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的「宇宙中心」在哪裡?在重慶夔州,李白杜甫名句多出於此

2020-11-22 騰訊網

首發:2016年7月29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

作者:黃豁

在唐宋時期,一個峽谷激流,刀耕火種的小城,為什麼會成為一個文化高地,一個中國詩歌繞不開的地標?

01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的一個清晨,白帝城彩雲滿天,一葉扁舟如離弦之箭,順水東下。

一名飄逸孤高的男子佇立船頭,仰望三峽入口「夔門」——高聳入雲的赤甲山、白鹽山相對如門,將滾滾長江束為一線激流。瞿塘峽中高猿長嘯,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剛經歷了人生的驚濤駭浪與大起大落,歸心似箭的他暢快淋漓地寫下一首千古絕句: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他叫李白,大唐才華橫溢的「詩仙」。詩中的白帝城位於今天的重慶奉節縣,古稱「夔州」。因受永王李璘事件牽連,58歲的李白被流放夜郎,從江西溯長江西上,取道四川至貴州流放地。

這是他第二次出入三峽。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20多歲的青年李白第一次仗劍出蜀,意氣風發,「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盡少年遠遊,倜儻不群。第一次走出三峽的李白,漫遊大唐大好河山,裘馬輕狂,千金散盡,以詩會友,聲名鵲起。

大知識分子李白怎麼會犯政治錯誤呢?文學上的天才,往往是政治上的「幼齒」。

四年前,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逃入四川,唐王朝實際上形成了政治真空,兩股政治勢力迅速崛起。一個是在靈武自立登基的太子李亨,一個是經營長江流域的永王李璘。在廬山的李白應召參加了李璘幕府,以為可以一展抱負,成為再造大唐的英雄人物。他激情澎湃地寫下十一首《永王東巡歌》,比如其中一首:

試借君王玉馬鞭,

指揮戎虜坐瓊筵。

南風一掃胡塵靜,

西入長安到日邊。

「日」是皇帝的象徵,「長安」是帝都,詩人自比東晉時力挽狂瀾的謝安,將李璘比為天子,而此時唐肅宗李亨已經即位稱帝,這就「政治不正確」了。李璘兵敗身亡後,陷入政治鬥爭漩渦的李白跌入人生低谷,等待他的是流放蠻荒之地、極可能客死異鄉的結局。

時隔20多年,再入三峽,當年英姿勃發的青年已年近花甲,名滿天下的詩人如今成了流放罪人。沉重、抑鬱的心情正如逆水行舟的漫漫旅程,向來豪放豁達的「詩仙」連畫風都變了,口中吟誦出「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他肯定想不到,否極泰來的轉機就在前方,夔州。當行到夔州白帝城時,唐肅宗大赦天下的消息傳來,驚喜交加的詩人,旋即掉頭放舟東下江陵,來時艱難苦頓的長籲短嘆,化為歡快愉悅的自由歌唱,人生的大悲大喜,三峽的江山勝景,成就了《早發白帝城》千古絕唱。同樣遭遇流放貶黜的明代狀元楊慎,在《升庵詩話》中大讚此詩「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02

「詩仙」走了,「詩聖」來了,而且一住就是兩年多,寫了430多首詩,佔其現存詩歌的三分之一。

他叫杜甫,河南人——李白惺惺相惜的「好基友」。李白從白帝城東去7年後,55歲的杜甫也攜家人來到夔州。

李白是流放,杜甫是流亡。安史之亂後,大唐由盛轉衰,大時代的悲劇中,李、杜的命運與時代一起浮沉。

隨著好友劍南節度使嚴武去世,杜甫失去了賴以生存的靠山,只好離開成都草堂,漂泊於岷江、長江沿線的樂山、宜賓、重慶、忠縣、雲陽等地,「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唐大曆元年(公元766年)春,他輾轉至夔州,寓居於這個大江峽谷中的山城。

在生命的最後4年,老杜如同劃破夜空的剎那火焰,發出了璀璨光芒,尤其在夔州達到了創作巔峰。國破家難——大唐內憂外患,難復開元全盛日;知交零落——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都先後去世;壯志難酬——「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淪落為「苦被微官縛」……在三峽雄奇險峻的大山大水中,國破、家難、個人際遇與大自然交融,使老杜的詩愈發雄渾蒼涼,悲天憫人,境界始大,感慨遂深。

