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盆景微世界」或搜索微信號:PJ1420 可免費關注
▲《悟》 韓學年作品
文人樹盆景以清瘦為基本格調,以簡約為主要的特徵,以空靈為審美境界。如果將文人樹盆景看作立體的中國畫,其「畫面」上就有著較其他盆景類別更多的空白。留白所形成的虛空可以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畫面」上的空白不僅是布局的需要,更可以突出主題。▲《勁風高節》相思 韓學年作品
虛空顯示了一種空白的充實,一種靜默的力量;虛空中可見物外之景、空間之美,虛空中可聽到言外之意,了解作者的胸襟和人品。▲ 林小鵬作品
文人樹盆景的造型十分簡潔。盆景上的枝葉總是少之又少,直至不可再少,不僅主幹的中下部極少出枝,即便是頂端枝葉也較一般盆景稀疏,大有「清高絕倫,一塵不染」的味道。▲《夏幽》 羅漢松 120cm 溫雪明作品
文人樹的空間之美,主要通過枝葉的取捨和疏密、聚散的處理來實現。過密聚而無疏散,會令人有窒息感,失掉文人樹的空靈;過疏散而無密聚,又會顯得鬆弛無力,缺乏精神。疏密得當、聚散適宜的盆景作品,令樹木各部分形態對比鮮明而富有生氣,具有音樂般的節奏變化,以少勝多。▲《邀月》趙慶泉作品(真柏,樹高85cm,樹齡約30年)
至於何處該疏,何處宜密,疏到何種程度,密到何種地步,是無法具體規定的。這種分寸的把握,除了自然的法則,最終還須憑作者的感覺而定,這也是文人樹盆景的個性鮮明的原因之一。但從總體來講,文人樹還是宜疏不宜密,寧疏勿密。▲《風骨》趙慶泉作品(真柏,高115cm,樹齡約30年)
在文人樹盆景的創作中,必須遵循虛實相生的規律,主要體現在枝葉與主幹、樹木與空間、樹木與盆和土等方面。一般以空間為虛,樹幹為實;疏散處為虛,密聚處為實;枝葉相對於主幹為虛,而相對於空間則為實。這樣才能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相生」的效果。▲《臨虛》趙慶泉作品(真柏,高86cm,樹齡30年)
所以人們總說文人樹盆景如詩歌一般,雖枝葉寥寥,卻能以一當十。藝術不同於科學,無需將一切都說清楚,點到為止即好,餘下的讓觀賞者自己去體味。▲《天姿》趙慶泉作品(真柏,高65cm,樹齡約25年)
▲《出塵》趙慶泉作品(黑松,高106cm,樹齡25年)
▲《獨秀》趙慶泉作品(五針松,高70cm,樹齡約35年)
▲《奔月》趙慶泉作品(真柏,樹高85公分,樹齡約30年)
▲《入雲》趙慶泉作品(真柏,樹高132公分,樹齡30年)
▲《守望》趙慶泉作品(五針松,樹高85公分,樹齡約25年)
▲《高士圖》趙慶泉作品(五針松,樹高95公分,樹齡約30年)
▲《相依》趙慶泉作品(真柏,樹高110公分,樹齡約30年)
▲《重生》博蘭 韓學年作品
▲《雅趣》黃楊 陳偉南作品
▲ 溫雪明作品
▲ 陳乃勇作品
☞ 玩盆景為啥一定要玩松?
☞ 事實證明,破罐子大有用處
☞ 常見盆景樹種,總會有屬於你的那棵
除了堅持,就差您的一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