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夜坐有感,這首七律開篇技法高超,尾聯更令人讚不絕口

2020-12-05 品詩賞詞

人的一生非常短暫,但是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卻很多。即使大多數人從小學到大學都在不間斷地學習,依然會感到時不我待,總有一種危機感。唐代的顏真卿就曾鼓勵後世,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唯有抓緊時間,才能不感覺歲月蹉跎。

古代很多人退休後依然勤學不輟,比如王安石隱居金陵後就在家整理資料、研究詩歌創作,人生的下半場反而更顯得精彩。

南宋也有一位詩人喜歡讀書,還非常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下面介紹的是楊萬裡夜坐有感,這首七律開篇技法高超,尾聯更令人讚不絕口。

夜坐

南宋:楊萬裡

背壁青燈勸讀書,窺窗素月喚看渠。

向來諸老端何似,未必千年便不如。

春後春前雙雪鬢,江南江北一茅廬。

只愁夜飲無供給,小雨新肥半圃蔬。

楊萬裡是南宋著名詩人,一生創作了2萬多首詩歌,其風格豪放,構思新巧。老楊作詩不避俗語,還提煉吸收口語,並運用到詩中,顯得清新自然;同時他的作品又恢諧幽默,能達人之所不能達。

他曾敘述自己的學詩之路,開始先學江西諸君子,然後又仿效後山(陳師道)五字律,繼而又模仿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絕句,晚年乃學絕句於唐人。最後,他終於融會諸家而獨創了誠齋體的風格。

楊萬裡晚年隱居在家,雖然心中依然記掛朝堂,只是已經無力改變一切,於是他索性忘記得失,少些煩惱,並潛心於文學創作。這首詩就是他晚上睡不著時,起坐讀書,又陷入沉思,然後便有感而發。

首聯採用擬人手法,青燈的光焰在旁邊的牆壁上搖曳,好像在殷勤地勸人讀書。天空的素月也隔窗窺看,似乎也在默默地陪伴著他。短短兩句,就生動地抒寫了詩人月夜讀書的場景,頗有情趣。

楊萬裡的大篇短章,經常可以七步而成,一字不改。詩人才思健拔,包孕富有,頷聯更是思接千載,自問自答,既有評價也有感慨,用語淺近自然,更充滿了理趣。

頷聯的大意是說,那些古代先賢和詩人素來的所思所想,估計千年後的讀者也不知。諸老,指讀書時接觸的古人或書籍的作者。端,究竟的意思。作者認為,讀書既要傳承和吸收古代的優秀傳統,也要注意剔除糟粕。

楊誠齋的寫生作品有時如一幅幅快速攝影,就像兔起鶻落、鳶飛魚躍,作者可以在瞬息萬變之間捕捉靈感、抒寫感受。頸聯就轉而回憶自己多年來的經歷,詩人通過春後春前,寫出時間的流轉;又由江南江北,表達出空間的轉換,情感含蓄蘊藉。

最後詩人又風趣地說,讀書到三更半夜,十分辛苦,也感覺到肚子餓了,好在「小雨新肥半圃蔬」,可以到菜園子裡摘些新鮮的蔬果當作夜宵。如此可愛的詩人,不僅非常幽默,而且非常善於養生,難怪他可以長壽!

縱覽楊萬裡的這首七律,語言樸實淺易,抒寫生動活潑,更充滿幽情逸趣。首聯就技法高超,靈動非要,描摹了一幅夜坐讀書的圖畫,青燈勸讀、明月相伴,顯得多麼溫馨和閒適。頷聯表達了作者的治學理念,他勤奮學習,又並不盲從,才讓自己的作品獨具一格。

頸聯更是形象地彰顯出作者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即使身處茅屋也可安然讀書,非常值得人們敬佩。最後詩人依然不失他一貫的詼諧詩風,半夜裡還去菜園子摘菜,也令人讚不絕口!

