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前的烏桕樹,帶著「江楓漁火」,依然是「烏桕葉紅秋可憐」

2020-12-04 一淵寓言

人與樹的相知,需要一點心有靈犀。

每當這個季節,秋冬交錯之時,南京引以為傲的梧桐,已是葉落滿街,而另一種樹——烏桕,卻正惹火了初寒的氣息。

一見傾心的相遇,源自我們內心與烏桕同樣的選擇:越是寒冷,越要綻放生命的燃燒,於是,火紅就成了我們共同的追求。

如此,就不可錯過玄武門前的一路烏桕樹,就幾百米而已,日常的、街邊的、唾手可得的、窮曲虯結的風景,猝不及防地撞進眼裡、心裡的,才真正稱得上靈魂的邂逅,以及令人感動的相知。

清代的顧貞觀留有一首小令《菩薩蠻·山城夜半催金柝》詩云:

山城夜半催金柝,酒醒孤館燈花落。窗白一聲雞,枕函聞馬嘶。 門前烏桕樹,霜月迷行處。遙憶獨眠人,早寒驚夢頻。

同樣的烏桕樹,只不過從屋門前長到了今日的城門前而已。

這烏桕樹,在孤館的悽涼中、在朦朧的月色下、在夜半金柝的打更聲裡……愈發的光怪陸離、樹影慘澹。

這就樣,羈旅之人因為思念親人而輾轉不寐,直到窗外漸白、雞鳴馬嘶,到底是徹夜不眠。這孤獨而冷清的況味,不止是此時此刻,更是我們一生中獨自前行的寫照。

相遇,無處不在,因為開門即烏桕。在宋代敖陶孫的《送袁度這挈家之任》中的

門前烏桕花,頗怪烏來頻。問知八九雛,翅短青尚新。

門前,春日開花、烏鴉來戲,那時,詩人與袁君初相交,一切都是新鮮青春模樣。

而到了辛棄疾的《臨江仙·手種門前烏桕樹》中:

手種門前烏桕樹,而今千尺蒼蒼。田園只是舊耕桑。杯盤風月夜,簫鼓子孫忙。七十五年無事客,不妨兩鬢如霜。綠窗剗地調紅妝。更從今日醉,三萬六千場。

依舊是門前的烏桕樹,卻已經千尺蒼蒼的暮年之景,不知見證了多少的重複的四季農桑。

辛大詩人感慨自己卻是75年來一事無成,唯留下風霜兩鬢的斑駁。

綠窗紅妝,也不知是窗外烏桕又一秋,還是窗內佳人為何人?反正,從今日起,就是一醉解憂罷了。

誠然,烏桕的驚心動魄,在於經秋而豔的紅顏。宋人是最懂烏桕之美的,周師成《句》中的:

黃蘆花白月無賴,烏桕葉紅秋可憐。

一下子,就把我們拉進了一個審美的精神世界,黃蘆白花和烏桕葉紅,是秋之顏色,雅之極、濃之豔,都不及「月無賴」和「秋可憐」來的妙趣橫生。

原本的悲秋情緒,也因為這烏桕紅葉,而淡了、散了,只留下心頭的餘歡……

這烏桕紅葉,落在宋人洪諮夔的《洪源洗心堂飲中偶成》中就是「未霜烏桕赤,得日紫薇紅」

落在陸遊的眼中就是「今歲霜遲殊未寒,籬東烏桕葉才丹」,是「寒鴉先雁到,烏桕後楓丹」,是「烏桕赤于楓,園林二月中」,「鵓姑聲急雨方作,烏桕葉丹天已寒」;

落在林逋先生的詩中就是《水亭秋日偶書》

巾子峰烏臼樹,微霜未落已先紅。憑闌高看復低看,半在石池波影中。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烏桕所現身的古詩詞中,最出名的卻是張繼的千古名作《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江楓,是江邊的紅楓嗎?古人云,楓樹長山中,而張繼的詩當作於農曆十月深秋時分,江南水邊多植烏桕之類樹木,經霜葉紅,古人詩中多混作為『楓』。故江楓,是泛指江邊的紅葉類樹,最惹眼的就是烏桕本尊是也。

甚至,楊萬裡作詩《秋山》如此幽默老辣地寫道:

烏桕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皂作猩紅。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

未經人生風霜的洗禮,寫不出來如此勁道和個性的文字,這錚錚的烏桕紅中,少了柔媚,而多了風骨和韻致,「錯將」、「偷天酒」、「掩醉容」無不是詩人以烏桕自喻述志。

莫要以為古人真的烏桕丹楓不分,至少在楊萬裡的《秋山》中

梧葉新黃柿葉紅,更兼烏桕與丹楓。只言山色秋蕭索,繡出西湖三四峰。

烏桕和丹楓,明明白白,雖然生長在水邊的當時烏桕,但古人有意而為之的「錯亂」,大概是因為烏桕之名,和烏鴉分不開吧,在《本草綱目》中有雲「烏臼,烏喜食其子,因以名之……或云:其木老則根下黑爛成臼,故得此名。」

