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人|請別叫我「大師」,我就是個「做盆景的」

2021-01-07 騰訊網

各位關注盆景家的盆友們,你們好!

最近微信修改了公眾號的推送規則,請您給盆景家公眾號標個「星標」,或者在文末的點一下「在看」,我們將繼續推送最好的盆景相關文章給您,幫小編分享文章,說不定你朋友也喜歡,感謝您的大力支持。

視頻 | 傳承人趙慶泉揚派盆景技藝

「我就是想做一個做盆景的,我怎麼把盆景做好。什麼國際盆景大師了,對我來講,不是什麼最重要的事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派盆景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趙慶泉

這是一位真正的大師。

1994年,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授予趙慶泉「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榮譽稱號;2001年,建設部城建司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聯合授予他「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稱號;2009年,國際盆栽賞石協會認證他為「國際盆栽大師」

趙慶泉的盆景作品,樹種選材廣泛,技法細膩;構圖生動,既有蒼勁雄奇的力作,也有瀟灑靈秀的精品;表現形式多樣,構圖清新自然秀美,景觀動靜相宜,洋溢強烈的時代感和濃鬱的書卷氣;創作方面師法自然,博採眾長,不拘陳式,因材而作,如詩如畫,別有情趣。

圖 | 趙慶泉作品《林溪清韻》(五針松)

圖 | 趙慶泉作品《古木清池》(榔榆)

圖 | 趙慶泉作品《八駿圖》(六月雪)

圖 | 趙慶泉作品《繁英婉垂》(紫藤)

圖 | 趙慶泉作品《雲壑松風》(五針松)

《雲壑松風》是位於揚州瘦西湖風景區內揚派盆景博物館裡的最大的一件水旱盆景作品,主樹已經200多歲了

趙慶泉:「這棵樹原本是我家裡的,我父親是個盆景愛好者,家裡養的這些盆景,後來捐獻給公家。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我把它組合起來做成了這麼一個水旱盆景……看到這個樹的時候,經常會想到以前在家裡的時候,這個樹是父親在上世紀40年代的時候買回來的,當時這棵樹就是一棵古樹,一直養在家裡的院子裡。小的時候,我有一段時間應該說是在一起的,和樹一起成長的。我記得是有4盆這樣的樹,放在一個庭院的幾個角,我這個印象還有的,當時我大概五六歲,那個印象……」

圖| 趙慶泉和父親

「我的心態就是玩的心態,我幾十年就是這樣的心態。」

——趙慶泉

攝影、畫畫、旅遊、拉小提琴、捯飭無線電,年輕時候的趙慶泉興趣十分廣泛。1969年,20歲的趙慶泉在江蘇興化插隊落戶。1974年,他進入到當地的一家工廠,負責設計和製作盆景裡的小擺件。

圖 | 趙慶泉作品《五亭橋》

之後,趙慶泉將盆景擺件和盆景結合,做出了一系列體現社會主義新成就的新題材盆景。

圖 | 趙慶泉作品《成昆線上》(蘆管石)

父親見兒子是塊可塑之才,便找到了他的盆景摯友——江蘇農學院徐曉白教授,請他收趙慶泉為徒。

徐曉白(1909年3月—2006年5月),江蘇省南通市人,中國盆景藝術大師、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名譽會長。1937年畢業於南通學院農科農藝系。歷任南通學院、蘇北農學院、江蘇農學院及揚州大學農學院教授。

趙慶泉:「1974年的時候,當時我的父親,很小的範圍在我的家裡,舉辦了一個簡單的拜師儀式。我老師過來就帶來兩本書,上下冊的,就是《詩韻》。他把這個書給我的時候,就跟我講了,我這個《詩韻》給你就是一個象徵性的,就是說你以後的盆景一定要能做出來這種詩情畫意,這是中國盆景的最高境界。它是一定要表現這種人的情感,最後要達到像一個立體的畫、無聲的詩,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我老師跟我講的這個,也是對我後來的幾十年可以說至關重要。」

「我們的盆景一定要搞民族特色的東西,我們搞我們自己的東西,要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要融合在盆景當中。」

——趙慶泉

1978年,趙慶泉被作為特殊專長人才,招工回城,入職揚州紅園花木公司,在這裡他如魚得水、博採眾長,正式開始了盆景製作的專業之路。

1980年4月,趙慶泉赴日本出席世界盆景會議。

盆景在日文中寫作「盆栽」,英文寫作「bonsai」,不管是讀音還是字形,分明就是中文的「盆栽」。然而,彼時的日本盆景堪稱世界盆景界頂流,歐美國家的盆景都是師從日本,他們認為盆景起源自日本,甚至看到來自中國的趙慶泉感到有些驚訝,「難道中國也有盆景?」