其實,中小學課本中老杜的名句大都出自夔州,「杜甫很忙」那幅憂國憂民的課本插圖,從年齡上看,也符合老杜晚年隱居夔州的形象。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八陣圖》)這是夔州江邊的八陣圖遺蹟;「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鬥望京華。」(《秋興八首》)這是憂念國家的;「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詠懷古蹟其五》)這是給諸葛亮點讚的;「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詠懷古蹟其三》)這是寫王昭君的;「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閣夜》)這是夜宿西閣的失眠夜……可以說,夔州成就了「詩聖」,天時、地利與人和,註定要產生一首千古流傳的曠代之作。

寓居夔州的第二年秋天,杜甫登高望遠。瞿塘峽口天高風急,高猿長嘯,飛鳥盤旋,一片蕭索之中,唯有滾滾長江奔流不息。老杜感懷身世飄零,時不我予,憂國傷時,被譽為「古今七言律詩之冠」的《登高》噴薄而出: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詩仙」與「詩聖」都留下傳世之作。夔州,今天的重慶奉節縣,成為唐詩裡繞不開的一個制高點。

03

奉節,即使在今天,也是個地處偏僻的縣城。在唐宋時期,一個峽谷激流,刀耕火種的小城,為什麼會成為一個文化高地,一個中國詩歌繞不開的地標?

有人說是三峽的壯麗山川,鍾靈毓秀,激發了文人萬丈才情,但在古代,比三峽更為雄奇壯麗之地比比皆是,為何唯獨此地巨星雲集呢?

答案是,地理位置

換句話說,夔州當時好比網民心中的「宇宙中心」——北京五道口。

自古出入四川盆地有兩條重要通道,一條從成都向北,經廣元出川翻越大巴山的金牛道,一條是沿長江而下,穿三峽向東的水路。與李白感嘆「蜀道難」的陸路相比,長江水路更為高效便捷,從重慶東下宜昌,順水僅需10天左右。當時的長江,如同一條水上高速公路。夔州,恰好扼守黃金水道的咽喉——三峽起點,進出巴蜀,必經此地。

李、杜走後,另一個大詩人劉禹錫也來到「宇宙中心」。任夔州刺史期間,他把失意的貶官變成了民間採風,開創了唐詩新的題材。這就是整理三峽民歌的《竹枝詞》系列,一出手就是流傳千古的名句: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自古詞人多入蜀。三百多年後,南宋陸遊又行走在這條路上。前有李杜文章,不在奉節寫點東西,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從宜昌到奉節的20天時間裡,陸遊每天一首詩,並留下《入蜀記》。唐宋以降,直至明清,奉節的天空群星閃耀,陳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王十朋、陸遊、範成大等一大批文人在此反覆詠嘆,華章絕句於斯為盛。千年奉節,弦歌不絕,因此被譽為「詩城」

04

2002年深秋,又一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季節。

奉節古城南門「依鬥門」前,一群人撫摸著斑駁的城牆,痛哭流涕;數位老者面向瞿塘峽夔門,高聲吟誦杜甫《秋興八首》組詩「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他們,在向即將永沉江底的詩城告別。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這是杜甫在力挺「初唐四傑」時寫的絕句。作為古人,老杜肯定想不到,一千多年後,萬古不廢的江河有一天竟大江截流,高峽變平湖。

三峽工程的興建,對於千年詩城而言,無疑是千年未有之變局。拆遷、移民、淹沒、重建……矛盾衝突取代了詩情畫意,那些俯瞰長江已經千百年的古老城鎮,那些激發過文人墨客萬丈才情的山川,那些見證長江文明的歷史遺蹟都隱沒於長江。

淹沒前的奉節縣城,古樸小巧,歷史文化遺蹟眾多:根據杜甫「每依北鬥望京華」詩意而命名的城門「依鬥門」、紀念杜甫的「西閣祠」、東屯「杜甫草堂」遺址、長江邊的「八陣圖」、劉備託孤的「永安宮」……從國家層面講,三峽文物保護搶救工程被學界稱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文物保護系統工程」。不過,由於時間倉促,在這場與蓄水賽跑的搶救運動中,留下了諸多遺憾,包括奉節境內的大量非國家級的文物和歷史遺蹟不得不放棄。

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新奉節是「中國最狹長的縣城」,縣城沿長江分散成若干組團,以公路、橋梁、隧道相聯繫,長達24公裡,如同長江岸邊的一串「糖葫蘆」,最遠的移民社區離縣城中心有1小時車程。

曾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歷史文化無跡可尋,只有新縣城中心佇立的李白、杜甫的塑像似乎可以證明「詩仙」和「詩聖」曾經「到此一遊」。歷史就這麼弔詭,當年老杜曾經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喚,沒想到千年後,因他而興的「詩城」連草堂都沒有給他留下一間。

白帝城成為一個孤島,對奉節歷史影響深遠的三國文化也杳無蹤跡。舊的縣城淹沒了,可以建嶄新的縣城,舊的峽谷消失了,會產生新的風景,但綿延千年不絕的文脈如果割裂了,詩城的靈魂安存?

