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年終特稿丨追憶中國保險2019:千裡燭光,萬裡斧影

2020-12-06 和訊保險

  變革的洪流滾滾向前,社會的焦慮,個人的焦慮還有行業的焦慮如何安放?

  縱覽250多年前的第一次科技革命、150多年前的第二次科技革命、50多年前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極大改變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

  每一次科技革命也會極大改變生產關係。期間的形式,消亡與新生、顛覆與改造、格局重劃與新巨頭的誕生……不一而足,波及所有行業。

  走過粗放年代的中國保險業亦如此,復業40年,固然取得了20萬億總資產、世界第二大保險主體之盛名,但依舊留有太多槽點、痛點,也並未將保險之本質極大發揮、普惠性更是差強人意。

  馬上要進入21世紀的二十年代,我們看到了滿布行業的焦慮,中國人壽、中國人保(601319,股吧)、中國平安(601318)、太平洋保險(601601)、新華保險、泰康保險、中國太平等大公司率先革新、換帥,痛苦燃燒舊價值網。

  也看到了前端、後端、中臺下的網際網路之戰,網絡互助、大數據風控、健康險疊加健康管理、線上O2O、私域流量......網際網路保險呼嘯中成就黃金賽道。

  還有依然澎湃的資本續集,全面放開下的外資高舉高打,歷經諸多經濟周期的老牌財閥與經濟新貴組團而來,資本亦升維。

  當然,宏觀政策的走向亦是觀察者眼中的重中之重,圈畫著中國保險的頂層設計。

  科技構成的時代底色和焦慮醞釀的時代情緒中,隨著人口以及資本紅利逐漸耗盡,持續增長的傳統東風不再強勁,中國企業正在進入一個從未經歷過的存量經濟時代。

  那句「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警醒、震耳、發聵。

  「六穩」當前,面對未來逆境叢生的環境,該如何突破困境實現增長,未來走向何處?

  過去或許沒有答案,但一定有線索。

  是故,《今日保》開啟2019宏大復盤,涉及行業全貌、巨頭風雲,及各色事件,盤點2019之餘,亦展望2020及下一個十年。

  我們相信:在這個寒風凜冽的冬天,有企業會倒下,但活下來的一定會更強大。

  1

  -Insurance Today-

  頂層設計

  政府呼喚經濟社會綜合風險管理共治模式

  不明國事,何以發展?關注國運,把握政策節點並悉心研究,幾乎是每一個成功的中國企業的必修課。

  縱覽最近十年政府工作報告,年均提及保險次數10次,從十年前的「深化保險業改革」 到具體的保險資金、農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信用保險、大病保險,再至連續兩年提及的「拓展、增強保險業風險保障功能」的定位,一系列關於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保險關鍵詞,最高層給出了保險的明確定位。

  過去十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保險的次數:10次、11次、11次、8次、8次、10次、8次、8次、11次、15次。

  2019年,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合計提及保險次數超過200次。不必糾結於「保」之定義,詳見近年來,交強險、農業保險之外,多個政策支持險種的出現:疫苗強制責任險、八大高危行業強制責任險、校方責任險、醫責險、食責險和環責險、護理保險等指導意見出臺。

  2019年,國務院層面下發了4項涉及保險相關政策:

  國辦發〔2019〕5號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國辦發〔2019〕38號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國辦發〔2019〕43號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四部委下發的《關於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可知保險行業的廣闊未來,當在「現代服務業」的定位,以及專業屬性和社會價值與國家治理體系之間的結合。

  通過保險機制,在提供風險保障的基礎上,充分依託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和險企的風險管理技術,使險企真正介入社會管理所涉風險環節,真正做到全流程過程化風險管控,促使政府監管和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達到有效降低事故概率和經濟社會風險的目的。

  從而做到監管與經辦的分離,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和經辦效率的提高。

  據此推論,商業保險藍海眾多:

  如對壽險行業而言,大養老、大健康領域,註定有著極為廣闊的市場。這解決的是政府已經步履維艱的養老壓力和醫療壓力。目前並不算完善的稅延養老險、稅優健康險的出現,已經釋放了政府對這方面的期待。

  保險行業不乏險資青睞養老地產,公立醫院引入社會資本,醫養結合的現象,同時包括本次報告中提及的長期護理險,蓬勃發展的商業健康險,皆在訴說保險在上述兩大領域的潛力,與百花齊放的未來。

  對財險行業而言,高層極為重視的「一帶一路」戰略、環境治理問題、安全問題、振興農村問題的背後,工程保險、貨物運輸保險、運輸工具保險、法律責任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特種保險、環責險、安責險、農業保險等,無一不具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

