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遇到大風,北宋詩人寫出最瀟灑古詩,最後7字乃是自由的吶喊

2020-12-03 老張侃詩詞

風是自然界當中非常特殊的現象。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實實在在的存在著,在詩人的筆下也變成了一種詩意的存在。

「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這是李白的豪爽。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這些風的自信。

而當長風遇到大江大河,就會出現另外一種精彩。北宋初年,一個詩人坐著小船行駛在淮河之上。迎面吹來一陣風,同行的好友寫下一首詩歌,詩人也隨即附和了一首。

不經意間,這成為了他最瀟灑的,尤其最後七個字,幾乎就是自由的吶喊。

浩蕩清淮天共流,長風萬裡送歸舟。應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滄溟始自由!

這首古詩就是宋代詩人蘇舜欽的《和淮上遇便風》。詩人生活在北宋初年,和範仲淹是同一個時代的人。雖然他只活了40歲,但是在他的筆下卻時常有非常精彩的詩句。

浩蕩清淮天共流,長風萬裡送歸舟」,詩歌的一開始頗有幾分盛唐氣象,使人一下子覺得這並非是一首宋詩,而應該是一首唐詩。前兩句意境闊大,感情奔放。「浩蕩」展現出了江水水是之浩大,「清淮」寫出江水之清澈。

所以詩人在小船上,看到清澈的江水浩浩蕩蕩。遙望遠處,更是水天相接,真可謂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正在此時,一陣長風從萬裡之外吹過來,推動這條小小的歸船,一路遠航。

一切都像極了袁行霈論述盛唐氣象所引用的那兩句唐詩:「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兩句古詩雖然只是寫的天地自然,但已經展現出了詩人心中豪放的胸懷。

但真正精彩的詩句還在後面。「應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滄溟始自由」,如此闊達的意境之中,詩人突然想到,晚上停船不得不停泊在一個狹窄而又喧鬧的港口,讓他覺得興趣索然,不覺間有所失望。

但最後一句,「吹入滄溟始自由」,筆鋒一轉,將心中的豪情,藉助長風呼嘯出來。但願長風萬裡掠過這一葉扁舟,助其駛入那無邊無際的茫茫大海。只有在浩渺遼闊的天地之中,詩人才能真正感覺到自由自在。

唐宋時代的詩人心中總有一種品格,嚮往自由,這也使得整首古詩讀來暢快淋漓。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豪情在歷代詩人的筆下都受到推崇,蘇軾後來的宋詞「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顯然與這首小詩如出一轍。

詩歌雖然很短,但代表著一種自由的精神。將天地萬物都容納心中,所有塵世的一切都拋卻遠去。不管是壯志未酬還是前途兇險,不管是人生坎坷還是萬千孤獨,他們都能夠在自然界神遊天地的審美當中,超脫自我。

