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名詩人的經典之作,開篇就氣勢磅礴,尾句更是撼人心魄

2020-12-06 品詩賞詞

唐代有很多邊塞詩人,比較著名的如王昌齡、岑參、高適等。除此之外,像李白、杜甫、王維等雖然沒有邊塞從軍的經歷,但也在其詩篇中經常抒寫邊塞將士的豪情,表達詩人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祝願。下面介紹晚唐不知名詩人的經典之作,開篇就氣勢磅礴,尾句更是撼人心魄。

出塞詞

唐代:馬戴

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衝雪過臨洮。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

馬戴早年屢試落第,且久滯長安及關中一帶,直至他45歲時才與項斯、趙嘏等同榜登第。馬戴與賈島、姚合為詩友,其詩凝練秀朗,含思蘊藉,尤以五律見長,善於抒寫羈旅之思和失意之慨。這首邊塞詩寫將士冒雪夜襲敵營,場面壯觀,尤其是將士們一往無前、奮勇殺敵的風採,表現得極為生動。

首句就表現出將士們威武的形象,「金帶連環束戰袍」,金帶,指大刀柄上系的紅綢子;連環,一種戰刀。他們紮緊戰袍,繫上紅纓大刀,雪夜裡更顯得極其耀眼奪目。寒風刺骨、大雪紛飛,將軍身上的戰袍也在狂風暴雪中隨風飄舞,彰顯了邊塞將士的無所畏懼和英勇頑強的精神。

王昌齡曾有「黃沙百戰穿金甲」,將士在黃沙中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而雪夜中的嚴寒和風沙,更無需多言,絲毫不遜色於黃沙百戰。詩人從「戰袍」著眼,用一個「束」字,就體現出詩人觀察的細心與鍊字的工夫。

次句描敘將士冒雪行軍,「馬頭衝雪過臨洮」,將士們打馬前行,雪夜渡過洮水河。臨洮在今甘肅省岷縣,以臨洮水得名,在臨河沿岸。天寒地凍、漫天大雪,「馬頭衝雪」四個字,既反映了將士們冒雪出徵,也展現出其勇往向前的英雄氣概。一個「衝」字,筆力千鈞,傳神地抒寫出他們的高昂鬥志。而一個「過」字,也隱含行軍神速,字簡意豐,描摹了一幅雄壯瑰麗的雪夜行軍圖。

連夜行軍當然不是為了耍著玩,第三句就刻畫了英勇殺敵的情景。「卷旗夜劫單于帳」,夜間劫營,為免風雪吹旗驚動敵人,便將戰旗卷了起來。這一句也立刻令人想到岑參的名句,「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越是條件艱苦,越能體現人的意志品質,也更能描畫出此次勝利的來之不易。冒雪夜行,直搗敵營,既是鬥智鬥勇,也是英勇無畏、氣概高昂。

最後一句更加精彩,「亂斫胡兵缺寶刀」,短短7個字,就濃縮了一個激烈拼殺的戰鬥場面。 「亂斫」兩個字,暗示敵方被這突如其來的夜劫弄得驚慌失措,已經亂作一團;也表明短兵相接時,將士們英勇殺敵,已佔了絕對優勢。一個「缺」字,寶刀已經缺了口子,可見戰鬥的激烈程度,那種凜然正氣、壯懷激越的氣勢都已傳出。

詩人雖然只有幕府的經歷,卻非常希望能建功立業,以身報國。即使沒有親赴沙場,但詩人的想像也不是憑空而來,不僅是藝術加工,也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同時又融入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和愛國熱忱,才能精心打造出如此慷慨激昂的詩篇,令後人不得不為之點讚。

