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被壓力驚醒,走進美校尋求突破,會為下一個回歸科學家

2021-01-13 五六居河西56

顏寧的出走跟沒有評上院士會不會有關係?還是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她的出走讓許多人不解,究竟是為什麼?

無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那都是一種巨大的榮譽,代表的是各領域的頂尖人才,也有相應的權利和待遇,有很多科學界人員都是極其渴望的想獲得。而原清華大學教授顏寧在取得很高成就的情況下,依然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走進美國後任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並評上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從而就給大家留下了幾個疑問:1.對中國院士評選方式跟美國評選方式對比及落選的原因?2.可能存在各種待遇經費和科研環境達不到她的滿意?3.顏寧成為美國終身教授以後能不能回國效力?我個人認為,顏寧的出走跟沒有評選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教科研經費和研究環境得不到她的滿意程度有極大的關係。如果這些條件具備,估計她是不會出走清華。

01

中國院士評選跟美國評選方式有一定的不同

中國評選所具備的是硬核勢力,具備科研成果在本領域是頂尖人才,按國內的評選機制進行。其中,可能存在一些外部因素,像論資排輩,年限限制、實驗成果貢獻率大小,人脈資源的應用。

眾所周知,像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教授,獲獎之前也不一定評上院士。我國的院士年齡普遍都偏大,在評選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顏寧所具備的條件是中國頂尖大學的教授,又有施一公教授大力扶持,年齡相對年輕,有一定的科研成果 ,進取潛力巨大。三次申請都落選了,可能給她一定的精神壓力。

這樣年輕有為科技人才,不但國內非常稀缺,在國外也更是極力爭取,同時美國可能在這時期已經向她伸出橄欖枝,在評選機制上,要比我國的外部因素會少一些,不然也輪不到顏寧教授評上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02

評選為院士有一定的便利和權威

評選為院士擁有一定的行使權力、科研經費、環境優惠條件,院士在領域內是頂尖的專家和權威,以優於其他科研人員申請科研經費和實驗環境,以及待遇補助。大家都知道,顏寧研究的是結構生物學,需要做大量的實驗以及建立完整的試驗體系,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評上院士後這些條件都會解決了。相反,研究環境,及一些申請經費會得不到支持,一些研究項目也不能順利實施,做不到她想要的希望,這就其中是她出走原因之一。

03

顏寧出走美國作為終身教授,以後能歸國效力

以後能不能回國為祖國效力還很難說,這要看顏寧以後的作為行動了。這是其中的一個爭議點,很多網友就持反對態度說:她這樣做是背叛祖國,國家花這麼大的精力培養出來的人才,反而為美國效力,這就是對祖國的背叛。

如果顏寧在國內能夠再堅持兩年,或許會評上院士,達到她的希望值。但現實問題是,美國已經在這段時期向她伸出橄欖枝,提出的優惠條件很優越,又能實現她的願望,她會選擇美國這一方,畢竟優越條件在哪放著?

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無疑這裡給她提供了更好的科研環境,更有利於其作出更大的科研成果。從另一面說美國對中國科技封鎖,又頻頻打壓科技企業,對中國高科技技術的阻礙已經是擺在明面上,就是讓中國的科技企業止步不前 受到嚴重的打擊,不能超過美國科技。

顏寧這樣的科技人才正是國家需要的,更應該效力於祖國,才是她的人生價值所在。但每個人的選擇都是有權利的,我們無法挽留,希望她以後把科技成果能反饋給祖國使用,這還需要她本人的作為。

有人說,國內科研條件不具備,資金可能不到位,研究局限性。尤其這樣長期耗著,阻礙她的發展,也是一種浪費。現在出走美國獲得最前沿的研究,在有一天能夠帶著這些科研成果回國為國效力,這是大家最希望得到的結果。

我認為,從更進一步說,如果顏寧帶領中國的留學生在這方面搞科研,讓他們獲得研究成果,能縮短我國這項科技最前沿的落差,回國加入到建設中來,也是對國家的一種回饋,所以大家所說的這種背叛就不成立了。她從另一面支持國家建設,這是我們所希望的。再說有些基礎科學,確實是對全人類做貢獻的,在哪出成果也都是為全人類服務。

04

顏寧艱難選擇,未來歸國潮影響很大

國力增強,基礎條件改善,中國留學生回國率逐年上升。像近期回國的AT人工智慧頂尖科學家朱松純教授,生化科學家謝曉亮,量子信息領域的段路明。這些科學家在美國已經從事幾十年的科研研究,都取得各領域的最前沿研究成果,並獲得多項獎項,依然選擇回國為國家建設獻一份力量。

