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別叫我女科學家!

2020-12-05 直播港澳臺

五一小長假的第一天,41歲的顏寧又一次上了微博熱搜。不過當時她自己還在夢裡,一覺睡醒,直接被鋪天蓋地的簡訊和郵件嚇懵了,她還傻傻地在朋友圈問大家發生了什麼。這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已經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刻,教授午餐會已經準備好了慶祝用的香檳。

美國國家科學院雖然是個非政府、民間組織,但是能夠當選科學院院士,是美國科學家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之一。在顏寧之前,入選外籍院士的中國人也都是大牛中的大牛,包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

【啊!這開掛的人生】

一般來說,科學家往往不是流量所愛。但顏寧太不一樣了,因為長得實在好看,而且學術成就「超神」。

她未滿30歲就從普林斯頓博士畢業回到清華任教,成為「清華最年輕教授」。2009年以來,她以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最有影響力的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細胞》上發表了19篇論文,其中兩篇被《科學》「年度十大進展」引用。她還與時任環保部部長、現任北京市市長的陳吉寧,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葉玉如,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等在2016年被《自然》評為10位「中國科學之星"。就在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三天前,她才剛剛拿下「魏茲曼女性與科學獎」——除了獻上膝蓋,我們凡人還能做什麼呢?

【「歸海派」科學家】

2017年4月,顏寧做出了一個讓許多人大跌眼鏡的決定,她離開待了10年的清華大學,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雪莉·蒂爾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建校200多年來的首位女校長,這樣的頭銜在美國教授序列裡被認為是獨一無二的。顏寧離開清華的消息迅速在國內引起轟動,很多人將她的這次個人的職業選擇解讀成「負氣出走」,「人才流失」,給她貼上了個「歸海派」科學家的標籤。

顏寧不得不頂著壓力一遍遍解釋,「普林斯頓是我的母校,回到普林斯頓任教,是我一直的理想!」而對清華,她也不吝溢美。「清華對我的支持非常有力,令我毫無經費之憂。可以說,我在清華就跟公主一樣。」這也是顏寧對網上「負氣出走」一說感到氣憤的原因。她解釋說,清華對青年科研人員有專項支持計劃,對於發表高影響因子論文也有一定的獎勵,在各種支持下,她並不很需要去校外辛辛苦苦申請經費。「在(學校)這些無與倫比的軟硬體支持下,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過了自己回清華之初的預期。」

被顏寧稱為「女神」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楊薇是這樣評價顏寧的出走的:「顏寧在國內的話,會一直成功下去,而且會越做越大,位置坐得越高,影響力越大。她去普林斯頓就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也是全新的挑戰。」

【「網癮少女」顏寧】

「其實我是個網癮少女。」這是顏寧對自己的描述。

一點不假。

2010年11月,新浪微博剛開通,很多人還不知道其為何物的時候,顏寧就發了第一條微博。至今她已經發了3000多條微博,考慮到與此同時她在科研上的高產,這個數字還是很可觀的。而她的微博日常畫風總是讓人覺得走錯了片場——這不是朱一龍的粉絲站嗎,到處飄蕩著「居老師好帥」的粉紅色泡泡。對此,顏寧一點也不扭捏,只是呼籲大家不要叫朱一龍是小鮮肉,「我僅僅是關注一個敬業的演員,好奇他的發展軌跡,畢竟過去仨月搞定三篇論文挺累的」。

據顏寧的同學兼閨蜜李一諾描述,顏寧從小學就開始看武俠小說(超愛金庸),著迷於各種明星八卦,「為了她的花邊電影的選修課到處看電影,每天 YY 她以後立志要當一名娛記的偉大理想。」也是因為一直抱著當記者的理想,高中分班時,顏寧選擇了文科。不過,當時的風氣可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年級第一的成績怎麼可以浪費。毫無意外,顏寧最終還是被班主任老師強行拉回了理科班。報考清華生物系也是父母的主意。(誰知道「強扭的瓜」也能這麼甜呢?攤手)

