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川貨全國行」等詞你一定有所耳聞,「無人機」「智慧城市」等科技感十足的詞彙也漸漸走入我們的生活。回眸2019,觸摸四川21市州經濟脈動。四川日報經濟新聞部聯合川報全媒體集群MORE大數據工作室,對四川日報《經濟觀察》欄目2019年1月1日-11月19日間發布的393篇新聞稿件約40萬字,進行數據梳理分析,按照五大經濟區劃分,為大家呈現21市州2019年經濟熱詞詞雲。
成都平原經濟區——城市智慧化,交通高速化
四川省成都平原經濟區包含成都、綿陽、德陽、遂寧、資陽、眉山、樂山和雅安8個市州,GDP佔全省的62%(據2019年上半年統計數據)。
成都作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潛力城市20強,2019年6月15日-16日,2019世界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在成都舉行(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90618/218206.shtml),「網際網路」、「人工智慧」、「VR」等是2019年《經濟觀察》報導的成都經濟熱詞。
地理位置相鄰,GDP分列第二和第三的綿陽與德陽的經濟最熱詞都是「智慧城市」。《網際網路企業密集來川布局》(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90820/221655.shtml)中提到成都、綿陽、德陽和攀枝花等市州智慧城市建設推進較為順利,德陽市還印發了《德陽市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工作方案》。
此外,與交通相關的熱詞上榜較多,「鐵路」、「智軌」、「高速化」等詞多次出現在與綿陽、德陽、遂寧、資陽、眉山和雅安的相關稿件中。
川南經濟區——「老字號」走出去
在《經濟觀察》的報導中,「老字號」、「走出去」是川南經濟區2019年的經濟熱詞。值得注意的是,爭創經濟副中心的7個城市中,綿陽、德陽和宜賓最熱詞都是「智慧城市」。其中宜賓在2019年城市區域開發和投資建設重點項目推介會上推出95個城市投資項目,跨界融合打造智慧城市。在5G產業布局上,宜賓致力於發展5G智能終端製造(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91119/227060.shtml)。
川東北經濟區——川貨出川助扶貧
有關川東北經濟區的報導,提到最多的關鍵詞是「四川扶貧」。川東北經濟區五個市州呈現的重要熱詞包括「扶貧果」、「老字號」、「養蠶」、「川貨全國行」、「兩不愁三保障」等,從報導熱詞中可以看出川東北經濟區發揮地域優勢,因地制宜,通過川貨等多方法助力扶貧。
攀西經濟區——扶貧脫貧是重點
攀枝花和涼山作為攀西經濟區兩大市州,2019年經濟熱詞集中在「四川扶貧」和「脫貧」上。在「四川扶貧」產品東西部協作(浙江行)產銷對接活動中,攀枝花的芒果、石榴等水果賣進浙江。(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90514/216262.shtml)2019年,涼山州計劃實現4個貧困縣(雷波、甘洛、鹽源、木裡)摘帽(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91015/225110.shtml),將全力以赴決戰脫貧攻堅作為2019年重要目標。
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多種方法脫貧摘帽
「扶貧」和「摘帽」是川西北生態示範區2019年經濟熱詞。脫貧奔康,交通須先行。「通硬化路」、「ETC混合車道」、「交通」成為脫貧重區阿壩州和甘孜州的關鍵詞。四川藏區4個國貧縣——阿壩州壤塘縣、黑水縣、小金縣和甘孜州色達縣已經提前實現鄉鎮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91029/225955.shtml)脫貧摘帽方法多,甘孜「扶貧果」、「核桃種植」、「川椒」等成為當地扶貧良方。
四川日報經濟新聞部
川報全媒體集群MORE大數據工作室 高敬 黃愛林 朱煒琳 李然(實習)顧文迪(實習)
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 · 視覺計算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