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一位不知名詩人,用二十八字,描繪了奇幻而美妙的夜景

2020-11-22 聆思贅言

河漢微明星乍稀,碧荷香溼襲人衣。夜涼如水琉璃滑,自起開窗放月歸。——宋代:方嶽《夏夜》

譯文

明月升空,照亮銀河,星光頓時變得黯淡。月光下,荷香浮動,帶著露水沾溼人的衣裳。

涼涼的夜,晶瑩的月光從空中飄灑,像琉璃一樣。太美妙了,我打開窗子,讓月光照進來。

詩人介紹

方嶽字巨山,號秋崖,南宋著名詩人。七歲便能賦詩,時人稱為神童。宋理宗紹定五年進士,曾為文學掌教,後任袁州太守,官至吏部侍郎。因忤權要史嵩之、丁大全、賈似道諸人,終生仕途失意。後罷職返鄉,居住在城北何家塢,塢內原有君子亭、歸來館等建築。山上有梅,池中有荷,風光迷人,因方嶽見池中荷花茂盛,改名為荷嘉塢。期間寫了許多農村生活與田園風光的詩,質樸自然。

整詩概覽

方嶽這首《夏夜》詩,便是作於居住在荷嘉塢之時。詩描寫夏夜美景,月明星稀,夜空微明,天涼如水,荷香浮動。則夏夜之美皆備,更難得的是將月色、荷香等,描寫的形象靈動,如夢如幻。同時又流露出自己的悠然閒逸的心境,以及對鄉村生活的喜愛。

詩句解析

「河漢微明星乍稀」,此一句,寫夜空之美。夜轉深時,明月升起,光輝四溢,星星頓覺變得暗淡,月光照亮了整個天空。可知詩人已經在夜幕下待了許久,欣賞著周圍夜景,時而仰望星空。月亮放出光輝之時,整個天地突然變亮,呈現出另外一番奇異的美。

「碧荷香溼襲人衣」,這句描寫月光下的荷香。昔日林逋《山園小梅》詩,有「暗香浮動月黃昏」之句,梅花在朦朧的月光下,其香味與月光雜融在一起,仿佛有了形狀,如煙霧一樣,浮動著,似乎可見。方嶽描寫月光下的荷香,正如林逋寫梅花之香一樣,與月光,以及空中的漂浮的露水夾雜在一起,也仿佛有了形體,輕盈曼妙,浮動著,向人襲來,沾溼人的衣服。這句詩將荷香形象化了,不輸「暗星浮動」,只是有些冷,不像夏天的景象,大概是夏末之時。

「夜涼如水琉璃滑」,這一句其實是寫月光。夏夜涼得如水,如果不是雨後新晴,必然是夏末無疑了。「琉璃滑」,常用來形容月光下平靜的水面,如元稹有「琉璃波面月籠煙」之句,蘇軾有「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之語。此處則是形容月光如水,故說「琉璃滑」,古人有「夜月琉璃水」之句。「如水琉璃滑」,則將月色描寫得晶瑩剔透,空靈如幻。

「自起開窗放月歸」,這一句則是將月光擬人化了,詩人看到窗外月色美妙,於是打開窗子,讓月光進來,好像邀請一位老友一樣。可知詩人非常的喜好月亮。那樣的舉動,也可看出其閒逸雅放,超凡脫俗,真神仙中人。

評價

方嶽這首《夏夜》詩,看似平淡無奇,也不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卻描寫出了最好的夏夜,且將夜色寫得那樣空靈美妙,在眾多寫夜色的詩中,可謂出類拔萃。後世冷置不賞,令人不解。大概是方嶽詩名不及唐代大家,在當時也在楊萬裡、陸遊、範成大之下,所以很少人關注。這首詩,真是一顆「遺珠」。

