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女神顏寧,不像科學家的科學家

2020-09-30 太平鍾義民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最新一批美國本土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其中外籍院士名單中就有中國科學家顏寧。其實在此之前,顏寧就憑藉各種學霸事跡多次上過熱,顏寧之所以被格外關注,是因為他身上有太多讓人驚訝、羨慕、崇拜的標籤。

通常人們心中的院士都是三高人士:年紀高,學歷高,眼睛度數高。但顏寧卻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從出生到現在,她的人生就是開掛的女生在打怪。


顏寧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2000年出國深造,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繼續博士後工作,後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如今的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教授。2007年,年僅30歲的顏寧從普林斯頓大學學成回國,回到清華大學任教,成為當時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在回國後的十年時間裡,顏寧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於膜轉運蛋白的結構和機制相關的生物學研究,在《科學》,《自然》,《細胞》等國際頂級期刊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

2011年,顏寧獲得中國生物物理學最高獎貝時璋獎。此後,她還陸續獲得第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12年度科技創新人物,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等,2014年37歲的顏寧率領的團隊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關鍵蛋白的晶體結構和工作原理,為進一步研究地球生物最重要的能量來源葡萄糖如何進入細胞揭開的一角,顏寧這一成果當時被認為戰爭的過去50年從事其結構研究的所有科學家。



2017年回國十年的顏寧決定離開清華大學,接受普林斯頓大學向她伸出的橄欖枝,這一舉動在當年引起了國內的廣泛關注,外界猜測頗多,甚至有負氣出走等聲音,但顏寧本人後來否認了科學猜測與外界猜測。

雖然是學霸科學家,但學術生涯也看似開掛,但顏寧並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科學家,相反,她是一位穿著打扮時尚談吐幽默的知識女性,2017年參加央視《開講啦》節目時,顏寧一身紅色上衣,踩著高跟鞋出場,讓現場觀眾大為驚豔,主持人撒貝寧也直接表示,這顛覆了自己對女科學家的想像,除了穿著,顏寧在現場還展示的幽默風趣的一面。



一開場,撒貝寧調侃稱她可以不叫顏寧,應該叫顏值。顏寧幽默的回應,謝謝啊,那寧字送給你了,一口伶牙俐齒的撒貝寧也一下沒有接住這個梗,撒貝寧表示很受傷,顏寧立刻補刀說,我腦子比你好使,我就是碾壓你了

顏寧與傳統科學家不同的另一個特點是她的網紅特質,顏寧的微博,微博上的顏寧完全看不出是一位一絲不苟穿著大白褂手持試管的科研工作者,到像是沒事愛吐槽、時不時搞個笑願意分享生活點滴、很愛給粉絲科普的網癮少女。



她追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人民的名義》《外科風雲》,她追星,朱一龍、胡歌、李健以及王凱的一些動態都逃不過她這個小迷妹的眼睛。有人說顏寧不像科學家,她自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應說,我心中沒有科學家的樣子,科學家本來就不是定型的,我周圍有自主樂隊的科學家,有沉迷天文攝影的生物學家,有整天緊張的科學家,有很放鬆的科學家,有不修邊幅的,也有非常時尚的,可以做模特的科學家,我覺得大家對科學家不應該有一個刻板的認識。

科學無門檻。科學無性別,這是顏寧信奉的真理,一開始有人喊年齡女科學家,她只是下意識的反感,喊多了她就開始思考,為何人們再提起科學家時,總要強調女性這一性別,她覺得需要為改變這一局面做點什麼,有一段時間,顏寧的社會身份是微信公眾號賽先生的主編之一,她曾表示,參加縣參加賽先生的初衷之一是支持女科學家。



隨著時代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再也沒有所謂的傳統女科學家這個說法,從顏寧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科學家的另一面,科學家也是人,科學家也依然會有人格魅力,個性風採。


