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代詩人唯美詩篇,千古流傳

2021-01-18 文學漫談

在八十年代的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濤聲依舊》,曾傳唱大街小巷,「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這句歌詞是根據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詩改編的。至今讓人印象深刻,情不自禁就唱上一句。

張繼在唐朝是一個名不見驚傳的小詩人,他是湖北襄陽人。天寶十二年,張繼考中進士。曾任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等職。他的詩作流傳下來的不多,僅有一首被收錄到《全唐詩》中,也是最著名、最美的唐詩。

《楓橋夜泊》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淺譯

月亮已經落得不見蹤影,只聽見烏鴉哀鳴,感覺到寒霜滿天,看著江邊的楓樹和停靠在岸邊船上的漁火,卻越發感到孤獨惆悵,思緒萬千,不能安然入眠。姑蘇城外那寂寞靜謐的寒山寺裡,半夜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中。

寫作背景:

天寶十四年一月,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局勢動蕩不安,很多文人紛紛逃離京城,到江、浙一代安身。張繼也和逃難的人一起,坐著小舟來到蘇州城外的楓橋邊。當時正是秋季,在停靠的船上,欣賞著江南水鄉秋色美景,詩人感慨萬千,想到客居他鄉,流離失所的情景,愁緒滿懷,難以入眠,再美好的江南夜景,也難解心中的憂愁。於是詩人思鄉之情和憂國憂民的愁緒,一起湧上心頭,面對月落烏啼的愁思夜晚,寫下了這首千古名詩。

賞析

詩的開篇是寫在蘇州外的午夜時分,月色已暗,烏啼哀怨,滿天風霜,體現出詩人在寒冷的夜晚,在江水、楓樹、漁火的陪伴下,渡過了令人惆悵的不眠之夜。要是在無憂無慮的盛世,看到這樣的秋景,詩人一定有閒情逸緻,大加讚賞。境由心生是佛家的一句話,人的心情不好,儘管身在美景之中,卻視而不見一樣,內心感覺不到愉悅的氣氛。詩人這種情景交融的描寫,明暗交替,動靜結合,願景和近景與首句遙相呼應,體現了詩人寄宿孤舟的愁緒和無奈地哀思。強調了詩人所處孤獨寂寞的壞境,又讓人感受到詩句意蘊濃厚的美妙意境。

後兩句寫詩人在無眠的深夜,聽到遠處傳來的鐘聲。寒山寺的鐘聲又平添了思鄉的憂愁。這兩句的城、寺、鍾、船,形成一種空靈曠達的意境,前兩句是「看」,後兩句是「聽」。我們用歌詞來體會當時詩人的情懷:「帶走一盞漁火 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連的鐘聲 還在敲打我的無眠」。

至於詩中情景的合理性,人們也提出過疑問。比如寒山寺在什麼時間敲鐘,寺裡的僧人半夜幾點睡覺等等。根據這些,有人還做過了解。在蘇州當地的佛寺,在月圓之夜真有敲鐘的習俗,半夜敲鐘確有其事,並不是詩人為了迎合孤寂心情而寫的。

《楓橋夜泊》這首七言絕句,是一首情景交織在一起的意蘊豐富的詩。借住江邊漁火的美麗夜景,間接自然地描繪出詩人旅居客船的思鄉的愁苦心情。詩人沒有直接抒發感情,而是先描寫景物,顯示出了這首詩的藝術特色,詩人張繼借景抒情的寫作技巧也令人讚嘆,讓人有在欣賞一幅畫的感覺,堪稱唐詩中最唯美的名篇佳句。