相關焦點

  • 唐代不知名詩人,卻寫出膾炙人口的詩,最後七字至理名言
    譬如,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陸遊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可以說都是至理名言,讀後讓人獲益良多。它出自於唐代詩人李涉之手,是李涉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雖然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詩人中,李涉不算多知名,但是他的這首詩卻膾炙人口,尤其最後七字「偷得浮生半日閒」,歷來為人所稱道。究其原因,便是因為它含有李涉對人生的感悟,堪稱至理名言,千百年來解開了不少人的心結。
  • 南宋四大詩人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詩詞風格等簡介分析
    南宋四大詩人,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是中國南宋前期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四位詩人的合稱。他們擺脫了當時"江西詩派"的牢籠,寫出了一批思想、藝術各有特色的作品,在當時影響很大,呈現了宋代詩歌第二個繁榮時期。
  • 宋代有一位孤高自傲的詩人,一輩子不仕不娶
    歷史上寫梅花的詩人詞家很多,很多人還是記住了這句經典的名句。據史料記載:林逋,字君復,少孤力學,不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趨榮利。放遊江淮間後隱杭之西湖,結廬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吏歲時勞問,嘗自為墓於其廬側,臨終為詩,有「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之句。卒年六十一,州為上聞,仁宗嗟悼,賜諡和靖先生。
  •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代詩人唯美詩篇,千古流傳
    他的詩作流傳下來的不多,僅有一首被收錄到《全唐詩》中,也是最著名、最美的唐詩。《楓橋夜泊》唐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淺譯月亮已經落得不見蹤影,只聽見烏鴉哀鳴,感覺到寒霜滿天,看著江邊的楓樹和停靠在岸邊船上的漁火,卻越發感到孤獨惆悵,思緒萬千,不能安然入眠。
  • 楊萬裡這首詩通俗易懂,趣味橫生,把初秋美景描繪的如詩如畫!
    楊萬裡作為南宋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不僅收錄在了一些經典的詩集裡,同時很多作品,還頻頻入選小學課本,成為了很多人最早接觸的古典詩人,而且他的詩作,雖然寫得很直白,但是同樣的充滿了豐富的情感,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這也正是楊萬裡詩作的一大特點,所以讀他的詩作,最是能夠讓人感受到詩歌的魅力
  • 南宋詩人的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也是關於孤獨的,寫於詩人被放鴿子後,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這首詩名為《約客》,入選教中學課本,作者是南宋詩人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趙師秀是南宋著名詩人,和徐照、徐璣、翁卷並稱「永嘉四靈」,南宋後期興起的「江湖詩派」便是受了他們的影響。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相思詞,化用另一位詩人的名句,卻寫出了新意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思想家等等,他對於唐詩可謂是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知道在他之前,很多的唐詩,那只不過是一個形式,大部分的詩人在創作時,並沒有真正的融入進自己的情感,這也使得很多的詩作,讀起來很拗口;另外還喜歡在詩作中,處處堆砌典故,使用一些生僻的字
  • 南宋《山茶蝴蝶圖》之蝶舞花叢
    南宋 佚名《山茶蝴蝶圖》宋代繪畫講究對物象的具體描繪,並加入意境的渲染,被稱為丹青畫作的一座高峰。每當我們打開宋畫欣賞的時候,都仿佛回到了那個充滿詩意的年代,就像是在與宋人對話。南宋 佚名《山茶蝴蝶圖》(局部)有一幅佚名的宋代花鳥畫《山茶蝴蝶圖》極具特色,此畫描繪了蝴蝶與花叢的故事,也可以理解為一幅田園小景。一隻豔麗的黑色蝴蝶振翅飛舞於畫面的上半部,兩朵嬌豔的山茶花盛開在畫面正中。
  • 不知名詩人的經典之作,開篇就氣勢磅礴,尾句更是撼人心魄
    唐代有很多邊塞詩人,比較著名的如王昌齡、岑參、高適等。除此之外,像李白、杜甫、王維等雖然沒有邊塞從軍的經歷,但也在其詩篇中經常抒寫邊塞將士的豪情,表達詩人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祝願。下面介紹晚唐不知名詩人的經典之作,開篇就氣勢磅礴,尾句更是撼人心魄。
  • 4首最優美的芙蓉花詩,一種天然美妙,純粹的美
