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物理天才尹希放棄國籍!科學家待遇不如戲子,難怪留不住人才!
大家都知道鄧稼先教授,幾十年前,他為了幫助我國發展科學研究,在海上漂泊了數日才得以返回祖國的懷抱。當時,國內的科研環境並不好,但鄧稼先等人還是突破萬難為我國科學進步做出了貢獻。然而,隨著我國的進步和發展,環境是越來越好,但大多數青年人才卻開始往外流失,這是為什麼?

有著「物理天才」稱號的尹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1983年出生的尹希是河北保定人,父母都是地質大學的高材生,受家庭的影響,尹希在小時候就展現出了很高的物理天賦。隨後,年僅9歲半的尹希就考入了北京八中的「智力超常實驗班」。
據了解,尹希所在的這個班是個「天才少年」班,裡面的學生基本都是智力超常的孩子。儘管是在這樣一個班級裡,尹希的天賦也能夠名列前茅,12歲時,他就考取了中科大少年班。

在中科大少年班學習的五年時間裡,尹希對自己的要求也令人乍舌。他給自己計劃了嚴格的時間表:每天6點鐘起床,沒課的時候都泡在圖書館裡,吃飯也要計算好時間。在這樣的自我要求下,尹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的數學和物理成績甚至能夠趕超中科大的學生。
在結束了本科的學業以後,是否出國繼續深造成了尹希面臨的難題。在與家人商量後,尹希果斷選擇了哈佛大學的物理系,並成功收到了它的錄取通知書。在哈佛大學深造的幾年時間裡,尹希脫穎而出,不斷有研究所和大學向他拋出橄欖枝。

不過,尹希沒有忘記祖國對他的培養,更沒有打消回國的念頭。在獲得博士學位以後,從不開「後門」的哈佛為尹希破了例,讓他留在學校繼續念博士後的職稱。
然而,在尹希成為哈佛助理教授以後,他回歸祖國的諾言卻成了一句空談。獲得哈佛的青睞以後,尹希加入了美籍,並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物理學教授。在接受國內媒體訪問的時候,尹希坦言:「國內的科研環境無法與國外相比,而且頂尖教授也不多,沒辦法進行討論」。在被問及以後是否會考慮回國時,尹希說:「等到條件合適的時候,我會帶一個團隊回去」。

事實上,從尹希的成功案例中我們能夠看到:國內大學是可以培養出人才的。但是,為什麼國內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會「向外」流失呢?其實,這主要跟我們目前的科學環境有關。
不說別的,就拿科學家的薪資待遇來舉例。大家都知道,科學研究有時候是需要付出生命代價的,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奮鬥一生得到的工資,還不如一個戲子一場演出的價格。換做是你,你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嗎?

綜上所述,除了要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之外,我國還應該儘早改善科學家們的待遇。簡單來說,儘管科學家做研究不是為了金錢,但如果奮鬥一輩子還不如一個戲子,這將是一個非常悲哀的事情。
那麼,你認為我國為什麼留不住人才?另外,你覺得娛樂圈的戲子是否應該獲得高額報酬?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