【別叫我「女科學家」】

「熟悉的家人、朋友開玩笑喊我美女,這無所謂,但陌生人這樣喊,我很不適應,會反感,感覺不被尊重。同樣,『女科學家』這個稱呼如果細想,也有性別差異帶來的隱性歧視。」

2017年,參加央視《開講啦》欄目時,顏寧也對主持人撒貝寧表達了被稱為「女科學家」的抗議,「科學家就是科學家,為什麼前面一定要加個『女』字呢?」顏寧還在節目中為女性科學家發聲,希望女孩子們勇敢地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出自己的職業選擇,而不是屈從於家庭和社會的壓力。節目播出後,顏寧的微博粉絲數從幾千一下漲到如今的幾十萬,原本把發微博當做「休閒放鬆」的顏寧不得不審慎地發言。顏寧承認,自己站出來為女科學家發聲需要勇氣,「因為這意味著你自己的一些私人空間被侵佔,這實際上是某種程度的犧牲。」

https://v.qq.com/x/page/a0866jq3a3z.html

其實從2015年起,顏寧就已經開始在多個公開場合裡為女性科學家發聲,參加女性科學家論壇,舉辦學術論壇時會特別邀請優秀的女性科學家。她乾脆直接的作風也被熟知,一次,在學院面試博士生時,一名男同事問一名應試的女生,「你現在到了一定年齡,將來怎樣平衡家庭和科研?」顏寧立即插話:「你可以不回答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有性別歧視的問題。你們為何從來不問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她在博客上寫道,「女性憑什麼既要做賢妻良母,又要做先進工作者?社會不能既鼓勵女孩子們自尊自強自立,又要求她們兩手都要抓,給她們比男性更多的家庭負擔,這對女性不公平!」

顏寧一直單身,對於個人問題,她一概不予回應。當顏寧告訴父母決定不結婚時,父親沒在乎,「覺得誰都配不上他女兒」。母親起初有點擔心,「哎呀,你將來孤獨怎麼辦啊?」但她後來發現女兒整天忙忙叨叨的,跟學生在一起很開心。顏寧回憶起當時的對話,「我說像我這麼隨心所欲的人,怎麼可能讓我陷入一種悲觀的狀態。我媽她就想了想,覺得我真的是這種狀態,所以就接受了。」毫無疑問,開明的父母保護了顏寧身上「那股勁兒」,給了她率真自由的個性,和拋卻世俗的膽魄。

【下一季請你還來得及嗎?】

聽說在好幾年前,顏寧對我們深圳衛視的《極速前進》著過迷,還曾嚴肅地跟閨蜜說,「如果深圳衛視請她去,你要和我一起去。」結果這消息沒有傳到啊!事到如今,也只能厚著臉皮「求原諒」了。

