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大雪蘇軾高興得像個孩子,隨手寫下這首詩,其中14字神來之筆

2020-11-22 美詩美文

詩壇有不少詠雪名篇,風格多種多樣,後世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有人喜歡劉長卿「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的絕美,有人喜歡韓愈「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清麗,也有人喜歡李白「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的誇張。這些詠雪名句,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個美妙的雪境中。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則是蘇軾的一首詠雪名篇,詩名叫《雪後到乾明寺遂宿》,與以上詩作相比蘇軾這首七律最大的特點是夠率真、夠可愛。這首詩寫於元豐四年冬天,當時蘇軾被貶至黃州。一日天降大雪,他高興得像個孩子,趕忙來到附近的乾明寺準備賞雪,並隨手寫下了這首詩。全詩開篇就是妙語,短短幾句美得令人心醉,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雪後到乾明寺遂宿》北宋.蘇軾門外山光馬亦驚,階前屐齒我先行。風花誤入長春苑,雲月長臨不夜城。未許牛羊傷至潔,且看鴉鵲弄新晴。更須攜被留僧榻,待聽催簷瀉竹聲。

之所以說蘇軾高興得跟個孩子似的,是因為詩中「階前屐齒我先行」、「未許牛羊傷至」等詼諧之語都是其它文人一般不會寫的。清代文人紀曉嵐甚至說此詩略俗,但這正是東坡率直的體現,畢竟這場雪確實讓他很是驚喜。

首聯寫發現下雪後自己的欣喜,開篇就是妙語。漫山遍野都像披上了銀光,就像換了一個天地似的,不但閃著了詞人的眼,連他的馬兒都驚訝了。於是詩人趕緊上山入廟,準備好好地賞一次雪。在這一聯中,詩人不直接寫山雪美景,而是通過「馬亦驚」來側面描寫。同時「階前屐齒」的細節描寫,寫出了一位愛雪之人在山階上行走的場景,格調高遠。最有趣的是「我先行」3個字,好像有人 要和他爭著賞雪似的,令人捧腹。

次聯的14個字是備受推崇的神來之筆。詩人進到寺廟,看見院中「山花開遍」,雪色在月光下耀眼奪目,讓整個山寺成了一座不夜城。昔日唐代詩人岑參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妙語,蘇軾在這首詩中巧妙地化用此句,將雪花比作誤入院中的風花,可謂十分高明。再用「不夜城」來形容月色和雪色交相輝映的美景,令人眼前一亮。

頸聯東坡又任性了一把,「未許牛羊傷至潔」是自己今夜要在這裡好好地看著這雪地,不允許牛羊等來踏壞它,這分明就是個「頑童」心態。「且看鴉鵲弄新晴」則是指雖不能讓牛羊來破壞,但樹枝上歡唱的鴉鵲自己倒是喜歡得很。這兩句詩人以主觀的喜好寫就,體現了自己閒適的心境。

尾聯詩人表示自己還要帶著被褥來,在這寺廟多住幾天,好聽一聽大雪從屋簷和青竹上融化時的聲音。前幾聯都是看雪,顯然詩人還不過癮,他還要聽雪,所以便流連山中不願意離開。至此全詩落筆,至於聽雪時是什麼情形詩人不再寫了,留給讀者想像,令人回味無窮。