而超脫自我所借鑑的,就是天地間的那一股清風。

相關焦點

  • 小學必背古詩,寫出最美春天景色,可惜最後一句變成了別的意思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一首古詩,乃是我們小學階段必背的一首古詩詞。這首古詩寫出了最美的春天景色,可惜的是最後一句古詩常常被濫用。且看: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首古詩的題目是《遊園不值》,作者是宋代詩人葉紹翁。在這首古詩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然是最後一句,「一枝紅杏出牆來」。
  • 唐詩三百首中最具風韻的五律古詩,頸聯10個字寫出大自然規律
    比如這位唐代詩人,他只有一首詩入選唐詩300首的,卻堪稱唐詩300首當中最具風韻的五律古詩:且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首古詩是一首思鄉古詩,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寫的具體的時間都是冬去春來。
  • 唐代不知名詩人,卻寫出膾炙人口的詩,最後七字至理名言
    由於社會的特殊性,古代詩人多數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經歷。從而使得他們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找出規律。具體來說,就是他們把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感悟,都毫無保留的表現在了詩歌作品中。
  • 白居易用14字,寫好友陰陽相隔的人生之悲,是生離死別最痛苦吶喊
    人生在世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生死之別,所以在古典詩詞當中我們能夠看得出:每一次的分別就像是生離死別,每一次的相逢都像是劫後餘生。平常的離別尚且讓詩人如此傷悲,更不必說他們到了真正面對生離死別的時刻所發出的感慨了。
  • 白居易兩首寫雪的20字五絕唐詩,其中的感情表達卻不盡相同
    這種晶瑩剔透的小東西飄散在天地之間,洋洋灑灑,自由飛翔,被很多人賦予了獨特的意象。相比落葉,雪花沒有那一份傷感;相比夏天的雨水,雪花本身更帶有輕盈之感,而且在色彩上更勝一籌;相比春天的柳絮,冬日的雪花更加的晶瑩剔透。
  • 唐代詩人一首寫雪的古詩,只有20個字,卻描出最寂寥陰冷的境界
    比如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隻有20個字的寫雪的唐詩,每一個字都代表了一種寂寥的境界,帶給人絲絲寒意,和當期盛夏季節形成巨大反差。柳宗元的一生非常的悲苦,仕途之路也是相當挫折。他科舉考試考了很多年,一生大概做了20多年的官,卻也被貶了20多年。如此的人生經歷,也使得他的性格比較的冷漠。詩詞當中雖然有不少對於山水的描繪,但其中的境界大多表現出幽冷的一面,和王維蘇軾筆下的景色有著天壤之別。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相思詞,化用另一位詩人的名句,卻寫出了新意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思想家等等,他對於唐詩可謂是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知道在他之前,很多的唐詩,那只不過是一個形式,大部分的詩人在創作時,並沒有真正的融入進自己的情感,這也使得很多的詩作,讀起來很拗口;另外還喜歡在詩作中,處處堆砌典故,使用一些生僻的字
  •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一句是什麼?僅7個字,卻寫出獨一無二的美
    古詩中誕生了不少家喻戶曉的成語和金句,但很多時候我們卻並不知道出處,也不知道它的上下句,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如今仍被廣泛地使用著,用來形容大事發生前的風起雲湧之勢。這句詩出句唐代詩人許渾的《鹹陽城東樓》,這是一篇流傳了1000多年的千古名篇。
  • 劉禹錫最浪漫的一首愛情詩,結尾僅用7個字,寫出初戀的無限美好
    與唐德宗年間的那些蕭瑟悽涼風格的詩歌相比,樂天派詩人劉禹錫的作品豪邁大氣、明快簡潔,從而深受人們的喜歡。這種特立獨行的風格的形成離不開劉禹錫的人生經歷。有人認識劉禹錫是因為那篇鄙夷世俗的《陋室銘》,「斯是陋室,為吾德馨」這是他不願與權貴同流合汙的感情的表現;有人認識他,則是通過那首膾炙人口的愛情詩《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 桐廬的瀟灑那都是有故事的
    富春江風光  常去桐廬,桐廬山水的「瀟灑」那是不用說了,「瀟灑桐廬郡」乃是範仲淹一錘定音的。  我在這篇聊桐廬的文章裡,不想多說桐廬山水本身之瀟灑,雖然我明白桐廬的山水是桐廬的根兼桐廬的魂;我只想說這樣一個意思,桐廬山水的瀟灑其實都是帶著故事的,是有結結實實的厚度的。   起碼在我的觀感裡是這樣。   譬如,有關《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本是元代黃公望為其摯友無用師所繪,所繪之富春江景色,大約有八成在桐廬境內。