  事實上,拋開商業文明與倫理,僅從歷史的角度看:任何個人、組織成長到足夠強大之時,不再是個人之一畝三分地,承載更多商業利益之外的責任。

  所謂關注,有青睞、有觀察、有不滿,箇中滋味歷史不會撒謊。當然這也需要更高的、更成熟的政治智慧。

  有為方才有位。

  2

  -Insurance Today-

  重典盛世

  監管嚴字當頭迎保險盛世

  第一組數據:

  2019年前10個月,銀保監系統針對保險行業一共開出罰單超600張,罰款過億元。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不同於往昔,此次監管還落實了「雙罰制」:加強對高管人員的處罰,綜合採取了限制業務範圍、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吊銷業務許可證、撤銷任職資格、禁止進入保險業等多種處罰措施,切實提高違法違規成本,使得機構不敢違規、不能違規、不願違規。

  根據年中監管披露的數據,2019年前五個月處罰責任人員416人次,個人罰款近1600萬元,撤銷任職資格18人次。

  期間的重災區,車險方面暫停業務的機構超過百家,包括龍頭公司省級機構、縣級機構。

  再看另一組數據:

  2018年以來,銀保監會修訂出臺保險方面規章和規範性文件20多項,涉及壽險、財險、險資、中介、網際網路保險等全保險領域。

  監管高層對此的定調是:

  「

  目前部分制度滯後、缺位、交叉重疊和相互衝突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公司治理、資金運用、產品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能力自身建設等重點領域的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

  加之「鞏固前期整治成果,防止亂象反彈回潮」的監管態度,可知未來懲處走向,合規意識是底線。

  熟讀歷史可知,重典之後必迎盛世。畢竟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發展。

  重塑監管規則、打造中國保險監管政策的頂層設計的宏偉藍圖中,出清市場負面、化解風險後,也必將迎來大整頓後的大發展與放行。

  這一點已有跡象:

  如行業期待的網際網路保險管理辦法升格為部門規章後,險種區域大放行。

  要知道目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開設是審批制,允許線上銷售保險不亞於開設分支機構,這對中小新公司是巨大利好。

  保險的另一條腿,投資方面監管也在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投資自主權,進一步提高證券投資比重。

  如支持保險資金投資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鼓勵保險公司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允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等。僅險資權益類投資比例「鬆綁」,即有望釋放數千億的增量資金,直接撬動二級市場。

  最後眾多期待的牌照方面,本輪的保險業開放進程和速度皆超預期。

  2020年全面放行,外資再度縱深挺進,中國市場將陸續出現外資持股比例達到100%的外資壽險公司。

  回想2001年中國對外開放前後,大量中資保險公司獲批的歷史,這一輪的開放當不僅針對外資。

  3

  -Insurance Today-

  傳統登頂

  一片向好中傳統模式已到力竭時

  2019年的中國保險業,一片火紅。

  即便在GDP放緩的暮色中,依舊保持了兩位數的增幅,尤其是利潤方面更是大放異彩。

  2019年11月的數據:保費4萬億,超越2018全年,增速達12%,兩倍於GDP。加上多方報告的顯示:未來10年,中國依舊是全球保費增速最快的大市場之一,並在2030成為最大保險市場。

  再看發達大市場的數據:GDP在10000-20000元美元之間,發達大市場保險深度通常會實現翻倍,持續時間5-10年。中國人均GDP已在10000美元附近,正處於爆發的邊緣。

  事實上,無論從服務國家戰略的宏大視角,如定位現代保險服務業、服務實體經濟、參與國家治理,還是從消費升級的改善生活品質的微觀角度,如中產階層的崛起,大健康、大養老的國家戰略,中國保險業都展現了巨大的潛力。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風光的外表下,是否是傳統模式慣性力竭時,再難複製。

  先看保費增速,今年的保費主要靠大基數的壽險帶動,保費增速超過13%;而財險僅為個位數的8.5%。

  再看壽險之兇猛主因是2018年開門紅過低的數字。2018第一季度壽險保費驟降,負增長近16個百分點,半年時依舊負增長8.50%。

  2019,一場紅得發紫的「開門紅」硬撼2019全年保費增速。以1月數據為例,24%、8500億元,2019年1月行業原保費的增速與保費數字。2018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負的20%,和6852億元。正負之間44個百分點、近1700億元保費。

  加上第一季度A股市場的紅火,直接推升了全年的投資收益,直到2019年第三季度,A股投資權益達到7個百分點,位居保險資金各大投資領域之首,且遙遙領先。反觀2018年保險資金在A股市場則是接連爆雷。

  還有一大利好——減稅。

  「

  將壽險、財險公司的手續費及佣金的稅前扣除限額提升至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的18%(原壽險10%/財險15%)