相關焦點

  • 楊萬裡這首詩通俗易懂,趣味橫生,把初秋美景描繪的如詩如畫!
    楊萬裡作為南宋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不僅收錄在了一些經典的詩集裡,同時很多作品,還頻頻入選小學課本,成為了很多人最早接觸的古典詩人,而且他的詩作,雖然寫得很直白,但是同樣的充滿了豐富的情感,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這也正是楊萬裡詩作的一大特點,所以讀他的詩作,最是能夠讓人感受到詩歌的魅力
  • 路遇小雨下個不停,楊萬裡調皮地寫下首詠雨詩,開篇7字就驚豔了
    讀楊萬裡的詩作,決能感受到一股盎然的童真童趣。無論是《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還是《桑茶坑道中》中的「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都能讓我們會心一笑。而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小雨》中,楊萬裡又以詼諧之筆,給我們帶來了驚喜。
  • 王建中秋望月,這首七絕技法高超,最後7字更是無理而妙
    有一位大曆才子也有同樣的感受,卻表達得更委婉。下面介紹的是王建中秋望月,這首七絕技法高超,最後7字更是無理而妙。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王安石的一首七律,開篇就不同凡響,荊公的氣魄非比尋常
    但是王安石也很有個性,經常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七律,開篇就不同凡響,荊公的氣魄非比尋常。奉酬永叔見贈宋代:王安石欲傳道義心猶在,強學文章力已窮。他日若能窺孟子,終身何敢望韓公。這首詩是作者在36歲時的作品,當時他還在基層工作,而他的同鄉曾鞏很佩服王安石的文採和人品,就將其引薦給恩師歐陽修。歐公也對這位青年才俊刮目相看,並寫詩相贈: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王安石博學多才,當然非常清楚歐公有意提攜自己。他也知道很多人一旦得到歐公的賞識,就會名聲大振、更不用說什麼功名富貴。
  • 魯迅19歲寫的一首七律,通篇句句有水平,沒有深厚的功底寫不出來
    楊萬裡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吳師道的「生生無限意,只在苦心中」等都是詠蓮的經典之作。世人皆詠蓮,卻很少有人注意到蓮花開盡後煢煢獨立於荷塘中的蓮蓬,直到100多年前19歲的魯迅寫了一首名為《蓮蓬人》的詩向《愛蓮說》致敬,讓世人見識了不起眼的蓮蓬之美,本期就和大家一起說一說這首詩。
  • 明代才子的一首絕句,開篇仿佛美麗畫卷,尾句更引人入勝
    不過山林裡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蔥鬱的林木參天聳立,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草叢中,沐浴其中的迎春花扭動著柔韌的腰肢,更引逗了粉蝶在四周飛舞。中唐詩人白居易就曾寫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不僅意境深邃,而且富於情趣。北宋詩僧志南更有名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更展現出杏花盛開、細雨綿綿,楊柳婀娜、微風拂面的場景。
  • 黃州大雪蘇軾高興得像個孩子,隨手寫下這首詩,其中14字神來之筆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則是蘇軾的一首詠雪名篇,詩名叫《雪後到乾明寺遂宿》,與以上詩作相比蘇軾這首七律最大的特點是夠率真、夠可愛。這首詩寫於元豐四年冬天,當時蘇軾被貶至黃州。一日天降大雪,他高興得像個孩子,趕忙來到附近的乾明寺準備賞雪,並隨手寫下了這首詩。
  • 七律·詠蝦二首
    七律·詠蝦二首 七律·詠蝦二首 李朝林 混跡江湖不弄潮,隨波逐流泳逍遙。
  • 楊萬裡最唯美的一首小詩,通篇看似信手拈來,寫得卻是極為唯美!
    南宋論詩歌成就最高自然要數「中興四大家」,他們每個人都是天才詩人,也都流下了不朽的千古名篇,然而在這四大家中,名氣最大的還是陸遊和楊萬裡,兩人的作品也是各有特色,可謂是平分秋色,然而總體上來說,還是陸遊的名氣要更大一些,特別是是他身上愛國之情,更是感動了無數的讀者。
  • 不知名詩人的經典之作,開篇就氣勢磅礴,尾句更是撼人心魄
    下面介紹晚唐不知名詩人的經典之作,開篇就氣勢磅礴,尾句更是撼人心魄。 出塞詞唐代:馬戴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衝雪過臨洮。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這首邊塞詩寫將士冒雪夜襲敵營,場面壯觀,尤其是將士們一往無前、奮勇殺敵的風採,表現得極為生動。 首句就表現出將士們威武的形象,「金帶連環束戰袍」,金帶,指大刀柄上系的紅綢子;連環,一種戰刀。他們紮緊戰袍,繫上紅纓大刀,雪夜裡更顯得極其耀眼奪目。寒風刺骨、大雪紛飛,將軍身上的戰袍也在狂風暴雪中隨風飄舞,彰顯了邊塞將士的無所畏懼和英勇頑強的精神。