民間,對烏鴉多有偏見,但早在周朝 ,烏鴉卻奉為「神靈之鳥」,還擁有「忠孝」的品德和令人驚嘆的智慧,因此又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說法。

而寒鴉喜歡棲息和琢食的烏桕樹,自然也非平凡之物了。追溯烏桕樹的歷史,最早記錄進典籍的,是1400多年前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烏臼》:

《玄中記》:」荊揚有烏臼,其實如鷄頭,迮之如胡麻子,其汁味如豬脂。」

烏桕,亦做烏臼,實如胡麻子,多脂肪,可制肥皂及蠟燭等,又兼得秋葉颯紅之美。

南北朝的 《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二·西洲曲》中,由梅起興,講述了一個女子對昔日與愛人在西洲遊樂的美好回憶,以及在此後無盡的思念,愛意纏綿中的這幾句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西洲到底在哪裡?搖著小船的兩支槳就可到西洲橋頭的渡口。天色晚了伯勞鳥飛走了,晚風吹拂著烏桕樹。

這就格外的含蓄而雋永,如一副永遠不會褪色的畫,定格在那淡淡的情緒瞬間,仿佛有瞬間的失神。

這樣的古典意境,即使豪邁的李白的寫來,也是如《小溪秋色》一般「傷別離」了:

楓香烏臼兩相依,紅葉隨風傷別離。群鴨岸邊勤對鏡,舊裝漸褪換新衣。

原來,當碧綠的樹葉褪換了獵獵的紅色新衣,雖然看在眼裡是色彩的明豔,但是品砸在心頭卻是悲秋的離愁。

唐代的張祜被稱為「海內名士」,他的一生都是在路上,他的《江西道中作三首》之一

秋灘一望平,遠遠見山城。落日啼烏桕,空林露寄生。燒畬殘火色,蕩槳夜溪聲。況是會遊處,桑田小變更。

則更見蕭索和心頭的孤獨,連鳥雀都還有日落後的歸棲之地,烏桕樹上就是家,可以旅途中人兒啊,又何處是歸程?

