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中最「包舉宇宙氣象」的古詩,23歲的李白已有如此氣度

2021-01-09 老張侃詩詞

相對於杜甫的沉鬱頓挫,李白的詩作風格是顯而易見的。杜甫的詩都是愁緒滿懷的,有著苦大仇深的一面,而在李白的詩作當中,更多的表現是豪氣幹雲。有著充沛的情感,有著沖天的豪情,這是李白的特點,也是唐代詩人當中最具特色的一位。

比如李白有一首入選唐詩300首的五律詩篇,這首詩寫於李白剛剛離開家鄉的時候,也就是在大23歲的時候。當時的李白雖然年輕,但是卻已經寫出了「包舉宇宙氣象」的古詩,對於美麗的自然風光的描寫,對祖國壯麗山河景色的反映,實在是令人欽佩

這首古詩就是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這首詩有一聯是非常出色的,就是頷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這兩句在這首詩當中是最為引人注目的,在後世的評論當中被最常用到的,也是被譽為「包舉宇宙氣象」的古詩。當年只有23歲的李白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氣度,可見這個詩人,他的一生的詩詞的情感基礎和風格樣式都在此時奠定了。

這首古詩寫於李白剛剛離開家鄉,到外求學,到外求官的時候。這是世人第一次離開家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他不會想到在以後他的人生經歷,會有多麼的坎坷,更不會想到他的理想抱負遠沒有他的詩篇更讓人看重。

首聯「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呼應題目《渡荊門送別》,寫清楚是詩人要離開家鄉,乘船遠行已經到了荊門一帶,來到了古時候的楚國國的地盤上。

隨後這兩句就是這首詩最出色的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在杜甫的《旅夜書懷》當中,還有山隨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他們兩個人的這兩句詩有相似之處,但是所表達的情感卻大不相同。在李白的這首詩當中,他是寫的從船上看到的景色,平野一望無邊,再加上長江水,滔滔奔湧,非常壯觀的氣象,非常開闊的景象,意境高遠豁達;而杜甫的詩作當中卻有著一種悲涼。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這兩句是這首詩的頸聯,也是景物描寫。月光倒影在江面上,就好像鏡子一般,說明江水非常的平靜,然後雲彩從天邊升起,變幻無窮,就好像海市蜃樓一般。如此壯觀的景象,詩人在行船當中來看,天上的景色,月光,江水,還有青山,還有行船,還有這一大片的雲彩,詩人不勝感慨,於千變萬化的自然景色當中凝練出了最精彩的詩句。

最後兩句表達是思鄉之情的,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其實是他自己思念故鄉,但是他在這裡卻要寫故鄉的水捨不得他來表達。這種詩作形式,在當時的詩人詩作當中很常見。

對於李白來說,他的詩作都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要麼都是「明朝散發弄扁舟」。在李白的詩作當中都是這樣的豪情。但是在他23歲的時候,這種詩作的情感風格就已經奠定了。從這首詩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於祖國壯麗山水的描寫,還有對於家鄉的思念之情,這兩種情感的雜糅已經確立了他在以後整個詩歌創作的過程當中,對於這種情感的堅持。