顏寧小姐姐!現在邀請你,還來得及嗎

相關焦點

  • 用6個月時間攻克50年未解科學難題的博士:請別叫我女科學家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有一位科學家,她叫顏寧。​她30歲成為清華最年輕的博導,31歲又被直接特聘為清華大學的正教授,37歲率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攻克困擾結構生物學界半世紀的科學難題。42歲時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很厲害,也足夠優秀。
  • 女科學家顏寧:以智慧定義美麗
    一提到顏寧,許多光環天然地向她「靠攏」:《自然》「中國十大科學之星」之一、國際最出色的女科學家之一、塞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國際蛋白質學會青年科學家獎、首屆國際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清華大學最年輕博導……  也有人會想起在2012年度科技盛典上,當顏寧身穿紫黑色小禮裙、挽起髮髻,亭亭玉立站在臺前,將研究成果娓娓道來,人們記住了這位入行未滿12年的新生代女科學家,以及她是如何以智慧定義
  • 女科學家顏寧老公是誰 顏寧個人資料簡歷 開講啦顏寧演講全文
    人民日報微信10月9日刊文,在今天這篇文章裡,你將認識她——顏寧。當今最受矚目的女科學家,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的學術女神,30歲成為清華最年輕博導,37歲率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攻克困擾結構生物學界半世紀的科學難題。
  • 高顏值女科學家顏寧,做美國院士被罵「白眼狼」,現在過得怎麼樣
    而女科學家,更是讓人心存敬畏,高冷難處。然而,她卻不一樣,撒貝寧剛一見面,就直呼她顛覆了對科學家的固執定義,顏值與實力並存,性格與智商齊飛。她叫顏寧那個年代有句話叫&34;,說明理科生未來的就業前景比文科生要好。班主任不由分說地把顏寧丟進了理科班。命運這東西,有時候就是奇妙有趣,它暗地裡早已為顏寧鋪陳好未來的路。父母眼見女兒選了理科,開始遊說她當醫生。但是顏寧,怕血,感覺拿著手術刀開腸破肚,是一件特別血腥可怕的事情。
  • 師從施一公,不是顏寧,今獲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網友:牛掰
    而近些年來讓施老更加出名的除了自己本身的科研成就之外,還有培養出顏寧、白蕊、萬蕊雪等優秀的弟子。近日,施一公教授的一名弟子,不是顏寧,獲得了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並且她年僅27歲,可謂是「最年輕」一代的科學家了,網友紛紛感嘆:牛掰,那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 科研女神顏寧,不像科學家的科學家
    雖然是學霸科學家,但學術生涯也看似開掛,但顏寧並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科學家,相反,她是一位穿著打扮時尚談吐幽默的知識女性,2017年參加央視《開講啦》節目時,顏寧一身紅色上衣,踩著高跟鞋出場,讓現場觀眾大為驚豔,主持人撒貝寧也直接表示,這顛覆了自己對女科學家的想像,除了穿著,顏寧在現場還展示的幽默風趣的一面。
  • 博士顏寧被美國挖走,少了顏寧我們發展依然快,所以顏寧不重要?
    提起顏寧,我們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她是當今世界最受矚目的女科學家,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的學術女神。這個自信美麗的山東女孩,清華博導,因為出走清華,遠赴美國,一直以來備受爭議。有人支持,覺得顏寧不欠任何人,但更多的聲音是批評,覺得顏寧沒有家國情懷!
  • 「網癮少女」顏寧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微博畫風是...
    請不要叫我「女科學家」雖然是科學學霸,學術生涯也看似開掛,但是顏寧並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專到分子裡不苟言笑的科學家。相反,她是一位穿著打扮時尚、談吐幽默的知識女性。視頻截圖2017年,參加央視《開講啦》欄目時,顏寧一身紅色上衣,踩著高跟鞋出場,讓現場觀眾大為驚豔。主持人撒貝寧也直接表示,這顛覆了自己對「女科學家」的想像。除了穿著,顏寧在現場還展現了幽默風趣的一面。
  • 大名鼎鼎的女科學家顏寧,13年前毅然回國,如今卻為何又棄國歸美
    當時的顏寧也有出國進修的打算,所以她給施一公寫了一封信。這封信並不是諮詢出國留學的建議,竟然是一封「極度自負」的自薦信:我在各方面都很出色,我想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申請出國很浪費時間,如果普林斯頓大學錄取我,我就不再花精力申請別的學校……科學家果然是科學家,境界跟普通人就是不一樣,看到這樣一封信後,施一公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立刻給顏寧打去了電話。
  • 施一公弟子,不是顏寧,榮獲「諾貝爾女性獎」,顏寧發文耐人尋味
    而近些年來讓施老更加出名的除了自己本身的科研成就之外,還有培養出顏寧、白蕊、萬蕊雪等優秀的弟子。正所謂「嚴師出高徒」,施一公教授麾下的弟子,也是一代比一代優秀,每一位都獲得了令世人佩服的科研成果。近日,施一公教授的一名弟子,不是顏寧,獲得了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並且她年僅27歲,可謂是「最年輕」的一代科學家了,網友紛紛感嘆:牛掰,那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 顏寧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可她今早發微博的畫風卻是這樣的……