我們回憶一下顏寧曾經對新華社採訪時的說法:去普林斯頓大學,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人們常說居安思危,我希望能夠給自己一些新的壓力,在新的環境中激發新的靈感,在科學上取得新的突破,做出再度赴美的決定,是其本人深入思考、慎重考慮的結果,還曾與清華大學各級領導作了充分溝通。

現今,國家的基礎條件和科研環境都有改善,又在大力吸引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他們的回歸是給國家最大的動力,在科技領域會提升得更快。希望顏寧在未來能夠像這些科學家一樣回到祖國的懷抱,為國家建設獻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顏寧被壓力驚醒,走進美校尋求突破,會為下一個回歸科學家
    而原清華大學教授顏寧在取得很高成就的情況下,依然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走進美國後任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並評上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顏寧所具備的條件是中國頂尖大學的教授,又有施一公教授大力扶持,年齡相對年輕,有一定的科研成果 ,進取潛力巨大。三次申請都落選了,可能給她一定的精神壓力。這樣年輕有為科技人才,不但國內非常稀缺,在國外也更是極力爭取,同時美國可能在這時期已經向她伸出橄欖枝,在評選機制上,要比我國的外部因素會少一些,不然也輪不到顏寧教授評上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 顏寧,一個視自由為生命的女科學家
    博士畢業後,顏寧沒有像其他留學生那樣選擇留在國外,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華大學做了一名老師。在清華大學的幾年,她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領域內多年來沒有解決的問題,還被權威雜誌評選為「中國科學之星」。2017年,顏寧從清華辭職,又回到了普林斯頓大學,成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
  • 一個月前,棄清華遠赴美國的天才女教授顏寧,為美國「再立新功」
    不僅如此,在今年6月,她帶領的團隊在學術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並且與另一個團隊一起發表了一篇論文《低pH依賴的溶酶體膽固醇外向運輸的結構基礎》。有人說,顏寧這是為美國立功了,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 13年前毅然回國的超級博士顏寧落選院士「負氣出走」?顏寧:扯淡
    說起科學家,所有人的印象中都是戴著一副厚片眼鏡,古板的樣子,偏偏有一位科學家,刷新了我們對科學家的印象,集美貌智慧才情於一身,她就是超級博士顏寧。但是我已經在清華從教10年了,我知道在清華當教授是什麼體驗,現在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去了普林斯頓會是什麼感覺。儘管顏寧一再解釋,但是網友的質疑從未停止過,畢竟從清華「出走」兩年後,她當選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這是不爭的事實。從名利上來說,確實是更上了一個臺階。
  • 顏寧美國再度斬獲大獎,她會改換國籍嗎?
    在這種環境下,你會很安心地做自己、很專注地做自己的事情;浮躁很容易就被擋在物理上並不存在的學校圍牆之外。在普林斯頓第一年,我突然發現,教科書裡那些高貴冷豔的知識原來就是身邊的這些貌似隨和的老先生老太太們創造的;研究生課程都沒有教科書,而一律是用經典或前沿的原創論文做教材,所以我們上課就是在回顧著科學史的創造。
  • 大名鼎鼎的女科學家顏寧,13年前毅然回國,如今卻為何又棄國歸美
    在她回到美國之後,不僅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還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在美國獲得了在中國從未有過的榮譽與地位,有人說,她這是「追名逐利」。顏寧13年前懷著以科研報國的赤子之心,毅然棄美回國,可如今卻又棄國赴美,真的是因為自己一片熱誠卻不為國家所看重而感到委屈嗎?或者是因為美國給予她的名利太過耀眼,使她難以抗拒嗎?
  • 美女科學家顏寧,13年前跟隨恩師施一公回國,如今為何負氣歸美?
    顏寧,也許這個名字對於有些人來說比較陌生,但是當看了她的履歷之後你會對她刮目相看。她出生在山東的一個普通家庭裡,自小便聰穎過人,極其善於思考,19歲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到清華大學,學習生物科學與技術,並且在那競爭激烈的清華園裡,依舊脫穎而出。
  •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火藥發明到火箭升空,從鴻雁傳書到信息通訊,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史。上至國防建設,下到衣食住行,科技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而科技的創新突破則離不開科學家的努力研究。
  • 顏寧等留美學者的願望能實現嗎?美國人願意嗎?
    比如大家熟知的天才少年尹希,也有回國任教十年後重返美國的顏寧,他們都希望能在科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全人類做出貢獻,成為楊振寧第二。但是在現今這種中美競爭的形勢下,他們的願望能實現嗎?而晚年回國,其實對國家的貢獻也是巨大的,不是一般科學家所能比的。因此可以說楊振寧是一個非常值得敬重的科學家,我們一定要給其客觀評價。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下)