這首歌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就單看「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十個字,真的就是就像是詩中有畫一般,在我們的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幅長江出山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23歲的李白就已經有這樣的氣度,有這樣的文學表達力,有這樣的情感表現力,實在是讓今天的我們汗顏。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中最具風韻的五律古詩,頸聯10個字寫出大自然規律
    唐詩300首所收錄的都是最出色的唐代詩人的最出色的作品。這裡面李白,杜甫有很多的作品入選,王維,白居易也是如此。他們有的人留下的作品很多,比如李白,杜甫都有30多首入選,但是有的詩人雖然在唐詩300首當中僅僅入選了一首詩,卻也是非常精彩。
  • 唐詩三百首最有意思的古詩,敢這麼罵人,詩人也是沒Sei了
    陶淵明的「不為五鬥米折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等等都是典型的清高的知識分子,不願同流合汙,而是尋求在世外桃源當中繼續薰陶自己的高尚情操。在唐詩300首當中也有這樣的一首長詩。這首古詩的題目是《賊退示官吏》,作者乃是唐代詩人元結。這個詩人的名氣和李杜白相比差了不少,但是在唐詩300首當中他有兩首古詩入選,已經說明了後世評論家對他的認可。尤其是這首長詩,體現出了作者的仁愛之心,在中國古代詩詞文學當中獨樹一幟。
  • 唐詩三百首最寂寞的古詩,沒有愛情滋潤就算長生不老又能如何
    在唐詩三百首當中,有不少詩作是寫相思之苦的。雖然這些詩篇都有寫詩人自身命運的意味,但是其中對於女子的內心世界的探討和表露,也算得上是經典之作。不過,在輯錄了最優勢詩人的最優秀作品的唐詩三百首當中,有一首古詩堪稱唐詩三百首最寂寞的古詩,這首古詩告訴我們,沒有愛情滋潤就算長生不老又能如何?且看: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唐詩三百首》九首最著名的七言絕句,全都是千古絕唱
    《唐詩三百首》九首最著名的七言絕句,全都是千古絕唱。《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由清代蘅塘退士選編。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此辭一出,一時傳誦不足,至為三疊歌之」,後世更把「陽關三疊」作為送別的代名詞。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秋夜曲》屬樂府《雜曲歌辭》,從內容上看,當是一首閨怨詩。夜深了,天涼了,詩中的女主人公還在庭中彈銀箏,詩的前三句寫得很熱鬧,有聲有色,第四句突然一轉:她之所以這樣,是因怕回房中獨守空房。
  • 李白一首寫月亮的精彩唐詩,一共4句每一句當中都包含了地名
    作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有很多古詩都寫到了月亮。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月亮在中國古典詩詞當中是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意象。
  • 熟讀《唐詩三百首》,穿越劇裡不用愁!
    要說現在最火的電視劇,《慶餘年》絕對當之無愧。以一個現代人的思維來看古代朝堂、江湖之間的各種爭奪,這確實有一些「居高臨下」的感覺。《慶餘年》目前的豆瓣評分穩定在8.0,而最新的劇情張若昀飾演的主角範閒祈年殿醉酒詩百篇,頗有點「詩仙李白」的意思。
  • 江上遇到大風,北宋詩人寫出最瀟灑古詩,最後7字乃是自由的吶喊
    「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這是李白的豪爽。「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這些風的自信。而當長風遇到大江大河,就會出現另外一種精彩。北宋初年,一個詩人坐著小船行駛在淮河之上。迎面吹來一陣風,同行的好友寫下一首詩歌,詩人也隨即附和了一首。
  • 這個唐代詩人僅活了27歲,卻留下名垂千古的七律古詩
    《全唐詩》收錄了50000多首古詩,大約有2000多詩人都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其中不但有李白、杜甫等大家,也有張繼、張籍、張若虛等僅靠一兩首詩傳世的詩人。他們有的人很長壽,比如白居易享年70多歲,在今日也算高壽;有的詩人卻年少有才學,弱冠之年留下名篇,但是年紀輕輕就已經離世,比如王勃。全唐詩天妒英才耳!王勃是一個早逝的天才。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七言絕句,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一、王昌齡《出塞》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是以七絕名世的詩人,他跟李白是公認的七絕寫得最了的兩位唐代詩人,他的七絕,以邊塞詩、宮怨詩和送別詩為主,《出塞》便是一首邊塞詩,被很多人評為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出塞》這首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它濃縮了千年的邊關戰爭歷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戍邊戰士的鮮血,抒寫了所有中華志士的家國情懷,故而千古傳唱。
