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最新一批美國本土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其中外籍院士名單中就有中國科學家顏寧。其實在此之前,顏寧就憑藉各種學霸事跡多次上過熱,顏寧之所以被格外關注,是因為他身上有太多讓人驚訝、羨慕、崇拜的標籤。
通常人們心中的院士都是三高人士:年紀高,學歷高,眼睛度數高。但顏寧卻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從出生到現在,她的人生就是開掛的女生在打怪。
顏寧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2000年出國深造,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繼續博士後工作,後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如今的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教授。2007年,年僅30歲的顏寧從普林斯頓大學學成回國,回到清華大學任教,成為當時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在回國後的十年時間裡,顏寧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於膜轉運蛋白的結構和機制相關的生物學研究,在《科學》,《自然》,《細胞》等國際頂級期刊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
2011年,顏寧獲得中國生物物理學最高獎貝時璋獎。此後,她還陸續獲得第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12年度科技創新人物,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等,2014年37歲的顏寧率領的團隊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關鍵蛋白的晶體結構和工作原理,為進一步研究地球生物最重要的能量來源葡萄糖如何進入細胞揭開的一角,顏寧這一成果當時被認為戰爭的過去50年從事其結構研究的所有科學家。
2017年回國十年的顏寧決定離開清華大學,接受普林斯頓大學向她伸出的橄欖枝,這一舉動在當年引起了國內的廣泛關注,外界猜測頗多,甚至有負氣出走等聲音,但顏寧本人後來否認了科學猜測與外界猜測。
雖然是學霸科學家,但學術生涯也看似開掛,但顏寧並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科學家,相反,她是一位穿著打扮時尚談吐幽默的知識女性,2017年參加央視《開講啦》節目時,顏寧一身紅色上衣,踩著高跟鞋出場,讓現場觀眾大為驚豔,主持人撒貝寧也直接表示,這顛覆了自己對女科學家的想像,除了穿著,顏寧在現場還展示的幽默風趣的一面。
一開場,撒貝寧調侃稱她可以不叫顏寧,應該叫顏值。顏寧幽默的回應,謝謝啊,那寧字送給你了,一口伶牙俐齒的撒貝寧也一下沒有接住這個梗,撒貝寧表示很受傷,顏寧立刻補刀說,我腦子比你好使,我就是碾壓你了
顏寧與傳統科學家不同的另一個特點是她的網紅特質,顏寧的微博,微博上的顏寧完全看不出是一位一絲不苟穿著大白褂手持試管的科研工作者,到像是沒事愛吐槽、時不時搞個笑願意分享生活點滴、很愛給粉絲科普的網癮少女。
她追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人民的名義》《外科風雲》,她追星,朱一龍、胡歌、李健以及王凱的一些動態都逃不過她這個小迷妹的眼睛。有人說顏寧不像科學家,她自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應說,我心中沒有科學家的樣子,科學家本來就不是定型的,我周圍有自主樂隊的科學家,有沉迷天文攝影的生物學家,有整天緊張的科學家,有很放鬆的科學家,有不修邊幅的,也有非常時尚的,可以做模特的科學家,我覺得大家對科學家不應該有一個刻板的認識。
科學無門檻。科學無性別,這是顏寧信奉的真理,一開始有人喊年齡女科學家,她只是下意識的反感,喊多了她就開始思考,為何人們再提起科學家時,總要強調女性這一性別,她覺得需要為改變這一局面做點什麼,有一段時間,顏寧的社會身份是微信公眾號賽先生的主編之一,她曾表示,參加縣參加賽先生的初衷之一是支持女科學家。
隨著時代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再也沒有所謂的傳統女科學家這個說法,從顏寧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科學家的另一面,科學家也是人,科學家也依然會有人格魅力,個性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