  」

  龍頭險企業績中,動輒100%以上的利潤增幅,驗證了這一點。

  一個企業最風光的時候,或許就是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這一點也生動的體現在,各大巨頭的焦慮中。

  且看下章分解。

  4

  -Insurance Today-

  巨頭升維

  保險寡頭戰略調整兇猛,強勢擊穿既有價值舊網

  「老七家」,中國保險市場的門面擔當,是一代保險人的記憶,更是血統、身份,乃至江湖地位的象徵。

  過往三年間,「老七家」——「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太平洋保險、新華保險、泰康保險、中國太平」等或集團公司、或重要保險公司皆先後完成核心管理層更替,甚至核心高管更迭幾乎都在一年間。

  伴隨中國保險業內外部發展環境的再度深刻變化,作為中國保險江湖的執牛耳者,2019年巨頭公司掌舵者紛紛變動,背後必對應重大戰略的變化。

  面對傳統的思維模式與科技變革的衝突,面對原有增長動力衰減,人保集團董事長繆建民劍指「保險+科技+服務」新商業模式,並定下未來保險板塊業績指標。

  隨後2019年,中國人保三大保險子公司——人保財險總裁、人保壽險董事長、人保健康總裁先後更換,協同推進3411工程

  要求人保財險業務結構逐步達到國際上非車險佔比60%的結構性目標;

  人保壽險聚焦價值創造,未來3-5年內在新業務價值上上一個臺階,躋身成熟壽險公司行列;

  人保健康對標國際先進健康險公司,真正做出專業健康險的價值,成為集團市值支撐的「新亮點」。

  中國人壽在2018年重振計劃後,最大業務支撐子公司——國壽股份提出鼎新工程。

  「強總部、精省域、優地市、活基層;強化前臺,優化中臺,精簡後臺」中,國壽對組織結構加大調整力度,動刀省級人事,並提出籌建健康險公司、網際網路壽險公司,將科技國壽作為重點戰略推進。

  一波開門紅後,2019年國壽利潤、市場份額均表現甚猛。

  兩大央企巨頭之下,中國最大保險集團——平安再度自我革命。

  設立三位聯席CEO後,2019年平安換掉多年培育總經理,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李源祥出走友邦。

  保險出身,做強汽車之家的陸敏回歸,掌舵平安大保險板塊。同時,平安靈魂馬明哲親自主導壽險改革,「2355」改革工程計劃後,平安網際網路壽險浮出水面。

  繼上個世紀90年代的「小麥改革」,這一次平安再度發起了來勢兇猛的自我革命。

  黃浦江畔的太平洋保險,則在2019年完成了集團總裁和壽險核心經營班子的更迭。

  上一個高光十年的肱骨重臣徐敬惠到齡退休,北上掌舵大家保險。太保集團董事長孔慶偉兼任壽險董事長,集團副總裁潘豔紅出任壽險總裁,多位班子成員也相繼調整。

  作為2017年以前的保險轉型標杆,太保壽險一度名躁行業,或者說是上一屆太保集團班子的最大業績。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巨頭之一——太保無疑也是老三家中底蘊、實力最弱者。何以在這個科技的時代,更多資源整合的時代再續輝煌,考驗比前三者更甚。倫敦之上市再融資,是條不錯的路徑。

  相比轉型1.0時代,彼時沒有諸如今日網際網路巨頭的圍剿和新技術帶來的焦慮,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均在業內。且那時主要競爭對手未有如今強勢,太保產險依舊位居行業第二。太保集團以產險第二、壽險第三牢牢佔據著國內保險「老三家」之名,保費、利潤均未被拉開差距。

  加上先後兩次融資合計帶來的500億現金,及滬上政府的鼎力支持,一路奔騰。

  如今面對新的時代境遇,擺在太保面前的難題是轉型2.0行船到中流,浪更急,進入從未有過的困難期。

  2019年初的太保媒體開放日上,太保直陳兩大轉型難題:一個是如何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另一個是新技術帶來的挑戰,承認「壽險方面,當前最主要的矛盾點是歷史上發展的一些主要動能在消失」。

  四大巨頭之外,新華保險CEO、泰康集團總裁、太平人壽、太平財險總裁也先後更替,處身激蕩、變革的潮流中,巨頭終正在迎來科技與傳統混奏的時代,戰略調整兇猛。

  傳統的價格戰,人力戰、營銷戰的增長乏力中,大公司正站在戰略的高度全盤加速布局科技時代,自我升維,擊穿舊價值網。

  從國際實踐來看,縱然會出現以新技術為根基的新型公司,快速搶奪市場份額,成為攪局者;但擁有強勁革新意識的傳統保險公司關於保險科技的應用多處於領先地位,捍衛版圖之餘亦可開疆拓土。

