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各代,關於離愁別緒,詩人的筆觸,總少不了染指,幾乎每一位詩人,在他們所寫的詩作中,都或多或少的觸及到這樣的情感。惆悵,感傷,悲切等等,這些特徵也漸漸成為了詩人的代名詞。很多詩句,即便今天讀來,依舊直至心靈深處,惆悵依舊!
一
輦路珠簾兩行垂,千枝銀燭舞僛(qī)僛。
東風歷歷紅樓下,誰識三生杜牧之。
歡正好,夜何其。明朝春過小桃枝。
鼓聲漸遠遊人散,惆悵歸來有月知。
--------- 《鷓鴣天·十六夜出》姜夔
姜夔的《鷓鴣天》一組共四首詞,講的都是元宵節和心愛的女子分別前後的故事,這是其中的一首。
道路旁的珠簾垂下來,數不盡的燭火搖曳。和暖的東風吹拂著,可是有誰認識我呢?鑼鼓聲漸漸遠去,四周的遊人也漸漸散開了,獨自回家,心裡滿懷惆悵,可是這一切,大概只有月亮才知道!

二
雨滴草芽出,一日長一日。
風吹柳線垂,一枝連一枝。
獨有愁人顏,經春如等閒。
且持酒滿杯,狂歌狂笑來。
—— 《春日有感》孟郊
三
別浦今朝暗,羅幃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書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月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 《七夕》李賀
四
南去又南去,此行非自期。
一帆雲作伴,千裡月相隨。
浪跡花應笑,衰容鏡每知。
鄉園不可問,禾黍正離離
—— 《南遊富陽江中作》韋莊
一帆雲作伴,千裡月相隨:
孤舟一帆,遠行千裡,一路上只有天上的雲朵和月亮不離不棄,常相伴隨。

五
我起影亦起,我留影逡巡。
我意不在影,影長隨我身。
交遊義相好,骨肉情相親。
如何有乖睽,不得同苦辛
—— 《即事三首其一》王安石
和李白的《月下獨酌》異曲同工
六
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谿守故籬。
豈厭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遲。
草間蛩響臨秋急,山裡蟬聲薄暮悲。
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
—— 《早秋山中作》王維
譯:
沒有才能不能辜負聖明時代,思念回東溪守著竹籬故居。
不厭棄尚平儘早了卻兒女婚嫁,卻嫌恨陶潛辭官歸隱年歲已遲。
逢臨秋季草堂邊蟋蟀叫得更急,時近黃昏深山裡蟬鳴徒增悲意。
柴門前寂寞冷清車馬不到,空林中我獨自與白雲相依。

七
我家有庭樹,秋葉正離離。
上舞雙棲鳥,中秀合歡枝。
勞思復勞望,相見不相知。
何勞共攀折,歌笑此堂垂
—— 《望宅中樹有所思》盧照齡
詩中以樹起興,以雙棲鳥、合歡枝作比,抒寫男女戀情,表現了相思的愁苦、相愛的熱切。
八
百年嗟已半,四座敢辭喧。
書籍終相與,青山隔故園
—— 《贈虞十五司馬》杜甫

九
思懷耿如昨,季月已雲暮。
忽驚年復新,獨恨人成故
—— 《除日》韋應物
十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裡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 《除夜》來鵠
想念喜歡的人,又相隔萬裡,不可以相見,就從晚上愁到天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之間就已經過了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