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起施一公教授,大多數人都會想起他在生命科學領域和教育領域的卓越成就。而近些年來讓施老更加出名的除了自己本身的科研成就之外,還有培養出顏寧、白蕊、萬蕊雪等優秀的弟子。
正所謂「嚴師出高徒」,施一公教授麾下的弟子,也是一代比一代優秀,每一位都獲得了令世人佩服的科研成果。近日,施一公教授的一名弟子,不是顏寧,獲得了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並且她年僅27歲,可謂是「最年輕」的一代科學家了,網友紛紛感嘆:牛掰,那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2月11日,27歲的西湖大學博士後白蕊獲得「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這一獎項在全球範圍內每年僅頒給15人。可見這個獎項的分量是不容小覷的,這也是白蕊本身實力的最好證明。
白蕊是著名教授施一公的弟子,顏寧的小師妹。她在清華生命科學學院讀博士時,研究利用結構生物學的手段來探究RNA剪接的分子原理,並且在讀博期間還發表了高水平的研究論文8篇,其中5篇發表於《科學》期刊(影響因子:41.037),3篇發表於《細胞》期刊(影響因子:36.216),引用次數600餘次。通過這些數據可能就更加直觀地看出她的牛掰之處,有些人窮極一生才在這些頂級期刊上發表一篇,而白蕊年紀輕輕卻在頂級期刊發表了8篇,而且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6篇,2前排位第一,這可真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一份努力一分收穫,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白蕊自進入清華以來就一直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她生性要強而且科研態度非常的嚴謹。這直接導致了她為了科研幾乎不回家,四年暑假裡只回過一次家,寒假時臨近過年才匆匆回家過個年,她就又返回實驗室做研究了。有時為了儘快完成實驗,她不惜犧牲睡眠時間做實驗,她曾經連續熬夜三天三夜做實驗……她付出了足夠的努力和汗水,才取得了科學家的「無限榮光」。
獲獎是對自身實力的肯定,也是一種鞭策。白蕊聽到自己獲得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時,還在實驗室做著研究。她說:「我當然高興,這是屬於我們團隊的榮譽,不過獲獎就代表我的責任更重了」。白蕊還表示在「眼界」和「氣魄」方面,自己還需要修煉好久也不一定能夠達到老師施一公的境界。但值得肯定的是,施一公教授在教育領域取得無數「驚人」的成就,格局和眼界是常人無法比擬的,但作為施一公的優秀弟子白蕊雖不能快速達到老師的高度,但也在科研領域有了可喜的成果。
在得知白蕊獲得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時,遠在美國的師姐顏寧發文祝賀,有點耐人尋味,祝賀師妹取得國際大獎,還調侃說「蕊蕊把這個階段的國際獎都掃蕩了一邊,太棒了,以後不和施老大比科研了,要比育人,不過仔細一想,這一條好像怎麼都是他老人家贏……」在顏寧教授的字裡行間除了對剛獲獎的小師妹表示恭喜外,還表達了對施老的敬佩和愛戴。確實,一位頂級的教授帶出了頂級的學生,還包攬多種獎項,怎麼想都是值得驕傲的事。
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每年授予從各個大洲遴選出的5人為科學進步做出卓越貢獻的女性,旨在表彰女科學家的成就,有「女性諾貝爾獎」之稱。亞洲每年獲得此獎項的人,鮮有中國女科學家,但今年我國的白蕊獲了此獎項,這說明我國的科研水平大幅度提升,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獲得世界級科研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