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品也能玩出新花樣,紅勝丹楓的烏桕樹,製成盆景,美不輸楓!

2020-12-07 集匠坊

秋冬,有許多的植物葉色堪比花海而絲毫不遜色,除丹楓銀杏之外,應屬烏桕這樹種最為出色,初冬時心形的烏桕葉子顏色漸漸由綠轉黃,在掉落之前再轉變成紅色,佇立於人行道旁的一棵棵烏桕,樹葉或黃或紅,那景象頗似一片楓紅。

今歲暖冬,冬季清晨的藍天,掩蓋不了這種葉子的出色美感,踩在乾枯的葉子上,沙沙的聲音不絕於耳讓人不由想起「今歲霜遲殊未寒,籬東烏桕葉才丹。——陸遊.《即事示兒輩》」的美好意境,頗富詩意。

01烏桕小史

烏桕原產於我國,是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又有臘子樹、桕子樹、木子樹等別稱,烏桕之名的來源有3種說法,一說緣於其樹老時,根部會黑爛成臼,故得名。又有「以烏喜食而得名——《本草綱目》」,也因此別名「鴉臼」的說法。還有一種說法是其葉片制皂(皂物為黑色染料)故而得名,以上命名方式,哪種更為準確?不是做學問不必深究,但可以肯定烏桕與古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烏桕在被作為經濟作物栽培史已有千年之久,古代的土地政策規定土地是國家的田地的收成都要繳納高額租金,因此造成以農耕為生的一般農民生活窮困,人們為了生存只好在田邊種植比較有經濟價值的樹種(不必納稅),其中又以烏桕樹種栽植為最,並具有高度經濟價值。

經濟價值:烏桕種子外被的白色蠟狀物質稱為「皮油」 可榨「清油」供制燈用油、塗料油、潤滑油等等,葉子可做染料使用。樹幹則是當成家家戶戶的薪材,樹根為中藥材之用,民間有用其治蛇毒、消腹水之說。在往昔農業時代,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來源,經濟價值極高。

而到了近代,其產品功能逐漸由其他工業產品所取代,因此不再推廣種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資匱乏狀態狀態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烏桕逐漸野化出現在低海拔山區及平野的常見物種,甚而是行道樹景觀樹之一。

烏桕樹的分布極廣,其生長區域北可達黃河流域,南可至廣東、越南,往東則及於江浙、閩越之地,且多為人工栽培,秋、冬之際,烏桕葉由青轉紅、掉落,構成鄉間特殊的植物景觀,時值氣候轉涼之秋末,枯葉斜陽,尤易引發詩人淡淡的愁緒與感傷。

02烏桕常隨丹楓出現

烏桕常伴與丹楓,宋人楊萬裡《秋山》有「梧葉新黃柿葉紅,更兼烏臼與丹楓。 只言山色秋蕭索,繡出西湖三四峰。」由于楓葉在有的低海拔地區不會轉紅,烏桕的紅葉則更易讓多愁善感的詩人思緒萬千。

膾炙人口的《楓橋葉泊》中有「江楓漁火對愁眠」一句中的「江楓」被指疑為烏桕,因為烏桕生於曠野、塘邊或疏林中,清代學者王瑞履在《重論文齋筆錄》中為其引證:「江南臨水多植烏桕,秋葉飽霜,鮮紅可愛,詩人(張繼)不知楓葉生山,性最惡溼,不能種之江畔也。」學者證明了烏桕與楓的生長習性,但是否江楓就是烏桕仍有待考(因又有一說江楓僅為寒山寺旁的「江村橋」與「楓橋」)。但無論是否烏桕,江楓定然不是紅楓。

初春,滿樹綠芽的烏桕蓄勢待發,時至四五月,已然枝葉茂盛,綠油油的一片,初夏穗狀黃色花序默默地綻放,則又是另一種生命的起端,入秋之後悄然結果,在冬季落葉前葉色轉紅,成就四季分明的生命周期。