趙慶泉此次赴會,帶去的演講正是《中國盆景的悠久歷史及民族風格》,他要告訴世界,中國盆景濫觴於漢晉,形成於唐,發展於宋元,興盛於明清。陝西乾陵唐代章懷太子墓中侍女手託盆景的壁畫,證明中國盆景在初唐時期已完全形成

圖 | 陝西乾陵唐代章懷太子墓壁畫

由於歷史原因,中國盆景中斷了將近一個世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盆景才逐漸復甦,八十年代,中國盆景開始走向國際

1989年,趙慶泉二赴日本,應邀出席世界盆栽友好聯盟成立暨第一屆世界盆栽大會。這一次,他有了充裕的時間參觀和研究日本盆景。

趙慶泉:「在日本看了那麼多好的盆景,非常震動,真的晚上睡不著覺,就在想我們這個盆景以後怎麼發展才行。最大的一個收穫就是說開拓了眼界,也堅定了一個信念,這是什麼呢?我們的盆景一定要搞民族特色的東西,我們搞我們自己的東西,要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要融合在盆景當中。」

圖| 趙慶泉作品《飲馬圖》(榔榆)

圖 | 趙慶泉作品《垂釣圖》(雀梅)

「我們講的傳承不是狹義的,把盆景的技藝向外推廣,盆景它有經濟效益,無論對非遺的保護,無論對盆景這項傳統藝術的推廣,對於現在的這種就業,都是好事情。」

——趙慶泉

2008年,揚派盆景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國家文化部命名趙慶泉為該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從事盆景工作43年來,趙慶泉寫了15本盆景專著,被譯成英文、西班牙文,暢銷於國內外。從1988年在巴黎首秀盆景技藝算起,趙慶泉在國外盆景演示近200場。2009年,揚派盆景博物館開設了揚州盆景研習所,趙慶泉擔任內訓師,培養有潛力的學員。作為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名人,趙慶泉還在如皋、沭陽等多個盆景基地進行集中授課培訓,帶領當地大力發展盆景產業。

近些年來,趙慶泉的盆景創作,從水旱盆景轉為文人樹盆景。文人樹和中國傳統的「文人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是一種表現文人特有精神、情趣的盆景,特點是用瘦長古拙的主幹、稀疏寥落的枝葉、虯曲波折的枝幹、簡潔誇張的造型來表達那種孤高不羈、疏淡清雅的個性。

圖 | 趙慶泉作品《紫蝶》(紫藤)

圖 | 趙慶泉作品《依依》(瓔珞柏)

圖 | 趙慶泉作品《高風亮節》(刺柏)

趙慶泉:「我盆景不賣錢,我到今天我盆景沒有賣過一分錢,我靠什麼生活?我靠做工作生活,不是靠把我自己的盆景賣掉,這點可能有點極端了一點,我並不提倡人家這樣做,但是我自己是這樣的選擇。」