  5

  -Insurance Today-

  中小反擊

  虹吸效應嚴峻,中小險企絕地踏上差異化

  2019年漫天的紅火對於大多數中小新型保險公司而言,現實的經營並不樂觀。

  渠道困境、產品困境、政策調整的疊加中,再度凸顯了中國保險市場之階層固化和中小保險公司的生存困境逾加嚴峻的現實。

  先看前三季度的五組數據:

  ①320.65億元,財險「老三家」淨利潤之和;50.21億元,財險「老三家」外的財險業淨利潤之和。

  ②6.4倍,財險「老三家」淨利潤之和與財險行業淨利潤之和的比例。

  ③1363.87億元,壽險「老六家」淨利潤之和;209.34億元,壽險「老六家」外的壽險業淨利潤之和。

  ④6.5倍,壽險「老六家」淨利潤之和與壽險行業(剔除「老六家」)淨利潤之和的比例。

  ⑤至少有70餘家中小微型保險公司遭遇盈利難題。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不同於往,這批公司中包含一批新生代險企,約有30家。

  人保再保險、前海再保險、建信財產保險、三峽人壽保險、橫琴人壽保險、太平科技保險、眾惠財產相互保險、信美人壽相互保險、匯友建工財產相互保險、華貴人壽保險、復星聯合健康保險、愛心人壽保險、匯邦人壽保險、和泰人壽保險、黃河財產保險、招商局仁和人壽保險、中遠海運財產保險、瑞華健康保險、北京人壽等在冊......

  這批新生代保險公司,生於2016年後,可謂生不逢時。既沒有趕上資產驅動負債的紅利時代,也沒有巨頭險企獨尊江湖積累的豐厚底蘊。

  又可謂生逢其時。他們公司小,好掉頭,直接趕上了保險精細化、專業運營的時代。中國保險市場燦爛的前景,更是其成長的沃土。

  面對中國經濟轉型、網際網路科技突起的大環境改變,中國保險業趕上了百年未有之時代變局,粗放時代的傳統保險發展模式瓶頸凸顯。

  如何疊加科技,賦能傳統,推動行業理性回歸、持續健康發展成為時代給予這批並無歷史包袱的新生代險企的機遇,新技術帶來的產品、服務、運營、效率的改變,充滿想像。

  期間所不同,可根據自身資源、經營稟賦,避開跟主流保險公司的一線正面交鋒,聚焦資源找到縱深成長的空間,擴大戰果。

  每一個環節都值得重做一遍的當下,網紅產品、爆款產品、細分市場的崛起中,這批公司正在加速差異化進程。

  6

  -Insurance Today-

  中場戰事

  網際網路保險的萬億增量與流量爭奪

  2019年,相互寶用戶數破億,國壽、平安要設立網際網路壽險公司,頭部草根網際網路保險平臺獲大額融資,國務院「允許有實力有條件的網際網路平臺申請保險兼業代理資質」……

  這一年幾乎所有有流量的平臺都開始介入保險,或者繞道保險。蘇寧易購(002024,股吧)成立網絡互助、美團成立網絡互助、百度上線網絡互助、新浪入主網絡互助……

  網際網路巨頭與傳統保險巨頭的PK中,這是否是網際網路保險中場戰事的號角?觀察網際網路保險的江湖,試水五六載:四大網際網路財險公司、聲勢鼎沸的網絡互助平臺、遍地開花的網上賣保險,及網際網路巨擘垂涎欲滴的保險抱負……明波蕩漾,暗流洶湧。

  如以餐前小點喻網際網路保險此前多年試水,那麼傳統巨頭的疾速進場意味著網際網路保險的主菜即將蒞臨。

  原因,面對存量時代,蟬聯多年壽險第一大渠道之位的銀保的調整讓渡,必須找到可以承接銀保滑落之後的保費增量渠道。

  馬太效應明顯的個險江湖,無論期繳、人力皆老牌險企獨尊江湖,大樹底下難長草。中國保險業需要一場渠道的破局。反觀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的2019年再度巨額虧損的黯然,傳統巨頭早已洞悉其軟肋:流量不在他們手中,他們無法繞開傳統財險公司掣肘的BtoBtoC的模式,無法直通C端。

  押注網際網路壽險公司背後凸顯的是渠道瓶頸之下,巨頭需要找到承接保費缺口的渠道和客戶群,巨頭重金押注網際網路保險會成為下一個爆發的保險主力渠道。

  聯想個險渠道、銀保渠道昔年的兇猛打法,一旦重金壓住,勢必進一步加劇流量爭奪。再看源自業外的焦土式創新、與漁獲並不充足的網際網路保險疆土,來自蠻荒歲月的洪荒巨頭錚錚鐵蹄聲響,背後是百家爭鳴還是洪水滔天?