相關焦點

  • 科研女神: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自由」是顏寧用的最多的詞,我想我們的科研環境給不了的可能就是這個,國外大學最吸引她的可能也是這個。將科研當作一生的事業?當時的顏寧可沒想過,她只是被周遭的人推著朝前走。提起當年報考的事,她說,「我高中就覺得我最想幹什麼,肯定幹不成,我想考北大,肯定進不了,所以就報了清華。」
  • 顏寧:科學家的名片是她的科研成果,而不是各種頭銜
    在跟隨家人搬到北京後,性情活潑的顏寧在天性愛玩的同時,也時常生出大至廣袤宇宙,小到細胞分子的遐思。在讀《西遊記》面對孫悟空會七十二變時,顏寧就曾稚巧發問:"當孫悟空能夠無限地縮小,最終如果變成了像一個分子那樣小,然後進入到我們的細胞中,他的周圍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
  • 為什麼像顏寧這樣的天才科學家不在國內效力?僅僅是待遇嗎?
    但不知為何2017年顏寧從清華辭職,回到了普林斯頓大學,成為了終身教授。什麼原因使顏寧辭職,網上有很多猜測,最為常見的是顏寧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不過這一原因被顏寧否定了。其實不管顏寧怎麼講,院士被否肯定是個重要原因。顏寧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僅僅兩年就獲得了&34;。接著一路獲獎,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PANS》發表論文,未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 學術女神顏寧,出走清華我不心痛,我更心痛的是國人的態度
    顏寧,這個近幾年飽受爭議的學術女神,如今不知道你在異國他鄉過得到底好不好。當你出走清華之後,尤其是被評上外籍院士,有關你的爭論,就愈演愈烈。你的出走我不心痛,我更心痛的是國人對你的態度。這10年,你做出了舉世矚目的科研成果,37歲帶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團隊,歷經短短6個月,破解了困擾生物學領悟50年世界未解難題。在清華10年間,你為祖國培養了7名博士生,而你也因自己的顏值與智慧,被大家稱為學術女神。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娛樂博主」
    到了國外,不用背負社會的期望值,顏寧又重新體會到自由徜徉在科研之海的快樂。2019年她拿下「魏茲曼女性與科學獎」,才三天後,她又成了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還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聯名推薦入選的。她又冒出一句神回答:「我不就是主流科學家嗎?」顏寧演講:遵從內心,勇敢做獨一無二的自己她反感撒貝寧在《開講啦》上喊她「女科學家」:「科學家就是科學家,為什麼前面一定要加個『女』字呢?這是性別歧視。」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是否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也許未來某一天顏寧的成就會非常的高,獲得諾貝爾獎也不過分。我們真的不會感到可惜嗎? 通過華為被制裁,我們該清醒了,中國在很多領域遠遠沒有什麼高科技,我們距離發達國家還遠得很,像顏寧這樣的人才如果能為我國所用,對未來社會的發展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 顏寧,一個視自由為生命的女科學家
    今年8月,女科學家組織GWIS(Graduate Women in Science)公布了2020年度的榮譽會員獎(共包含三個獎項),將其中的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Florence R. Sabin 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授予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顏寧,以表彰她在科研領域的傑出貢獻。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中)
    顏寧能否回來為我們所用,我想應該成為我們科研部門考慮的主要問題。顏寧照此發展下去,也許某一天,就會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如果人家再加入外國籍,那就徹底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希望網上少一些惡毒的攻擊,少一些道德綁架,多一些對科學家的尊重,只有如此,還可能吸引這些人才的回歸。
  • 「清華學術女神」顏寧在線打假@顏寧!
    9月6日凌晨,清華教授顏寧在個人微博@nyouyou 中打假:微博帳號@顏寧 與我無關。 她表示,目前的微博帳號@顏寧 不是她開設運營的,但這個帳號卻有冒充「清華教授顏寧」來誤導網友的嫌疑。
  • 顏寧自曝在清華大學當教授時年薪,網友:科學家不應注重物質
    期間在《自然》、《科學》、《細胞》等世界頂級期刊發表了多篇論文,有著多項全球領先的科研成果,也因此獲得了很多世界級的科學家大獎。這份履歷,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來自我國的天才科學家顏寧,可以說是年輕一代科學家的代表人物,美貌與才華並重,碩果纍纍卻飽受爭議,這一切,都源於2017年的出走美國。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SA
