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像顏寧這樣的天才科學家不在國內效力?僅僅是待遇嗎?

2020-09-03 松子教育漫談



引領世界的一定是天才科學家,顏寧就是這樣的天才科學家!她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系博士畢業後,回到自己的母校清華大學當教授,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領域內多年來沒有解決的問題,被評選為&34;。但不知為何2017年顏寧從清華辭職,回到了普林斯頓大學,成為了終身教授。什麼原因使顏寧辭職,網上有很多猜測,最為常見的是顏寧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不過這一原因被顏寧否定了。其實不管顏寧怎麼講,院士被否肯定是個重要原因。

顏寧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僅僅兩年就獲得了&34;。接著一路獲獎,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PANS》發表論文,未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為什麼這樣的天才科學家不在國內效力呢?這裡固然待遇的問題,但更多的是別的東西。

一、對於科學家,尤其是天才科學家更看重的是自由和尊重。

誠然,我們國家已經在努力改善學術環境,給科學家更大自由和尊重,可是還是遠遠不夠。華為老總任正非最重視人才,他的公司有很多大科學家,為什麼這些大科學家願意在任總的公司工作,待遇肯定是最好的,但僅僅給待遇就留得這些科學家嗎?其實除了待遇還有寬鬆的學術環境,自由以及最大的尊重。從央視對任總的採訪可知,他呼籲國家重視教育,讓最優秀的人當老師才能教出優秀的學生。他尊重科學家,給科學家最好的待遇、最好的學術研究環境。

顏寧在一次採訪中,道出了去美國的緣由,她說,那邊更自由。其實我覺得自由裡應該有尊重,因為她選的課題得到的是支持,而不是否定。這就是對科學家最大的尊重。


二、其次是與學術研究配套的團隊和物資。

任何一項偉大的發明和創造都不是一個人獨立完成的,尤其是現在分工越來越細,可研究的領域越來越尖端,不是一個能完成的,需要組織團隊共同完成。這需要大量的財力和人力,而這一切準備不是容易有的。

在財力方面,國內不容易申請到,而在歐美發達國家在這方面比較成熟,有專門的財團提供資金支持,有專門的學術機構提供必要的團隊合作。有資金、有團隊、加上天才科學家的引領和組織就容易成功。這可能是很多天才科學家去國外效力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只有在美國等國家才有機會搞自己的研究,在國內可能很難。


三、科學家很看重研究成果是否完全歸自己所有。

科學家看重自己的學術成果是否完全歸自己。大家知道:一個科研單位,如果哪個科學家研究出什麼東西來,科研所的領導必定要在研究成果上署名,更要命的是領導要掛名第一作者,這是很多研究員、科學家所不能容忍的。這種陋習必須改變!

在歐美國家,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是受法律嚴格保護的,不會出現被領導掛名的現象,是誰的就是誰的,這方面分得很清楚!

其實還有很多原因,但我想主要是以上幾個方面,我相信國內的學術環境如果和美國一樣好,不會有哪個中國科學家願意在美國效力的。希望我們抓緊改善,否則我們將失去更多!