    4首最優美的芙蓉花詩,一種天然美妙,純粹的美。1、《涉江採芙蓉》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這首詩以雙關修辭手法,婉轉地傾訴了詩人沒有貴人相助而不得進士及第的苦衷。前句以秋江芙蓉自比其潔身自好而又孤寂寡合的人格,後句以芙蓉生的不是地方(秋江)而吹不到東風比喻自己得不到貴人相助之苦。「東風」喻貴人,這裡即指高侍郎。
  • 華羅庚不僅是數學家,更是一位詩人
    華羅庚不僅是一位享譽世界的數學家,而且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這則對聯一出,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對出下聯,解鈴還須繫鈴人,在大家的催促下,華羅庚微微一笑,拋出下聯:「九章勾股弦」他話音剛落,大家拍手叫絕。原來,下聯中的「九章」指的是代表團中的另一位科學家,大氣物理學家趙九章,而「勾股弦」恰是我國古代著名數學著作《九章算術》裡的勾股弦定理。華羅庚是一位真正的詩人,最懂得詩的真諦。
  • 宋亡後詩人終身不仕,坐臥都朝南,一首古詩更是見其錚錚鐵骨
    他們都看中了菊花所代表的象徵意義,不畏嚴寒的精神,不與其他花朵爭相鬥豔的高潔精神。而且這些詩人寫菊花,不單單是謳歌現實當中的菊花,實際上還是對自己品格的謳歌。今天我們看到的這首唐詩就是如此。南宋詩人寫菊花看似平淡,實際上這28個字卻是他不屈不撓忠於故國的誓言。
  • 從《稚子弄冰》等三首詩看南宋末「江湖派」和正統詩派的不同走向
    宋朝關於押韻的不同格式也是詩人在韻書越來越細緻,創作卻越來越靈活之下做出的各方面試探。這種創作間接或直接地促成了韻部大合併,《平水韻》相對於《廣韻》,從206韻部到106韻部,合併了將近一半,不得不說和南宋詩人的努力有關。
  • 南宋詞人張炎:他用備極蒼涼的詞作唱響南宋末期的時代之聲
    之前講過晚唐詩人韓偓帶著唐詩的榮耀謝幕了,說到宋詞謝幕者,那一定是張炎,他是宋詞的最後一位重要作者。在宋詞這支柔麗的長曲中,張炎的詞,是最後的一個音節,是最後的一聲歌唱。他的詞寄託了鄉國衰亡之痛,備極蒼涼,換句話說,他的聲音就是南宋末期的時代之聲。張炎,生於鐘鳴鼎食之家,前半生在貴族家庭中度過。
  • 夏雨清風來:看古代詩人如何度過下雨天
    今天,小編帶你穿越千年,看看古代詩人如何度過下雨天,品味一場藏在古詩中的雨。 1、辛棄疾《西江月 ·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 「心有猛虎 細嗅薔薇」—觀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展現了一幅很美妙的畫面:高大威猛的老虎也有駐足細嗅路邊薔薇花朵芬芳的時刻。這句話由詩人余光中譯自英國詩人西格裡夫薩松的詩作《於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中「In me ,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而來。原詩表達的意境更為深刻:審視我內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理性與情感同在。借這句詩來表達經典影視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合適不過了。
  • 清不知名詩人的寫景詩,清新怡人,環境優美,令人嚮往,堪稱經典
    這是一首康熙年間詩人返回北京途經河南淇縣所創作的詩篇,詩人也是初到此地就被淇縣美麗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詩人在佛曉天空還朦朦朧朧的時候獨自一個人登上了高登橋,此時正直初春之時,橋下的景象十分的引人入勝,面對如此美麗的景色,詩人也是有感而發隨後便創作了這首千古名詩。
  • 詩紅人不紅的唐珙:一首絕句流傳千古,只因寫太好,誤收進全唐詩
    當年程千帆先生閱讀此詩時,曾專門寫文稱讚這首詩,「這位我們對其生平一無所知的詩人具有很獨特的藝術構思」,後來也有許多書籍,均收錄了此詩,並表示這首詩是晚唐詩人唐溫如唯一的傳世之作。但其實,經過後來學者的考證,唐溫如的這首詩,並非唐詩。
  • 八位詩人,一人一首成名作
    詩中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給人積極向上的藝術魅力,全詩用筆自然,寫景鮮明,情感真切,極富韻致,歷來廣為傳誦。「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中表現的那種壯闊高朗的境象便對盛唐詩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直到唐末詩人鄭谷還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 一位山水田園派詩人,寫下一首邊塞詩,留下一句話「獨絕千古」
    邊塞詩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最為知名,然而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精通詩、畫、音樂,更好參禪悟理,寫詩也多詠山水田園,卻在他為數不多的邊塞詩中留下這樣一首,其中一聯被譽為「獨絕千古」。這位詩人就是王維。明代詩人徐增評價此詩說:「『大漠』『長河』一聯,獨絕千古。」曹雪芹《紅樓夢》中有一回目寫「香菱學詩」,曾借書中人物香菱之口評價此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