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社會黑暗,唐代詩人28字唐詩謎語,把天上雲朵罵了一通

2020-12-04 老張侃詩詞

我們之前曾經品讀過一些有意思的唐詩,這些唐詩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其本身一個謎語。題目就是謎底,詩句就是謎語,最為著名的就是唐代李嶠的一首《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首古詩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為它更像一個謎語。四句詩句分別描述了這個謎底所可能具有的現象或者功能,謎底雖然只有一個字,但是看後恍然大悟。

除了那首唐詩之外,晚唐還有另外一首古詩和這首古詩寫法非常相似。28個字,也是一個謎語,不過是增添了批判的意味,使得這首古詩更加富有思想意義和價值。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閒處作奇峰。

這一首唐詩就是來鵠的《雲》,題目也就只有一個字,內容就也沒有一個字提到是雲彩,可以說是一個標準的成語。前兩句抒寫雲彩的形態之美,還有他的品格。「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天上的雲彩都是千姿百態善於變化的,每一朵都隨風飄走,回到高遠的長空之中。

只可惜這樣的雲彩不會下雨,他們只會片片重疊藏進深山,映照在湖水之中。他們就好像這天地間獨有的一種景色,不為下雨,只為在天地間展示自己獨特的存在。這樣的兩句詩也為後文的批判埋下了伏筆。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閒處作奇峰」,看看農田裡無數的秧苗都快被乾渴死了,都在期待著天上降下甘霖,但是天上的雲頭卻不為所動。「悠悠閒處作奇峰」,只顧著自顧自的,在天間悠然自在的化作「奇峰」。

所以詩歌讀到這裡我們就能感覺到其中的批判意味了,對於詩人來說,肯定不是表達的批判天上的雲彩這樣簡單,他有更為深刻的意蘊藏在其中,這就必須結合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來看。

詩人生活在晚唐時期,兵荒馬亂,軍閥混戰,整個社會一片黑暗。對於底層的人來講,他們渴望著和平的生活,就如同那在田間渴望得到滋潤的禾苗。但是對於上層的統治者來說,全然不顧底層人的需求,還是只顧自己享受生活。這讓詩人非常憤怒,帶來了非常強烈的批判意味。

