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中寫春的經典之作,對比一般的桃紅柳綠,詩人的視角足夠新奇

2021-01-08 老張侃詩詞

雖然我們暫時不能出去遊玩,但是我們也已經感覺到春天來了。四季輪迴,甭管外界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但是春天從來沒有失約。

輕柔的春風從窗戶裡吹過,柔軟的柳枝也已經左右搖擺。對於春天的氣息,人們很早就關注到了。詩人們更是迫不及待地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春天的變化。經歷了寒冬的禁錮之後,每一個人都無比期待著春天的到來。

而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一個詩人的這首唐詩,更是用了一個新奇的視角,讓我們品味到一個不一樣的春天。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這首詩歌就是唐代劉方平《月夜》,雖然題目寫的是月夜,但是實際上所表達的是對於春天美好景色的詠嘆。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正如題目當中所寫的那樣,詩詞的一開始也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對於月光的描繪之上。夜深了,月光斜照在半邊的庭院之上。這一戶人家一半在月光之下,一半在陰影之下。

這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夜晚,在看天上的北鬥星依然橫亙在那裡,而南鬥星也已經西斜。

正當詩人欣賞這早春夜晚月光如水的時候。卻突然發現了不一樣的景色。是什麼呢?「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在這個夜深人靜的晚上,詩人突然出乎意料的感覺到了初春的點點暖意。

這種暖意是從哪兒來的呢?是春天的溫暖已經來到了詩人的身邊嗎?並非如此,它是藉助一種中介物來展現這一句詩句的內容的。

這個中介物是什麼呢?「蟲聲新透綠窗紗」。春天的小蟲聲聲鳴叫穿透了綠色的窗紗。就是因為春天的溫暖已經來到了,才會讓這天地間的小蟲從睡夢中醒來開始鳴叫。而這一切只有在這個夜深人靜的時候,詩人醉心於感受著景色美好的時刻,才能感知得到。

所以看上去是在寫一個月色的晚上,但是後兩句詩句則是側重於描繪春天的到來。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首唐詩的最後一句,詩人寫出了一句「蟲聲新透綠窗紗」,用了一個「新」字,說明詩人經常在晚間觀看著美麗的月色,但唯獨今天晚上是第一次透過窗紗聽到了小蟲的鳴叫聲。

所以對比很多的詩人,用自然界的花開、柳樹吐新綠、春江水暖鴨先知用一種普通的視覺來寫春天,這個詩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奇的視角。他從一個微小的切入口展開敘述,讓我們感知到了早春的到來是多麼一件有詩意的事情,這是一個多麼充滿詩意的瞬間。

詩歌的前兩句寫景物,但是卻絲毫感受不到春天的暖意。就算是第三句來了一個春氣暖稍顯突兀,但是第四句的照應,讓一切都水到渠成。

詩人是用一顆純真的心靈來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透過小蟲的鳴叫來感知春天的到來。同時更加的通過小蟲的第一次鳴叫,烘託出詩歌的意境,更加賦予了這首古詩無窮的詩歌韻味。