與一般只寫景的詠雪詩不同,蘇軾這首詩通篇都以「我」為視角,尋雪、賞雪、護雪、欲聽雪一氣呵成,寫得靈動而又自然。更重要的是處於逆境中的蘇軾,沒有因自己的不幸自怨自艾,而是對生活充滿了熱愛,這是令人欽佩的。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王安石和蘇軾最相似的兩首詩,富有哲理,千年難分高下
    經常看到有文章說蘇軾和王安石不合,時不時便上演文學大戰。 流傳最廣的便是關於蘇軾改字的故事。 傳說有一次蘇軾前去拜訪王安石,王安石在午睡。 蘇軾不小心瞄到王安石書桌上的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詠菊》。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最後一句被改成很多首歌
    詩詞興盛於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人物,比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便是其中之一。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為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詞,全篇借用了別人8首詩,卻一氣呵成
    但是創作的熱情並不能讓蘇軾停止腳步,他藉由自己的神來之筆和對佳句詩篇的熱愛,創作了一首迄今為止不能超越的巔峰之作,這首作品全篇引用原作,但是卻不著痕跡,讓讀者說不出到底來自哪裡。文豪的才華在這首隱詞中表現得02八首合一首,文豪巧手改詞這一首《南鄉子·集句》,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所作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 蘇軾黃州記:一個人如何變成月亮、風與流水
    所以,蘇軾其實也是這等聰俊靈秀風流人物——當然,乖僻邪謬就少得多了。楊萬裡《誠齋詩話》記個段子:徽宗嘗問米某:「蘇軾書如何?」對曰:「畫。」如果按詩與字通意的話,蘇軾字肥而尚意揮灑,黃山谷如描而出奇致拔,各有所長。蘇軾的字肥,被人說是墨豬,但趙孟也誇過他「餘觀此帖瀟灑縱橫,雖肥而無墨豬之狀。外柔內剛,真所謂綿裡裹鐵也。」
  • 白居易見小孩「偷」採蓮子,寫下一首趣詩,最後5字堪稱神來之筆
    但要說起誰最有趣,還要數詩王白居易。這是個嬉笑怒罵皆成詩的文人,他寫詩要的就是通俗易懂,所以他的詩總是那麼朗朗上口。最難得的是這樣的一位大詩人,還是一個頗懂童真童趣的人。有一次,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看見湖上一個小孩偷採蓮子,他不僅不聲張,甚至心裡很為孩子著急:你怎麼這麼笨啊,藏都不知道藏好一點呢?
  • 蘇軾寫詩詞背後的趣事:給王安石續詩,結果被他貶到黃州看菊花
    於是這個憨憨提起筆來,續詩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王安石回來以後,看了這兩句詩,心裡很不滿意。他為了用事實教訓一下蘇東坡,就將他貶去了黃州。我們來看看這首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遍地金。
  • 蘇軾臨終給兒子的詩:世間萬物,猶如過眼雲煙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每個人剛來到這世間都是懵懂無知、純潔無瑕的,人們告訴你這是「山」,這是「水」,那麼在他眼裡,「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了,這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 由一首《定風波》,尋覓蘇軾的嶺南足跡!
    最近,70歲的譚詠麟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中一首國粵語歌曲《定風波》火了,網絡上難得一致的一片好評聲,成為2021年火了的第一首歌,很多人呼籲這首歌要上春晚。確實,這首歌從填詞作曲到演唱都非常棒,年過古稀的校長用粵語將這首經典宋詞演繹得恰到好處,更用一生的經歷將蘇軾的豪邁與樂觀表現得淋漓盡致。
  • 人生遇到困境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讓人豁達開朗,釋然人生
    人生遇到困境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讓人豁達開朗,釋然人生蘇軾愛寫的詞牌名《定風波》,這定風波最早來自唐代教坊曲,最初是文官和武官的對詞,也能叫互懟詞,武官寫了一首詞,主要是彰顯功夫和武器裝備精良,結尾是:四塞忽聞狼煙起,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波?
  • 蘇軾酒宴應酬,歌女求詩,提筆揮就一首七言絕句,誇人不著痕跡
    其中尤為典型的,就是「蘇軾」。我們都知道蘇軾的「狂」,他的不少經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狂」而起的,尤其是年輕的時候。但因為他的才華,遠遠勝於普通人,甚至相比於同為文人的人而言,同樣魅力更勝。所以,走到哪兒都成焦點的蘇軾,也被當年不少人追著「求詩」。每每參加酒宴時,總有不少官員、歌妓等地蜂擁求詩求詞。就好比當下遇到明星偶像是,不少人會爭著上前求籤名一般。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
  •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平時話不多,做任何事時永遠從容鎮定。和這種人相處時,我們總會覺得特別心安,因為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發現一種從容的力量。而與他們相反,我們自己在平時生活中,總會因為各種煩心事,耐不住性子,靜不下來。
  • 蘇軾在挫折中積極生活,通俗易懂的《洗兒詩》,表達對孩子的期望
    但是蘇軾卻對他的孩子有著與眾不同的期望: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首小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語言通俗易懂,卻有著十分豐富的意味。「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 蘇東坡喝了一杯茶,隨手寫下這首詩,結尾7字卻被傳誦了千年
    東坡先生滿肚子墨水,經典名句經常是信手拈來,隨隨便便就流傳千古,其中就有這麼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詩率性灑脫,用詞簡單而精準,一下子寫出了人生的高境界,因此備受讚譽。——《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這首詞寫了蘇軾與好友冬日與好友遊玩時見到的景色,以及那天吃到的人間至味,在作品最後發出了詞人的感嘆,深具哲理意蘊。
  • 蘇軾謫居黃州,寫下一首《卜算子》,自譽為鳳凰,末句意境高遠
    詞中描寫的事件發生在一個夜晚,所有人都去睡覺了,只有蘇軾自己睡不著。這個時候,他忽然看到了一個影子。但是,詞中並沒有說明他看到的影子是人還是動物。他只是在後一句中說:它的影子像鴻雁一樣。蘇軾雖然是一代詞宗,但是他的詩作的數量是詞的十幾倍。早年他寫詩的時候,風格頗有一點像杜甫。因為心繫民生,常用詩歌揭露王安石新政之惡,結果被人惡意中傷,最後下了大獄,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在案發之前,蘇軾創作的詩都是《吳中田婦嘆》這類關心民生,以及《戲子由》那種勸諫帝王的作品。
  • 劉禹錫被貶朗州,寫下一首詩,僅開篇7字便道盡身世悽涼!
    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被貶黃州時,就曾寫下「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表達了一種開朗樂觀、意氣昂揚的情懷。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漢壽城春望》,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之手,是他被貶朗州期間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雖然在這首詩的開篇7字中,劉禹錫便道盡身世的無限悽涼,但是它所流露出的依然是劉禹錫堅持高尚操守、心繫國計民生的貶謫情懷。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
  • 蘇軾在黃州:打不敗我的,終將使我更強大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李定等人奉旨查辦,立即派太常博士皇甫遵才前往湖州逮捕蘇軾。八月十八日,蘇軾被解到京城,投入御史臺獄。兩個多月的「根勘」審理,蘇軾受盡非人的折磨。御史臺嚴刑拷打,晝夜逼供,真是「詬辱通宵不忍聞」。最後,李定等人強加給蘇軾「四大罪狀」,請求宋神宗處死蘇軾,由於當時當朝多人為蘇軾求情,蘇軾終免一死,貶謫為「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
  • 大概就是像蘇軾這樣的!
    蘇軾的一生,仕途唯艱。從盛名之下深受重用,到命犯小人流放奔波,黃州、惠州到儋州,告別繁華的京師,來到渺無人煙的海南島。若是尋常人,可能早已身心俱疲了,而蘇軾卻非尋常人。懷著一顆赤誠的吃貨之心,蘇軾用他的才華,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關於美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