(圖文源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圖文來源:網絡

精選文章

December 2020

▲鴻江盆景植物園-今日特價-黑松盆景2000元

有意者請諮詢以下客服微信 》》》

相關焦點

  • 傳承人 | 請別叫我「大師」,我就是個「做盆景的」
    「我就是想做一個做盆景的,我怎麼把盆景做好。什麼國際盆景大師了,對我來講,不是什麼最重要的事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派盆景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趙慶泉這是一位真正的大師。趙慶泉:「1974年的時候,當時我的父親,很小的範圍在我的家裡,舉辦了一個簡單的拜師儀式。我老師過來就帶來兩本書,上下冊的,就是《詩韻》。他把這個書給我的時候,就跟我講了,我這個《詩韻》給你就是一個象徵性的,就是說你以後的盆景一定要能做出來這種詩情畫意,這是中國盆景的最高境界。它是一定要表現這種人的情感,最後要達到像一個立體的畫、無聲的詩,要達到這樣的境界。
  • 盆景大師趙慶泉講述揚派盆景獨特技藝_揚州網
    揚州網訊 (通訊員 駱鵬 記者 馬惠敏) 1月3日晚,揚派盆景技藝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趙慶泉亮相江蘇衛視教育頻道黃金檔
  • 大師做盆景:12年心血終於做成一棵巴西雨樹
    繼續我們的「大師做盆景」系列。今天要講的是一位印尼的盆景師Budi Sulistyo和他的一棵巴西雨樹盆景的故事。這位大師從1976年開始玩盆景,是印尼盆景圈的大佬。現在印尼的盆景行業也發展很快。得益於印尼地處熱帶的氣候環境,熱帶樹種生長迅速,成型快,所以當地的盆景園也不少專門做熱帶樹,比如榕樹。1995年,Budi到印度參加活動,在當地一個有名的盆景師家裡看到一種樹巴西雨樹。雨樹主要產自每周,也是一種熱帶樹種,扦插非常容易成活。於是Budi就帶了一個扦插苗回去。就是下圖這一棵。養了兩三年,需要換盆了,於是拔了出來,根系很發達。
  • 「潮州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陳德豐:我用木頭講故事
    >一天上千次的雕琢,抱著幾十斤的木雕一坐就是五六個小時,刻刀磨破手是家常便飯……30多年來,陳德豐一直沉浸在拿木槌和刻刀的創作生涯裡。作為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州木雕的代表性傳承人,30多年來陳德豐始終沉浸在木雕工藝美術創作中。如今,陳德豐更是享有中國營建工匠名師、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傳統建築名匠、廣東省南粵工匠等榮譽稱號。
  • 古蒂:別再叫我古蒂了,請稱呼我為何塞-馬裡亞-古鐵雷斯
    古蒂(圖源:阿爾梅裡亞官網)新聞發布會上,古蒂要求記者們喊自己全名,不要再叫自己古蒂了。古蒂說道:「我的名字是何塞-馬裡亞-古鐵雷斯-埃爾南德斯。別再叫我古蒂了,請稱呼我為何塞-馬裡亞-古鐵雷斯。古蒂是我踢球時的暱稱,現在我是一名教練,不想再以古蒂的身份示人了。」「阿爾梅裡亞想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俱樂部,首先我們要在今年升入頂級聯賽。任何人都不能夠放鬆,如果我發現誰放鬆了,我就讓他好好放鬆一下——以後都不要踢了。
  • 展覽| 「三晉藝彩 晉品薈萃」——百名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
    展覽 | 「三晉藝彩 晉品薈萃」——百名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作品展 2021-01-12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個外國人的盆景故事:我偏愛的中國竹盆景(中英文)
    因為喜歡中國盆景,他選擇來到中國;因為偏愛川派盆景,他留在了四川。學盆景,賞盆景,做盆景,一個外國人和中國盆景難解的緣。文/CHAD (加拿大人) 翻譯:可藝在過去的幾年每次去盆景園,我總是特別喜歡欣賞竹盆景,一有時間就想試試自己製作。
  • 顏寧:別叫我女科學家!
    顏寧離開清華的消息迅速在國內引起轟動,很多人將她的這次個人的職業選擇解讀成「負氣出走」,「人才流失」,給她貼上了個「歸海派」科學家的標籤。顏寧不得不頂著壓力一遍遍解釋,「普林斯頓是我的母校,回到普林斯頓任教,是我一直的理想!」而對清華,她也不吝溢美。「清華對我的支持非常有力,令我毫無經費之憂。可以說,我在清華就跟公主一樣。」
  • 【織繡非遺訪談】蘇繡傳承人 楊敏華
    楊敏華國家非遺蘇繡傳承人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師從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牟志紅老師作品《律動的水》 「這就是一個機緣巧合的情況下,本來是我學平面設計的,正好那年去招聘的時候有個刺繡的展臺。我就投了一份簡歷,然後我就被錄用了。