遇凜冬蕭肅時,烏桕光禿無葉,蒴果纍纍,成熟的果實,形如薏米,一顆顆包裹著假種皮的白色果實也是另一種美麗的景致,如若有幸,還能見到滿枝頭鵲鳥在枝間跳躍,則是另一種生機的景象呈現。

03栽培賞析

以前在鄉間地頭,能看到3米多高的烏桕樹,冬季來臨,整棵樹紅通通的,不過那時候大人都在為三餐溫飽操勞,烏桕這等雜木少有人有閒情逸緻去欣賞它,烏桕可以利用種子繁育做成種子盆栽,亦可培育稱小品賞玩,盆景中大多樹種宜以樹小相大為佳,細葉枝節短密者更易製成盆景,但將烏桕當觀葉小品賞玩賞玩亦無不可。而且在一些曠野溪澗,常見一些烏桕老樁經常年雨水衝刷,其幹身老態竟顯,值得賞玩一番。

烏桕花為單性花,雌雄同株同花序,葇荑花序,頂生,花序長約5至9公分,直立或彎曲呈拱形。烏桕的蒴果非常飽滿,金秋10月的時候,綠色果殼會轉為咖啡色,10月底,果殼裂開後露出帶著白色假種皮的種子。

培育烏桕種子盆栽的關鍵就是前期種仁的處理,烏桕種仁外面被這一層白色臘質包覆,(這層臘就是古時用來做蠟燭的用的)需要將蠟質層處理乾淨之後再進行播種繁殖,不然會影響到種子的發芽。

不破殼栽培:可將種子清洗後先泡水2至3天後,再將它們放入網袋搓洗即可去掉白色的假種皮,簡單有效,這是不破殼栽培的方式。

破殼法:用破殼的方式可以讓種子更快的萌芽生根,破殼之後,將種子放入培育盆的水草中層悶芽,大約1星期左右就會陸續發芽長出白嫩的根。

破殼時用鐵鉗,如圖將烏臼種子立放在鐵鉗內側刀口稍稍用力即可完成,將種子立放在刀口的原因是,施力與受力是以點狀接觸,可以避免夾破種仁。

烏臼屬於落葉性植物,適合在早春時節進行播種,將種子直接種下之後把土壤均勻澆透。然後把種子均勻的鋪在沙質土壤上,上面覆蓋一層薄土,並蓋保鮮膜覆膜保溼保溫,白天時掀開薄膜進行透氣與澆水,避免因為忘記澆水,而導致種子無法發芽。

新手盆友嘗試栽培時,建議選底部有排水孔的盆器為宜,泥土掩蓋種子薄薄一層即可,若不做覆土的話,也可以選擇麥飯石之類鋪在種子上,在種子未發芽之前,每日噴水3~5次左右,讓盆土保持溼潤,有利於種子的發芽。

烏桕的生長非常迅速,那時候泡幾天後用培養土種小盆,再慢慢換盆,實生的小苗很快就會長成小樹,可分盆栽培,製成小品盆景,再適當控制生長,控制樹形,適當纏線拿彎,一件小品盆景就能很快的展現在你的面前。在移栽時,建議帶一些小土團而不要裸根移栽更有利於生長存活。

合植小品

上圖為用淺盆以叢林式栽植的烏桕小森林。在利用淺盆栽植時,盆土需要有一點黏性。這裡用的為園土,混一點大顆粒的砂石,並加入一些赤玉土,但用這兩種培養土黏性都不太夠,因此還是要混一點一般的泥土(盆景栽培粘土其實並不使用,最好還是砂性的確保排水透氣通暢,少用黏性過強的)不管何種基質,澆水時都需要注意不要用水柱澆灌,避免衝擊力過大將土壤衝散。

烏桕小品(一年後)