相關焦點

  • 明代才子的一首絕句,開篇仿佛美麗畫卷,尾句更引人入勝
    中唐詩人白居易就曾寫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不僅意境深邃,而且富於情趣。北宋詩僧志南更有名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更展現出杏花盛開、細雨綿綿,楊柳婀娜、微風拂面的場景。明代也有一位詩人,在微風細雨中獨行,卻心情暢快。下面介紹明代才子的一首絕句,開篇仿佛美麗畫卷,尾句更引人入勝。
  • 《己亥雜詩》的龔自珍給道觀的道士寫的,詩歌風格豪邁,撼人心魄
    在字面上,這是對風神和雷神的祝頌,因為詩人是在「賽玉皇及風神、雷神」的迎神賽會上作祝文,所以,落筆便從風神,雷神著眼,拈出「風」、「雷」二字,充分肯定風、雷的作用、呼喚疾風驚雷震蕩大地。在民間神話傳說中,風雷象徵著威力,具有掃除塵垢,震撼乾坤的力量。
  • 雨蘭原創自然美文:大自然的絕唱,如此撼人心魄,如此驚豔絕世
    還記得那一年,第一次走進自然博物館一樓的展廳,遠遠地就被那懸掛著的一幅幅素雅的荷花水墨寫意畫吸引住了,看那線條,多麼簡約,多麼高古,看那筆墨,多麼精妙,多麼自然,看那構圖,又是多麼渾然天成,而那荷葉、莖杆、蓮蓬正在似與不似之間,安然地搖曳……走近了仔細欣賞,原來,那一幅幅「水墨荷花」的作者不是吳昌碩、張大千、齊白石,也不是八大山人、虛谷道人、青藤居士,而是大自然
  • 杜審言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句都有絕妙的1個字,請你找一找!
    唐朝詩人杜審言於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年)前後在江陰任職,陸丞是其同郡臨鄉的好友,寫下《早春遊望》。當時以詩唱和是文人作詩的一種習慣。杜審言作詩一首,以和好友,留下了千古名篇,這首詩就是《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 楊萬裡夜坐有感,這首七律開篇技法高超,尾聯更令人讚不絕口
    即使大多數人從小學到大學都在不間斷地學習,依然會感到時不我待,總有一種危機感。唐代的顏真卿就曾鼓勵後世,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唯有抓緊時間,才能不感覺歲月蹉跎。古代很多人退休後依然勤學不輟,比如王安石隱居金陵後就在家整理資料、研究詩歌創作,人生的下半場反而更顯得精彩。
  • 王昌齡的一首七絕,狀難寫之境,含不盡之意,尾句更讓人愛不釋手
    歐陽修懂得這份純情,「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高適曾經佯裝豪邁,「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情侶間離別,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朋友間揮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不過唐代詩人王昌齡送別李白時,不見情深意長的思念,也沒有慷慨激昂的話語,唯有幾句描寫風景的絕句。
  • 它是我們最常見的東西,更是詩人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
    我們把目光穿越到古代,不難發現水是歷代詩人們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他們頻頻以水入詩入詞,高興時寫水,落魄時寫水,水貫穿了他們的一生。盛唐時期詩仙李白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水之深,表達對友人汪倫的情之切。李白和汪倫之間的友情,更是成為了千古佳話。以至於後人也模仿此詩來抒情,寫出「欲問江深淺,應如遠別情」,雖都有水,但境界不可相同而論。
  • 天才詩人李賀一首經典的馬詩,寫得氣勢磅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那麼在前面所提到的天才詩人中,我個人比較偏愛李賀,一位貴族式的天才詩人,儘管他只活了短短的26歲,但是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特別是那一首《金銅仙人辭漢歌》,寫作手法很高明,另外裡面的每一句都是經典,特別是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還被無數的詩人化用過。雖然李賀很有才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又是處處碰壁,這也使得他很是苦惱。
  • 讀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清朗流暢之間感受詩人對故鄉的依依眷戀
    這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李白的一首早期詩作,李白者,世人謂之詩仙也,其詩詞文風極具浪漫主義色彩,豪邁雄奇渾然天成,氣勢磅礴大氣逼人,尤其是在想像力上,神思遄飛極具個人特徵,自成一派獨特瑰麗。而在這首早期的詩作當中,在氣勢豪邁上也顯露出了詩人本身的詩才、才華與別具匠心,膾炙人口備受稱頌。
  • 鄉愁詩人生前曾怒懟蔡英文:政治不該介入語文教育