  諸多預估中,2030年中國的保費將達到2.4萬億美元,全球份額20%。2019年,約6000億美元。超過10萬億的保費增量,網際網路要承擔多少?

  7

  -Insurance Today-

  黃金賽道

  保險科技大時代,一條鋪滿黃金的賽道

  我們將視角拉向更為廣大的時代窗口:科技依舊是這個時代的底色,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生產力迭代升級帶來的生產關係的顛覆,保險行業難逃焦慮。

  未來澎湃而來之中,網際網路保險已將保險業的「人人交互」 模式轉變為「人機互動」模式,科技正在迅速改變保險行業。

  細究其裡,「人機互動」關鍵點在於信息充分傳遞、消費者服務和信息安全三個問題,這是保險經營裡程碑式的變化,對保險銷售、經營、服務產生了深刻影響。

  從商業的角度出發,巨大的中國保險市場或許是最後一個未被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新貴深度滲透的十萬億級市場。不可避免的技術迭代中,保險行業將與之發生何種的化學反應?會否出現千億、萬億級的超級獨角獸?這是行業共同的期待。

  有一個共同的前提:網際網路時代將倒逼險企打造全新的保險作業模式。聯想當前網際網路金融現狀:保險似乎是唯一的賽道。

  分享三個數據:

  ①200億元,2019年上半年全球保險科技的融資總額。

  ②自2013年—2019年,共計有超過150家國內保險科技公司獲得投資,超過200家投資機構入局保險板塊。

  ③頭部保險公司已經開始對包括核心系統、前後端理賠等涉及傳統業務流程數位化改造的重金投入,且因此出現改變市場格局者。

  傳統保險企業在保險銷售、承保、理賠等各個環節,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聞風而動的投資機構也不再集中於分銷、獲客階段,而是不斷拓展保險服務邊界,深度賦能保險行業。

  對於中國市場而言,中小險企無隊伍、無機構的情況下,難與擁有強大傳統渠道的老牌險企競爭,必須找到新的商業模式,保險科技是之別無選擇的選擇。

  風控、核保、理賠,保險細分賽道日漸繁榮,這也為第三方技術公司的出現和發展提供了土壤。

  當前中國幾乎所有擁有大流量的網際網路平臺均具有了保險牌照,網際網路保險銷售領域早已白熱化,多苟延殘喘者,但中後端正面臨巨大的創新、發展機遇。這一點從保險科技企業的布局即可看出,頻發力風控、核保、理賠等保險細分賽道,技術和服務備受重視。

  從最基礎部分的IT系統規劃與實施,保險產品設計階段的市場調研、數據支持,產品和渠道管理,客戶關係維護;到核保、核賠兩核業務,服務網絡的搭建,快賠直賠體系建立;及日常諮詢需求應答、健康管理等,都需要第三方的參與。

  展望未來,如何更好的連結資本、串聯場景和協調產業鏈上下遊資源,成為了保險科技創新在單一垂直領域和全局取得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關鍵。

  8

  -Insurance Today-

  兩大熱門

  非車險與健康險的崛起,和不健康的現狀

  分享四組數據:

  ①2019年無論產壽險公司,健康險皆為增速最快者。

  ②上半年4.6%VS22%,近18個百分點的增速差距,非車增速是之4倍餘。

  ③對標美國:非車險市場可達2萬億規模,佔比6成。

  ④上百家地市級險企分支機構車險業務被停。

  2019年,車險增速位居車險、企財險、貨運險、責任險、農業保險、信用保證保險、意外險、健康險等財險公司主流險種倒數第一。

  數據的背後是:車險維持十年市場份額保持七成以上的江湖地位,作古。

  2018年,中國車險保費7834億元,同年財險公司保費收入11756億元,車險保費佔比66.6%。僅一年,車險保費佔財險公司保費比例下滑近10個百分點,不足六成。

  2017年這一數字尚接近八成。兩年,二十個百分點悄然而去。市場份額下滑的另一個側面,車險保費高增速成為歷史。

  車險費改進入馬上進入第五個年頭,「停總公司、省公司車險新業務」、100餘家地市級財險公司分支機構被停車險業務的嚴苛中,車險也進入最嚴階段。

  一片費用戰,減稅和其他險種拯救了車險。2019車險承保盈利走出虧損難堪,綜合成本率99.2%。車險低保費增幅與市場份額的滑落現實,非車險的崛起成為必然。

  與車險滑落相反的是,非車險的快速崛起。

  2019年上半年,6706億元的財險公司保費中,車險保費3966億元,同比增長4.6%,佔比59%;非車險保費2740億元,同比增長22%,佔比41%。

  4.6%VS22%,近18個百分點的增速差距,非車增速是之4倍餘。主流非車險種保費增速幾乎全線碾壓車險保費增速,其中五大險種多實現保費兩位數增幅。

  這就是眾多財險公司未來的成長空間及發力方向。

  如保證保險、責任險、農業保險、健康保險、意外險均成為非車險保費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撐。2019年前11月,車險保費增速4個百分點,而保證保險、責任險、健康保險、意外險等保費增速幾乎都在30個百分點以上,合計保費近2800億元。