栽培一年之後,一片綠色的小森林就完成了,長得還可以,但盆樹木的高度還要再做一些調整。

這株烏桕的小品實生苗的樁頭露根都非常有特色,但也有它最為明顯的缺點,就是在根幹交界處蟠扎纏繞後的鋁線痕跡了,後續稍做培養,今後作為一件小品欣賞還是不錯的。

這件烏桕的迷你盆景,別看它這樣小小的,也種了超過四年才有這種味道,烏桕在低海拔就容易紅葉,葉子越成熟的越紅,所以由紅、紫紅、紫、墨綠各種顏色都能看到,一件迷你小品細小天然,也能雅趣橫生。

烏桕樹勢很強健,隨便種隨便活,日常養護時盆土記得保溼即可,盆景創作真的不能用看的,更多的是動手,做了才能掌握其中的奧妙,弄了一些烏桕,對烏桕的樹性也就愈發了解了。

下次,再見到綠油油的烏桕或者是丹紅成片的烏桕時,不妨放慢腳步,好好享受這一年四季擁有不同面貌的美麗樂章。

相關焦點

  • 玄武門前的烏桕樹,帶著「江楓漁火」,依然是「烏桕葉紅秋可憐」
    同樣的烏桕樹,只不過從屋門前長到了今日的城門前而已。這烏桕樹,在孤館的悽涼中、在朦朧的月色下、在夜半金柝的打更聲裡……愈發的光怪陸離、樹影慘澹。這就樣,羈旅之人因為思念親人而輾轉不寐,直到窗外漸白、雞鳴馬嘶,到底是徹夜不眠。
  • 盆景中的貴族:讓你在秋季裡賞霜天紅葉,品楓林盡染的三角楓
    盆景中的貴族:讓你在秋季裡賞霜天紅葉,品楓林盡染的三角楓三角楓顧名思義是楓樹科的一種,楓樹有著堅韌不拔的意志,尤其是楓樹林,像是給大地鋪上了紅色的地毯,等到秋風一吹,楓葉還會發出譁啦啦響聲,和在秋季豐收的景象不謀而合,迎著秋風,披著寒霜,爭妍鬥豔
  • 魯迅的烏桕樹
    它長在臨河的土場邊上,土場,是人們重要的生活場所之一,孩子們蹲在樹下玩石子,老人坐著矮凳搖著大蒲扇,女人往土場上灑水,放桌子。吃飯、納涼、聊天、嬉戲,都在烏桕樹下。夕陽,炊煙,河流,老人,孩子,女人,矮凳,小桌,桌上冒著氣的烏黑的蒸乾菜和松花黃的米飯,沒有一棵烏桕樹,這些就無處安放。
  • 奧陶紀極限蕩繩玩出新花樣!
    奧陶紀極限蕩繩玩出新花樣!8日,奧陶紀極限蕩繩挑戰節第三場歡樂開場,選手開始探索新花樣——坐凳子跳崖的「凳子7」號選手以全新姿勢成為當天No.1,崖原來還可以這麼跳!圖/趙晗據了解,奧陶紀極限蕩繩活動每年都會邀請中國蹦極第一人段樹軍及其團隊在現場調控。
  • 《馬達加斯加的企鵝》接地氣 中國風玩出新花樣
    普通話新聞、菜市場招牌、東方明珠塔、上海海洋館,熱映中的《馬達加斯加的企鵝》擺脫了突兀生硬的「強植」模式,將這些年席捲好萊塢的中國元素玩出了新花樣
  • 烏桕樹
    原標題:烏桕樹 奶奶空閒在家剪麥柴時,多次向我提起年輕時採烏桕的情景。我瞧著她的臉龐,洋溢著光芒,嘴角不動抖動,很激動的樣子。那是屬於她們那代人的美好時光——西北風呼呼地吹,我還在老高的烏桕樹上採桕子,勁道十足,不怕冷。有時還叫上同年伴子(小夥伴)。
  • 最憶故鄉烏桕樹
    故鄉是多山的丘陵地貌,生長在河邊,茶葉叢中的烏桕樹每逢深秋臨霜時節,染紅一片青山綠水,給偏僻的山鄉帶來一道亮麗風景。  歷代文人墨客對烏桕樹的紅葉多有讚揚。清人王端履在《重論文章筆錄》中曾這樣評論:「江南臨水多植烏桕,秋葉飽霜,鮮紅可愛……」南宋陸遊也有詩云:「烏桕赤于楓,園林二月中」。現代作家鬱達夫也對家鄉的烏桕樹情有獨鍾,他在《江南的冬景》中描述道:「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著於枝頭,一點一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  故鄉的烏桕樹不是特意栽種的,而是隨意而生。自自然然地長在田邊地頭。