    也許未來某一天顏寧的成就會非常的高,獲得諾貝爾獎也不過分。我們真的不會感到可惜嗎?通過華為被制裁,我們該清醒了,中國在很多領域遠遠沒有什麼高科技,我們距離發達國家還遠得很,像顏寧這樣的人才如果能為我國所用,對未來社會的發展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說,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她就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第一:天才都是百年不遇的,也是改變世界的人。很多人常常說,中國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顏寧這樣的科學家是普通的人才嗎?人家是天才,天才有幾個,放眼世界也沒有幾個人,說白了,天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才的研究是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改變人類命運的。
  • 清華「女神」4年發表8篇CNS,師從施一公?未來成就可能超過顏寧
    在我國,清華大學是最頂尖的理工名校,清華大學的女生數量相對於其他綜合類院校來說,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清華大學的女性科學家非常惹人注目,之前火遍全國的顏寧就是清華大學的校友,因為天資聰明,智商超群,科研成果出眾,顏寧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不少人的心!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下)
    顏寧絕對稱得上是一位偉大的天才科學家,顏寧的出走絕對是我國的巨大損失。顏寧能否回來為我們所用,我想應該成為我們科研部門考慮的主要問題。顏寧照此發展下去,也許某一天,就會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如果人家再加入外國籍,那就徹底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顏寧這十年
    日晚,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新入選的院士名單,共有25名外籍科學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其中就包括42歲的中國科學家顏寧。儘管坊間議論紛紜,但不可否認,過去二十年顏寧「清華—普林斯頓—清華—普林斯頓」的學術軌跡,本身就可以視為中國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螺旋式上升的一個註腳。科學本無國界,當一位優秀的華人科學家,為人類福祉去尋找更多可能性時,應該獲得的,是期許和祝福。而回首過去十年顏寧的清華之路,我們更應該明白:沒有一個高手,是在一夜之間強大起來的。哪有什麼天才,只有無比堅韌的奮鬥。
  • 博士顏寧被美國挖走,少了顏寧我們發展依然快,所以顏寧不重要?
    提起顏寧,我們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她是當今世界最受矚目的女科學家,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的學術女神。這個自信美麗的山東女孩,清華博導,因為出走清華,遠赴美國,一直以來備受爭議。有人支持,覺得顏寧不欠任何人,但更多的聲音是批評,覺得顏寧沒有家國情懷!
  • 顏寧在微博為國內女性科學家鳴不平,傑青男女比例就是最好的例子
    為年輕女科學家發聲近日,顏寧在微博為中國女性科學家發聲,她說:「支持女科學家這個話題,當我還處於事業發展早期,我是不會講的,因為只要一些事情與自己相關,講出來自己會受益,那麼她自己肯定不會在公開場合講。
  • 中國女科學家顏寧闢謠!
    近日,對網絡上流傳的一個消息,顏寧也非常無奈了。她的微博這麼說:到哪投訴這種說瞎話都不眨眼的啊?不理呢,竟有人當真;理呢?替ta們抬咖麼?據上觀新聞報導,4月30日,中國女科學家顏寧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科研界三大美女科學家,顏寧、王延軼、李晟曼,你更佩服誰?
    可是,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做:巾幗不讓鬚眉!事實上,除了一些對國家重大科研貢獻的男性科學家外,還有不少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科學家,比如屠呦呦,李愛珍等人,她們用自己的一生致力於科研工作,科研成果造福了無數人。除了這些老一輩的女科學家之外,顏寧、王延軼、李晟曼三人就是我國青年女科學家的代表人,她們在各自研究的領域裡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三人的傳奇經歷吧!
  • 為什么女科學家顏寧常陷入爭議?清華正教授年薪十萬?
    )本來,科學家獲得科學獎項這樣的新聞,不太容易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普通民眾更加關注的是娛樂八卦,而非科學訊息。但是事關網紅女科學家顏寧,一時間網絡上群忿滔滔,無數的謾罵和指責都湧向一個弱女子。一些人粗暴的說,「出去了就永遠不要回來了」。一些人說,「中國不歡迎你,顏寧!」還有人居然說,「人走了,科學有什麼用?」這些已經算是比較「文明」的攻詰,還有更多極端卑劣的指控,包括很多的無中生有。在某些網民看來,海外科學家皆是「罪大惡極」,非揣翻在地踏上兩腳,難解心頭之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