  尤其是健康險,財險公司短期健康險保費規模大於壽險公司。

  2019年,健康險一度坐上中國第二大險種之位,未來超越車險已成定局。

  健康險車險化趨勢明顯:產品同質化嚴峻的現實中,費用戰、價格戰是之主要競爭模式,且有規模越大虧損愈嚴峻的現象。2019上半年,財險公司健康險業務虧損超過17億元。

  固然在監管環境的寬鬆、市場的充分競爭,更具創新活力的非車險領域,存有更大的市場機遇,但在費用戰、價格戰的趨勢下,承載巨大保費缺口的健康險和非車險正在走向紅海,虧損壓力加劇。

  事實上,中國健康險市場尚處於粗放的初階階段,除重疾險、醫療險等少數險種外,與大健康市場密切關聯也更能體現醫療服務專業能力的高額醫療費用保險、收入損失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綜合醫療保險等市場佔比較小。

  9

  -Insurance Today-

  外資溢彩

  外資保險,最被低估的中國保險參與者

  2019年,伴隨國務院總理宣布的提前一年實現取消對壽險公司等金融領域的外資股比限制,及國務院第720號令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年底,監管發文2020年保險對外資全面開放。

  回顧外資保險入華簡史,既有「狼來了」的未知恐慌,還有合資的「七年之癢」,再加上「失真的狼羊傳說」,期盼「鬆綁」和國民待遇的希冀終未隨時光消磨而幻滅,而是又冉冉升起。

  中國入世18年,外資險企落地經營超20年,規模、市場份額、機構、利潤、創新……讓外資「如鯁在喉」的難題終迎答案。

  縱然市場佔比不足10%,但中國保險市場一旦放開,外資加大進入步伐,加之目前中國保險正在回到外資熟悉的賽道,外資之未來可預見。

  我們不乏換個角度看「困境」、「瓶頸」、「水土不服」、「悖論」等字眼,事實上相當部分的外資保險公司表現尚佳。

  友邦、中美聯泰、中意人壽、中宏人壽、中德安聯、中信保誠等成立時間頗早的外資險企,每億元保費利潤率甚至高於中資壽險水平。2019年上半年,每億元保費貢獻的利潤排名前10名中,6家是外資。

  整體看,2001年外資、合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為33億元,2018年這一數字是2354億元。保費盛宴時代,如斯業績實屬不易,剔除幾家銀行系和恆大人壽,相當數量的堅守個險之道的外資壽險公司業務質量是有目共睹的。

  2019年上半年,外資壽險原保費收入1600億元,保費增速48%;同期中資壽險企業原保費增速12%。

  這一點在2019年「開門紅」之戰中體現最甚,外資壽險以53.2%的保費增速碾壓中資險企23.2%的增速。同期,外資險企市場份額同比去年的5.4%上升了1.2個百分點,達到6.6%。

  再看另一個數據,低增速佔比。外資險企低於行業平均增速的公司為10家,佔外資險企35.71%,中資險企28家,佔中資險企48.27%。

  事實上,在北京、上海、深圳、廣東外資保險公司相對集中的區域保險市場上,外資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均超過10%,最高已超過20%。

  殊為難得的是,2019前三季度,外資保險公司市場份額6.7%,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其中,外資壽險公司市場份額8.7%。

  這一次的開放,對中國保險業的影響將更甚。解決了困擾多年的股權、機構設立問題,「政策+積累」下,高質量轉型中的中國保險業正在回到外資壽險公司熟悉的賽道,戰略選擇、將全球優勢轉化為本土優勢的能力以及中國管理團隊多年培養的人才,反映到市場就是個險、專業技術、經營理念等優勢。

  10

  -Insurance Today-

  資本續集

  資本升格,一個併購與發牌的時代

  分享三個數據:

  ①三起外資收購案:安盛收購全資收購安盛天平,成最大外資財險公司;ACE收購華泰保險集團50%股權,華泰變身外資保險集團;安顧入主泰山財險,並設立中國投資公司。

  ②多家經營不善或不合規者出售股權、控股權,如信達系、和諧健康、大家保險、長安責任、新光海航等,先後易主。

  ③過去一年中仍有近百家保險公司名稱核准通過。其中不乏阿里系、新浪、申通、地方國資,外資巨頭、香港財閥、商業大佬等各方大勢力。

  2019年,巨虧的幸福人壽出售股權、和諧健康更換實際控制人、長安責任易主、京東吃進安聯(中國)財險、滴滴拿下現代財險……

  回看世界知名保險集團的巨頭路:不斷吸收併購恰是之主路線之一。逢中國保險轉型大趨勢,及並不理想的中小險企經營寫照,新牌照之外,巨資拿下全國性保險機構不啻為一條可行路。