相關焦點

  • 韓愈最著名的唐詩七絕,寫盡春雨之美,尤其是第二句真乃絕妙佳句
    不過這樣的一個古文大家,唐詩詩詞的造詣也很深,尤其是他的一首七絕唐詩就非常出色,寫盡春雨之美,其中的第二句更是絕妙佳句,且看: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首古詩的題目是《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是韓愈最為著名的一首七絕。其中的前兩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寫春雨、春草,非常精彩,都是千古名句。
  • 李商隱這首唐詩背過去的不多,但是其中名句及經典成語卻婦孺皆知
    李商隱的詩歌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無題詩了。這些詩歌沒有題目,很多都只能以「無題」代之,但是卻就是這些「無題」的詩歌,勾勒出李商隱詩歌最精彩的模樣。比如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唐詩,雖然背過去的不多,但是其中名句及經典成語卻婦孺皆知。
  • 唐詩三百首最寂寞的古詩,沒有愛情滋潤就算長生不老又能如何
    在唐詩三百首當中,有不少詩作是寫相思之苦的。雖然這些詩篇都有寫詩人自身命運的意味,但是其中對於女子的內心世界的探討和表露,也算得上是經典之作。不過,在輯錄了最優勢詩人的最優秀作品的唐詩三百首當中,有一首古詩堪稱唐詩三百首最寂寞的古詩,這首古詩告訴我們,沒有愛情滋潤就算長生不老又能如何?且看: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錢鍾書選唐詩》首次公布出版——賞唐詩多樣全貌,品伉儷詩書...
    以唐代的大詩人為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選注《唐詩選》裡杜甫選了71首,白居易選了30首,本書中杜甫卻選了174首,白居易選了184首。相反,李白在《唐詩選》選了64首,本書卻只選了23首。很顯然,錢先生完全沒有顧及李白在唐代詩壇的所謂地位和影響力,他關注的只是作品本身。晚唐的小家如曹松,《唐詩選》只選了他1首詩,本書則選了9首。劉駕在《唐詩選》裡只選了1首,本書則選了17首。
  • 晚唐社會黑暗,唐代詩人28字唐詩謎語,把天上雲朵罵了一通
    我們之前曾經品讀過一些有意思的唐詩,這些唐詩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其本身一個謎語。題目就是謎底,詩句就是謎語,最為著名的就是唐代李嶠的一首《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除了那首唐詩之外,晚唐還有另外一首古詩和這首古詩寫法非常相似。28個字,也是一個謎語,不過是增添了批判的意味,使得這首古詩更加富有思想意義和價值。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
  • 塵封數十年,錢鍾書選唐詩首面世
    在無意中,卻成就了一部錢選唐詩集。據楊絳先生筆錄,「日課」「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九日止」。實際上,在第一冊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詩旁,有她的一條批註:「1983年十一月中旬書。」說明這項工作可能在1983年就開始了,持續到1991年,共7年多時間。7年多的時間裡,楊絳先生抄錄了錢鍾書先生從《全唐詩》中選擇的近2000首唐詩。
  • 理解複雜轉喻現象 提高唐詩翻譯質量
    唐詩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明珠,折射著中華民族在哲學、美學、詩學領域的智慧之光。詩中存在大量轉喻現象,承擔著修辭功能、美學功能和詩學功能,能把大量的文化信息濃縮於字裡行間,助力詩人跳脫詩歌字少篇小文體特徵的束縛,進而最大化自己的交際意圖。若從認知維度審視,詩中轉喻還體現了詩人在感知、觀察和理解外部世界時的獨特思維方式。
  • 不知名詩人的經典之作,開篇就氣勢磅礴,尾句更是撼人心魄
    唐代有很多邊塞詩人,比較著名的如王昌齡、岑參、高適等。除此之外,像李白、杜甫、王維等雖然沒有邊塞從軍的經歷,但也在其詩篇中經常抒寫邊塞將士的豪情,表達詩人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祝願。下面介紹晚唐不知名詩人的經典之作,開篇就氣勢磅礴,尾句更是撼人心魄。
  • 虞世南被譽為唐代「詠蟬」三絕之一,全唐詩卻只有他一首詩
    唐詩和宋詞亦是我國古代文學皇冠上最絢爛的兩顆明珠,縱觀唐代所有詩人,寫蟬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但是真正的精品卻只有三首,而虞世南便位列其中。虞世南雖然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堪稱書法大家。但是在《全唐詩》中卻只留下了這一首,這首詩也是唐代文壇上的「詠蟬」詩三絕之一,也是託物言志的經典之作,他的這首《蟬》可以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相媲美。