十多年前,三峽蓄水之時,我曾有幸乘舟而下,夜泊奉節白帝城下。

夜色寧靜,一輪新月出夔門。佇立船頭,看著緩緩上漲的江水漸漸淹沒歷史,那些唐宋華章中的詩句忽然排山倒海而來,一句一句地在我腦海中迴響。

那是詩的告別。

監製:易豔剛 | 責編:劉小草 | 校對:趙岑

相關焦點

  • 唐詩裡的鳥,李白是大鵬,杜甫是沙鷗
    唐詩裡山水田園、風花雪月題材的作品很多,但是寫鳥類的也不在少數。如崔顥只一首《黃鶴樓》,就寫出了神話傳說中黃鶴的神奇景象,連大詩人李白都自愧不如。再比如鷓鴣、燕子、大雁等這些普通的鳥,寫入唐詩的那就更多了。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意象。我們今天只說李白和杜甫。如果說李白是大鵬,那麼杜甫就是沙鷗。為什麼這麼說呢?
  • 54歲杜甫流落夔州瞻仰武侯廟,20字唐詩慨嘆諸葛亮身後的悽涼
    杜甫經歷過盛唐的繁榮,也經歷過安史之亂,但是他無論在哪種歷史背景下,終究沒有顯現出他自己在軍事或者治理國家方面和詩歌一樣的才華。反倒是他對於懷古諸葛亮一些主題唐詩的創作,更引起人們的關注。比如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一首20字的五絕唐詩。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猶聞辭後主,不復臥南陽。這首唐詩的題目是《武侯廟》,寫於公元766年。
  • 唐詩天空的日和月:李白與杜甫真正意義上地會面
    唐玄宗天寶三年,李白與杜甫真正意義上地會面了,這是中國歷史上兩位偉大詩人不同凡響的相遇。1000多年以後,聞一多將李白與杜甫的這次相遇,比作是太陽和月亮的相會。   行路艱難   極盛時期,需要極盛的詩人。李白和杜甫在詩壇的相繼出現,讓唐詩的天空分外絢麗奪目。   李白,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於中亞碎葉城,相傳祖籍隴西成紀。
  • 唐詩三百首中最「包舉宇宙氣象」的古詩,23歲的李白已有如此氣度
    相對於杜甫的沉鬱頓挫,李白的詩作風格是顯而易見的。杜甫的詩都是愁緒滿懷的,有著苦大仇深的一面,而在李白的詩作當中,更多的表現是豪氣幹雲。有著充沛的情感,有著沖天的豪情,這是李白的特點,也是唐代詩人當中最具特色的一位。
  • 杜甫一生去過很多地方,其詩歌藝術和仁愛思想也存在於香港
    有一次一洋人和我搭訕,把杜甫二字讀成「豆腐」那樣的音,令我莞爾。西方學術界對中國詩聖向來有興趣,雖然其濃度遠比不上中國之對英國「國寶」莎士比亞。今年春天英國廣播公司推出紀錄片《杜甫:最偉大的中國詩人》,頗獲好評,編導講述詩人的生平,鏡頭自然有聚焦於成都,還把觀眾帶到杜甫去過的其他地方,計有西安、鞏義、曲阜、成都、洛陽、天水、夔州、長沙、平江等。
  • 李白極具想像力的一首詩,用筆如風檣陣馬,頷聯更是氣象壯闊
    李白二十出頭就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下面這首詩就是他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之作。渡荊門送別唐代: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李白非常注意鍊字,用一個「隨」字,描繪出山脈的走向與趨勢,非常富有動感。而一個「入」字,更突出了江水衝擊荒原的爆發力,顯示了青年詩人的一腔豪情。頸聯充滿奇思妙想,寫江中所見,「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太白以天鏡喻月之光明,以海樓喻雲之奇特。正因為江天高曠,才能看見如此神奇的景象。
  • 李白和杜甫各寫了一首詠月名詩,千百年來難分高下,蘇軾力捧杜甫
    這種「輕」,是李白自己的主觀感受賦予的。中國古代詠月詩歌數不勝數,面對司空見慣的意象,能夠寫出如此新意,這正是李白的本事。所以李白卓爾不群,穩居詩壇高峰位置,實至名歸。杜甫能夠與李白齊名,自然也不會是浪得虛名。同樣是詠月,杜甫也用一個字盡顯風流,境界之妙,絲毫不亞於李白。月[唐]杜甫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塵匣元開鏡,風簾自上鉤。兔應疑鶴髮,蟾亦戀貂裘。