  • 開言英語APP線下WeMeet將英語學習玩出新花樣
    開言英語APP線下WeMeet將英語學習玩出新花樣 2021年01月06日 18:5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相信大家是耳熟能詳
  • 「海床族」玩轉海外創業圈 華人創業玩出新花樣
    相信大家對「海龜(歸)族」、「海帶(待)族」早已不陌生,那你是否聽說過「海床(創)族」?  如今,越來越多的海外華人登上了自主創業的廣闊平臺,打拼著屬於自己的一番事業,也被冠上了「海床(創)族」的有趣暱稱。這些「海床族」有魄力,有幹勁,更有不少新點子,把海外創業圈玩得正是風生水起,好不熱鬧。
  • 盆景七賢之中雀梅是最受花友們喜愛的珍稀之品
    盆景七賢之中雀梅是最受花友們喜愛的珍稀之品。雀梅中文學名雀梅藤,別名對節刺、刺凍綠、碎米子、酸味果。為鼠李科雀梅藤屬攀緣性落葉植物,植株呈藤狀或直立灌木狀,樹幹褐色,表皮斑駁,有的甚至能形成枯朽的洞穴,給人以古樸蒼老的感覺;小枝具刺;葉紙質,近對生或互生,橢圓形、矩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葉緣有細鋸齒,綠色而有光澤;小花白色或黃色,核果近圓形,成熟後呈紫色。雀梅因產地不同,有大葉、中葉、小葉、細葉之分,其中小葉雀梅及紅芽細葉雀梅尤為珍貴,是製作盆景的好材料。
  • 一隻好餓的毛毛蟲,被別人家的媽媽玩出新花樣
    這條紅腦袋、綠身子、高高弓起來走路的毛毛蟲,靠著不挑食的大胃口和魔法般的蛻變,跨越國界,一路從一個國家爬到另一個國家,贏得了千千萬孩子的心,至今熱度不減。但是這套如此經典的繪本,讓媽媽們有些頭疼。因為裡面的文字太少了,媽媽們根本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才能講出一個好故事。
  • 農村種植的烏桕樹有什麼用途?
    烏桕樹,也就是「木子樹」,它們身上蟲子最多,農村的小夥伴表示經常遭殃,不敢觸碰其葉子,甚至是不會靠近這種樹,老邪來說說它有什麼用途。烏桕樹又稱木子樹,當前栽培較多,在我們廣西農村,也是一眼便能捕獲入視野的樹,有時路過樹下會被上面的蟲子給「襲擊」,惹得一身癢。
  • 文人盆景之空間美
    如果將文人樹盆景看作立體的中國畫,其「畫面」上就有著較其他盆景類別更多的空白。留白所形成的虛空可以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畫面」上的空白不僅是布局的需要,更可以突出主題。▲《勁風高節》相思 韓學年作品虛空顯示了一種空白的充實,一種靜默的力量;虛空中可見物外之景、空間之美,虛空中可聽到言外之意,了解作者的胸襟和人品。
  • 矽襯底完敗藍寶石襯底,晶片結構已玩不出新花樣?
    打開APP 矽襯底完敗藍寶石襯底,晶片結構已玩不出新花樣?缺點是晶片是五面發光的,給需要精確二次光學設計的場合,如小角度射燈、手機閃光燈、車燈、超薄背光及平板燈等帶來了諸多的不便,此外,也存在正裝五面出光晶片所面臨的顏色不均勻的問題。 薄膜倒裝結構 為了解決倒裝結構存在的問題,有人提出了薄膜倒裝結構,在倒裝晶片的基礎上,通過用雷射剝離技術去除了藍寶石襯底,得到單面發光的薄膜晶片。