  • 大師做出的盆景,重點是下手要狠,好好一棵樹,轉眼就成了枯木!
    大師做出的盆景,重點是下手要狠,好好一棵樹,轉眼就成了枯木!在我國有很多盆景園,各式各樣的盆景讓人目不暇接,盆景大師們通過盆景藝術,把植物栽培和造園藝術發展而成的民族瑰寶,利用園藝、繪畫、制陶等手段,表達了人們的審美意向和藝術情感。盆景大師們製作盆景,一般考慮兩個因素,一要讓樁基足夠肥大,二要保證中心的柏樹葉。
  • 大師做盆景:枝無寸直,幹若遊龍,一棵歐洲赤松盆景的誕生
    像這種歐洲赤松,彎彎曲曲,真真的是枝無寸直,似乎是天生為了盆景而來。2006年,這棵赤松被人花了高價買下來。主幹的曲線非常完美,無需任何彎曲,不過有點缺陷是這種松樹的樹皮不是很漂亮,但終歸不是普貨。第二年春天,盆景師準備搞這棵樹了。如果把主幹躺著盤在盆裡,沒有動勢,沒有立體感。
  • 製片人喬柏華談《別叫我兄弟》:獻給父輩的禮物
    電視劇《別叫我兄弟》以80年代北京為故事背景,講述了幾位老北京發小的愛情、友情、親情的感人故事。據悉,該劇是由總製片人喬柏華的父親提供的原創故事,說到劇本喬柏華感慨頗多,他表示:「最初創作《別叫我兄弟》的初衷,其實是因為和父親之間關於「電視劇到底應該重商業還是重文藝」的較勁和賭氣。我父親一生熱愛文藝與文學,曾經自己寫了一部小說,想拍成電視劇,但我看了後覺得很不商業。
  • 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南平南詞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南平南詞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林豔 攝 得知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時,南平南詞第八代傳承人、南平南詞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剛忙完演出,腦海裡浮現出七個大字——功夫不負有心人。 南平南詞是小曲種,何以能在國家級大賽中摘下一朵「牡丹」? 情系戲曲淵源長 肖向麗的演員夢,一半來自母親。
  • 星雲大師:我就是南京大屠殺的受害者和見證人
    「佛教珍愛一切生命,為什麼大師讓一名畫家來畫血淋淋的大屠殺呢?」 「要畫!因為我就是南京大屠殺這場災難的受害者和見證人。」 20多年前,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和畫家李自健在美國洛杉磯的這番對話,促成了以「殺·生·佛」為主題的驚世巨幅歷史油畫《南京大屠殺》的誕生,從此開始了它在全世界六大洲30個國家和地區廣泛展出的旅程。
  • 《別叫我兄弟》朱雨辰任重天台「拷問」兄弟情
    《別叫我兄弟》朱雨辰任重天台「拷問」兄弟情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5年01月13日09:45 主演合影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唐平)1月12日,34集年代情感大戲《別叫我兄弟》在京舉行開播發布會,總製片人喬柏華、導演付寧攜任重、朱雨辰、方安娜、周璞、班贊等演員出席。
  • 盆景應該怎麼翻盆換土?這是我見過最全面的答案,關鍵還簡單易懂
    這說的是人們成長的方式,卻一定不能應用於盆景, 對於這個我們無法和它溝通的樹木來說,就算有再好的說服理由,也不見得有任何用處,它肯定是理解不了。我們對它的照顧,只能是通過改變環境的方式,來達到讓它旺盛的目的。然而,我們都不是雷公電母,做不到翻雲覆雨,大環境的改變肯定是無法做到。好在,盆景樹木要求的並不多,無法移動的它,只要周圍的小環境能滿足就好。
  • 【中國夢我的夢】風箏的女兒:讓濰坊的風箏飛向世界
    風箏的女兒 楊家埠的後人    「你看我們做的風箏最大的特點就是每一隻都是單筆繪畫的,在繪畫的過程當中,線條流暢。然後著色比較均勻,對比性比較強,這些特點就跟我們楊家埠的年畫有一定的相通的關係。」說話的這人叫楊紅衛,濰坊風箏第三代傳承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省級傳承人。
  • 吃飯睡覺打遊戲你是我的小貓咪是什麼歌 別叫我達文西歌詞
    別叫我達文西歌詞  Baby girl 別叫我達文西  讓我唱首Melody  沒有太多的問題  要不要和我在一起  LG 哼 emmm……  你我都落單 我左 你靠右  承認我有點靦腆卻又爭強好鬥  猶豫都摘除想要某種聯繫 (Love)
  • 我叫當陽,這是我2020年最新簡歷,請多關照!
    我叫當陽 這是我的簡歷 請大家多多關照! 圖源:搜狗百科 不要太羨慕 因為這就是我本來的樣子 我叫當陽 這是我的個人信息
  • 朱雨辰《別叫我兄弟》展琴藝 格調高雅氣質憂鬱
    朱雨辰劇照  搜狐娛樂訊 由朱雨辰、任重領銜主演的年代情感大戲《別叫我兄弟此番,《別叫我兄弟》中,朱雨辰再展音樂才華,在上官晴(程媛媛飾演)生日宴上自彈自唱一首《東方紅》,其行雲流水、酣暢淋漓的演奏,配合深情動人的吟唱,餘音繞梁,令人在場嘉賓無不為之讚嘆。不少女粉絲也紛紛作花痴狀,「濤寶會彈琴會唱歌,簡直就是一個高逼格的文藝青年呢~太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