  • 柳宗元的這首七律,寫出了當地特有的風光風物,尾聯讓人感慨不已
    柳宗元的這首詩如果單從字面意思去理解的話,是無法真正理解詩人表達的意圖的。如果結合柳宗元的生平和創作這首詩的時代背景的話,會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去理解這首詩,尤其是這首七言律詩尾聯的含義,以及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 大詩人陸遊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美得令人心醉!
    在這首詩中陸遊語重心長地告訴子孫後代,不要忘記了國讎家恨。南宋表面上的議和看似韜光養晦,其實明眼人都知道,無非是害怕北方的金國,還有虎視眈眈的元朝。陸遊這些詩人其實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但是他們無能為力,誰讓朝廷沒有作為呢。陸遊的詩也就基調沉痛,每一首詩都表達了愛國之情,也寫盡了人生的無奈,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 白居易風雨晚泊,這首七律蓄勢自然,尾聯更是鏗然如裂帛
    但是有一天他自己也不幸被貶,這才更深切地感受到人生無常的道理。這首詩就是白居易被貶江州時創作,抒發了詩人極度鬱悶的心情。詩人從長安一路跋涉,雖然沿途風光秀麗,樂天卻毫無心情賞景,只盼望早點到貶所安頓下來。可是越是心急,越是天不如願。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還遇打頭風。
  • 李賀寫了23首馬詩,唯有這一首歡快振奮,開篇唯美壯麗令人稱絕!
    於是,李賀一連寫了23首馬詩。只是,這些馬和他一樣失意,不是「駿骨折西風」就是「駢死於槽櫪」,一片哀嚎,令人不忍卒讀。唯有其五《馬詩》中的這匹馬膘肥體壯,飛奔疾馳,充滿昂揚之氣。尤其是詩作開篇二句,意境唯美,景色壯麗,令人稱絕!
  • 楊萬裡最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卻是寫出了世間最美的荷花!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的作品會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並且還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這也就是他的作品別具一格,寫得也是極為抒情,所以讀他的作品也就比較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譬如他的這首《小池》,那就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而這首詩也是時常會被收錄在我們小學的課本裡,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宋詩。
  • 古詩七律,秋楓細浪醉菊花,白絮輕濤伴霧霜
    七律《初冬有感》作者文/金登仁紅楓細浪醉殘陽,白絮柔濤伴霧霜。雁唱冬興迎缺月,魚歌秋謝會寒鄉。時花燦爛開懷笑,翠柏從容得意洋。落葉飄零多雨雪,北風凜冽飽衣裝。七律《麻城五腦山賞菊》文/江立貞五腦金秋景色嘉,菊迎遊客漫天霞。麻姑獻壽山無障,孔雀開屏水有華。地養繽紛香十裡,盆栽炫麗美千窪。抬頭駐足忙留影,兩眼收藏也是花。
  • 2020年11月七律詩39首,四川湖南山水詩文化藝術誦讀欣賞
    1《七律·峨眉山·佛光普照現身心》張大河原作品近二千年前再現,佛光普照現身心。光隨人影跟著動,眾化皆能保佑今。七彩光環人聚看,人人沐浴寶光霖。17《七律·蕎麥起源·甜蕎中國東北·苦蕎中國西南,北甜南苦中國麥·千朵白紅聖雪霞》蕎麥起源東北地,五千歷史屬中華。萬國引種滄桑路,飢餓荒年肚腸茶。涼爽清風溼喜潤,八十天日麥還家。
  • 光陰一瞬營長久:讀沈鵬先生七律所感
    近日,備受矚目的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在河南三門峽開幕,其中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總投資2.8億元的首家「國字號」中國攝影藝術館的開館更令攝影人激動和興奮,這是中國攝影家協會在全國唯一的大型群眾性攝影展示平臺。令攝影人備受感動和鼓舞的是,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著名書法家、美術評論家、詩人、出版家沈鵬先生以耄耋之軀為藝術館題寫了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