  那邊安達、安顧、安聯、安盛……外資保險巨頭借力外資大放行的春風,已經揮舞著鈔票買買買了,友邦分改子公告貼出。

  多年來,大部分外資壽險公司均採取的五五分股權架構幾乎是所有企業擁有者、經營者避之不及的結構,尤其是在萬眾創業的時代,這種股權結構幾乎沒有外部融資的可能性。

  誰都想說了算,誰都說了不算。中資的董事長、財務,加外資的總裁和業務管理人員,且隨著中國保險市場的水大魚大,雙方皆有控制之心。隨後的分歧和內耗,不言而喻。未來誰退出,誰增持?

  或許會有更多特色化外資公司設立中國子公司。

  這廂國家電網大肆為旗下險企引進戰投,類似國資大比例控股的險企並不少見,可以預見的未來,將有更多進入者。

  放眼未來,公司治理、股權騰挪的大年份正在到來,違規清退、歷史遺留也到了解決的時候,一片中小險企的悲鳴中,加之對外資的開放,註定將出現更多進入者。

  對比資本力量,這一次進入者也不再是突然成名的「大鱷」們,而是經歷諸多經濟周期的老牌財閥。

  香港的超級財閥李家、鄭家,大陸的阿里、騰訊、新浪,以及傳聞中各色傳統底蘊雄厚的民營資本均在強勢介入保險版圖。

  聯想這一波的對外開放提速,及正在回到外資熟悉的大養老、大健康等真正保險賽道的趨勢,或許可以明白成名已久的大佬們的興趣點。

  中國保險業到了長線布局時刻,保險牌照將繼續升溫。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今日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年終特稿】臥龍區:工業提質環境優 跑出發展「加速度」
    【年終特稿】臥龍區:工業提質環境優 跑出發展「加速度」 2021-01-09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保險理賠報告:單筆最高賠1696萬,重疾賠付呈年輕化趨勢
    多家保險公司2019年度理賠報告顯示,高發惡性腫瘤中甲狀腺癌佔據榜首。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記 者丨李致鴻、實習生薛茹雲編 輯丨馬春園近日,各家保險公司2019年度理賠報告相繼出爐。整體上看,2019年各家保險公司理賠件數、理賠金額有所增長;理賠率有所提高、理賠時效有所加快。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15家保險公司2019年度理賠報告發現,在賠付件數上,中國人壽全年賠付數量超1800萬件,位居榜首。在賠付金額上,中國人壽全年賠付金額超470億元,亦拔得頭籌。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雅克薩城下炮聲急》--韓家園林業局黨委委員...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雅克薩城下炮聲急》--韓家園林業局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高志剛薦書 2020-06-11 0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興安萬裡 · 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 追風箏的人》
    興安萬裡 · 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 追風箏的人》 2020-08-12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戰忽局年終盤點:2019中國智造TOP10
    文/周郎局座帶領戰忽局給大家送上兩個專題的年終盤點,昨天先「上線」的是「2019年國際風雲年終盤點TOP10」,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2019年中國智造年終盤點TOP10」。如果說2019年國際風雲變幻,那麼2019年中國人民可是真精神,值得盤點的亮點多多,重中選重,我們還是來一個TOP10榜單。
  • 一帆雲作伴,千裡月相隨!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
    一帆雲作伴,千裡月相隨。浪跡花應笑,衰容鏡每知。鄉園不可問,禾黍正離離—— 《南遊富陽江中作》韋莊一帆雲作伴,千裡月相隨:孤舟一帆,遠行千裡,一路上只有天上的雲朵和月亮不離不棄,常相伴隨五我起影亦起,我留影逡巡。我意不在影,影長隨我身。交遊義相好,骨肉情相親。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安徒生童話》開啟孩子的想像之門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安徒生童話》開啟孩子的想像之門 2020-12-23 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詞丨千叢芳草連枯葉,萬裡雲天北雁呼
    圖片丨網際網路《秋景》七絕(平水韻圖片丨網際網路《秋色》七絕(新韻)秋色輕妝入畫圖,夕陽籬落笑楊朱。千叢芳草連枯葉,萬裡雲天北雁呼。《秋波》七絕陰雨綿綿涼意起,飛鴻對對向南行。那堪獨對廊橋上,眉目秋波暗送情。