古典詩詞當中這樣的詩歌是最富有力量的,因為他們強烈的關注現實,使得詩歌很有進步思想價值。

相關焦點

  • 這首唐詩有點意思,整首詩乃是一個謎語,而謎底就是題目
    唐詩中有這樣一首詩,很有意思,整首詩乃是一個謎語,而謎底就是題目。你能猜出來麼?且看: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首詩很簡單,五言絕句,20個字。意思也很容易理解,能讓秋天的樹葉掉下來,能讓春天花開,經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到了竹林能使萬竿傾斜。打一種自然現象。你能猜出來麼?
  • 王維的這首唐詩寫得妙:20字內容就像謎語,一看題目才知道是謎底
    又比如李嶠的著名唐詩《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不看題目甚至不知道說的啥,一看題目才恍然大悟。唐代大詩人王維也有這樣的一首詩,20字內容就像謎語,一看題目才知道是謎底。且看: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首詩是王維的一首很有意思的詩歌,雖然內容比較短,但是讀起來很有趣味。
  • 唐詩中寫春的經典之作,對比一般的桃紅柳綠,詩人的視角足夠新奇
    而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一個詩人的這首唐詩,更是用了一個新奇的視角,讓我們品味到一個不一樣的春天。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這首詩歌就是唐代劉方平《月夜》,雖然題目寫的是月夜,但是實際上所表達的是對於春天美好景色的詠嘆。
  • 黃河之水天上來——唐詩描繪的黃河之景
    黃河之水天上來——唐詩描繪的黃河之景被稱為「母親河」的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歷來就有許多文人騷客面對黃河有感而發,那麼,都有哪些描寫黃河之景的唐詩呢?一起來看看吧。《徵怨》筆法巧妙,境界闊大《徵怨》是唐代詩人柳中庸創作的一首邊塞詩。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裡黃河繞黑山。此詩抒寫了徵人在邊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面對著荒涼的環境更是心生怨苦的情狀,表現了詩人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譴責之意。
  • 虞世南被譽為唐代「詠蟬」三絕之一,全唐詩卻只有他一首詩
    唐詩和宋詞亦是我國古代文學皇冠上最絢爛的兩顆明珠,縱觀唐代所有詩人,寫蟬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但是真正的精品卻只有三首,而虞世南便位列其中。虞世南雖然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堪稱書法大家。但是在《全唐詩》中卻只留下了這一首,這首詩也是唐代文壇上的「詠蟬」詩三絕之一,也是託物言志的經典之作,他的這首《蟬》可以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相媲美。
  • 唐代最著名的六首詠物詩,「詠蟬三絕」榜上有名
    唐代,是詩歌發展最繁榮的時期,唐詩,代表了唐代最高的文學水平,在那個時期,共湧現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詩人,誕生了五萬餘首詩歌(《全唐詩》收錄詩歌五萬餘首)。據統計,僅《全唐詩》已存詠物詩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可見唐詩中存在著不少詠物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唐代最著名的幾首詠物詩。
  • 與李白、李商隱並稱唐代三李,一首唐詩寫盡人生落魄
    在唐代詩壇上,李白李商隱都是分量很重的人物。除了他們兩個人之外,唐代詩壇上還有一位姓李的詩人,且能夠和他們兩人並稱為唐代三李,這個詩人就是李賀。可惜的是,這個唐代詩人只活了27歲,一生當中都是在失望當中度過。尤其是在他以滿腹才華希望參加科舉求功名的時候,卻因為他人的故意找茬被剝奪了考試資格,內心極為憤懣。由此寫下了這首反映人生落魄的唐詩,也堪稱李賀生命最後階段人生失意的直觀表現:(《致酒行》)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 唐代詩人是以何種語音語調吟詩的?
    唐詩作為中華文明的名片逐漸走向世界。眾所周知,古詩作為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藝術,和漢語本身的音律節奏是密不可分的。那麼,不懂漢語的外國讀者,如何能在唐詩的跨文化交流中感受唐詩的音韻之美?由於時間變遷,現代漢語普通話和古代漢語的語音也有著諸多不同,作為當代中國人,我們也會好奇,在唐代,詩人們是以何種音調如何創作和吟誦唐詩的呢?
  • 唐詩三百首最有意思的古詩,敢這麼罵人,詩人也是沒Sei了
    在唐詩300首當中也有這樣的一首長詩。作者也是一個守土一方的父母官,不過,對於統治階級的橫徵暴斂相當不滿,甚至拿他們和當地的流寇土匪相提並論。可謂罵人罵出了新高度,後世當中的知識分子打都沒有了這樣的骨氣。