  • 最奇怪的寫雨古詩,全文無一「雨」字,前兩句還在極言天氣晴好
    即便是在宋詞佔主導地位的宋朝,也有很多詩人自覺寫出山水詩派的詩歌,並在其中展現出獨特的意境之美。一夜滿林星月白,且無雲氣亦無雷。平明忽見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來。這一首古詩就是宋代詩人翁卷的《山雨》,寫夏天山中夜雨,全用虛寫,道人所未道,真乃山水詩中的絕妙之作。而且全文當中雖然寫的是山中夜雨,但沒有一個字提到「雨」。
  • 唐詩三百首中最「包舉宇宙氣象」的古詩,23歲的李白已有如此氣度
    有著充沛的情感,有著沖天的豪情,這是李白的特點,也是唐代詩人當中最具特色的一位。比如李白有一首入選唐詩300首的五律詩篇,這首詩寫於李白剛剛離開家鄉的時候,也就是在大23歲的時候。當時的李白雖然年輕,但是卻已經寫出了「包舉宇宙氣象」的古詩,對於美麗的自然風光的描寫,對祖國壯麗山河景色的反映,實在是令人欽佩這首古詩就是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這首詩有一聯是非常出色的,就是頷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晚唐社會黑暗,唐代詩人28字唐詩謎語,把天上雲朵罵了一通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首古詩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為它更像一個謎語。四句詩句分別描述了這個謎底所可能具有的現象或者功能,謎底雖然只有一個字,但是看後恍然大悟。除了那首唐詩之外,晚唐還有另外一首古詩和這首古詩寫法非常相似。28個字,也是一個謎語,不過是增添了批判的意味,使得這首古詩更加富有思想意義和價值。
  • 古詩裡的「衰、斜、騎」等改讀音引熱議!網友:我!不!同!意!
    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中的「斜」,原來讀作「xiá」,新版教材和詞典上的注音卻改成了「xi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古時候讀「cuī」,現在改為「shuāi」了;「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的注音由「jì」改為「qí」。這樣的改動有科學依據嗎?這些字到底該怎樣讀呢?
  • 它是我們最常見的東西,更是詩人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
    我們把目光穿越到古代,不難發現水是歷代詩人們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他們頻頻以水入詩入詞,高興時寫水,落魄時寫水,水貫穿了他們的一生。盛唐時期詩仙李白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水之深,表達對友人汪倫的情之切。李白和汪倫之間的友情,更是成為了千古佳話。以至於後人也模仿此詩來抒情,寫出「欲問江深淺,應如遠別情」,雖都有水,但境界不可相同而論。
  • 李商隱悼念亡妻,這首古詩描寫生動,詩人不愧為晚唐才子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年少苦讀,卻仕途坎坷。他成家後與妻子非常恩愛,可是為了生計,又不得不到處奔波。一方面他感慨自己無法實現心中的夢想,另一方面痛惜自己無法盡一位丈夫和父親的責任,經常深感自責。下面介紹李商隱悼念亡妻,這首古詩描寫生動,詩人不愧為晚唐才子。悼亡妻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嬌郎痴若雲,抱日西簾曉。枕是龍宮石,割得 秋波色。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
  • 和尚寫了首詠梅詩,大詩人隨手給他改了一個字,和尚叩頭感謝他
    最近英國人拍的《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吸引了不少外國友人的注意。筆者一個英國朋友問我:「杜甫的詩,字數也太少了吧?就這樣都能成為你們最偉大的詩人,不可思議」。我明白,他這樣說是因為看了古希臘人的《荷馬史詩》,他認為咱們的古詩也都該是洋洋灑灑寫上數萬行。
  • 唐詩三百首最有意思的古詩,敢這麼罵人,詩人也是沒Sei了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賊退示官吏》,作者乃是唐代詩人元結。這個詩人的名氣和李杜白相比差了不少,但是在唐詩300首當中他有兩首古詩入選,已經說明了後世評論家對他的認可。尤其是這首長詩,體現出了作者的仁愛之心,在中國古代詩詞文學當中獨樹一幟。
  • 南宋詩人的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第一種和第二種孤獨很心酸無奈,卻也是塵世最常見的孤獨,而第三種是很多人嚮往的境界。可惜,三千繁華,又有誰能真正看透呢?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也是關於孤獨的,寫於詩人被放鴿子後,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