    請不要叫我「女科學家」雖然是科學學霸,學術生涯也看似開掛,但是顏寧並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專到分子裡不苟言笑的科學家,相反,她是一位穿著打扮時尚、談吐幽默的知識女性。2017年,參加央視《開講啦》欄目時,顏寧一身紅色上衣,踩著高跟鞋出場,讓現場觀眾大為驚豔,主持人撒貝寧也直接表示,這顛覆了自己對「女科學家」的想像。除了穿著,顏寧在現場還展現了幽默風趣的一面。一開場主持人調侃稱,她可以不叫顏寧,應該叫「顏值」。顏寧的回應也是很機智。
  • 13年前毅然回國的超級博士顏寧落選院士「負氣出走」?顏寧:扯淡
    高顏值令撒貝寧驚嘆在參加《開講啦》中,顏寧一出場,撒貝寧就驚呆了,直呼刷新了他對女科學家的印象,顏寧的幽默風趣更是把撒貝寧回擊的一愣一愣。「您可以不叫顏寧,叫顏值好了!」「謝謝啦,那寧字送給你了!」顏寧說,如果現在是在普林斯頓,清華給我offer,我也會回來,一樣的。
  • 顏寧教授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她說,我特別高興,今天很多獲獎者都是清華的教授、校友,顏寧更是我們清華傑出的校友,知名的教授,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科學家。當然這些還不足以表述顏寧的「神」。陳旭說,顏寧與數字「7」特別有緣: 如果從孔子的高徒顏回算起,她是顏氏第77代,她告訴我她應該叫「顏世寧」,屬「世」字輩;她1977年出生;她在大學讀本科時宿舍是117房間;她2007年受聘於清華大學醫學院,當時是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她今年正好回學校任教10年,培養了7名博士畢業生;作為通訊作者,她在Cell,Nature,Science上發表了17篇高水平論文,現在每周上7節課…
  • 顏寧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但學霸的微博畫風竟是這樣的......
    2017年,參加央視《開講啦》欄目時,顏寧一身紅色上衣,踩著高跟鞋出場,讓現場觀眾大為驚豔,主持人撒貝寧也直接表示,這顛覆了自己對「女科學家」的想像。除了穿著,顏寧在現場還展現了幽默風趣的一面。一開場主持人調侃稱,她可以不叫顏寧,應該叫「顏值」。顏寧的回應也是很機智:「謝謝啊,那『寧』送你了!」
  • 清華大學美女教授顏寧,為女性正名,優秀女性並非「滅絕師太」
    一時間,網友對顏寧口誅筆伐,有人講「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有國界」,出現「負氣而走」「人才流失」等諸多說法,甚至有人將顏寧的出走歸咎於中美科研水平差距太大……顏寧表示這純粹是無稽之談:「過去10年,我在清華大學獲得了極好的支持,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過了自己回清華之初的預期。
  • 女科學家顏寧30歲成為清華最年輕博導 37歲攻克50年不解的科學難題
    人民日報微信10月9日刊文,在今天這篇文章裡,你將認識她——顏寧。當今最受矚目的女科學家,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的學術女神,30歲成為清華最年輕博導,37歲率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攻克困擾結構生物學界半世紀的科學難題。
  • 女科學家顏寧出走美國,10年後又棄美歸國,憑AR技術撈金586億
    女科學家顏寧出走美國,10年後又棄美歸國,憑AR技術撈金586億當今科技發展新時代的社會,許多科學家投身做創新性的科研,在5G與AR技術上取得了重大成果。AR慢慢的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於各行各業中。AR技術的成熟在市場上逐漸呈現出巨大的紅利。
  • 跑去美國當院士,42歲顏寧婚姻成謎: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而女科學家,更是讓人心存敬畏,高冷難處。然而,她卻不一樣,撒貝寧剛一見面,就直呼她顛覆了對科學家的固執定義,顏值與實力並存,性格與智商齊飛。她叫顏寧,30歲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女博士生導師,國際生物學界響噹噹的女科學家。
  • 女科學家顏寧棄美歸國,千萬年薪也留不住她,憑AR技術發展我國教育
    女科學家顏寧棄美歸國,千萬年薪也留不住她,憑AR技術發展我國教育當今科技發展新時代的社會,許多科學家投身做創新性的科研,在5G與AR技術上取得了重大成果。AR慢慢的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於各行各業中。AR技術的成熟在市場上逐漸呈現出巨大的紅利。
  • 女科學家顏寧出走美國,13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金498億
    女科學家顏寧出走美國,13年後又棄美歸國,靠AR技術撈金498億當今科技發展新時代的社會,許多科學家投身做創新性的科研,在5G與AR技術上取得了重大成果。AR慢慢的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於各行各業中。AR技術的成熟在市場上逐漸呈現出巨大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