  • 李白的一個千古名句,李敖曾提出個新穎的看法,方舟子:誤人子弟
    本期筆者就帶大家來圍觀一首曾鬧出過風波的李白名詩:《子夜吳歌·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詩仙出手,自然精品。這首情詩與一般的閨情詩完全不一樣,它寫的不是一位女子的感情,而是長安城中的多段相思,其格局之大遠超同時期的作品。詩看起來很容易理解,開篇也是一個千古名句。但其中「萬戶搗衣聲」這5個字,卻曾引起不小的爭議。在詩詞大會上,也曾出了這樣一道題:題目有點兒刁。答案應該是選B,搗衣是指用杵在砧上搗衣料;當時臺上的小選手選的是A,她認為是洗衣服。
  • 4首大名鼎鼎的唐詩,每一首都是傳世精品,令人拍案叫絕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詩經漢賦、唐詩宋詞成為我們心中不可抹除的文化記憶。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4首大名鼎鼎的唐詩,每一首都是傳世精品,令人拍案叫絕。第1首,《登嶽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 古代文採出眾的詩人那麼多,為什麼杜甫被稱之為「詩聖」?
    睡前想起這個問題,我輾轉反側,徹夜難眠,一句句唐詩在深夜中驚擾著我的塵夢。「彈罷琵琶行,唱盡長恨歌」的詩魔白居易訴說著大唐的「思想」。 瀟灑不羈卻深藏功名的詩仙李白講述著大唐的「形骸」。唯有被後人稱之為詩聖的杜甫一言不發,撫著長鬚遙望遠方。「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不同於「詩仙」李白飄逸不羈的文風,杜甫之詩讀來讓人憂鬱、悵然,字裡行間透著幾分悲苦與不甘。杜甫的詩中沒有「春江花月夜」的繁花似錦,也沒有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樂天之志,但在杜甫的詩中你能讀出他的鮮血與骨肉。
  • 杜甫最膾炙人口的12首絕句,首首出名句!
    杜甫最膾炙人口的12首絕句,首首出名句! 10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11 戲為六絕句·其二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 感受中華詩詞文化 明晚還能看奉節歷史文化、了解夔州詩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文 奉節縣文化和旅遊委供圖這些天,為配合疫情防控、做好自我防護,許多市民選擇待在家裡。許多觀眾留意到,本季節目中,常駐「嘉賓」「中華詩城」重慶·奉節繼續驚豔亮相,在明晚(2月3日)即將播出的第五期節目中,奉節的夔州詩詞、歷史文化、名勝古蹟、自然風光等也將集中呈現。
  • 清朝才子,李白和杜甫的合體,為躲債客死他鄉,留下一千古名句!
    這可是一句千古名句,今天依然很多人在使用。但你們知道這是誰寫的嗎?估計沒幾個人答得出來。因為這個詩人一點都不出名,他就是清朝才子黃景仁。黃景仁是典型的「歌紅人不紅」,知道「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人很多,但知道黃景仁的是寥寥無幾。實際上,黃景仁是清朝著名才子,他號稱是李白和杜甫的合體。他有名的句子還有「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 負能量的人有多可怕:我是李白,我也不和杜甫做朋友
    公元744年,李白、杜甫相見洛城。詩仙、詩聖志趣相投、一見鍾情,那句粘膩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不僅讓人腦補出二人床前踢被子,舉頭望明月的浪漫畫面,從此讓「李杜情」成為中國文化圈的一段佳話。不過很多人在說到李白和杜甫的關係時,多半會為杜甫鳴不平,感覺是兩個人一生在上演一個虐、一個追的劇情。證據就是杜甫一生不斷地給李白寫詩,可考證的就有15首。而李白寫給杜甫的可考證的只有4首。當然還有人說是在李白被流放後戰亂不斷,可能是李白寫了,但是被遺失了。其實算起來,自杜甫《夢李白二首》後,確實李杜之間互動就少了,可是原因真的就是車馬很慢、世道很亂嗎?