相關焦點

  • 10句最美楓葉詩詞: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10句最美楓葉詩詞: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1. 林暗交楓葉,園香覆橘花。——宋之問《過蠻洞》宋之問詩多為粉飾太平的浮華空泛之作,另有少量寫景詠物之作,詩風清新坦蕩。本句出自其一詩,這是作者在其被貶途中所作。
  • 唐詩閒讀:「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楓橋夜泊》跟《春江花月夜》一樣,也是詩人「孤篇橫絕」的作品,詩人張繼最終能以詩人的名義流傳後世,靠的只是這一首詩,因為《全唐詩》裡也僅收了他的這一首詩,獨佔一卷。先讓我們看一下這首詩:(詩意圖)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這首詩犯了個致命錯誤,為何還能千年流傳?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落月、啼烏、霜、江楓、漁火,還有作者這個不眠之人,共同構成了一幅幽寂清冷的江南秋夜圖。 在這孤冷的氛圍中,流露出了詩人羈旅天涯的愁苦之情,正如王國維所言「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眼中所見正是他心中所感。
  • 「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的《楓橋夜泊》,為什麼就這麼美?
    意象不但選用合理,相互之間的構建也巧妙地凸顯了詩人心中的境界。我們看他選取了哪些意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一首仄起平收押平水韻「一先」部的七絕。格律就不分析了,沒有出律。
  • 《楓橋夜泊》首句「月落烏啼霜滿天」寫得不合理,為何能成經典?
    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古代能出那麼多偉大的詩人?其實答案很簡單:古代的讀書人,把詩情詩意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隨性之作,詩名《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論起這首七言絕句的妙處,其實不用筆者多說,入選小學課本多年。此詩無論是意境之美,還是遣詞用字,都是唐詩中的精品,被今人奉為神作。
  • 中華詩解|《楓橋夜泊》:經常被後人點金成鐵的兩句——月落烏啼...
    唐代詩人張繼有一首風華千古的名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用現代漢語準確的翻譯過來是這樣的:月亮落下去了,烏鴉悲戚地啼叫著,深秋的黑夜裡充滿了肅殺的嚴寒,令人感覺到整個天空都瀰漫著霜華,我面對著岸上的楓樹和江邊的漁火愁苦難眠。
  • 【寧品讀】霜染烏桕紅于楓
    【寧品讀】霜染烏桕紅于楓 2020-12-13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玄武門前的烏桕樹,帶著「江楓漁火」,依然是「烏桕葉紅秋可憐」
    原本的悲秋情緒,也因為這烏桕紅葉,而淡了、散了,只留下心頭的餘歡……這烏桕紅葉,落在宋人洪諮夔的《洪源洗心堂飲中偶成》中就是「未霜烏桕赤,得日紫薇紅」;落在陸遊的眼中就是「今歲霜遲殊未寒,籬東烏桕葉才丹」
  • 考「月落烏啼霜滿天」難住北大博士,專家:語文書也不對?
    但是,就是這樣一首膾炙人口、人人皆知、流傳千古的經典佳作,出現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卻難倒了百人團中91位選手。具體的題目是這樣的:回答這道題的時候,衝關選手開始選擇了一個錯誤答案,幸好在有效的答題時間內他終於選擇了正確答案,否則,現場包括衝關選手就會有92人答錯。
  • 七個詩人,七首七言絕句,每首都上過教科書
    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七首唐詩,七個詩人,七首七言絕句,每首都上過教科書,所以就不做解釋導讀了。1.《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2.《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3.
  • 八位詩人,一人一首成名作
    有些詩人一首作品驚豔四座,眾人讚賞,但,再去翻看其「履歷」,卻並無其它作品,或者更出眾的作品,於是,這首「獨苗」便成為詩人最「閃亮"的標籤。有些詩人,只有一首詩,卻毫不妨礙他流傳千古。《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 農人們為何期待一場濃霜?與「舌尖」有關
    霜趕走了秋的浪漫,帶來了冬的冷峻。可農人們為什麼還如此期待一場濃霜?主要是舌尖待見霜的緣故。因為「霜」這種白色的細小晶體,既含「鈣」的功能,又有「鹽」和「糖」的成分。秋熟的蔬果經霜與不經霜,味道截然不同。
  • 20首經典詩詞,都是在船上寫的,每一首都流傳千古
    古人愛在船上寫詩,除了舟船上的風景很好,更重要的是,詩人在船上,更易引發情思,或是思念家鄉,或是感慨飄泊…… 今天推薦20首經典詩詞,這些詩詞都是在船上寫就的,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值得大家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