,線上化轉型要堅守服務經濟定位、加大產品創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風險防控能力。4、探路中國住房保險發展路徑:加強和規範住房抵押貸款保險 引入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近日,瑞再研究院中國中心及瑞再財產險團隊發布了《「安其居,樂其業」 — 中國住房保險發展路徑探討》。
  • 2018年險企創新健康險各有所為,「保險+服務」或成異質化突破口
    數據顯示,2018年前3季度,6家健康險公司原保費收入呈現明顯分化。在2017年原保費收入「一騎絕塵」的和諧健康、人保健康,均在前3季度出現下滑,分別同比縮減99.44%、30.19%;復星聯合健康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逾8倍,在2018年前3季度實現3.17億元;太保安聯健康、平安健康、崑崙健康原保費收入也分別呈現82%、72%、37%的增幅。
  • 北大500位全球校友齊聚漢,武漢「校友經濟」走向新高度
    長江日報-長江網11月30日訊(記者楊佳峰 馬振華)11月30日,前晚10時多才趕到武漢的著名金融家屠光紹,神採奕奕地走上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的舞臺,給500多位來自全球的北大校友獻上精彩演講。北大湖北校友會演唱會歌---荊楚北大情 記者高勇攝「學校在召喚、家鄉在等待、校友在呼喊。」
  • 財聯社保險周報(11月23日)
    險資股權1、前10月保險資管協會登記註冊產品6500億元11月19日,新華網消息,2020前10月,31家保險資管機構及10家保險私募基金管理人共登記(註冊)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314隻,同比增加66.14%,合計登記(註冊)規模6487.19億元,同比增加47.15%。
  • 財聯社保險周報(11月9日)
    9、上海銀保監局:規範融資性保證保險催收業務 建立外部催收機構管理制度為進一步提升上海財險公司經營個人融資性保證保險業務的風險管控水平,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持續推動上海保險業高質量發展,11月6日,上海銀保監局官網發布《上海地區個人融資性保證保險催收業務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提出,險企應建立外部催收機構管理制度。
  • 武漢打造吸引外商投資強磁場
    為促進國際化大武漢建設,加強我市與各國(地區)在投資、貿易等方面的合作,5月28日至30日,我市舉辦武漢國際經貿交流合作大會。200餘名世界500強及行業領先企業高管、外國商協會及政府機構代表濟濟一堂,共謀開放合作發展。知名企業紛紛落地,各方要素加速聚集,武漢「國際朋友圈」再添新友。
  • 保險周報(1月4日)
    2、2020董險企年內增資額腰斬 發債規模創5年新高據統計,2020年增資險企數目與增資總額相較去年近乎「腰斬」,而發行資本補充債券銀保監會批覆的發債計劃卻高達173億元,加上央行批覆金額更是突破了900億元「關卡」,創下自2015年來新高。2020年共有14家險企發布增資方案,直接增資總額約149億元,相較去年31家險企合計增資315億元的計劃,從數額上看減半。
  • 萬字年終特稿丨追憶中國保險2019:千裡燭光,萬裡斧影
    2019年初的太保媒體開放日上,太保直陳兩大轉型難題:一個是如何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另一個是新技術帶來的挑戰,承認「壽險方面,當前最主要的矛盾點是歷史上發展的一些主要動能在消失」。  四大巨頭之外,新華保險CEO、泰康集團總裁、太平人壽、太平財險總裁也先後更替,處身激蕩、變革的潮流中,巨頭終正在迎來科技與傳統混奏的時代,戰略調整兇猛。
  • 12位院士聚漢參加首個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力推「北鬥重鎮」武漢成應用示範城市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張珊妮)9月23日,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在東湖高新區開幕。作為「北鬥重鎮」,此次大會吸引了12位院士來漢。與會人員表示,將推動武漢在北鬥應用方面大踏步前進。
  • 財聯社保險周報(7月27日)
    64家險企劃歸地方銀保監管銀保監會尹江鰲:監管擬制定系列政策支持中小財險公司發展保險業協會開展意外險職業風險等級標準應用情況調研行業動態全國因洪澇災害保險賠付近24億元人社部:64家險企劃歸地方銀保監管7月21日,銀保監會下發《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監管主體職責改革方案》,除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外,87家財產保險公司和13家再保險公司劃分為銀保監會直接監管和銀保監局屬地監管兩類。其中,銀保監會直接監管公司36家,銀保監局屬地監管公司64家。此方案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
  • 第六家上市險企將曲線上市!劉益謙出手 天茂集團吸收合併國華人壽
    股份吸收合併完成後,國華人壽將整體登陸A股市場,正式成為A股第六家上市險企,也將成為首家在國內上市的中小型保險公司。目前國華人壽的股東共有7家,天茂集團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51%,海南凱益、上海博永倫、寧波漢晟信、湖北宏泰、武漢地產、江岸資管等6家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15.0478%、13.9083%、9.4653%、9.2150%、1.1363%和0.2273%。
  • 財聯社保險早會(11月18日)
    從投訴類別來看,其操守(指因保險銷售過程、處理客戶保費或款項、跨境銷售、無牌銷售、欺詐指控、偽造保險相關文件指控等)類別收到的投訴最多,佔比30%。2、五大上市險企前10月保費齊增A股五大險企今年前10個月保費合計2.2萬億,同比增長5.2%,各公司增速從1.5%到22.7%不等。
  • 2020年武漢十大企業新聞出爐,「武漢造」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1月6日,2020年武漢十大企業新聞正式發布。2020年武漢十大企業新聞聚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疫後經濟重振,集中展示了全市廣大企業一年間取得的創新發展新成就,展現了武漢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態勢和新動能,體現了武漢企業的實力和影響力。排在2020年武漢十大企業新聞首位的是中建三局等企業4萬多名建設者傾力搶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 財聯社保險周報
    12、廣西銀保監局:下半年將支持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強大病保險等民生領域金融服務 8月4日,廣西銀保監局發布半年工作會議信息顯示,對下半年各項決策部署,廣西銀保監局指出將加大監管措施促進宏觀政策精準落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
  • 「三屏同城」在漢投資累計超1350億元 武漢是國內首座聚集國產面板...
    華星光電、天馬和京東方三家屏顯行業千億級航母,帶來五條產線齊聚武漢,「三屏同城」,唯有武漢。據悉,武漢是國內首座聚集國產面板三大廠商城市。三巨頭在漢投資累計超1350億元,按照顯示面板的產業拉動效應通常為1:10,這意味著,三巨頭超千億元的投入,可拉動上下遊萬億元投資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