  • 唐詩閒讀:「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是杜甫詩裡的名句,杜甫把詩歌世界最讓人驚嘆的讚頌給了李白。這其實還是典出賀知章,他見了李白的《烏棲曲》,「嘆賞苦吟曰:『此詩可以泣鬼神矣。』」李白的詩寫得太好了,讓鬼神哭泣。「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李白因為賀知章的讚嘆而天下聞名,汩沒,指的是埋沒,以前的困頓、失意自此一併掃除。「文採承殊渥,流傳必絕倫。」承殊渥,受到特別的恩惠,李白被玄宗召為供奉翰林,這是特別的恩惠,他的詩流傳下來的,都精妙絕倫。
  • 詩詞裡的重慶 | 路長知水性 山轉見渝州
    圖片來源:新華網一葉扁舟沿三峽順流而下兩岸猿啼煥發出勃勃的生機詩仙李白親筆為我們描繪了三峽的綺麗和壯美也讓重慶成為許多人的嚮往之地獨特神奇的喀斯特地貌將氣象萬千的粗獷山河雕琢成巴山渝水的詩和遠方「安史之亂」期間,永王李璘在江南起兵,準備北上抗擊叛軍,李白被招致其幕府。不久永王被唐肅宗所殺,李白受牽連於肅宗乾元元年(758)被判流放夜郎。李白去夜郎是通長江而上,第二年途經三峽到達夔州(今奉節),就遇赦得回。這首詩寫於遇赦歸途中,描寫江陵的舟行情景,以輕鬆的筆調,表達出愉快的心情,歷來被認為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又名《白帝下江陵》《朝發白帝城》。
  • 讀詩像是講段子,網紅教授戴建業魔性解讀李白杜甫,帶你重返盛唐
    一起來看看戴教授是怎樣用幽默的語言魔性解讀李白和杜甫的。先說杜甫的偶像——李白盛唐時代的詩人,個個自我感覺良好,都覺得自己是最牛的,李白的自戀遠在他們之上——不僅覺得是天下第一,還覺得自帶仙氣。說完李白,講講杜甫李白和杜甫,一個「詩仙」,一個「詩聖」,兩位神仙會面是什麼場面?這麼神聖和歷史性的時刻,這倆人混一起「找仙人、採仙草、煉仙丹」。「唐玄宗讓李白滾回家去,杜甫是李白的粉絲,一見他就佩服得要死!結果就是跟著大哥走,兩個人一起從河南洛陽到河北,去幹嘛呢?
  • 中國史上最愛寫詩的人,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高高在上的他
    說起中國詩歌的代表,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確實,這三個人的詩歌成就以及知名度確實高,只要是中國人應該都知道。那麼,寫詩寫得好,是不是就是最愛寫詩呢?那可不一定!如果說愛寫詩,最基礎的評判標準就是詩得寫得多,因為愛寫才會詩多嘛!那麼,李白、杜甫、白居易肯定不是最愛的,因為他們的詩歌數量不算多,雖然詩歌質量高,但由於寫得少所以不能說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最愛寫詩的人。
  • 用唐詩三百首解讀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錦官城的 重 到底什麼意思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第一聯」南冠客思深」中的「思」作名詞用時是去聲,這是標準的律句。第二聯出句「不堪玄鬢影」,第三字「玄」救孤平,對句「來對白頭吟」中的「白」是常用入聲,這也是標準律句。第四聯「無人信高潔」是鯉魚翻波,「潔」也是入聲字,也是標準的律句。可見這也是標準的五言絕句。
  • 學生課本塗鴉,杜甫被李白「開飛機」,法拉第秒變「美少女」!
    學生課本塗鴉,杜甫被李白「開飛機」,法拉第秒變「美少女」!廣大的網友當中有和小編一樣喜歡畫畫的嗎?小編喜歡畫畫,但是可不是喜歡正兒八經的畫畫,小編更喜歡對課本上的插圖進行塗鴉創作。這李白杜甫倆基友玩的不過癮,還找來白居易玩三人的,這有點重口了噢。這日天日地日空氣的,李白的居心何在?是不是杜甫不行,想和白居易耍朋友?那也不能這麼對可愛的杜甫吧。這位蘇聯的紅軍同志,你這樣做真的好嗎?小朋友都頭冒火光了,你怕是要完了?網友們這麼少兒不宜的事情千萬不要模仿噢,不然要出大事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