    顏寧絕對稱得上是一位偉大的天才科學家,顏寧的出走絕對是我國的巨大損失。顏寧能否回來為我們所用,我想應該成為我們科研部門考慮的主要問題。顏寧照此發展下去,也許某一天,就會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如果人家再加入外國籍,那就徹底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
  • 「默默無聞」的莊曉瑩,「風口浪尖」的顏寧
    很多關於顏寧發表了論文的文章,又開始刷起了屏。我提取了一下文章標題的關鍵字,基本上是這樣的:棄國歸美、為美立功、解決50年難題、重大突破。這還得了?眼瞅著這不就是當代的那啥麼。說實話,同為自媒體作者,我當然也清楚這是「標題黨」。
  • 中國女科學家顏寧闢謠!
    近日,對網絡上流傳的一個消息,顏寧也非常無奈了。她的微博這麼說:到哪投訴這種說瞎話都不眨眼的啊?不理呢,竟有人當真;理呢?替ta們抬咖麼?據上觀新聞報導,4月30日,中國女科學家顏寧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清華畢業後,她寫了一封自薦信:我覺得自己各方面能力已達到貴校的要求,我希望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僅憑這一封信,她就獲得到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生物系學習的機會,碩博連讀。博士畢業後,顏寧沒有像其他留學生那樣選擇留在國外,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華大學做了一名老師。
  • 2017年,超級博士顏寧「棄國歸美」,就在幾天前她又有了新動靜
    此時顏寧回道:「『寧』送給你了」。「你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就是向死而生」她還說,「不為悅己者容,為自己容」。當撒貝寧開場介紹她時,多次加上「女科學家」的前綴,對此顏寧反詰道:「其實我對『女科學家』這個說法是非常拒絕的,為什麼科學家前面一定要加上一個『女』字呢?」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是否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1977年出生在山東萊蕪的顏寧,打小就充沛有活力,活脫脫一個野姑娘,爬樹偷桃子,下河撈魚摸蝦,成天風風火火的樣子。」,顏寧去取掉中間一個字,改成「女為己容」,這也是她的人生觀之一。 對抗世俗的綁架,壓力雖然會有,但是她依然選擇勇敢地遵從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而不是屈從於家庭和社會的壓力。這才是號稱「自由自在,任性逍遙」的顏寧嘛。
  • 顏寧終於做出回應:扯淡!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接連損失兩位科學家
    近日來,顏寧落選中科院院士「憤然赴美」事件,不斷發酵。北京時間5月25日凌晨,顏寧終於在微博上回應了兩個字:「扯淡」。事件回顧一個在美國學成後,回國施展抱負的「清華才女」被描述成一個對祖國不滿回到美國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叛徒」。顯然網友還是相信了,不少網友對其嘲諷甚至人身攻擊。目前,該視頻已經被網友投訴,被平臺刪除。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上)
    顏寧,大家都熟悉,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在國內上的學,標準的我們中國培養人的人才。清華畢業後,她寫了一封自薦信:我覺得自己各方面能力已達到貴校的要求,我希望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僅憑這一封信,她就獲得到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生物系學習的機會,碩博連讀。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SA
    顏寧能否回來為我們所用,我想應該成為我們科研部門考慮的主要問題。顏寧照此發展下去,也許某一天,就會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如果人家再加入外國籍,那就徹底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希望網上少一些惡毒的攻擊,少一些道德綁架,多一些對科學家的尊重,只有如此,還可能吸引這些人才的回歸。
  • 科研女神: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1977年出生在山東萊蕪的顏寧,打小就充沛有活力,活脫脫一個野姑娘,爬樹偷桃子,下河撈魚摸蝦,成天風風火火的樣子。」,顏寧去取掉中間一個字,改成「女為己容」,這也是她的人生觀之一。對抗世俗的綁架,壓力雖然會有,但是她依然選擇勇敢地遵從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而不是屈從於家庭和社會的壓力。這才是號稱「自由自在,任性逍遙」的顏寧嘛。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中)
    顏寧絕對稱得上是一位偉大的天才科學家,顏寧的出走絕對是我國的巨大損失。顏寧能否回來為我們所用,我想應該成為我們科研部門考慮的主要問題。顏寧照此發展下去,也許某一天,就會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如果人家再加入外國籍,那就徹底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希望網上少一些惡毒的攻擊,少一些道德綁架,多一些對科學家的尊重,只有如此,還可能吸引這些人才的回歸。