  • 用唐詩三百首解讀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錦官城的 重 到底什麼意思
    老街前邊寫了幾篇關於《唐詩三百首》的文章,主要是從詩體上談了一下自己的淺薄認識,學習詩詞格律的朋友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下篇律詩與絕句》、《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上篇樂府與古體詩》、《學習詩詞不可不知的秘密 藏在《唐詩三百首》裡的12種奇怪的律詩
  • 孩子幼時學古詩,長大就忘沒意義,常讀90首古詩,大腦留下潛意識
    文|凝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都知道教孩子古詩很有好處,但是要讓我們說出到底有什麼好處,卻又一時語塞。到了七八歲的時候,孩子已經不記得希伯來語了。但是孩子們再學習希伯來語的時候,就比學另一種從來沒接觸過的語言快1/3。這個實驗說明,孩子在多年後雖然不能完整地背出古詩,但是在大腦中會留下「潛意識」,再重複學習古詩時就會更輕鬆。
  • 朱門酒肉臭不是指肉臭了,真正含義鮮為人知,被誤解了千年的古詩
    唐詩宋詞的參差盛放,距今已經千年有餘,雖然那些衣襟飄然的白衣卿相早就化為塵土飛揚,但他們所留下的瑰麗筆墨卻依舊清晰,如同初生一般明耀,那些安靜的紙張卻能舞動出煙霞繚繞,感染讀者萬千!但是經過千百年的時代變遷,一些漢字在演變過程中含義發生了改變,甚至跟之前完全相反。
  • 那天凌晨如果她被當庭釋放,用這首唐詩形容她和國人的心情最恰當
    在最後得到沒有釋放的消息之前,筆者覺得孟晚舟一定會當庭釋放的,甚至於還想到了一首唐詩,一首如果孟晚舟被釋放能形容她心情和無數國人心情的唐詩。這首唐詩就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早發白帝城》是我們上小學時就學過的通俗易懂而又如中國山水畫一樣美的一首唐詩。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 與李白、李商隱並稱唐代三李,一首唐詩寫盡人生落魄
    在唐代詩壇上,李白李商隱都是分量很重的人物。除了他們兩個人之外,唐代詩壇上還有一位姓李的詩人,且能夠和他們兩人並稱為唐代三李,這個詩人就是李賀。李賀最精彩的作品應該是《燕門太守行》,開篇就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色調極為濃厚,更賦予詩歌更豐富的內容。可惜的是,這個唐代詩人只活了27歲,一生當中都是在失望當中度過。尤其是在他以滿腹才華希望參加科舉求功名的時候,卻因為他人的故意找茬被剝奪了考試資格,內心極為憤懣。
  • 97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宋詞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畫說唐詩》(中英對照版),就是許淵衝的譯作。這本書從《唐詩三百首》中,精心挑選了108首,再由許淵衝翻譯成英文,中英對照。這般舉止,的確跟傳統印象中的謙和大師有些不一樣。能夠如此「狂妄」,自然是有資本的。
  • 李白這兩首詩不出名,但是放在一起看,可見李白的蓋世才華!
    盛唐大詩人李白寫了不少懷古詩,其中有兩首詩並不是廣為人知,但是如果將兩首詩放在一起看,就會看到李白蓋世的才華,相同的體裁、相近的主題、相似的題材在李白筆下卻變化多端,運用自如。我們先看看李白的《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
  • 唐詩的「宇宙中心」在哪裡?在重慶夔州,李白杜甫名句多出於此
    因受永王李璘事件牽連,58歲的李白被流放夜郎,從江西溯長江西上,取道四川至貴州流放地。這是他第二次出入三峽。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20多歲的青年李白第一次仗劍出蜀,意氣風發,「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盡少年遠遊,倜儻不群。第一次走出三峽的李白,漫遊大唐大好河山,裘馬輕狂,千金散盡,以詩會友,聲名鵲起。
  • 李白《望廬山瀑布》中有個字搞錯了:「掛前川」應為「掛長川」
    從歷代詩選等典籍的收錄情況來看,不僅唐人不太認可《望廬山瀑布》,後世也有很多詩選家不太喜歡這首詩。檢索結果顯示,雖然《文苑英華》《萬首唐人絕句》《唐音統籤》《全唐詩》等很多古代詩選收錄了《望廬山瀑布》,但沒有收錄該詩的古籍文獻也很多,比如《千家詩》《古今詩刪》《唐詩選》《唐詩歸》《唐詩鏡》《唐詩別裁》《唐詩三百首》等等。
  • 360首古詩串起一年360天 南昌一文學愛好者5年編寫古詩日曆
    年近半百的吳蘭俊用了五年多時間,翻閱了大量古詩集。在他的書房中,既有《詩經》、《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全唐詩》等經典詩集,又有《節令詩》、《中華傳統節日詩詞選》、《唐詩排行榜》、《重溫最美古詩詞》等新近暢銷的詩選。而他最常用的《全唐詩》邊角頁都已經被翻得破損。
  • 古詩文已佔浙江高中語文新教材半壁江山 六神磊磊在杭州講詩詞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的變動,古詩文篇目高達67篇(首),佔全部課文數(136篇/首)的49.3%。掐指一算,古詩文已佔高中語文新教材的半壁江山。「古詩文」既然這麼重要,怎麼學呢?昨天,因解讀金庸、唐詩聞名的六神磊磊來杭州講詩詞課,現場名額瞬間秒光,可見古詩詞的熱度。昨天(9月7日),六神磊磊帶著新書《給孩子的唐詩課》現身博庫書城文二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