相關焦點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2017年,顏寧辭去清華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到美國僅僅三年,今年8月,女科學家組織公布了2020年度的榮譽會員獎(共包括三個獎項),將其中的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授予了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顏寧,以表彰她在科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上)
    2017年,顏寧辭去清華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到美國僅僅三年,今年8月,女科學家組織公布了2020年度的榮譽會員獎(共包括三個獎項),將其中的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授予了生物學家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說,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她就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第一:天才都是百年不遇的,也是改變世界的人。很多人常常說,中國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顏寧這樣的科學家是普通的人才嗎?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國外什麼最吸引她,其實只有兩個字
    2017年,顏寧辭去清華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到美國僅僅三年,今年8月,女科學家組織公布了2020年度的榮譽會員獎(共包括三個獎項),將其中的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授予了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顏寧,以表彰她在科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 顏寧自曝在清華大學當教授時年薪,網友:科學家不應注重物質
    顏寧當時工作地點在北京,07年北京的平均年薪大概在4萬左右,這樣算起來,顏寧的工資算高了,但是我們要知道,顏寧是頂級的海歸人才,還是頂尖學府的正教授,年薪10萬,對比北京的房價,確實算不上什麼高收入,按網上公布的數據,目前985高校的教授們,年薪也不過20萬。
  • 顏寧、許晨陽等中國頂尖青年科學家回國又離開,為何留不住?
    ,努力吸引優秀人才回國效力的同時,為何留不住? 北大是國內數學專業翹楚,擁有大批數學天才,2000年前後更是湧現了像許晨陽、張偉、惲之瑋和朱歆文四位「黃金一代」。 許晨陽在這樣的環境中對數學更加痴迷,在他看來,數學是一種自由的藝術,和音樂一樣是精神上的追求。數學帶給他的快樂和享受是其他事情代替不了的。 他設想自己未來的工作應該與數學有關。
  • 可惜:我們失去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2017年,顏寧辭去清華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到美國僅僅三年,今年8月,女科學家組織公布了2020年度的榮譽會員獎(共包括三個獎項),將其中的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授予了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顏寧,以表彰她在科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顏寧,大家都熟悉,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在國內上的學,標準的我們中國培養人的人才。
  • 顏寧被壓力驚醒,走進美校尋求突破,會為下一個回歸科學家
    顏寧的出走跟沒有評上院士會不會有關係?還是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她的出走讓許多人不解,究竟是為什麼?無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那都是一種巨大的榮譽,代表的是各領域的頂尖人才,也有相應的權利和待遇,有很多科學界人員都是極其渴望的想獲得。
  • 顏寧被壓力驚醒,走進美校尋求突破,會為下一個回歸科學家
    顏寧的出走跟沒有評上院士會不會有關係?還是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她的出走讓許多人不解,究竟是為什麼?無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那都是一種巨大的榮譽,代表的是各領域的頂尖人才,也有相應的權利和待遇,有很多科學界人員都是極其渴望的想獲得。
  • 為什么女科學家顏寧常陷入爭議?清華正教授年薪十萬?
    )本來,科學家獲得科學獎項這樣的新聞,不太容易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普通民眾更加關注的是娛樂八卦,而非科學訊息。熟悉顏寧教授的人都知道,顏寧出門都是擠地鐵和公交車,她不使用汽車,因為使用不起。但即使這樣,也有很多人繼續扣「大帽子」,說,「窮怎麼了?窮就可以出去嗎?」意思是,顏寧這樣的科學家,就活該一輩子穿幾十元「某多多」地攤貨,一盞昏暗油燈陪伴一生,把工資都捐獻給國家最佳,這樣才算是科學家。問題在於,我們需要這樣的宣傳嗎?
  • 顏寧,一個視自由為生命的女科學家
    天才的研究是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改變人類命運的。通過華為被制裁,我們該清醒了,中國在很多領域遠遠沒有什麼高科技,我們距離發達國家還遠得很,科技之爭實際上就是人才之爭,像顏寧這樣的人才如果能留在國內為我國所用,對未來社會的發展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 顏寧談中科院楊輝學術不端:不公開調查處理,再多學風建設都徒勞
    最近顏寧就此事在微博中發表看法,她說:「對學術不端事件處理得越公開、越清晰,人們去觸犯這些道德標準的可能性就越小。不對這些事進行認真公開的處理的話,再多的學風建設和學術規範教育都是徒勞。」事情起於2020年7月2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80後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引起軒然大波。
  •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火藥發明到火箭升空,從鴻雁傳書到信息通訊,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史。上至國防建設,下到衣食住行,科技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而科技的創新突破則離不開科學家的努力研究。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該對國內科學家再好一點
    ,而在國內卻評不上院士?「誰也不怪」嗎?,她的學術科研還會有今日之「高光時刻」嗎?失去這樣一位有顏有趣的青年科學家,說真的,不僅是遺憾而已。 想問的是:在顏寧又獲美國大獎之後,我們,能不能踏踏實實地對國內科學家再好一點?
  • 科研女神顏寧,不像科學家的科學家
    ,這一舉動在當年引起了國內的廣泛關注,外界猜測頗多,甚至有負氣出走等聲音,但顏寧本人後來否認了科學猜測與外界猜測。 雖然是學霸科學家,但學術生涯也看似開掛,但顏寧並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科學家,相反,她是一位穿著打扮時尚談吐幽默的知識女性,2017年參加央視《開講啦》節目時,顏寧一身紅色上衣,踩著高跟鞋出場,讓現場觀眾大為驚豔,主持人撒貝寧也直接表示,這顛覆了自己對女科學家的想像,除了穿著,顏寧在現場還展示的幽默風趣的一面。
  • 大國科技較量正酣,物理天才入美籍!為什麼科學家扎堆兒往外跑?
    科學無國界嗎?都2020年了,為什麼華為、中興等企業還在被抵制?國外華裔科學家還在被辭退,甚至被拘捕?…顯然,現實擺在眼前,很難說服人們相信這句話。他們看到的是,一眾高精尖人才留在海外,國內留不住人。回國發展人數遠高於留在國外的,那為什麼國人覺得有太多人不回來呢?原因就是頂尖人才的流失。
  • 像顏寧這種世界頂尖科學家,你是否期待她回國?
    很少人能看得懂這兩篇論文寫什麼,有什麼影響和意義,但是大家很喜歡討論顏寧,更願意探討:像顏寧這樣頂尖的科學家,為何會選擇出國?科學家的那份夢想, 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否則科學家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研究成果,在他們看來,職業和興趣是第一位的,金錢、榮譽和待遇,都是次要的,這才是科學家應該擁有的信仰和追求,也許只有這樣,才真正能解釋顏寧再次出國的原因。
  • 物理天才尹希放棄國籍!科學家待遇不如戲子,難怪留不住人才!
    關注物理天才尹希放棄國籍!科學家待遇不如戲子,難怪留不住人才!據了解,尹希所在的這個班是個「天才少年」班,裡面的學生基本都是智力超常的孩子。儘管是在這樣一個班級裡,尹希的天賦也能夠名列前茅,12歲時,他就考取了中科大少年班。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是否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很多人常常說,中國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顏寧這樣的科學家是普通的人才嗎?人家是天才,天才有幾個,放眼世界也沒有幾個人,說白了,天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天才的研究是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改變人類命運的。也許未來某一天顏寧的成就會非常的高,獲得諾貝爾獎也不過分。我們真的不會感到可惜嗎?
  • 科研女神: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很多人常常說,中國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顏寧這樣的科學家是普通的人才嗎?人家是天才,天才有幾個,放眼世界也沒有幾個人,說白了,天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才的研究是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改變人類命運的。也許未來某一天顏寧的成就會非常的高,獲得諾貝爾獎也不過分。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SA
    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說,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她就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第一:天才都是百年不遇的,也是改變世界的人。很多人常常說,中國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顏寧這樣的科學家是普通的人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