原來,周詩成的那一句「烏桕葉紅秋可憐」,哪裡僅僅是秋色惹人憐,分明是」烏臼樹頭烏臼棲」,人在旅途慢慢塵,可憐的,終究只是我們自己,而已。

相關焦點

  • 普品也能玩出新花樣,紅勝丹楓的烏桕樹,製成盆景,美不輸楓!
    秋冬,有許多的植物葉色堪比花海而絲毫不遜色,除丹楓銀杏之外,應屬烏桕這樹種最為出色,初冬時心形的烏桕葉子顏色漸漸由綠轉黃,在掉落之前再轉變成紅色,佇立於人行道旁的一棵棵烏桕,樹葉或黃或紅,那景象頗似一片楓紅。
  • 故鄉難忘的記憶,紅了的烏桕葉,色彩斑斕的烏桕葉
    烏桕樹一種在春夏容易忽略的樹木但是在秋冬烏桕樹卻如打翻的顏料盤一樣灑在了大地上讓人著迷讓人喜歡。在秋冬交替的時候,一棵棵鄉村的烏桕樹開始展現出多彩的那一面,一片片葉子由綠變黃最後變得火紅。當冬天的腳步一步步走近的時候一棵棵烏桕樹也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 10句最美楓葉詩詞: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10句最美楓葉詩詞: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1. 林暗交楓葉,園香覆橘花。——宋之問《過蠻洞》宋之問詩多為粉飾太平的浮華空泛之作,另有少量寫景詠物之作,詩風清新坦蕩。本句出自其一詩,這是作者在其被貶途中所作。
  • 藍天下紅豔別致的烏桕葉,十二月的烏桕樹美麗的鄉村景色
    葉子會在秋天發生多重顏色的變化,有綠色,黃色,紅色,紫色,以及它們的各種漸變色,冬天的時候滿樹的葉子都會變紅。中國地大物博,原生烏桕的地方有很多。桂林有烏桕灘,安徽有塔川,湖北孝感大悟縣還號稱烏桕之鄉。待霜降過後,可深入這些保有老林的山區,看桕葉紅遍,彩林盡染。烏桕,以烏喜食而得名。
  •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代詩人唯美詩篇,千古流傳
    《楓橋夜泊》唐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淺譯月亮已經落得不見蹤影,只聽見烏鴉哀鳴,感覺到寒霜滿天,看著江邊的楓樹和停靠在岸邊船上的漁火,卻越發感到孤獨惆悵,思緒萬千,不能安然入眠。姑蘇城外那寂寞靜謐的寒山寺裡,半夜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中。
  • 唐詩閒讀:「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先讓我們看一下這首詩:(詩意圖)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我們對這一首詩的內容與詩意可以稱得上熟悉,就是詩人在「安史之亂」後,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張繼寫這首詩時,並沒有楓橋,當然也就無所謂《楓橋夜泊》了,在唐人高仲武編選的《中興間氣集》中,這首詩的原題寫作《夜泊松江》,就算到了後來《全唐詩》也只是改名叫《夜泊楓江》,並不是現在的詩名。
  • 小說中最好聽的名字,除了《魔道祖師》的江楓眠,還有他們!
    小說中最好聽的名字,除了《魔道祖師》的江楓眠,還有他們!在言情或耽美小說中,有不少角色的名字,起的特別好聽,有些帶著古風古韻,那種浸潤的文字,如春風扶柳,一時暖化人心。而有些名字則帶著青春感傷,如一場九月的雨,潮溼了內心,憂傷了青春。在言情小說中,有哪些角色的名字,最讓你印象深刻?1.《魔道祖師》~江楓眠《魔道祖師》,墨香銅臭的古風耽美小說,以其虐心、掙扎的愛戀,吸引了不少讀者。
  • 實時楓景,賞楓正當時丨秋色-秋韻-秋意-秋味~盡在清涼寨!
    ,秋的韻,秋的柔,秋的景,靜美,旖旎,闌珊。又是一年賞楓季,清涼寨處處都是好「楓」景.每年10月中旬到12月初,因海拔高差和晝夜溫差形成的獨特地理氣候條件,清涼寨景區萬畝森林中「楓」情萬種,三角楓、五角楓、七角楓、八角楓等楓香樹種、烏桕樹和槭科類等多樣秋季紅葉樹種達三千餘畝,樹姿英俊瀟灑,葉色優美豔麗。
  • 【寧品讀】霜染烏桕紅于楓
    【寧品讀】霜染烏桕紅于楓 2020-12-13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植物小百科——秋楓
    植物屬性——中文學名:秋楓拉丁名:Bischofia javanica Bl.別稱:茄冬、秋風子、大秋楓、紅桐、過冬梨、朱桐樹、烏楊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大戟目科:大戟科 屬:秋楓屬種:秋楓
  • 魯迅的烏桕樹
    烏桕樹。第一次看到烏桕樹,是初中學《社戲》這篇課文的時候。在文中,我看到一段烏桕樹枝。「他如果罵,我們便要他歸還去年在岸邊拾去的一枝枯桕樹,而且當面叫他『八癩子』」,這句話,讓我十分好奇,烏桕樹,是什麼樹?很貴重嗎?為什麼一段樹枝也會被人拾走,失主還要念念不忘地追回?烏桕樹枝有什麼用?
  • 今日秋分至,快幫孩子收藏好這些秋的絕美詩詞吧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山行》杜牧(唐)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楓橋夜泊》張繼(唐)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鄭板橋集江館清秋》鄭燮(清)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中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云乎哉?
  • 烏桕|黃蘆花白月無賴,烏桕葉紅秋可憐
    前幾天應朋友之約去了百樹園,說是冬天都到了,還沒有踏踏落葉,閒逛之下,這才發現了它。本來不認識這種樹,總以為它就是一楓樹的遠親,否則怎麼都在霜後就改了妝容呢!
  • 深秋 烏桕紅了整個山頭紅葉遍野 演繹不一樣的秋色
    聽說,烏桕紅了,趁著秋色濃濃,大徐帶你去,觀賞邳州的紅葉烏桕吧   禹王山烏桕紅了   禹王山位於邳州市戴莊鎮李圩村旁。沿著禹王山中軸線上山,鬱鬱蔥蔥的松柏中偶然凸現的紅葉甚是好看,走近細看才知是烏桕樹,心形的紅葉落在地上頗有「化作春泥更護花」 的感覺。
  • 初冬故鄉暖陽下的烏桕葉,火紅的葉子迷人的鄉村風景
    烏桕是我們故鄉一種平凡卻又特別熟悉的植物,每到秋末初冬的時候,房屋前後一棵棵烏桕樹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特別火紅迷人。烏桕是一種色葉樹種,春秋季葉色紅豔奪目,不下丹楓。為中國特有的經濟樹種,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歷史。烏桕樹冠整齊,葉形秀麗,秋葉經霜時如火如荼,十分美觀。每一棵烏桕樹每一根枝條上的葉子都變得特別美麗,大紅的、深紅的烏桕葉在陽光下如二月盛開的紅花一樣。
  • 烏桕之鄉,烏桕紅……
    烏桕樹隨意長在田間地頭,一到秋天,它卵圓形的葉子就會變紅,還會結出白色的果實——油籽。烏桕處處紅,別成一種風景,一種趣味……一株烏桕,站在田野上,沐浴陽光,享受秋光。一排烏桕,迎接東升的旭日,遠處峰巒起伏。水塘映出烏桕的倒影,陽光從樹縫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