  • 酷評:但願歌長久千裡共王菲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酷評:但願歌長久千裡共王菲 酷評:但願歌長久千裡共王菲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王菲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王菲在月光下獨自跳舞,用天籟般的聲音和著旋律,純粹的嗓音如一抹清輝,飄向遠方。  六年之後,王菲再次來到北京,把這一方天空唱滿了思念。歌迷們高高舉起螢光棒揮舞,願意為她始終站立。而「冷麵天后」依然拒絕融化,她把自己的頭髮弄亂,張開翅膀一樣的雙臂,朝著自己的內心唱出悲傷或者狂野,把聽者遠遠地丟在外面的世界。
  • 年終盤點丨2020十大中國黑科技
    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陽」放電、中國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全球神經元規模最大類腦計算機……科技界在這一年裡不斷刷新著好消息,「九章」、「華龍一號」、「嫦娥五號」……這些響噹噹的名字,你了解多少?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20中國科技硬核突破,點讚中國「黑科技」,致敬每一位建設者!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大嶺閱讀好榜樣(第145期)黃欣怡 松嶺區中學...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大嶺閱讀好榜樣(第145期)黃欣怡 松嶺區中學八年一班​ 2020-12-27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科學家蘭州追憶「中國現代冰川學之父」施雅風
    中國科學家蘭州追憶「中國現代冰川學之父」施雅風 2019-03-20   中新社蘭州3月20日電 (記者 丁思)2019年3月21日是中國傑出地理學家、冰川學家施雅風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
  • 股市基金黃金保險收藏 年終獎金投資什麼好?
    只要中國經濟還保持一定增長,這類盈利穩定的大公司股價跌得足夠多,也會引起場外資金進場搶籌,跌得多就是上漲的最好理由。中金公司分析員侯振海預計,一季度A股市場機會要好於二季度。而低估值的周期性股票,尤其是那些中等市值規模的周期性股票在年初出現一輪反彈的機會較大。
  • 參加2019 TPC老虎杯年終總決賽的六大理由!
    只有不到十天的時間,2019 TPC老虎杯年終總決賽將正式開賽!作為年底的重頭戲,本屆年終總決賽擁有保底獎勵高達1000萬的主賽事和保底獎勵300萬的副賽——跑跑杯!必將成為一場震動四方的頂級撲克盛事!如此一場撲克狂歡盛宴,屆時定會吸引全國各地的選手前來參賽,一起享受競技帶來的快樂!
  • 年終盤點丨2019中國足球十大事件
    2019年即將迎來終點,對於中國足球來說,這一年在希望和激情中開始,又經歷了無奈和憤怒,如今帶著心酸和惆悵又開始期待下一年。作為中國球迷,在2019年有太多難以忘懷的瞬間,也有太多記憶深刻的事件。這些瞬間和事件或許是我們球迷生涯的一小段花絮,卻又是中國足球發展史上頗有歷史意義的轉折點。
  • 跨越千裡深情「牽手」 山村教室裡亮起護眼燈
    跨越千裡深情「牽手」 山村教室裡亮起護眼燈 2020-12-04 2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年終盤點丨2019年四川21市州經濟熱詞出爐!
    回眸2019,觸摸四川21市州經濟脈動。四川日報經濟新聞部聯合川報全媒體集群MORE大數據工作室,對四川日報《經濟觀察》欄目2019年1月1日-11月19日間發布的393篇新聞稿件約40萬字,進行數據梳理分析,按照五大經濟區劃分,為大家呈現21市州2019年經濟熱詞詞雲。
  • 經濟學人封面特稿:中國想要什麼?②
    經濟學人封面特稿:中國想要什麼?美國歷史學家凱恩斯·彭慕蘭指出,開闢新航路,從而獲得美洲廉價原料,促進了英國乃至歐洲工業化,而當時的中國則相對落後。歐洲的優勢還體現在其煤炭資源分布於歐洲工業中心附近;而中國的煤炭資源往往與工廠相隔千裡,時至今日這一問題還未完全解決。       近代中國沒能像西方國家那樣工業化,可能是以上原因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也許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 易現「影見AR互動投影」榮獲2019中國設計智造大獎
    杭州2019年10月28日 /美通社/ -- 近日,備受矚目的2019中國設計智造大獎賽(簡稱「DIA」)落下帷幕,易現先進科技的旗下產品影見AR互動投影>從全球7000多件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2019 DIA科技前沿佳作獎。
  • 安達保險有限公司擬註銷 或與華泰保險集團合二為一
    原標題:獨家丨安達保險有限公司擬註銷 或與華泰保險集團合二為一   上海證券報記者今日獨家獲悉,全球最大的上市財產險和責任險公司安達保險集團在華布局或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