  • 唐詩三百首最有意思的古詩,敢這麼罵人,詩人也是沒Sei了
    在唐詩300首當中也有這樣的一首長詩。作者也是一個守土一方的父母官,不過,對於統治階級的橫徵暴斂相當不滿,甚至拿他們和當地的流寇土匪相提並論。可謂罵人罵出了新高度,後世當中的知識分子打都沒有了這樣的骨氣。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七言絕句,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一、王昌齡《出塞》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是以七絕名世的詩人,他跟李白是公認的七絕寫得最了的兩位唐代詩人,他的七絕,以邊塞詩、宮怨詩和送別詩為主,《出塞》便是一首邊塞詩,被很多人評為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出塞》這首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它濃縮了千年的邊關戰爭歷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戍邊戰士的鮮血,抒寫了所有中華志士的家國情懷,故而千古傳唱。
  • 唐詩中寫的那些自然景物究竟是啥意圖!
    在李白的《送友人》中,景物與人不是對照的,是協調的,這裡的自然充分表現著人,感覺到孤單的既不是蓬也不是馬,而是人;這首詩中的自然,同樣是人的感情世界的象徵。 溫庭筠的《瑤瑟怨》寫少婦的孤苦,也就是寫詩人自身的孤苦,詩中景物被刻意創造出來,以象徵人物內心深處的孤寂,此處想像的天地越廣闊,人物內在的悲哀也就越深沉。
  • 唐詩中最唯美的一首詠月,短短的四句,讀來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唐詩中有很多無比唯美的作品,而這些作品可能並不是很出名,其實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不容錯過,儘管這樣的作品並不是很出名,但同樣很是經典。詩人在創作時,也是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此類作品,能夠一直流傳下來,並且感動我們的原因。
  • 這首七絕寫下唐詩中最活潑俏皮的雪,短短28字寫盡春色
    紛紛揚揚的雪,在詩人詞人筆下,呈現著各種各樣的姿態:它寒冷至極,可以凍結世間所有;純潔之至,似乎可以覆蓋一切黑暗與險惡;它又厚重溫暖,可以承載孕育萬物生命的豐盈,「大雪兆豐年」。它有時如柳絮隨風輕起,有時也如鵝毛般充盈天地。古往今來,能夠讓人記住的雪詩不少。
  • 唐詩中很經典的詠雨詩,雖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可謂傳神之至!
    在唐詩中,描寫雨意象的詩歌很多,可以說在很多詩人的眼中,雨具有了各種各樣的姿態與意味,他們也為我們留下了數不勝數的經典詩句,比如在韓愈筆下就有意境優美的小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而在杜甫筆下,雨可以給人帶來好運: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 詩紅人不紅的唐珙:一首絕句流傳千古,只因寫太好,誤收進全唐詩
    《全唐詩》第772卷中,有一首題目為《題龍陽縣青草湖》的絕句,作者為唐溫如,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蛛絲馬跡。當年程千帆先生閱讀此詩時,曾專門寫文稱讚這首詩,「這位我們對其生平一無所知的詩人具有很獨特的藝術構思」,後來也有許多書籍,均收錄了此詩,並表示這首詩是晚唐詩人唐溫如唯一的傳世之作。但其實,經過後來學者的考證,唐溫如的這首詩,並非唐詩。
  • 唐詩中的雪——雪的心境
    雪在唐詩中體現出美好的心境,或者閒適,或者浪漫,或者清新,讀著這些描寫雪的詩句,你一定感覺到醉了。第一、問劉十九(唐)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下雪天能夠做的事就是約朋友喝酒。那是剛剛釀造好的美酒,因為沒有過濾,上面還浮著綠色的泡沫,就像螞蟻一樣。
  • 與李白、李商隱並稱唐代三李,一首唐詩寫盡人生落魄
    除了他們兩個人之外,唐代詩壇上還有一位姓李的詩人,且能夠和他們兩人並稱為唐代三李,這個詩人就是李賀。李賀最精彩的作品應該是《燕門太守行》,開篇就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色調極為濃厚,更賦予詩歌更豐富的內容。可惜的是,這個唐代詩人只活了27歲,一生當中都是在失望當中度過。
  • 讀詩人陸遊的《讀杜詩》,城南杜五少不羈,意輕造物呼作兒
    空回英概入筆墨,生民清廟非唐詩。向令天開太宗業,馬周遇合非公誰?後世但作詩人看,使我撫幾空嗟諮!這首詩是陸遊71歲時於山陰所作。陸遊的一生,憂國憂民,反對女真貴族的民族壓迫,為祖國的統一大業而奮鬥不息,因而屢遭只求偏安的南宋小朝延的貶礎。在他晚年的最後20年中,基本上是被迫在山陰故居度過的。但是他報國的壯志始終不渝。這首詩就是詩人以詠杜甫來明已志的抒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