  • 唐代不知名詩人,卻寫出膾炙人口的詩,最後七字至理名言
    由於社會的特殊性,古代詩人多數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經歷。從而使得他們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找出規律。具體來說,就是他們把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感悟,都毫無保留的表現在了詩歌作品中。
  • 和尚寫了首詠梅詩,大詩人隨手給他改了一個字,和尚叩頭感謝他
    其實他不明白,咱們一首20個字的五絕,28字的七絕,56字的七律,寫起來的難度很多時候是遠超數萬行的外國詩歌的,而其包含的意義也遠非幾十個字那麼簡單。當年,年少的賈島為了寫詩傷透了腦筋。僅僅是一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到底是用推還是用敲,他就苦思良久,最後還是大詩人韓愈和他一起定了這個「敲」字。
  • 這個唐代詩人僅活了27歲,卻留下名垂千古的七律古詩
    唐代是詩歌的時代。《全唐詩》收錄了50000多首古詩,大約有2000多詩人都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其中不但有李白、杜甫等大家,也有張繼、張籍、張若虛等僅靠一兩首詩傳世的詩人。他們有的人很長壽,比如白居易享年70多歲,在今日也算高壽;有的詩人卻年少有才學,弱冠之年留下名篇,但是年紀輕輕就已經離世,比如王勃。全唐詩天妒英才耳!王勃是一個早逝的天才。然而在唐代詩人當中,還有一個天妒英才的詩人,他僅活了27歲,卻留下名垂千古的七律古詩,被後世稱為「詩鬼」。他的名字,叫李賀。
  • 唐詩三百首中最具風韻的五律古詩,頸聯10個字寫出大自然規律
    唐詩300首所收錄的都是最出色的唐代詩人的最出色的作品。這裡面李白,杜甫有很多的作品入選,王維,白居易也是如此。他們有的人留下的作品很多,比如李白,杜甫都有30多首入選,但是有的詩人雖然在唐詩300首當中僅僅入選了一首詩,卻也是非常精彩。
  • 【人物春秋】唐代清河有位詩人,被人們稱為「釣鰲客」
    【人物春秋】唐代清河有位詩人,被人們稱為「釣鰲客」 2019-09-26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代詩人一首寫雪的古詩,只有20個字,卻描出最寂寥陰冷的境界
    比如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隻有20個字的寫雪的唐詩,每一個字都代表了一種寂寥的境界,帶給人絲絲寒意,和當期盛夏季節形成巨大反差。柳宗元的一生非常的悲苦,仕途之路也是相當挫折。他科舉考試考了很多年,一生大概做了20多年的官,卻也被貶了20多年。如此的人生經歷,也使得他的性格比較的冷漠。詩詞當中雖然有不少對於山水的描繪,但其中的境界大多表現出幽冷的一面,和王維蘇軾筆下的景色有著天壤之別。
  • 李商隱這首絕句只有28個字,標題卻有45個字,會是最長的詩名嗎?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河南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他和杜牧合稱為「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李商隱的詩在唐代頗具特色,其構思新奇,風格絢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尤為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唐宋以來被人們廣為傳誦。
  • 天上的雲朵(童年)
    天上的雲朵夏天的午後,驕陽似火,大地上的一切都被烤得焦躁、耀眼。烤的久了,銳氣就少了。漸漸的焦躁變成了萎靡,耀眼變成了模糊。烤到後來 連太陽自己都沒了精神。一切都安靜下來,只有風偶爾的吹過,悄悄的、輕柔的。
  • 李商隱寫石榴隱喻愛情並無新意,這首唐詩以手法取勝,之前沒注意
    這些美麗的意象無一不帶有詩人濃烈的情感抒發,無一不帶有詩人獨特的想像力。他用自己的才華和獨特的人生感悟,盡力的延續了唐詩最後的輝煌。今天所談到的這種唐詩,雖然主題並不覺得有太多新意,但是他的詩歌當中的藝術手法卻更值得我們細細的觀察和探究。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 詩詞科普:唐代詩人賈島最經典的10首詩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賈島一生窮愁,苦吟作詩,其詩多寫荒涼枯寂之境,長於五律,重詞句錘鍊。與孟郊齊名,後人以「郊寒島瘦」喻其詩之風格。
  • ...錢鍾書選唐詩》首次公布出版——賞唐詩多樣全貌,品伉儷詩書...
    以唐代的大詩人為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選注《唐詩選》裡杜甫選了71首,白居易選了30首,本書中杜甫卻選了174首,白居易選了184首。相反,李白在《唐詩選》選了64首,本書卻只選了23首。很顯然,錢先生完全沒有顧及李白在唐代詩壇的所謂地位和影響力,他關注的只是作品本身。晚唐的小家如曹松,《唐詩選》只選了他1首詩,本書則選了9首。劉駕在《唐詩選》裡只選了1首,本書則選了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