    鄉愁詩人生前曾怒懟蔡英文:政治不該介入語文教育 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7年12月14日 16:56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據報導,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
  • 唐詩中寫春的經典之作,對比一般的桃紅柳綠,詩人的視角足夠新奇
    詩人們更是迫不及待地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春天的變化。經歷了寒冬的禁錮之後,每一個人都無比期待著春天的到來。而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一個詩人的這首唐詩,更是用了一個新奇的視角,讓我們品味到一個不一樣的春天。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 蘇軾的這首短詩首句和尾句相同,卻有著無比生動的寓意
    在古代詩詞文豪之中,從來就不乏各個方面的優秀作者,而在這些人群之中的詩人們,有些在政治上獲得了較高的地位,而有些並沒有受到太多重用。從而他們的一生起起伏伏,特別是在晚年時期,一生不得志的優秀詩人,都過得比較顛沛流離。
  • 她本是一介女流,卻寫下一首豪放詩,氣勢磅礴絲毫不輸男兒
    但不是說蘇軾和辛棄疾就寫不了其他流派詩詞,也不是說其它流派文人就寫不了豪放派詩詞。以兩宋之交的李清照來說,它雖然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並且還是一介女流,但她寫起豪放派詩詞來,那是氣勢磅礴絲毫不輸男兒。如《題八詠樓》一詩中的「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漁家傲》一詞中的「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鬼」詩,句句詭異,其中兩句更是語出驚人!
    《秋來》一詩寫秋天來臨時詩人的愁苦情懷,風格陰森詭異,是「鬼」詩中的經典之作。秋來——李賀(唐代)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蠹。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吊書客。自古逢秋悲寂寥,李賀懷才不遇,命運坎坷,更是敏感歲月如梭,韶華易逝。「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開篇兩句就用秋風蕭瑟、寒燈寥落寫出孤寂之境,襯託悲涼之情。壯士尋章摘句著書苦,紡織娘在夜裡哀啼,催促歲末降至,準備寒衣,一聲聲讓人心驚。
  • 和尚半夜釣不到魚,卻悟出一首千古名作,僅28個字從開篇美到結尾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全詩短短28個字,讀來也是通俗易懂,但卻從開篇美到結尾,成為了千古名作,原因就在於詩中濃濃的禪意。全詩寫靜不著痕跡。「千尺絲綸」指的是釣魚線,和尚把魚線甩入水中,平靜的水面上立馬蕩起一層水波,而後這層水波又以魚線為中心,畫出一圈圈新的波紋來,這正是「一波才動萬波隨」。
  • 李白的這首寫鄉思的詩,情真意切,餘韻深長,撼人心魄
    詩人或許在客棧裡把酒吟詩,也或者已微醺而眠,怎的一陣笛聲飄來,是從誰家而來呢。「暗」和「飛」,讓詩人感覺非常突然,沒有絲毫準備。詩人被笛聲所迷,靜靜的聆聽,這婉轉的笛聲,一定可以隨著和煦的春風傳遍整個洛陽城。詩人已然沉醉於笛聲,才會希望這笛聲可以傳得更遠。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 李長吉最經典的一首馬詩,第一句就是令人驚豔,最後兩句氣勢磅礴
    學術界對他極為推崇,認為他完全可以媲美李白,無論是才華,還是才情,那都是不相上下。李長吉原名李賀,字長吉,中唐著名詩人,公元790年出生於河南福昌(今天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由於家居福昌昌谷,也被稱為李昌谷,他還是唐朝宗室鄭王李亮的後裔,可以說是皇親貴族,不過到了他那一代關係自然沒有那麼親近,所以對於李長吉來說,並沒有沾到多少光。
  • 南宋一位不知名詩人,用二十八字,描繪了奇幻而美妙的夜景
    詩人介紹方嶽字巨山,號秋崖,南宋著名詩人。七歲便能賦詩,時人稱為神童。宋理宗紹定五年進士,曾為文學掌教,後任袁州太守,官至吏部侍郎。因忤權要史嵩之、丁大全、賈似道諸人,終生仕途失意。後罷職返鄉,居住在城北何家塢,塢內原有君子亭、歸來館等建築。山上有梅,池中有荷,風光迷人,因方嶽見池中荷花茂盛,改名為荷嘉塢。
  • 英語作文水平提升必備:掉尾句!究竟什麼是掉尾句?掉尾句怎麼寫
    認識掉尾句掉尾句,英文稱為periodic sentence,是把中心意思放在句尾的句子,常用於比較正式的表達。其特點是將句子的次要成分提前,主要成分置後,形成整句的高潮,以取得設置懸念,吸引讀者非一口氣讀完不可的效果。
  • 神秘不輸金字塔 紫禁城的黃金分割之謎
    初唐著名詩人駱賓王有詩云:「紫禁終難叫,朱門不易排。」晚唐大詩人白居易詩中有:「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紫禁成了當時人們對皇宮的稱謂。歷代皇帝居住的紫宮禁地也因此稱為紫禁城。 也有人認為直接稱宮城為紫禁城大約是從明代中晚期才開始,明初時還只稱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