  • 不願意居家盆栽卷柏?跟著學「3步」製成盆景,身價高、樂趣多
    導語:在居家盆栽的過程中,相信不少人都不願意盆栽九死還魂草,這種植物又叫卷柏,是製作盆景的主要綠植之一,它生命力旺盛,適應能力強,可鎖住土壤中大部分的水分,沾水就能存活下去,堪比土培的太陽花,死不了。之所以絕大多數的人不願意栽種,是因為其外觀上不夠優美,無法吸引看盡繁花的花友的目光。然而,經驗豐富的老花匠卻能從中尋找到諸多的樂趣,如將其搭配上奇形怪狀的石頭,或者小裝飾品,製成優美的盆景就不一樣了,不但方便我們管理,還能提升其經濟價值,致使其一躍成為價格不菲的盆景。那麼,具體的我們該如何操作?
  • 愛木盆景I 五味子盆景素材新品種——珊瑚,讓你體驗不一樣的美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上圖是五味子新品——珊瑚,下圖是普通的五味子。珊瑚五味子有著更為誘惑的色澤,白看不膩。它的顏色比普通品種更淡雅,果實也更碩大,如果水肥管理得當,果實直徑可以達4.5釐米。
  • 路口紅外線注意安全語音播報器,玩出新花樣
    生活中,交通內容五花八門,怎樣才能發揮它的真正價值,與好的創意分不開,而好的創意,如何深入用戶的心,讓路口紅外線注意安全語音播報器,帶你一起走進交通路口的新世界,玩出新花樣。 一、好的創意廣告,必須具備那些條件呢?1、社會公益:首先,從公益事業來說,必須為社會公眾提供有效的服務,這樣,才能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其次,才能考慮我們的經濟效益。
  • 嶺南盆景名樹種——六月雪,可把根玩到極致的精品盆景素材!
    六月開細白花,樹最小而枝葉扶疏,大有逸致,可作盆玩。喜輕陰,畏太陽,深山葉木之下多有之。春間分種,或黃梅雨時扦插,宜澆淺茶。——引自清,陳淏子著《花鏡·卷三·花木類》身為嶺南盆景的五大名樹之一的六月雪,茜草科 常綠小灌木,自古就受文雅認識賞識。初玩盆景時,友人贈予筆者一株六月雪入門賞玩,看它細枝小葉、根曲幹彎,還開著星星點點小白花,配上小盆,玲瓏有致,甚為喜人。
  • 愛木盆景I 如何防止水蠟盆景老化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水蠟葉小枝密,是製作盆景的良好樹種。但成型後容易出現老化現象,輕者死掉一兩個枝,重者整株死亡,因而成熟的水蠟盆景很少,很多人不敢用它做盆景。其實,水蠟盆景的老化是可以預防的,完全可以用水蠟做出年功老到的盆景(圖1~3)。根據我的經驗,主要應做好以下五點。
  • 家鄉的烏桕樹
    目睹此景,我不禁記起南朝樂府《西洲曲》裡的句子:「日暮伯勞飛,風吹烏桕樹」;想起故鄉初冬在碧青的天幕映襯下,一棵棵烏桕凌空的灰褐色枝條上掛著一串串殼綻裂後呈現雪白的籽粒——古人有「偶看桕樹梢頭白,疑是江梅小著花」的詩句。    家鄉的烏桕樹大多生長在池塘或河浜的邊緣,或是房前屋後瘠薄的土地上。它從來不計較人們對它極少的給予,總是頑強地生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